![]()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战国]孟子 著,[南宋]朱熹 集注,刁子曦 校、诵
”共有
7253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朱熹《小学》古注今译
『简体书』 作者:[宋]朱熹、刘清之编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22-10-01 《小学》,旧题宋代朱熹撰,实为朱熹与其弟子刘清之合编。书的发凡起例出于朱熹,而类次编定则有出于弟子刘清之。据《年谱》记载,《小学》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成书。全书共六卷,分内外筒。内篇四卷,分《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四个部分。《立教》主要讲教育的次第、内容以及教育机构的设 ... |
詳情>> | |
![]() ![]() |
易学启蒙
『简体书』 作者:[南宋]朱熹、郑元定 出版:华龄出版社 日期:2015-02-01 ... |
詳情>> | |
![]() ![]() |
国学里的中国读懂中国的智慧:孟子
『简体书』 作者:国学里的中国读懂中国的智慧:孟子 出版:天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日期:2023-08-01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该书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在哲学上,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但也注重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本书从《孟子》中选出90余则经典格言。原文采用大字注音 ... |
詳情>> | |
![]() ![]() |
孟子(汉英对照版)
『简体书』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日期:2022-01-01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内容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哲学、艺术思想史上均具有极高的地位。 ... |
詳情>> | |
![]() ![]() |
孟子(注音版)
『简体书』 作者:岑贞霈 出版:广西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5-04-01 本书为“广西全民阅读书系”品种之一。《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由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所著,是孟子一生周游列国辩学论说的思想浓缩。它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其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孟子(注音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书注音。本版全书注音,不做注释,以便读者内化经典智慧, ... |
詳情>> | |
![]() ![]() |
孟子年表
『简体书』 作者:魏源 出版:齐鲁书社 日期:2024-11-01 “《儒典》精粹”涉及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的经典著作,以及历代儒家学者的生平事迹,集中展示历代儒学的精华。版本珍稀,其中不乏宋元本;名家导读,约请文献学专家为每种书撰写提要,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兼备。《孟子年表》,作为对孟子生平进行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是魏源年轻时候的作品,清光绪四年淮南书局刻本。本书对孟 ... |
詳情>> | |
![]() ![]() |
孟子解诂
『简体书』 作者:曾振宇,曾中行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日期:2025-04-01 孟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除了传播、弘扬孔子思想之外,另外一大贡献在于从心性论层面论证与发展儒家学说。尽心以知性,知性而知天,倡言生命存在内在超yue之潜能,论证此在生命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内在统一,儒家哲学形上学由此迈上了一座哲学新高峰。孟子思想中的人性平等观念,政治学说隐含的正义、自由精神(钱穆、梁 ... |
詳情>> | |
![]() ![]() |
黄庭坚诗集注(全5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简体书』 作者:黄庭坚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7-10-01 《黄庭坚诗集注套装共5册》为日本古时翻雕宋刊;《黄庭坚诗集注套装共5册》为朝鲜古活字本,亦源于宋刊。底本虽采自海外藏版,然而因为*接近宋刊本原貌,故其文字颇多优胜处。《黄庭坚诗集注套装共5册》忠实地汇集了宋代任渊、史容、史季温分别为山谷内集、外集、别集所作诗注以及为山谷诗编年所作说明,全书分为五册。 ... |
詳情>> | |
![]() ![]() |
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残本) 门类增广集注杜诗(残本) 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残本)(杜诗宋元注本丛书)
『简体书』 作者:[唐]杜甫撰[宋]佚名注 张家壮整理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23-04-01 本书收录了三种珍贵的宋刊残本,它们均由宋人注释、汇集、刊刻,因刊刻时间较早,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此次整理出版,有助于我们了解杜甫诗歌在宋代的面目以及流传状况。 《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全书应为二十五卷,今残存六卷,本书依照内容分门类,收录了大量宋人注释。 《门类增广集注杜诗》,全书应为二十五卷 ... |
詳情>> | |
![]() ![]() |
陶渊明集注新修
『简体书』 作者:金融鼎 出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7-05-01 《陶渊明集注新修》对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加以诠释,并分析其题旨、艺术手法等,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其内容。这对陶渊明研究无疑是一份颇有价值的参考书。《陶渊明集注新修》适用于大学文科学生及古诗研究工作者,同样也适用于喜欢古诗的广大读者。 ... |
詳情>> | |
![]() ![]() |
秦汉简牍医方集注
『简体书』 作者:张雷 著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8-10-01 本书对近年出土秦汉简牍中的医方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整理,每条材料下列出解题、图版、释文、集注、译文等部分:图版依据出土简牍照片或摹本,逐字剪切处理后横行排列;集注包括各种发掘报告、专著、论文等,编著者个人看法以今按提出;释文、译文均吸收了z新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弥补了先秦两汉传世医学文献的不足,展现了先 ... |
詳情>> | |
![]() ![]() |
(东亚楚辞整理与研究丛书)九章集注(全两册)
『简体书』 作者:许富宏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1-04-01 《九章》为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诗歌的代表作,以写实手法反映屈原坎坷一生与心灵挣扎,乃研究屈原生平与思想手资料,在屈原与楚辞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代学人重视《九章》注释,留传下来的注释成果数量宏富,版本众多,精粗互见,得失杂陈。《九章集注》精选了有代表性的注家,对每一项注释成果皆善选底本,并吸收的整理 ... |
詳情>> | |
![]() ![]() |
任渊《黄陈诗集注》研究
『简体书』 作者:吴晓蔓,何泽棠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8-05-01 本著作在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以考、论、述三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讨注重原始资料的征引与不同文献的对比研究,力求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宋代诗歌注释家任渊及其《黄陈诗集注》作出全方位的深入探讨。 著作的研究成果包括:补充了任渊的生平事迹,考证了任渊注释黄庭坚、陈师道诗的具体经过;系统地归纳和梳理了《黄陈 ... |
詳情>> | |
![]() ![]() |
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
『简体书』 作者: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 ... |
詳情>> | |
![]() ![]() |
《帝范》集注汇校
『简体书』 作者:窦秀艳 杜中新 著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3-11-01 《帝范》,今传四卷,分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共4000余字,是唐太宗对历史上治国经验与教训的高度凝练,也是唐太宗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治国经验,为太子李治开出的延续国祚、继往开来的治国君民良方。此次整理汇集了中日韩三国藏重要版本近二十种,也调查了中 ... |
詳情>> | |
![]() ![]() |
金陵全书—道德真经集注
『简体书』 作者: 出版:南京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毛亨郑玄朱熹《诗经》注释研究
『简体书』 作者:魏启峰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25-04-01 本书用语言学与文献学的方法研究西汉毛亨、东汉郑玄和南宋朱熹的《诗经》注释,通过文本细读,勾勒他们各自依托经史生成的注释话语体系,剖析他们从各自所处时代出发对《诗经》语言的理解与分析,并指出其注释存在的不足与局限。 ... |
詳情>> | |
![]() ![]() |
诗集传(精)--中华国学文库 新版
『简体书』 作者:[宋]朱熹 著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1-01-01 《诗集传》在朱熹著作中的地位接近《四书章句集注》。历代注《诗》的书汗牛充栋,朱熹的这部名著在元明清时期占据着首屈一指的位置。《诗集传》为朱熹一生涵泳所得,融汉学宋学之长,注释有根有据,串讲也在情在理,宁阙疑,不强说,文字复又简洁明了,至今仍是不可多得的读本,足资参考。朱熹生前,《诗集传》即有刻本流传 ... |
詳情>> | |
![]() ![]() |
经典国学-孟子
『简体书』 作者:孟子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日期:2018-09-01 ... |
詳情>> | |
![]() ![]() |
朱熹中和语言观研究
『简体书』 作者:郑淑花 出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日期:2024-12-01 本书稿以《朱子语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书集注》、《诗集传》等文献为基础语料,整理朱熹关于语言文字的论述,借助语料库技术,总结提炼朱熹中和语言观,具体包括朱熹言语“奇”与“稳”的中和,言理“是”与“非”的中和,语言训释“以意逆志”与“以意逸志”的中和、“质疑”与“阙疑”的中和、“执古”与“ ... |
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