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 ![]() ![]() ![]() ![]() ![]() ![]() ![]() ![]() ![]() ![]() |
臺灣用戶 |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
在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古印度月喜 疏 古印度月喜 疏
”共有
445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海上丝绸之路基本文献丛书·按粤疏稿(四)
『简体书』 作者: 出版:文物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海上丝绸之路基本文献丛书·按粤疏稿(二)
『简体书』 作者: 出版:文物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四书纂疏(全三册)《儒藏》精华编选刊
『简体书』 作者: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赵顺孙 撰,陈静 校点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3-09-01 《四书纂疏》二十六卷,南宋赵顺孙撰。顺孙学宗朱子,得家学之传,为朱子三传弟子。终身用力于四书,溯求考亭之原委,自谓:“朱子四书注释,其意精密,其语简严,浑然犹经也。因编取朱子诸书及门人讲解有可发明注意者,悉汇注下,以便观省,名曰《纂疏》。”《四书纂疏》乃渐次单独成书,何时合刊无从考定。《四书纂疏(全 ... |
詳情>> | |
![]() ![]() |
诗三家义集疏(上中下)《儒藏》精华编选刊
『简体书』 作者:[清]王先谦 撰,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3-08-01 《诗三家义集疏》,清王先谦撰。清代致力于辑考三家《诗》佚文者不下六十家,或辑录佚文,订补《诗考》;或独辟蹊径,撰成专书。至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作《三家诗遗说考》,赅综诸家,将三家《诗》遗说网罗殆尽。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即以陈氏父子书为基础纂集而成。其初名《三家诗义通绎》,属稿于江苏学政上,至《卫风· ... |
詳情>> | |
![]() ![]() |
尚书集注音疏(全二册)《儒藏》精华编选刊
『简体书』 作者:江聲 撰, 曲文,徐阳 校点,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3-09-01 《尚书集注音疏》十二卷附《尚书补谊》《尚书续补谊》《尚书集注音疏述》《尚书集注音疏后述》和外编《尚书经师系表》各一卷,历十三年而成,四易其稿,是江声最重要的著作。伪古文《尚书》经清初阎若璩、惠栋等的工作,已成定谳。依此辨伪成果为今文《尚书》重新做疏,成为学术界的时代需要,于是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王 ... |
詳情>> | |
![]() ![]() |
摄论疏(王恩洋注释《摄大乘论》)-唯识学丛书
『简体书』 作者:王恩洋 著 出版: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日期:2023-12-01 无著菩萨《摄大乘论》乃唯识学的根本论典之一,本论前后共有三个汉译本:1. 北魏佛陀扇多于531年在洛阳译出;2. 陈真谛法师于563年在广州译出;3. 唐玄奘法师于648年在长安译出。自真谛译出本论及《世亲释》后,逐渐形成了专门传习《摄大乘论》的“摄论学派”。 “摄论学派”与专门传习世亲菩萨《十地经 ... |
詳情>> | |
![]() ![]() |
文心雕龙校读记 读庄子天下篇疏记
『简体书』 作者:钱基博 著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4-05-01 本书包含《文心雕龙校读记》及《读庄子天下篇疏记》,二种均为钱基博先生的重要著作。《文心雕龙校读记》对《文心雕龙》各篇,分别阐发其旨趣、校勘其异文。《读庄子天下篇疏记》则以按语的形式,对《庄子?天下篇》进行研究解读,末又附《太史公谈考论》。二书对研究古代文论、庄子以及先秦哲学思想有指导意 ... |
詳情>> | |
![]() ![]() |
柏拉图《美诺》疏证
『简体书』 作者:雅各布·克莱因[Jacob Klein] 出版:华夏出版社 日期:2025-03-01 柏拉图对话中有多篇探讨具体德性,只有《美诺》探讨德性本身,克莱因的《柏拉图疏证》对《美诺》做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全书包含一篇长篇“导言”,对《美诺》的逐行解读,以及专论某些主题、对读柏拉图其他对话和亚里士多德作品的章节,其中涉及对学习、记忆、回忆、立体的技艺、美诺是谁等问题的讨论。 ... |
詳情>> | |
![]() ![]() |
三字经疏注
『简体书』 作者:狼山石瑛 出版:江苏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7-06-01 《三字经》为南宋王应麟撰,约一千一百余字,民国初国学大师章炳麟进行多处修订补充,益全文至一千五百余字。本书稿以章氏本为底本,正文于章氏民国史后,增加数句,以到新中国成立。同时,作者对正文字词进行注释,对词句进行疏解,较前人著述更加精确、丰富,既适合当代儿童诵读,亦适合一般人群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 |
詳情>> | |
![]() ![]() |
韩诗外传笺疏
『简体书』 作者:屈守元 出版:巴蜀书社 日期:2012-04-01 《韩诗外传笺疏》包括:韩诗外传笺疏卷第一;韩诗外传笺疏卷第二;韩诗外传笺疏卷第三;韩诗外传笺疏卷第四;韩诗外传笺疏卷第五;韩诗外传笺疏卷第六;韩诗外传笺疏卷第七;韩诗外传笺疏卷第八;韩诗外传笺疏卷第九;韩诗外传笺疏卷第十等内容。 ... |
詳情>> | |
![]() ![]() |
唐律疏议
『简体书』 作者:长孙无忌, 等 出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3-10-01 《唐律疏议》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是当代学者研究唐代法律、阶级关系、等级关系以及制度设计的重要依据,堪称【稀世之宝】。 ... |
詳情>> | |
![]() ![]() |
尔雅义疏
『简体书』 作者:郝懿行 著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7-10-01 《尔雅义疏》是注释、研究《尔雅》的训诂学著作,郝懿行参考汉魏五家注,晋郭璞注,唐陆德明音义,宋邢昺疏、郑樵注等前人注疏,广泛徵引古籍,以声音贯穿训诂,探求词源,并注重目验考辨名物,数易其稿,历时14年成书。国学大师黄侃先生给《尔雅义疏》以极高评价,称今之治《尔雅》者,无不以之为启辟门户之书。 ... |
詳情>> | |
![]() ![]() |
方言笺疏
『简体书』 作者:钱绎 著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7-11-01 该书与戴震《疏证》为清代于《方言》注疏之*重要著作。其主要参考戴氏《疏证》、卢文弨《重校方言》,又旁征博引,广引他书数十种,以资考证。 ... |
詳情>> | |
![]() ![]() |
方言疏证
『简体书』 作者:戴震 著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7-10-01 是书乃清代为扬雄《方言》正伪补漏、逐条疏证的第一个校本。以扬氏《方言》自宋以来刻本多种,疏漏难免,戴震乃据《永乐大典》本与明本对勘,并以古籍中所引《方言》文字参正,改正、补漏又删衍数百字。后清代王念孙又撰《方言疏证补》,以补戴氏不足。 ... |
詳情>> | |
![]() ![]() |
折得疏梅香满袖
『简体书』 作者:叶兆言 出版:山东画报出版社 日期:2019-05-01 这一部《折得疏梅香满袖》包括写江南风物的地理文章,写江南女子与江南文人思古怀人文章,是另一种身在故乡的江南乡愁。叶兆言笔下的袁枚、金圣叹、西施、莫愁,是江南灵秀的人杰;杂花生树、芭蕉映窗、竹影绕宅、疏梅落雪,是江南四时风物和自然的箫声。 ... |
詳情>> | |
![]() ![]() |
李道平及《周易集解纂疏》研究
『简体书』 作者:陈冬冬 出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0-06-01 李道平是清代著名学者,其《周易集解纂疏》是清代《易》学新疏的代表作。本书应用文献学、思想史及学术史的研究方法,对李道平的生平与著述,《周易集解纂疏》的版本、归纳的《易》例与解经方法、《纂疏》的思想成就及其学术史意义等问题系统梳理与研究。此外,本书附录中还编制了《李道平年谱简编》,考证了李氏的地方事业 ... |
詳情>> | |
![]() ![]() |
维摩经玄疏(佛门典要)
『简体书』 作者:[隋]智顗 撰,王新水 点校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0-08-01 《维摩经玄疏》六卷,隋智顗晚年应晋王杨广之请而撰,系对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所说经》要旨大义的深入阐发。本书以天台宗五重玄义为理论框架,反复宣示《维摩诘所说经》的玄妙与不可思议,深刻揭示了该经不思议解脱的思想奥义。本书与智顗所撰《维摩经文疏》,共称天台宗《维摩诘所说经》注疏之双璧。此次整理,以《大正藏 ... |
詳情>> | |
![]() ![]() |
竹简《性自命出》章句讲疏
『简体书』 作者:何益鑫 著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日期:2020-08-01 ... |
詳情>> | |
![]() ![]() |
《古文四聲韵》疏證·上編
『简体书』 作者:徐海东 出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0-12-01 ... |
詳情>> | |
![]() ![]() |
论语义疏(江苏文库 精华编)
『简体书』 作者:〔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20-12-01 本书又名《论语义》《论语疏》,是皇侃为何晏《论语集解》所作的疏解。本书集江熙《集解论语》所载晋人十三家及诸儒之说,保存大量汉魏六朝注疏家对《论语》的解说。皇侃又 自为疏解,兼采老庄玄学解经,体现了南朝学风。本书至南宋时失传,清乾隆时由日本传回中国。本书代表了南北朝时期经学家诠释《论语》的水平,曾一度 ... |
詳情>>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megBook.com.hk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