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梁漱溟 著 陈越光 主编
”共有
278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从尼采到庄子——尼采新论
『简体书』 作者:陈鼓应 著 陈越光 主编 出版:海南出版社 日期:2025-01-01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鼓应在《悲剧哲学家尼采》之后所做的尼采研究的几篇重要论文的汇集,在中国的尼采研究中可谓独树一帜。书中对尼采哲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尼采哲学的独创性及其在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作了精彩而富有特色的诠释。陈鼓应认为,尼采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的,存在主义仅仅是尼采影响的一个方面,他在这本书 ... |
詳情>> | |
![]() ![]() |
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晏阳初、梁漱溟乡村教育比较研究
『简体书』 作者:周逸先 出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日期:2021-03-01 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本书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广泛、深入查阅原始资料和数据,并作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首先对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源流和社会背景进行了系统考察,其次从实证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定县实验和邹平实验的主要内容及全过程,*后着重从理论基础、思想体系和方法论等方面对定县模式及邹平模式进行归纳提炼 ... |
詳情>> | |
![]() ![]() |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2018)
『简体书』 作者:[美]艾恺[Guy S. Alitto] 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日期:2018-10-01 ... |
詳情>> | |
![]() ![]() |
先生: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十大先生(陈丹青、许知远、余世存、傅国
『简体书』 作者:《先生》编写组编著 出版:中信出版社 日期:2012-08-01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 ... |
詳情>> | |
![]() ![]() |
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全7册):陶行知、梁漱溟、王国维、张伯苓、晏阳初、徐特立、叶企孙 人物传记书籍
『简体书』 作者:储朝晖 出版:四川教育出版社 日期:2016-11-01 ... |
詳情>> | |
![]() ![]() |
儒家修身之门径——《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
『简体书』 作者:伍庸伯、严立三著,梁漱溟编著 出版:商务印书馆 日期:2013-01-01 《礼记大学篇》原是讲如何做儒家功夫,在儒家典籍中独详著其为学门径次第,后世言儒学者所必资取,但古今解说多有歧异。伍庸伯、严立三是梁漱溟最为折服的两位儒家学者,对儒学学说有精深见解,特别是两位先生对《大学》书文的解说,梁漱溟以为最为恰当,发前人所未发,能以最切近平妥之儒家功夫道路昭示后学,有胜于前贤。 ... |
詳情>> | |
![]() ![]() |
生命的奋进:大师的青少年时代
『简体书』 作者: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徐复观 出版:九州出版社 日期:2015-11-01 本书所辑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五位国学大师的文章,自述其青少年时代怀乡忆亲、读书做人的经验,行文浅易清晰,内容亲切感人。五位大师出身贫寒,目睹近代中国的激荡与变迁,自觉奋发向上,探索学问,一路走来,成就了非凡的学问和人格,留名于中国文化史。回望大师们的人生轨迹,其青少年时代意志之坚强 ... |
詳情>> | |
![]() ![]() |
梁漱溟自选集
『简体书』 作者:梁漱溟 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08-11-01 ... |
詳情>> | |
![]() ![]() |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简体书』 作者:乐黛云 陈越光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1-08-01 中国文化界和教育界关注跨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同时逐步开始高校课程建设,本书正是这方面的成果,主要特点如下:一是在跨文化的视野下阐释中国跨文化理论资源和中国文化元素,指出跨文化研究与中国传统国学、语言文字学、民俗学、艺术学、科技史学等交叉研究的必要性;二是从中国跨文化研究的思潮中梳理理论聚焦 ... |
詳情>> | |
![]() ![]() |
中国教育家的世界--从孔子到梁漱溟
『简体书』 作者:杜钢 著 出版:河北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5-06-01 ... |
詳情>> | |
![]() ![]() |
大师的境界:谈“生”论“死”
『简体书』 作者:季羡林,梁漱溟,胡适 出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日期:2015-08-01 ... |
詳情>> | |
![]() ![]() |
梁漱溟日记
『简体书』 作者:梁漱溟 著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4-09-01 《梁漱溟日记》是有“最后的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现存全部日记(近80万字)的汇编,并附数十张首次公开的珍贵私家历史照片。梁先生早年起即有记日记的习惯,现存日记始于1932年,终于1981年,历经“文革”抄家等磨难才得留存。著者早年投身乡村建设,巡视抗战敌后,调停国共两党争端,上缙云山闭关修佛,解放后 ... |
詳情>> | |
![]() ![]() |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简体书』 作者:梁漱溟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4-06-01 围绕《论语》一书,梁漱溟先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把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非刑罚、礼乐、孝弟、不迁怒不贰过、天命。同时,还结合中国现时的思想及西方思想,谈了新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再审视,再理解。大家之笔,尽是神来之处,寥寥十万字把一个“儒”解释得 ... |
詳情>> | |
![]() ![]() |
谦卑
『简体书』 作者:米歇尔?,冉刻[Michel,Zink]陈越光[Chen,Y 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日期:2019-04-01 《谦卑》由法国学者米歇尔冉刻Michel Zink与中国学者陈越光撰写,是远近丛书之一种。冉刻讨论了谦卑和屈辱在基督教文献中的对应涵义、演变过程,以及对西方文明产生的深刻影响。这部书稿是以冉刻先生在法兰西公学持续6年专题讲座的讲稿为基础修改而成的,由著名学者金丝燕译成中文。陈越光先生则以中国传统文献 ... |
詳情>> | |
![]() ![]() |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简体书』 作者:严家炎 著 陈越光 主编 出版:海南出版社 日期:2025-01-01 本书是学界第yi部从流派史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专著,作者从理论上廓清了中国现代小说之所以为“现代”小说的迷雾,在大量原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钩沉和总结了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家“群落”,开创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小说的流派史研究格局,书中破天荒地发掘了新感觉派、社会剖析派、七月派等小说流派,引发后来相关流 ... |
詳情>> | |
![]() ![]() |
二十世纪中国蒙古族学者:李四光、梁漱溟、萧乾、艾思奇
『简体书』 作者:包广林 出版:民族出版社 日期:2015-10-01 ... |
詳情>> | |
![]() ![]() |
究元决疑论名学稽古(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宗教与哲学)
『简体书』 作者:梁漱溟,章行严,胡适,陈启天 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日期:2015-03-01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究元决疑论》是梁簌铭子在1916年发表的长篇论文,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分为“究元”与“决疑”两部分,论述佛学之如实论、方便论,以解决人生究竟问题,作者更因此文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名学稽古》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录了《名学他辨》 ... |
詳情>> | |
![]() ![]() |
学术大师自述文丛:留德十年、我生有涯愿无尽、冯友兰自述、走在
『简体书』 作者:季羡林、冯友兰、梁漱溟、顾颉刚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4-11-01 《留德十年》——本书循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的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 ... |
詳情>> | |
![]() ![]() |
全球治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跨文化对话》第17辑至36辑精选Ⅱ(“跨文化研究”丛书(第三辑))
『简体书』 作者:乐黛云 陈越光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8-07-01 跨文化学在中国的历程起步于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专业研究,但今天,它的研究已深入到历史学、哲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俗学、文献学和文字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它的问题意识则紧扣“理解我们时代的思想和行动”,从地方到全球治理的观念和伦理原则,从新的社会协同策略到公民责任,都进入到它的视野,所以,我们需要在 ... |
詳情>> | |
![]() ![]() |
中国文化的命运(精装珍藏版,梁漱溟长子梁培宽亲自做序推荐!)
『简体书』 作者:梁漱溟 出版:中信出版社 日期:2013-05-01 本书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整理编辑的梁漱溟文稿,其中三分之二是未曾公开出版的遗稿,时隔七十年之后第一次呈现给读者,内容主要是议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并用中西比较的视角,观察两种文化的根本不同,几十年前的见解远超过今人的庸论。本书可为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提供一个最有价值的 ... |
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