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隋树森 集释 隋樹森 集釋
”共有
89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文赋集释
『简体书』 作者:陆机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期:2005-12-01 ... |
詳情>> | |
![]() ![]() |
词调名称集释
『简体书』 作者:潘天宁 著 出版:中州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6-03-01 词是我国中古时期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尚无对词调名称解释方面的专*。有鉴于此,潘天宁*的《词调名称集释》专门对流传至今的一千三百多个词调名称的本义做了探赜索引、钩沉辨析的探究和阐释。在体例上,本书确定了判断词 的标准:需是配乐的歌词,大体为长短句形式,讲求一定的格律,篇章、句式、 ... |
詳情>> | |
![]() ![]() |
北京歌谣集释
『简体书』 作者:董树人 出版:语文出版社 日期:2017-01-01 《北京歌谣集释》是《北京歌谣熟语集释》的*分册,主要收入了从民国到当下北京地区的歌谣,并对部分歌谣及其中的方言词语作了注释说明,丰富而生动地展现了北京地区的方言特点和风俗民情,旨在保存北京方言资料,为研究北京历史、文化、语言的人士提供方便。 ... |
詳情>> | |
![]() ![]() |
《论语·学而》英译选本汇校集释-(——以理雅各《中国经典》第一卷为底本)
『简体书』 作者:姜哲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19-08-01 本书主要从跨语言、跨文化的学术视域之下,对五部《论语学而》的英译选本进行汇校集释,其译者分别为马士曼、高大卫、理雅各、詹宁斯和苏慧廉。正是在中西方学术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之中,中国传统的校释方法,才得以向翻译研究敞开其相对封闭的学术场域,并进而使内蕴于自身的理论潜能被再度激活。就具体的译文校释而言,本书 ... |
詳情>> | |
![]() ![]() |
新见北朝墓志集释
『简体书』 作者:王连龙 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 日期:2013-07-01 《新见北朝墓志集释》是一部建立在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体系研究基础上的前沿研究著作。《新见北朝墓志集释》在2003年以来新发现的北朝墓志中,选取六十品具有较高史学价值及艺术价值的墓志,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对精选出的墓志,逐一释读志文,考证史学及艺术价值。另一方面还将展示墓志拓片高 ... |
詳情>> | |
![]() ![]() |
永州风土谣谚集释
『简体书』 作者:贡贵训 于皓 著 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5-09-01 歌谣、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劳动人民生存经验、智慧的生动反映,也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源源不断的给养。永州歌谣、谚语起于永州,不仅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总体智慧,而且对永州一地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以及语言特点也有反映。本书首先介绍永州市概况和永州方言情况,然后整理并介绍永州谚语,有天气节 ... |
詳情>> | |
![]() ![]() |
出土先秦法律史料集释
『简体书』 作者: 出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吕氏春秋集释(中华国学文库)
『简体书』 作者:许维遹 撰、梁运华 整理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6-03-15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的一部大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内容丰富,汇集了儒、道、法、阴阳等各家的观点,是研究先秦思想史重要的参考资料。许维遹先生曾任西南联大教授,学养深厚。他的这部《集释》,汇集了民国初年以前历代学者研治《吕氏春秋》的成果,资料丰富,体例严谨,繁简适中,在当时 ... |
詳情>> | |
![]() ![]() |
太上感应篇集释
『简体书』 作者:[宋]李昌龄 郑清之等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日期:2016-08-01 《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此书源出于《抱朴子》,后经宋代李昌龄、郑清之等先贤发扬光大,流通于世,影响深远。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容至今仍然 ... |
詳情>> | |
![]() ![]() |
《文心雕龙》集校、集释、直译:全2册
『简体书』 作者:张国庆,涂光社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15-03-01 近百年来,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进行校勘、注释的著作已经很多,提出了很多精彩的真知灼见,对于《文心雕龙》做出了重大的基础性贡献。然而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部将这些真知灼见汇聚一处的真正的集校集注类著作,这对于一般读者、学者对这些优秀成果的全面了解、把握是十分不利的,进而对于整个《文心雕龙》的研究也是十 ... |
詳情>> | |
![]() ![]() |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下)
『简体书』 作者:韩愈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07-07-01 ... |
詳情>> | |
![]() ![]() |
少林寺武术伤科秘方集释(第二版)
『简体书』 作者:韦以宗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日期:2016-01-01 韦以宗主编的《少林寺武术伤科秘方集释(第2版 )》是从武术伤科角度收集整理中国传统医学战伤外 科文献资料的专*。 书中首先将武术伤科的基础,也是中医骨科的经 典*作《理伤续断方》进行点校,并对书名、作者生 平做了科学论证。后将武术伤科的代表作《跌损妙方 》《救伤秘旨》进行校释,并运用中医学理论和现 ... |
詳情>> | |
![]() ![]() |
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释
『简体书』 作者:蔡美彪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11-02-01 ... |
詳情>> | |
![]() ![]() |
日知录集释(全二册)
『简体书』 作者:[清]顾炎武 著,黄汝成 集释,栾保群,吕宗力 校点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4-06-01 《日知录》是清初著名学者和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也是十七世纪中叶我国知识界一部足以反映时代风貌的学术巨著。 道光年间,青年学者黄汝成,以遂初堂三十二卷本为底本,参以阎、沈、钱、杨四家校本,并收录道光前九十余家学者对《日知录》的研究成果,成《日知录集释》一书,是为西谿草庐重刊本。 此次整理校点的《日 ... |
詳情>> | |
![]() ![]() |
楚丧葬简牍集释
『简体书』 作者:刘国胜 著 出版:科学出版社 日期:2011-11-01 丧葬记录类简牍是古人在丧葬活动中专门用来记录有关丧葬事务的一类简牍资料。楚丧葬类简牍保存大量与楚国社会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楚国文字,提供了先秦器物方面的丰富数据,对于了解楚国名物制度、生活习俗与丧葬礼仪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汉大学简帛丛书:楚丧葬简牍集释》综合运用文字学、考古学、简牍学的研究方法,充 ... |
詳情>> | |
![]() ![]() |
潮汕方言歇后语集释
『简体书』 作者:吴芳 主编 出版:暨南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2-12-01 我们都知道,从事民间文学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地搜罗大量详细的说明真实状况的必要原始材料,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并从其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忠实、实际而准确地记录事实材料,是研究工作首要的课题。近年来大陆地区开始重视民间文学材料的收集,不少县市都出版了《民间文学集成》包括民间故事、童谣和谚语, ... |
詳情>> | |
![]() ![]() |
阴符经集释
『简体书』 作者:[上古]黄帝 出版:中国书店出版社 日期:2013-07-01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旧题为轩辕黄帝撰。全书仅300多字,但言简而意远,文约而理奥,被历代学者所重视.道家更视其“为古今来修道第一部真经”清刘一明语。《阴符经》自成书以来,为之做注的名家众多,仅明代的《正统道藏》就收录注本近二十种。本次出版的《阴符经集释》,除将《正统道藏》中的注本全部收录 ... |
詳情>> | |
![]() ![]() |
道德经集释(全二册)
『简体书』 作者:河上公,杜光庭 出版:中国书店出版社 日期:2014-11-01 《道德经》即《老子》,相传为老子所著。共八十一章。《道德经》所传注本甚多,仅《正统道藏》就收录注本五十余种。本书收录了河上公章句、王弼注、司马光论、苏辙注等经典的老子注、论等,均以《正统道藏》为底本,简体横排,方便读者阅读。 ... |
詳情>> | |
![]() ![]() |
悟真篇集释
『简体书』 作者:[宋] 张伯端 著 翁葆光 等注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日期:2015-01-01 《悟真篇集释》是汉代魏伯阳《参同契》以后的又一本重要的丹经著作,是道教内丹丹法的主要经典之一,同为丹经之祖,其丹经地位与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相仿。全书由诗词歌曲等体裁写成,包括七言四韵16首,绝句64首,五言1首,续添西江月12首。总结了北宋以来的内丹方术,继承了钟离权、吕洞宾的性命双修学说,并且 ... |
詳情>> | |
![]() ![]() |
周易参同契集释
『简体书』 作者:[东汉] 魏伯阳 著 [宋]朱熹 等注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日期:2015-01-01 《周易参同契集释》内容简介:《周易参同契集释》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读者朋友们从书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东汉魏伯阳著,道教早期经典。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於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 ... |
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