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 ![]() ![]() ![]() ![]() ![]() ![]() ![]() ![]() ![]() ![]() |
臺灣用戶 |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梁启超,顾颉刚,冯友兰
”共有
1658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李鸿章》结论(著名学者郭世佑导读;半个世纪的精神导师梁启超
『简体书』 作者:梁启超 著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日期:2013-01-01 《与大师一起读历史:李鸿章结论》从梁启超一生所著千余万字作品中,精选各个时期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各类文章,从中可管窥中国近代史上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伟人渊博的学问与卓越的贡献。 梁启超的学术研究广涉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学贯中西,囊括古今。一生著述甚丰,影响不止一代人。 ... |
詳情>> | |
![]() ![]() |
大家小书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精装本)
『简体书』 作者:顾颉刚 出版:北京出版社 日期:2016-08-01 本书的主旨在于说明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在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怎样运用阴阳五行的思想创立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来为秦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统治集团服务。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说明在阴阳家和方士的气氛下成就的秦汉时代若干种制度;第八章到第十八章,说明博士和儒生怎样地由分而合,又怎样地接受了阴阳家和方士的套,成为汉代 ... |
詳情>> | |
![]() ![]() |
品墨
『简体书』 作者:张元济,蔡元培,顾颉刚,朱光潜,梁实秋 等 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 日期:2017-10-01 《品墨》是罗久芳、浦丽琳、梁文蔷三位女史精选其父辈罗家伦、浦薛凤、梁实秋三位民国文宿所珍藏的文人名家与之相往的信札七十七通,时间跨越了二十世纪中间的一个甲子。那些晚辈看来的耆宿大家,当时正值风华正茂、文采飞扬,用那卓尔不群的文人风骨凝于笔墨当中,挥洒于尺素花笺之上。这些书札读起来至亲、至感,可佩、可 ... |
詳情>> | |
![]() ![]() |
崔东壁遗书(全八册)
『简体书』 作者:崔述 著,顾颉刚 编 出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日期:2018-08-01 《崔东壁遗书》为清代学者崔述的著作集。崔述(17401816),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今在河北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后以老乞休,闭门著述。崔氏毕生致力于搜集整理后世关于上古三代历史的史料记载,他所提出的古史辨伪学说及其方法论直接影响了近代疑古思潮。 一九二〇年代,经胡适提议, ... |
詳情>> | |
![]() ![]() |
点校本二十四史(全241册·精装)
『简体书』 作者:司马迁等 著,顾颉刚等 点校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9-07-01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套装全241册)》讲述了,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 ... |
詳情>> | |
![]() ![]() |
点校本二十四史国庆七十周年纪念珍藏版
『简体书』 作者:司马迁等 撰,顾颉刚等 点校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9-09-01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 ... |
詳情>> | |
![]() ![]() |
顾颉刚“层累说”与20世纪中国古史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
『简体书』 作者:黄海烈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6-01-01 顾颉刚是20世纪中国具影响力的史学家之一,他提出层累说,创建古史辨派,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本书概述了顾颉刚层累说的学术思想来源,揭示其远绍东壁,近承长素的史料辨伪疑古传统;以层累说产生的学术背景为切入点,系统论述该学说的酝酿、形成和发展,以及学术意义和影响;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面加 ... |
詳情>> | |
![]() ![]() |
王安石传:变法领袖梁启超最推崇的人物!最满意的作品!改革者总
『简体书』 作者:梁启超 出版:湖南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3-09-01 作为一位孤独的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没有比王安石更具争议的人了。古往今来对于他的评价有天壤之别,在变法、学问、人格各侧面均有所抵牾;同时代的苏轼、司马光更在不同时期有过褒贬不一的论断。本书系统论述了王安石的时代政局、思想成长轨迹、执政前后活动、新法内容及成败、学术与文学、家庭与交友等几个方面,作 ... |
詳情>> | |
![]() ![]() |
中国哲学简史
『简体书』 作者:冯友兰 著,赵复三 译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5-08-01 《中国哲学简史》原名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至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英文讲稿。该书在世界范围内都影响巨大,是迄今为止西方人了解、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书,是世界各地许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课程的教材。本次收 ... |
詳情>> | |
![]() ![]() |
中国哲学简史:大人文经典系列(精装)
『简体书』 作者:冯友兰 著 赵复三 译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日期:2015-06-01 本书从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主要哲学家及主要流派的变迁和发展为主线,简要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并融入了作者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本书最初是讲义,后来由英文翻译过来,全书文浅意深,简而不薄,是了解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入门书。也是 ... |
詳情>> | |
![]() ![]() |
中国哲学简史(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简体书』 作者:冯友兰 著,赵复三 译 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日期:2015-06-01 《中国哲学简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为中国哲学史课程讲稿,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本书以二十余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此次出版为英汉对照版本,中文 ... |
詳情>> | |
![]() ![]() |
中国哲学史(精装全二册)
『简体书』 作者:冯友兰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5-09-01 《中国哲学史(精装版 套装上下册)》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 |
詳情>> | |
![]() ![]() |
冯友兰自选集
『简体书』 作者:冯友兰 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08-11-01 ... |
詳情>> | |
![]() ![]() |
冯友兰论人生
『简体书』 作者:冯友兰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期:2012-06-01 ... |
詳情>> | |
![]() ![]() |
中国哲学简史(大字版)
『简体书』 作者:冯友兰 出版:中国盲文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中国哲学史新编(中)
『简体书』 作者:冯友兰 出版:人民出版社 日期:2003-04-01 ... |
詳情>> | |
![]() ![]() |
南渡集
『简体书』 作者:冯友兰 出版:三联书店 日期:2007-05-01 ... |
詳情>> | |
![]() ![]() |
全球通史+中国哲学简史(套装共3册)
『简体书』 作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冯友兰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8-07-01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 ... |
詳情>> | |
![]() ![]() |
新民说(读十部《梁启超传》,不如看一本《新民说》白话译写本,
『简体书』 作者:梁启超 出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3-01-01 《新民说》行文明白晓畅,气势恢弘磅礴,情感充沛丰盈,不仅畅快揭露中国百年不变的国民劣根性,提出了缔造新国民的全新主张,它所传达出的乐观健康的积极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历来为人称道,并成为振奋国人的一股重要力量。 ... |
詳情>> | |
![]() ![]() |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集毕生研究史学经验结晶,入门者学习
『简体书』 作者:梁启超 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 日期:2013-04-01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 ... |
詳情>>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megBook.com.hk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