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罗点点
”共有
148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因树屋书影(子海精华编)
『简体书』 作者:[清]周亮工 著,張朝富,點校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18-12-01 《因树屋书影》十卷,著于顺治十六年(1659),是清初著名学者周亮工所撰读书札记,取材上自经史,下逮闻见,博观约取,辨诬正讹,其中台阁掌故、才女士子、博物字画、 诗文词曲、刻印校雠、草木花卉、怪力乱神信手所书,无所不包。四库馆臣评为记述典赡,议论平允,遗闻旧事,颇足以为文献之征。 ... |
詳情>> | |
![]() ![]() |
論语廣辭
『简体书』 作者:羅雲鋒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日期:2022-07-01 本书稿是疏理《论语》之各章节义理,并以语法较为完整的古文补充相关省略因素而撰述之,既使其义理自明,又使其各节自成文章,自有思想逻辑,语意完足,而成一完足思想文本。具体包括:首先是确定《论语》所有章节的确切含义(《论语》全书凡六百章节许);其次是“广辞”的撰述:既要符合原文原意,又要详细阐述其义理或经 ... |
詳情>> | |
![]() ![]() |
云谿友议校正 · 萍洲可谈(子海精华编)
『简体书』 作者:[唐]范攄 著,王寧 校正 [宋]朱彧 著,武潤婷,點校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18-12-01 《云谿友议》为晚唐处士范摅所著笔记小说,内容偏重于记述了开元以后的文人逸事,其中的许多故事或可与其他笔记小说参杂互见,或者收入《新》《旧唐书》成为官方认 可的史料。 《萍洲可谈》是宋代朱彧撰写的一部笔记小说,内容偏重于朝堂典故和宋代的海外贸易及社会上的一些逸闻趣事。 ... |
詳情>> | |
![]() ![]() |
雕菰楼算学六种 焦循著作集 古籍整理
『简体书』 作者:[清]焦循 著,陳居淵,主編,孫德彩,校點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19-04-01 本书为焦循全集整理之一,包括焦循的数学著作集,分《释轮》《释椭》《释弧》《加减乘除释》《天元一释》《开方通释》六种,是当时数学研究的代表作品。焦循,清代哲学家、 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字理堂(一字里堂),江苏扬州黄珏镇人,嘉庆举乡试,与阮元齐名。博闻强记,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都有所成。著作有《 ... |
詳情>> | |
![]() ![]() |
大清会典 . 乾隆朝
『简体书』 作者:[清]允祹 等,編纂,楊一凡,宋北平,主編,李春光,點校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18-06-01 乾隆朝会典 续修于乾隆十二年(1747),告成于二十九年(1764),由履亲王允祹,大学士傅恒、张廷玉任总裁。起雍正六年(1728),迄乾隆二十三年(1758),展至二十七年(1762),特旨增辑者,不拘年限。既成,分为《清会典》100卷,《清会典则例》 180卷。是了解乾隆朝以及清代典章制度的重 ... |
詳情>> | |
![]() ![]() |
群书拾补
『简体书』 作者:〔清〕盧文弨撰,程惠新,陳東輝校點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9-10-01 ... |
詳情>> | |
![]() ![]() |
《工部厂库须知》點校(正、附本)
『简体书』 作者:何士晉彙纂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日期:2014-12-01 ... |
詳情>> | |
![]() ![]() |
華林禪寺五百羅漢雕像
『简体书』 作者:華林禪寺 出版:岭南美术出版社 日期:2020-01-01 ... |
詳情>> | |
![]() ![]() |
華世奎集 華承彦集
『简体书』 作者:[清]華世奎 [清]華承彦,羅海燕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日期:2020-09-01 ... |
詳情>> | |
![]() ![]() |
[康熙]通山县志 [同治]通山县志 [光绪]通山县志
『简体书』 作者:[清]任鐘麟,潘滋榎,羅登瀛,胡昌銘,高震鑅 修 [清]余廷 出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1-03-01 本书由《〔康熙〕通山县志》《〔同治〕通山县志》《〔光绪〕通山县志》三种方志组成,收入《荆楚文库》,以影印方式出版。《〔康熙〕通山县志》以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四年刻本为底本,是志分七纲、五十二目。通山县志明之前无,明时修志无传本,康熙本县志属创修,采择颇为扼要。《〔同治〕通山县志》以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同治 ... |
詳情>> | |
![]() ![]() |
五种遗规(子海精华编)
『简体书』 作者:[清]陳弘謀 撰 蘇麗娟 點校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16-06-01 《五种遗规》,编著者情人陈弘谋(1696-1771),字汝咨,广西临桂人。该书是五种书的合集,即《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整理出版此书,既给有志于研究此书的学者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整理本,也为普通大众提供一个认识传统文化的具体平台。 ... |
詳情>> | |
![]() ![]() |
府谷县志两种
『简体书』 作者:陕西省府谷縣史志辦公室 整理,康文慧 總點校,馬少甫 點校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4-09-01 康文慧点校的《府谷县志两种精》主要包括清雍正及清乾隆《府谷县志》两种。 雍正年成书的《府谷县志》八卷一册;乾隆年间的《府谷县志》共为4卷4册,卷一有圣泽、职官、公署、学校、祠祀、寺观、城池、建置、疆域、里甲、街衢、古迹、市集、户口;卷二有山川、井泉、道路、津梁、田赋、仓廒;卷三有名宦、兵防驿使;卷四 ... |
詳情>> | |
![]() ![]() |
三国志通俗演义(宣纸影印本)
『简体书』 作者:[明]羅贯中 出版:黄山书社 日期:2012-07-01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 |
詳情>> | |
![]() ![]() |
黄侃手批文心雕龙札记
『简体书』 作者:尹梦 李聪 整理 孟琢 审订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4-10-01 《文心雕龍札記》是黄季剛先生唯一完整的學術著作,也是中國近現代學術史上的經典之作。在此書中,黄侃貫通文學、小學、經學等不同領域,對《文心雕龍》進行了精彩透闢的講解與闡發,其中的學術觀點爲各種《文心雕龍》注釋、研究所吸收,對現代“龍學”的建立有奠基之功。 本書爲黄侃手批“武漢本”《文心雕龍札記》的首 ... |
詳情>> | |
![]() ![]() |
程俱年谱
『简体书』 作者:葉渭清 出版:浙江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3-09-01 本書是對《程北山先生年譜》的整理點校,該年譜是近代著名宋史學家葉渭清先生生的生前未刊稿,系民國三十四年(1945)稿本,現藏於衢州博物館。 程俱(1078-1144),字致道,號北山,衢州開化人,是宋室南渡時期頗具影響力的文臣,其一生著作頗多,今存《北山小集》(四十卷)、《麟台故事》(五卷)等。本年 ... |
詳情>> | |
![]() ![]() |
简牍检署考校注(增订本)
『简体书』 作者:王国维原著,胡平生, 马月华校注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5-05-01 本書通過對王國維《簡牘檢署考》一文詳加注釋,論及簡牘制度的方方面面。《導言》部分介紹了王國維的寫作過程和思想演變,進而述及當時國內學界以至國際漢學的狀況。《校注》部分不僅查證、引錄了原文所用史料,而且對原文的觀點、行文邏輯也作了解釋,並能結合近幾十年的簡牘學研究成果給予評價。此次增訂,全書改爲繁體, ... |
詳情>> | |
![]() ![]() |
儒藏(精华编一〇二)
『简体书』 作者: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4-05-01 《儒藏》本圖書冊包含清俞樾《群經平議》三十五卷,此書目前尚無整理本,《儒藏》屬首次對其進行校點整理,校點者張鈺翰學術功底紮實,態度認真,校點精當。 ... |
詳情>> | |
![]() ![]() |
毛诗古音考 屈宋古音义(音韵学丛书)
『简体书』 作者:[明]陈第 著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1-10-01 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明陳第著,是研究古音學的重要著作。《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義》修訂,對正文標點和索引等進行了校訂、調整。對於一些具體問題,採取如下辦法處理。如原文誤的,即用圓括弧圈起;更正文字,則加方括弧[]。 ... |
詳情>> | |
![]() ![]() |
郭沫若金文著作的文献学研究——以《两周金文辞大系》为中心
『简体书』 作者:李红薇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23-04-01 本書以《兩周金文辭大系》為中心,參照書信、日記等相關史料及郭沫若其他文字,以文獻學理念觀照郭沫若古文字著作,梳理其觀點演變脈絡,盡可能還原學術研究的歷程。 首先,厘清了《大系》成書過程、版本源流及嬗變情況。其次,對所收器圖、銘文逐一溯宗考源,并利用校勘學方法核對諸版差異,參以作者其他論著,依時間 ... |
詳情>> | |
![]() ![]() |
古文字学导论
『简体书』 作者:唐兰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3-12-01 《古文字學導論》是中國文字學家唐蘭創作的古文字學通論性著作,成書於1934年,最初是手寫石印本,後多次影印出版,很受好評。該書是關於古文字學方面的通論性著作,也是第一部系统地阐述古文字学理论的著作,雖然時隔較遠,但書中不少觀點仍具有創新性,不失其學術價值和意義。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先介紹古文字學的範 ... |
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