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冯道[五代]史半山[译注]
”共有
16860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五代宋元花鸟名画
『简体书』 作者:张泠 出版:西泠印社出版社 日期:2005-12-01 《五代宋元花鸟名画》作者张泠,徐熙出身名门,虽未出仕,却以高雅自许,自称“江南布衣”。所画花鸟以平常所见为多,如禽鱼蔬果、蝉蝶芦雁等,富有平淡自然之趣;而且他以落墨为主,着色为辅,色彩淡雅,给人以朴素纵逸之感。《雪竹图》全用墨笔,既有线勾,也有墨色渲染,淡雅俊逸,具有清新之气。此种画风在北宋后期影响 ... |
詳情>> | |
![]() ![]() |
唐末五代枭雄传
『简体书』 作者:羽羚羊 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 日期:2017-1 ... |
詳情>> | |
![]() ![]() |
隋唐五代史(上下册)
『简体书』 作者:吕思勉 出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日期:2019-01-01 本书充分体现了吕思勉的历史研究方法,从始至终,充斥着各种读史法门、史学观点,索隐钩沉,纵横开阖,史料充足,然后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又极喜翻案,阅读之下,或者豁然开朗,或者瞠目结舌。每一小节,都足以成就一篇重大论文。民国期间,就被列为齐鲁大学国学院的专著汇编,之后更成为全国高校的历史必读教材。 ... |
詳情>> | |
![]() ![]() |
洛阳隋唐五代史
『简体书』 作者:郭绍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日期:2019-05-01 本书共37万字,系目前*部全方位立体叙述和研究该时期洛阳政治、经济、文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专著,对于别的书籍根本未能提及的民间习俗、衣食住行、节令假日、社会生活等等,都以翔实资料予以展现。特别是对于名列《世界遗产名录》的隋唐大运河、丝绸之路,以及国花备选品种洛阳牡丹的来龙去脉,都作出有理有据的研究 ... |
詳情>> | |
![]() ![]() |
五代史通俗演义(“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系列)
『简体书』 作者: 出版: 日期: ... |
詳情>> | |
![]() ![]() |
中国历代经典绘画解析·晋隋唐五代人物
『简体书』 作者: 出版:湖北美术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纪十三种疏证稿
『简体书』 作者:贾敬颜 著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0-10-01 本书是已故著名学者贾敬颜先生的遗稿。贾先生曾长期参加《中国历史地图集》有关东北边疆的编绘和释文,而这十三种疏证稿,正是为上述工作做准备的资料。所谓边疆行记,并不是普通的游记,而大都是作者奉命巡查或出使异国的行程录,它不仅记录沿途见闻,而且更记录在异国的应对情况,对研究古代地理和民俗等,具有重要价值。 ... |
詳情>> | |
![]() ![]()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郑振铎讲唐五代两宋文学简史
『简体书』 作者:郑振铎 著 出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日期:2021-03-01 本书是郑振铎对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的研究著作,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堪称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微型百科。 ... |
詳情>> | |
![]() ![]() |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兴盛(五代两宋时期)
『简体书』 作者:李凯,陶晓姗 出版:湖南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0-07-01 宋代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兴盛时期。对于以往史学的反省与新的史学见解的实践,使得宋代史学批评呈现出阶段性发展趋势:北宋先后经历重褒贬到重事实的转变,南宋时期呈现出两种批评倾向并存的特色。宋代史学批评涉及的群体广泛,批评载体的形式多样,商榷的内涵与问题进一步深化,涌现出一些重要的史学批评思想。宋代史学批 ... |
詳情>> | |
![]() ![]()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纲 袁行霈文集(七)
『简体书』 作者:袁行霈 出版:山东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0-11-01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言、意、象、境为核心,探讨中国诗歌艺术理论;下编具体论述,分析屈原、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温庭筠、韦庄、苏轼、周邦彦、陆游等11位诗人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全书将诗歌理论与诗歌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将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与诗人之艺 ... |
詳情>> | |
![]() ![]() |
中国文学史纲·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文学(第四版)
『简体书』 作者:袁行霈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6-08-01 ... |
詳情>> | |
![]() ![]() |
中国历代经典绘画粹编五代人物
『简体书』 作者:苏国强著 出版:中国书店出版社 日期:2021-01-01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注重对历代名家经典绘画作品的画法、鉴赏、品评的研究与整理,强调学理与绘画技法的关系与影响,以便在“理”“法”之间寻求某种内在联系,从而推动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历代经典绘画粹编”丛书是以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为线索,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理”与“法” ... |
詳情>> | |
![]() ![]() |
中国历代经典绘画粹编五代两宋花鸟(一)
『简体书』 作者:苏国强 著 出版:中国书店出版社 日期:2021-01-01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注重对历代名家经典绘画作品的画法、鉴赏、品评的研究与整理,强调学理与绘画技法的关系与影响,以便在“理”“法”之间寻求某种内在联系,从而推动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历代经典绘画粹编”丛书是以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为线索,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理”与“法” ... |
詳情>> | |
![]() ![]() |
中国历代经典绘画粹编五代两宋山水(一)
『简体书』 作者:苏国强 著 出版:中国书店出版社 日期:2021-01-01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注重对历代名家经典绘画作品的画法、鉴赏、品评的研究与整理,强调学理与绘画技法的关系与影响,以便在“理”“法”之间寻求某种内在联系,从而推动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历代经典绘画粹编”丛书是以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为线索,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理”与“法” ... |
詳情>> | |
![]() ![]() |
传世书画宣纸高仿系列《晋唐五代墨迹》
『简体书』 作者:朱天曙 出版:河南美术出版社 日期:2021-12-01 ... |
詳情>> | |
![]() ![]()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绘画.卷轴画.晋唐五代
『简体书』 作者:刘科 编著 出版:开明出版社 日期:2021-12-01 丛书共分40卷,以物质文化遗存为点和面,以中国发展进程为线,运用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老大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诞生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万年间物质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力求图文并茂,旨在透过物质文化遗存的演变规律和它们身上折射的各 ... |
詳情>> | |
![]() ![]() |
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故事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
『简体书』 作者:朱万章、陆虎 主编 出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日期:2022-09-01 文物是文明的结晶,是现代人与古代文明对话的有力媒介,是曾经鲜活飞扬的历史的承载者,是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发展脉络的见证者。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人民创造的智慧和文化的印记,都记录着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每一件文物都是一部浓缩的历史纪录片。我们穿行于文物中,去感知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去领略中国历史发 ... |
詳情>> | |
![]() ![]() |
新编中国史·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
『简体书』 作者:王小甫 出版:中信出版社 日期:2023-10-01 隋唐的大一统之治,孕育于魏晋南北朝的乱局。隋唐两朝除旧染,启新机,文治武功鼎盛,引万国来朝,别创世局。就连唐亡后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也为后来帝国重新整合埋下了伏笔。 隋结束了南北朝的战乱割据局面,整合了分裂的中国;唐承隋制,开拓进取,以闻名于世的两个治世将统一王朝发展了三百余年。隋唐制度文明因继承 ... |
詳情>> | |
![]() ![]() |
周易经传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简体书』 作者:李申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8-01-01 李申主撰的《周易经传译注》以古今重要的注译本为参考,以说明卦爻辞含蕴的道理为目的,一般不对卦爻辞的内容做过分的、根据不足的推求。其目的是向广大读者传达《易经》文字中所讲的道理,或者说,是传达古往今来学者们较为一致地认为《易经》文字所蕴含的道理。 ... |
詳情>> | |
![]() ![]() |
传习录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简体书』 作者:王守仁 著,王晓昕 译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4-08-01 《传习录》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既有阳明与弟子之间的对话问答,又有阳明与时人的书信往还,内容丰富,体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诚意格物等哲学思想。王阳明对朱熹的哲学观点既有服膺,又有批驳,他认为朱熹晚年对自己早期的思想多有匡谬纠正,因此,编纂了《朱子晚年定论》。此次 ... |
詳情>> |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