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赵媛媛 迟文峰 高广磊 趙媛媛 遲文
”共有
30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金石萃编》与清代金石学
『简体书』 作者:趙成傑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19-08-01 ... |
詳情>> | |
![]() ![]() |
太平天国财政经济资料汇编(全二册)
『简体书』 作者:趙德馨 编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7-07-01 本书汇编太平天国财经资料,分20章,从太平天国革命理想到太平天国之政权架构,以及太平天国经济制度之运行、有关事件,太平天国及晚清工业、农业、商业、贸易、金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分类编排,条理清晰,汇集太平天国财经史料于一编,同时以编者按的形式加以评论,*程度地体现了作者对太平天国财经问题的研究成果。 ... |
詳情>> | |
![]() ![]() |
杜诗学通史·域外编(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专刊)
『简体书』 作者:趙睿才、劉冰莉、夏榮林 著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3-09-01 《杜詩學通史》由張忠綱主編、多人撰寫,分爲《唐五代編》《宋代編》《遼金元明編》《清代編》《現當代編》《域外編》六種,系統梳理自唐迄今、涵蓋中外的杜詩學發展歷程,探討杜甫對後世的影響、後世對杜甫的研究等重要問題。本書由趙睿才、劉冰莉、夏榮林撰寫,分上編“亞洲杜詩學史”和下編“歐美杜詩學史”兩部分,大體 ... |
詳情>> | |
![]() ![]() |
冀北山地典型森林降雨分配功能与林分结构耦合
『简体书』 作者:臧荫桐,丁国栋,高广磊 出版:中国林业出版社 日期:2015-11-01 本书是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木兰围场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2014000020124C,074)、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华北土石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维护机制研究”(20080422A)研究成果的总结。 本书以冀北山地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冀北山地油松人工林、华北 ... |
詳情>> | |
![]() ![]() |
论语 孟子((全三册)
『简体书』 作者:何晏集,趙岐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5-02-0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政治活动、学说及唯心主义哲学伦理思想,是研究儒家思想及其发展的重要典籍。 ... |
詳情>> | |
![]() ![]() |
图画见闻志 画继(子海精华编)
『简体书』 作者:[宋]郭若虚 撰,劉淑麗 整理 [宋]鄧椿 撰,項永琴,趙偉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18-12-01 《图画见闻志》是一部画史著作,全书共有六卷。作者为北宋郭若虚,太原(今属山西)人,宋真宗郭皇后侄孙《图画见闻志》为继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而作。此书广作征引,资料 翔实,常有独到见解,是一部由史论、传记、绘事遗闻三部分构成的绘画史。 ... |
詳情>> | |
![]() ![]() |
中国历代碑帖珍品(12开):趙孟頫帝師膽巴碑
『简体书』 作者: 出版:江苏美术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中国历代碑帖珍品(12开):趙孟頫二贊二詩
『简体书』 作者:杨汉卿 出版:江苏美术出版社 日期:2013-09-01 《中国历代碑帖珍品:赵孟頫二赞二诗》精选历代名家碑帖,包括陈道复《古诗十九首》,杜牧《张好好诗》,黃庭坚《诸上座帖》,赵孟頫《真草千字文》,颜真卿《竹山堂连句》等十余种,非常适合书法爱好者临系赏读。 ... |
詳情>> | |
![]() ![]() |
六朝隋唐道教文献研究
『简体书』 作者:趙益 著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12-12-01 古典文獻是傳統文化的載體,研究傳統文化,不能不從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的基礎工作做起。另一方面,對古典文獻進行整理、闡釋與研究,不僅是傳統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時也是繼往開來、建設二十一世紀中國學術文化的重要一環。眾所周知,中國歷史悠久,古典文獻汗牛充棟,擺在研究者面前的任務是相當繁重的;而如何通過對古 ... |
詳情>> | |
![]() ![]() |
古典文献论丛(增订本)
『简体书』 作者:趙逵夫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4-01-01 本收作者文角度研究中古代文文化的文40篇,按帛、敦煌佚、宋前、先秦文、魏六朝及唐宋文、神小典等型分六。作者手段代科理、方法结合起,前人未曾注的一些加以揭示和探索,多所正,有的文在上有大的推。末篇校,可以看出作者在文理方面的思考。本各篇除结上的值之外,在文的用方面,也有一定的方法煮. ... |
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