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宋 杨杰 曹小云 校 宋 楊
”共有
5600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围宋
『简体书』 作者:修崃荣 出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日期:2023-03-01 ... |
詳情>> | |
![]() ![]() |
品宋:人间有美是清欢
『简体书』 作者:周膺、吴晶著 出版:浙江摄影出版社 日期:2024-07-01 两宋时期将国人整体建构为审美主体,将世俗生活最大程度化变为艺术,使雅俗互通、互构、互成。宋代市民文化权力的赋有和施展创造了一个与过去贵族文化完全不同的“意义世界”——世俗的意义世界,其美学特点是别的时代都不具备的。本书将以独特的视角带你走进宋朝,让你领略走在时代前端的宋朝人是如何将生活过得格外精致, ... |
詳情>> | |
![]() ![]() |
写给孩子的简明中国史:两宋
『简体书』 作者: 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日期: ... |
詳情>> | |
![]() ![]() |
漫画中国史(宋+隋唐上下)
『简体书』 作者:樊登, 帆书团队著 出版:台海出版社 日期:2025-02-01 ... |
詳情>> | |
![]() ![]() |
中国历代诗歌精选:宋
『简体书』 作者:王兆鹏 主编,霍松林 总主编 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5-01-01 本书是宋代诗歌精选集,收集了宋代362位作者近600首诗词。从文学的创造性和独特性而言,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具有唐诗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不过,在宋代文人的世界里,能与唐诗媲美的是宋诗而不是宋词。宋代文人日常交往的主要媒介依旧是诗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文人的标志,因此宋代写诗的人数远高于 ... |
詳情>> | |
![]() ![]() |
周易本义——易学典籍选刊
『简体书』 作者:[宋]朱熹 著,廖名春 校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5-05-01 ... |
詳情>> | |
![]() ![]() |
《墨池编》汇校
『简体书』 作者:[宋]朱长文纂次,陈志平汇校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3-05-01 《墨池编》是北宋朱长文继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之后有一部书学丛辑,收宋苏轼之前历代重要书论著作,凡分八门: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品藻门”内《续书断》为作者自撰,“碑刻”二卷为作者自辑,其余则是编次古人之作。卷数上有二十卷本和六卷本之别。《墨池编》在流传过程中,渐渐偏离其本 ... |
詳情>> | |
![]() ![]() |
陈与义集校笺(附年谱)(全四册)(平装)
『简体书』 作者:[宋]陈与义 著白敦仁 校笺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4-09-01 陈与义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诗学杜甫及韦应物、柳宗元,在元末被方回推尊为江西宗派的“三宗”之一,与黄庭坚、陈师道并列,以壮宗派声势。实际上陈与义的诗学主张与取径多有与江西宗派不同处。 《陈与义集校笺》充分吸收宋胡穉注,予以补正。以《四部丛刊》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宋本《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和《四部丛刊》影 ... |
詳情>> | |
![]() ![]() |
陈与义集校笺(附年谱)(全三册)(精装)
『简体书』 作者:[宋]陈与义 著 白敦仁 校笺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4-09-01 陈与义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诗学杜甫及韦应物、柳宗元,在元末被方回推尊为江西宗派的“三宗”之一,与黄庭坚、陈师道并列,以壮宗派声势。实际上陈与义的诗学主张与取径多有与江西宗派不同处。 《陈与义集校笺》充分吸收宋胡穉注,予以补正。以《四部丛刊》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宋本《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和《四部丛刊》影 ... |
詳情>> | |
![]() ![]() |
通志略(全四册)(八闽文库·要籍选刊)
『简体书』 作者:[宋]郑樵 撰,王树民 点校 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4-10-01 宋代郑樵所著《通志》的精华部分,为其二十略,包括: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服器、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园谱、金石、昆虫草木二十篇,共五十二卷,“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在二十略中,郑樵将宋代以前的典章制度、学术文化加以分类,涉及诸多知识领域,探索其演 ... |
詳情>> | |
![]() ![]() |
方舆胜览(全三册)(八闽文库·要籍选刊)
『简体书』 作者:[宋]祝穆 撰,施和金 点校 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4-10-01 《方舆胜览》七十卷,主要记载南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及其辖下的浙西路、浙东路、江东路、江西路等十七路所属府州等地的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学馆、堂院、亭台、楼阁、轩榭、馆驿、桥梁、寺观、祠墓、古迹、名官、人物、题咏等,内容十分丰富,对于了解南宋时期江南各地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山川、土产等 ... |
詳情>> | |
![]() ![]() |
游定夫先生集(八闽文库·要籍选刊)
『简体书』 作者:[宋]游酢 撰 ,郭晓东 点校 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4-12-01 ... |
詳情>> | |
![]() ![]() |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温公续诗话(全三册)(司马光全集)
『简体书』 作者:[宋]司马光 撰 罗立刚、侯体健 点校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4-06-01 本书为《司马光全集》的一种,主要收录司马光的集部著作,包括《温公文正司马公文集》和《温公续诗话》两种。前者是司马光的诗文集,共八十卷,凡赋一卷,诗十四卷,文六十五卷,其文记叙周详,词句简练、通达,有自然质朴之感;后者是司马光继欧阳修《六一诗话》而作,品评、鉴赏时人及前人的一些名诗,也记载了一些文人的 ... |
詳情>> | |
![]() ![]() |
(全3册)范成大集(江苏文库精华编)
『简体书』 作者:[宋]范成大 撰 辛更儒 點校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23-12-01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诗歌之外,范成大的词及各体文也写得很好,充分展示了他“能臣”的一面。范成大原有文集一百三十六卷之多,明以来 散佚严重,诗以外的各体文如词、序、碑记、奏疏等,存世寥寥,本书整理者在前人辑佚基础上努力搜求,续有收获。另外,《范成大集》自南宋龚颐正编纂 ... |
詳情>> | |
![]() ![]() |
儒林公议--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新版
『简体书』 作者:[宋]田况 撰,张其凡 点校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5-05-01 《儒林公议》二卷,北宋田况撰,记载北宋建隆以迄庆历时代朝廷政令、士大夫言行甚详,涉及徐铉、杨亿、钱惟演、石介、寇准、范仲淹等事迹,亦间及五代十国时事。 田况为宋仁宗朝大臣,官至枢密使,书中所记入阁会议诸条,明悉掌故,皆足备读史之参考。本书持论平允,不以恩怨亲疏为是非,公议之名卓然不忝,是一种重 ... |
詳情>> | |
![]() ![]() |
四书纂疏(四书注疏丛刊)
『简体书』 作者:[宋]赵顺孙 撰,陈静 点校 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5-06-01 ... |
詳情>> | |
![]() ![]() |
书集传(精)--中华国学文库 新版
『简体书』 作者:[宋]蔡沉 撰,王丰先 点校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5-05-01 《尚书》是先秦时期的一部经典作品,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录当时的帝王言论、政治制度及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尚书》文字佶屈聱牙,非常难懂,所以,自汉代时,便不乏学者为之作注。在历代数量繁多的注本中,南宋学者蔡沉所作《书集传》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书集传》,又名《书 ... |
詳情>> | |
![]() ![]() |
说文解字(简体本)
『简体书』 作者:[汉]许慎撰 [宋]徐铉等校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5-05-01 《说文解字》,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以小篆为主,并采录见于秦国所使用的籀文和六国古文,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字典、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年间,成书于汉安帝建光元年。北宋雍熙三年(986年)由徐铉等校勘并雕版流布,后代《说文》多以此版为 ... |
詳情>> | |
![]() ![]() |
日本蓬左文库藏朝鲜活字本选诗演义(《文选》珍本丛刊)
『简体书』 作者:[宋]曾原一 撰 卞東波 點校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25-07-01 《选诗演义》是南宋诗人曾原一编选的一部诗选,诗歌皆选自《文选》,可称为一部《文选》诗选。此书具有选本与注本的双重属性,作为选本,此书是《文选》诗的再选本;作为注 本,则是在六臣注基础上的集注本。“演义”意即用通俗的语言推演、演绎或详述义理。所谓“选诗演义”,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推演《文选》诗歌的大意, ... |
詳情>> | |
![]() ![]() |
诗人玉屑 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 全2册
『简体书』 作者:[宋]魏庆之 著,王仲闻 点校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5-09-01 南宋魏庆之的《诗人玉屑》,是宋诗话中较著名和规模较大的一种,和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齐名。 此书用辑录体的形式,编录了两宋诸家论诗的短札和谈片,也可以说是宋人诗话的集成性选编。《苕溪渔隐丛话》编录北宋诸家的诗话较多,《诗人玉屑》则着重于编录南宋诸家的诗话,两书互相参证,约可见宋代诗话的全貌。《 ... |
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