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 ![]() ![]() ![]() ![]() ![]() ![]() ![]() ![]() ![]() ![]() |
臺灣用戶 |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西汉]董仲舒
”共有
1553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小王子(西汉对照)
『简体书』 作者:[法]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子觉[译] 出版:东华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6-08-01 这是一本写给大人看的童话,用的却是孩子都看的懂的语言。那份孩子家的稚气,天真透了的逻辑,最原始的哲学,还有淡淡的孤寂、忧愁,再配上独具情趣的插画,半个世纪以来如清风甘泉般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 |
詳情>> | |
![]() ![]() |
西汉列车(上下)
『简体书』 作者:郑健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期:2016-10-01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及其子秦二世急政暴虐,穷奢极欲,凭借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大兴徭役,全国常年有70万人修造陵墓、宫室,40万人北筑长城,50万人南戍五岭;重收赋税,滥施刑罚,以致天下人心怨恨,社会状况恶化。大批农民逃亡,结伙为盗,失去权势的六国旧贵族也伺机复仇,秦朝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公元前 ... |
詳情>> | |
![]() ![]() |
(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文丛)关于西汉王朝的100个故事
『简体书』 作者:江辉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9-09-01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阶段,我们的民族所以称汉,我们2000年来的官方哲学为什么是儒学,源头在汉朝。这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解了大汉王朝的重要人物、历史事件等,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是了解汉王朝、汉文化的一本必读书。 ... |
詳情>> | |
![]() ![]() |
见素抱朴:西汉大儒扬雄(四川历史名人丛书·历史小说)
『简体书』 作者:[中国]洪忠佩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日期:2019-11-01 扬雄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思想家,对后世影响巨大,他人评其文义至深,论不诡于圣人。本书以内敛的笔调,写出了一位潜心读书、写作的儒生,在命如草芥的乱世艰难而沉潜的人生。同时围绕扬雄,也写出了与之交集的人物群像,还有周遭的宫廷事件,窥见西汉时期的风云变幻。 ... |
詳情>> | |
![]() ![]() |
礼记:英汉双语国学经典(理雅各权威英译本)
『简体书』 作者:[西汉] 戴圣 著,[英] James Legge 译,马吉 出版:中州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6-07-01 《礼记》章法严谨,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西汉后,《礼记》地位日升,唐代时被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 |
詳情>> | |
![]() ![]() |
史记 6卷16开线装竖排
『简体书』 作者:(西汉)司马迁 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 日期:2011-01-01 ... |
詳情>> | |
![]() ![]() |
史记 菁华 红皮精装升级版 新课标必读丛书
『简体书』 作者:司马迁[西汉]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日期:2015-10-01 《史记》不但是我国历代正史的鼻祖,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常读《史记》,可以训练欣赏文学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巧,因此,大学和中学都常选用《史记》作为国文教材。《史记菁华》正是这部文史巨著的节本。既可作为初学《史记》者的入门书,又可作为一般古典文学爱好者的读本。 ... |
詳情>> | |
![]() ![]() |
战国策(宣纸 线装4册)(文华丛书系列)
『简体书』 作者:西汉 刘向 出版: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日期:2012-04-01 《文华丛书:战国策(繁体竖排版)(套装共4册)》实际上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这些策略和主张反映了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集团之间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全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描绘人物栩栩如生,并且极为善于运用寓 ... |
詳情>> | |
![]() ![]() |
全民阅读文库-史记(全六卷 16开)
『简体书』 作者:[西汉]司马迁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日期:2015-08-01 ... |
詳情>> | |
![]() ![]() |
战国策
『简体书』 作者:[西汉]刘向 出版: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日期:2017-01-01 刘向校订的《战国策》是一部**的历史散文*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书中记载的很多策士的说辞、谋臣的策论,无论是个人陈述,还是双方辩论,无不论点明确,逻辑性强,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如《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庄辛谓楚襄王》《秦攻赵于长平》等;许多**篇章,结构完整,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文字流畅 ... |
詳情>> | |
![]() ![]() |
史记译注评
『简体书』 作者:[西汉]司马迁 出版: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日期:2017-01-01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起点是很高的。他*不满 足于单纯的史事罗列,而是融入了自己对人生、对社 会的思考。司马迁有着史家的责任感和良知,敢于秉 笔直书,这种大胆的实录精神,为后世的史学家 们做出了表率。虽然后世的史学家们,特别是那些官 修史书的编撰者们,出于种种因素,往往很难真正做 到完全实录,但是,司 ... |
詳情>> | |
![]() ![]() |
新编西汉微型词典
『简体书』 作者:黄锦炎 出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日期:2003-10-01 ... |
詳情>> | |
![]() ![]() |
简明西汉-汉西词典
『简体书』 作者:孙义桢 出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日期:2008-01-01 ... |
詳情>> | |
![]() ![]() |
西汉长安——丝绸之路起点
『简体书』 作者:肖爱玲,刘庆柱,杜文玉 出版:三秦出版社 日期:2015-12-01 ... |
詳情>> | |
![]() ![]() |
天人合一 董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研究
『简体书』 作者:黄朴民 出版:岳麓书社 日期:2013-06-01 《天人合一--董仲舒与两汉儒学思潮研究》一书是全面阐述董生思想的优秀著作。他首先探索了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及其占据汉代思想界主导地位的原因。接着他考证了董生的《春秋繁露》的真伪及体例问题,论定这部书出自董仲舒是真实可靠的。在论述董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论方面,更值得读者的重视。他指 ... |
詳情>> | |
![]() ![]() |
山海经 中国古典
『简体书』 作者:[西汉]刘向[西汉]刘歆 著 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 日期:2014-04-01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本书是我国古代的独具风格的一部奇书,有着极丰富的内容,关于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宗教等方面,均有涉猎,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 |
詳情>> | |
![]() ![]() |
2012高校社科文库·董仲舒的儒家政治哲学(从董仲舒的视角看
『简体书』 作者:崔涛 著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日期:2013-07-01 董仲舒的公羊学是汉代儒家在特定的政治历史场域对《春秋》文本的解读,他的政治哲学着眼于国家政治的高度,与传统儒家有所不同,但仍然是在继承孔、孟等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完成的。董仲舒有更强烈的本体论诉求意识,他将孔、孟以来儒家思想中“天”的本体地位明确化了,其“天人哲学”显露出个性鲜明的外在性格与宗教性诉求。 ... |
詳情>> | |
![]() ![]() |
说吧,广州:2016广州文博讲解大赛
『简体书』 作者: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出版:暨南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6-12-01 《说吧,广州》内容简介:由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组织策划,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和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的主办的2016年广州文博讲解大赛,综合了广州市20多家博物馆进入此赛事,从各个方面和角度讲述广州的历史、人物、文物等,旨在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能力和讲解水平,拉近公众与博物馆间的距离,使公众更加热爱博物 ... |
詳情>> | |
![]() ![]() |
天命、正义与伦理——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
『简体书』 作者:吴龙灿 出版: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3-05-01 《天命正义与伦理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编著者吴龙灿。 《天命正义与伦理董仲舒政治哲学研究》以崇敬传统和同情了解的态度,从参通天命天、正义 地和伦理人三个维度的儒家王道观诠释董仲舒政治哲学。以天命为政治正当性根据,以正义为政治运行原则,以伦理为社会行为规范,董仲舒政治哲学综罗百家,继往开来,及其 ... |
詳情>> | |
![]() ![]() |
古列女传 译注
『简体书』 作者:[西汉]刘向 著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日期:2015-09-01 《列女传》原为八篇,为传文七篇及‘颂’一卷,其后或分或合,以八篇为八卷,或八篇合为一卷,或七篇传析为十四卷,合一卷‘颂’为十五卷。至宋,于秘阁之书尤保存有《列女传》,为十五篇。经苏颂整理,合为八篇。因此在宋代,十五、八卷本并存。而曾巩以两书相校,以十五卷为准。至于其后,一卷‘颂’亡佚,后人又合为七卷 ... |
詳情>>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megBook.com.hk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