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亚伯拉罕·马斯洛著 李省时 马淑璇 于诗
”共有
5069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
『简体书』 作者:黄晓丹 著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日期:2024-11-01 古诗,有可能回应当下的时代变局、生活处境吗?或许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答案。 “九诗心”,指九位在时代动荡的阵痛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他们的处境和生命之问,每一个后疫情时代的人都会感同身受。 通过诗歌,我们得以看见人如何在大的时代纷乱中 ... |
詳情>> | |
![]() ![]() |
交响音诗 精卫 为合唱与交响乐队而作
『简体书』 作者:徐孟东 出版:人民音乐出版社 日期:2024-10-01 ... |
詳情>> | |
![]() ![]() |
《少年文艺》经典儿童文学大系 小心诗逃走
『简体书』 作者:《少年文艺》编辑部编 出版:少年儿童出版社 日期:2024-10-01 该书为《少年文艺》经典儿童文学大系诗歌卷,精心选编了《少年文艺》杂志1953年创刊以来刊发的73首诗歌。其中包括雷抒雁《燕子》、金波《色彩交响十四行》、高洪波《鹅、鹅、鹅……》、邱易东《漫游神话的孩子》、薛卫民《淘气包子的悄悄话》、王宜振《初春》、慈琪《蒲玛》等名家名篇。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各异,从不 ... |
詳情>> | |
![]() ![]() |
朱熹佚诗佚文全考(全二册)
『简体书』 作者:束景南 考订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4-11-01 八百余年来,对朱熹集外佚文的搜集一直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其主要成果有明朱培《文公大全集补遗》八卷、清朱玉《朱子文集大全类编》补遗、清朱启昆《朱子大全集补遗》二卷、清陈敬璋《朱子文集补遗》五卷等。《朱熹佚诗佚文全考》一书,在上述诸书外,所辑佚诗佚文甚富。 本书《朱熹佚诗佚文全考》作为《朱子全书》的辑 ... |
詳情>> | |
![]() ![]() |
穿裙子的士,最动人的诗:叶嘉莹百岁人生
『简体书』 作者:李云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4-12-01 李商隐说: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叶嘉莹说: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懼扶摇九万风。 陶渊明说: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杜甫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叶嘉莹说:但使生机斫未尽,红蕖还向月中开。 叶嘉莹之所以成长为一位优秀诗人,关键不在于她与前人的相似性,而在于她广泛汲取 ... |
詳情>> | |
![]() ![]() |
藏羌彝走廊当代少数民族诗人群研究
『简体书』 作者:拉木.嘎土萨[石高峰],拉玛伊佐[张海彬] 出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4-04-01 “藏羌彝走廊”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以氐羌系统为代表的众多族群先民为主体,纵贯大西北和大西南的民族迁徙通道。作者从此入手,研究藏羌彝走廊当代少数民族诗人群。全书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聚焦的康巴诗人群研究,从康巴诗人群的诗歌主题、诗艺建构与审美追求、创作的价值与反思。第二章关注凉山彝族诗人群研究,从凉山彝 ... |
詳情>> | |
![]() ![]() |
自然与诗境——中国新诗的自然书写
『简体书』 作者:万冲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24-08-01 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新诗的自然书写问题:从自我与自然、民族国家与自然、人境与自然、心性与自然等层次,论述了现代诗人书写自然的具体形态,勾勒出新诗依凭自然重新开拓出天下境界的进程;探讨了新诗融自然、生命、形式于一体的自由美学原则。这一研究思路,能够为新诗的发生与发展、词与物的关系、境界的生成等重要诗学问 ... |
詳情>> | |
![]() ![]() |
书法临创·《曹全碑》集字 题画诗
『简体书』 作者:欧强 出版:河南美术出版社 日期:2024-12-01 ... |
詳情>> | |
![]() ![]() |
书法临创·王羲之行书集字 禅诗
『简体书』 作者:欧强 出版:河南美术出版社 日期:2024-12-01 ... |
詳情>> | |
![]() ![]() |
半生繁华成诗,半生漂泊成圣:杜甫诗传
『简体书』 作者:端木,著 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 日期:2025-01-01 ... |
詳情>> | |
![]() ![]() |
宋米芾书苕溪诗帖 未损前影本
『简体书』 作者: 出版:文物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诗教三卷(感受诗词中奔腾流淌的中华文化)
『简体书』 作者:陈立基 著 出版:漓江出版社 日期:2024-09-01 · 《诗教三卷》旨在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伦理、美学理念,和读者一同探寻“真善美”的境界,实现教育、教化和育人的目标。本书分为“智慧卷”“美德卷”和“美质卷”三部分,归纳整理出六百条成语或词组短语、文化术语,表现不同的智慧、美德和美质,并采用对应的诗词和经典语句加 ... |
詳情>> | |
![]() ![]() |
孩童眼中万物皆诗(奇想国童书)
『简体书』 作者:[法国-现代][法]托马·维诺 ,著 ,[法]马克·马耶夫斯 出版:海豚出版社 日期:2024-12-01 如果诗歌是一条秘密通道,时而缩短,时而改道,我们通过它学会迷失自我,那会怎样?诗歌可以像考古学家发现尚未存在的遗迹,也可以像农夫每天辛勤劳作,收获滋养我们的食物种子。它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发现,被赋予生命并传递给他人吗?它是一个问题、一个秘密……? ... |
詳情>> | |
![]() ![]() |
“图说中医药文化”丛书——诗说中医药文化
『简体书』 作者:主编:李良松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日期:2024-12-01 《诗说中医药文化》是“图说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中的一部。本书从诗词的视角来理解、阐释与论述中医药文化,所论述的文献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所涉及的诗人都是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以他们的知医、论医、行医、养生以及采药、种药、买药等传奇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从崭新的视角来诠释中医药文化,同时配上图画以衬托气势 ... |
詳情>> | |
![]() ![]() |
中华好诗词 汉魏六朝诗三百首
『简体书』 作者:姜书阁、姜逸波 选注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日期:2025-01-01 “中华好诗词”系列图书(全12册)是一套中国古代传统诗词经典的名家注本汇编,汇集自先秦直至近代的优秀诗词,加以注解、说明、评析。 本书是古代文学研究名家姜书阁先生研治古诗的代表和集成之作,内容包括作者小传、作品、注释、评析等。经过四次删改,最终精选出324首诗作,基本囊括自汉至隋古今公认的名篇佳作 ... |
詳情>> | |
![]() ![]() |
唐人七绝诗浅释(精)/大家小书
『简体书』 作者:沈祖棻 著 出版:北京出版社 日期:2021-04-01 本书是一部以学者的博学、女性的细腻和诗人的才情将古典诗歌的解读水平推向新的高度的典范之作。七绝是古典诗歌中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体,虽然篇幅短小,却具备了各种诗体的特点,本书把入选的诗篇分成正文和附录两类,挑出了若干首作为正文,按时代先后排列,而把另外一些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可以与正文进行比较的诗篇作为 ... |
詳情>> | |
![]() ![]() |
壁虎 李万峰的情诗合集 年代诗丛第三辑
『简体书』 作者:李万峰 出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日期:2025-01-01 本书为80后诗人李万峰创作的一批情诗精选集,归属“年代诗丛?第三辑”,该诗丛由韩东担任主编,入选的诗人无关年龄、知名度,要求是写得足够优异以及具有独创性的新一代诗人,特别是其中对读者而言较为生疏的面孔。 李万峰的诗歌充满实验精神,落笔于日常,但不拘泥于口语,语言的无序中又蕴藏秩序。本诗集虽是情诗合 ... |
詳情>> | |
![]() ![]() |
清代驻藏大臣藏事诗研究
『简体书』 作者:王晓云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日期:2025-01-01 本书以清朝驻藏大臣的设置伊始至终止的185年间历史变迁作为研究的时间维度,以青藏高原藏族主要生活地作为研究的空间维度,将驻藏大臣创作的藏事诗置之这种时空交织的背景中去研究,按历史时序依次论述了雍乾、嘉道、光宣时期九位驻藏大臣的行述以及他们藏事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分析了驻藏大臣与清代其他诗人藏事诗 ... |
詳情>> | |
![]() ![]() |
江湖之远——从诗画中回望江南山水
『简体书』 作者:张蕾 著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日期:2024-12-01 本书稿基于作者博士论文进行修改,主要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拥有代表性的几处江南山水空间切片,来阐述江南山水的特征、演变脉络和逻辑,以及江南山水演变历程中不断层积形成的江南文化。 序和第1章,解释基本概念,并从政治层面以及空间特征层面解读“江湖之远”,2-8章为江南拥有代表性的7处山水切片:鉴湖与会稽 ... |
詳情>> | |
![]() ![]() |
维:诗歌、译诗兼及文学翻译“妙合论”
『简体书』 作者:赵佼 出版:北岳文艺出版社 日期:2025-01-01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以狄金森诗歌与岩子译诗为研究对象,探讨解读诗歌,拆解诗歌翻译的内在逻辑及策略,生动阐释了在“悖论”中求索“妙合”的诗歌翻译理论。中篇拓展视野,以经典与现代、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的译介与交流等问题与刘军平、樊刚等七位活跃于诗歌翻译及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展开对谈,进一步提出文学翻译“妙 ... |
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