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 ![]() ![]() ![]() ![]() ![]() ![]() ![]() ![]() ![]() ![]() |
臺灣用戶 |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大飞,周礼
”共有
268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四书五经(精装全4册)
『简体书』 作者:宋涛 著 出版:辽海出版社 日期:2010-12-01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的合称。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是古代必考的内容;而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礼》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榖梁传》 ... |
詳情>> | |
![]() ![]() |
徐复观全集----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
『简体书』 作者:徐复观 著 出版:九州出版社 日期:2014-06-01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是徐复观先生最后一部专著,整部手稿大都是在病中完成的。作者认为,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根源,而研究经学的产生及流变、追溯经学的创生历史本身就是对中国文化反思的过程。《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是作者通过纯正的经学考证方法,对《周礼》进行研究的一部专著。有关《周官》的讨论千年来聚讼纷纭 ... |
詳情>> | |
![]() ![]() |
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第3辑/仪礼
『简体书』 作者:刘波 等注释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4-05-01 《仪礼》简称《礼》,亦称《礼经》、《士礼》。是记载古代礼仪制度的著作,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邓启铜注释的《仪礼全民阅读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是儒家传习最早的一部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出于孔子。该书形诸文字是在东周时期,但其中所记录的礼仪活动,在成书以前早就有了。 是孔子采辑 ... |
詳情>> | |
![]() ![]() |
“五经”名篇赏析
『简体书』 作者:李寅生 出版:科学出版社 日期:2014-08-01 本书正文内容的排列,以《诗经》、《尚书》、《礼》(含《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为顺序。全书参考历代其他重要注家的成果和当代学人的研究,对近500篇"五经"的内容进行了现代学术观点的诠释。书中所收的作品均从通行本,一般不出校记。书中所涉及的历史纪年,一般用公元纪年,并夹注旧纪年 ... |
詳情>> | |
![]() ![]() |
述学校笺--(上下册)中国历史文集丛刊
『简体书』 作者:李金松校注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4-07-01 汪中(1744—1794),字容甫,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在学术研究上,他于经学、小学、史学、金石学、诸子学诸领域均有突出成就,其中关于周礼的研究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汪中的文章“土苴韩、欧,以汉、魏、六朝为则”,尤擅骈文,被后人推为清代第一。其文渊雅醇茂,属对精切,多寓以身世之感,驰名当时与后世, ... |
詳情>> | |
![]() ![]() |
钦定篆楷对照六经四书
『简体书』 作者:颜迈 著 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 日期:2014-09-01 《<钦定篆文对照六经四书>篆楷对照》是大清康熙末年,清圣祖玄烨命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掞任总阅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张廷玉、蒋廷锡、励廷仪等任校阅官,集众多儒臣用小篆刻印成书的儒家经典。“六经”,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春秋》;“四书”, ... |
詳情>> | |
![]() ![]() |
中外美术欣赏
『简体书』 作者:刘世军,黄文 主编 出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2-08-01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从来没有离开过艺术,艺术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伴随始终。我国自有了文明史以来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中的“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驭,五日六书 ... |
詳情>> | |
![]() ![]() |
礼记译解 (全二册)——中国古典名著译丛书
『简体书』 作者:王文錦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3-07-01 自從東漢學者鄭玄分别給儀禮、周禮、禮記做了注解之後,才有了三一禮七逗一名稱。儀禮記的是冠、婚、喪、祭、飲、射、燕、聘、覲的具體儀式;周禮是通過記述三百多種職官的職務,從而展開對社會政治制度的設想;而禮記的内容則側重於闡明禮的作用和意義。西漢時期,儀禮取得了經的地位,而有關禮的一些「記气僅是儀禮的從屬 ... |
詳情>> | |
如果未能搜尋到意向中的書籍,可以參看:“找書說明” 或 “尋書登記服務”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megBook.com.hk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