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吴大澂 陆德富 张晓川 整理 吳大澂
”共有
2766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吴大澂书札
『简体书』 作者:吴大澂 撰,陆德富 张晓川 整理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3-05-01 吴大澂(1835-1902),江苏吴县人,字止敬、清卿,号恒轩、愙斋,以愙斋行世。同治七年,吴大澂会试中式,朝考后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散馆授编修。自光绪四年起,他先后任河南河北道、广东巡抚、河道总督、湖南巡抚等职。吴大澂一生勤勉,在政事、金石、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之成就,是晚清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 |
詳情>> | |
![]() ![]() |
吴大澂书信四种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 第三辑) 吴大澂著 陆德富 张晓川整理 凤凰出版社出版
『简体书』 作者:吴大澂 著,陆德富,张晓川 整理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19-11-01 本书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之一种,收录吴大澂《吴愙斋大澂尺牍》《吴愙斋赤牍》《吴大澂手札》《近代史所藏吴大澂档》等手札。前三种是吴氏给陈介祺、王懿荣、徐熙的书信与手札,后一种为吴氏在吉林期间给李鸿章、依克唐阿等人的书信。本书径录原文,并对这些手札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金石术语、名物制 ... |
詳情>> | |
![]() ![]() |
吴大澂书信四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典藏本)
『简体书』 作者:[清]吴大澂著,陆德富、张晓川整理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23-04-01 吴大瀓,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江苏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官员、著名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本书原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三辑)之一种,收录吴大澂《吴愙斋大澂尺牍》《吴愙斋赤牍》《吴大澂手札》《近代史所藏吴大澂档》等手札。前三种是吴氏给陈介祺、王懿荣、徐熙的书 ... |
詳情>> | |
![]() ![]() |
吴大澂文集
『简体书』 作者: 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吴大澂研究文集
『简体书』 作者: 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吴大澂书画作品集
『简体书』 作者: 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吴大澂篆书白鹤泉铭
『简体书』 作者:吴大澂 出版:岭南美术出版社 日期:2018-07-01 光绪十八年吴大澂携带同僚好友登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鹤泉铭》是其寻访泉水的一篇纪念文字,用小篆写就,不同于李斯、李阳冰修长的结体,吴氏篆书较为方正,显得渊雅朴茂,浑厚端庄。将这两种面貌不同的篆书作品结集出版,希望对书法爱好者学习篆书提供便利。 ... |
詳情>> | |
![]() ![]() |
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名家书札 吴大澂 王芑孙 张之洞 卷
『简体书』 作者:白谦慎 薛龙春主编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24-07-01 本书精选国家图书馆藏吴大澂 王芑孙 张之洞 手札,以书法特色为选录标准,突出书家最自然的书写状态,以帮助读者体验“书为心画”的艺术趣味。本书所选手札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其中,吴大澂书札35通,王芑孙书札 35通,张之洞书札42通。纵观中国书信史,宋元以降,正草篆隶皆擅的文人不算少,但绝大多数的文人只 ... |
詳情>> | |
![]() ![]() |
清畫全集 第十八卷 第四册(趙之謙、吴大澂等)
『简体书』 作者: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吴大澂日记(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
『简体书』 作者:李军 整理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0-07-01 吴大澂(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白云山樵、愙斋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散馆授编修。历官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等职。晚清著名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吴湖帆祖父。著有《说文古籀补》《愙斋集古录》《字说》《恒轩所见所 ... |
詳情>> | |
![]() ![]() |
李鸿藻书札
『简体书』 作者:陆德富 谢亚衡编,罗培源整理 出版:西泠出版社 日期:2024-06-01 李鸿藻,直隶高阳(今河北高阳)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同治帝师,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他长期入直军机处,参与同光年间的诸多重大政务决策,且引领张佩纶、张之洞等人,纠弹时政,为晚清著名的“清流派”。然而,相对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晚清名臣均有全集传世,李鸿藻留下的史料并不多,甚至 ... |
詳情>> | |
![]() ![]() |
陈介祺书札
『简体书』 作者:陆德富、鲁超杰整理,罗培源审订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日期:2024-10-01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人。他出身官宦世家,本人亦登科第,官至翰林院编修,咸丰四年告病归里,从此不复踏入仕途。陈氏一生醉心于金石文字之学,收藏宏富,考订精审,一时无两,是晚清金石圈的重要人物。 本书将民国时期影印出版的两部《簠斋尺牍》及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 ... |
詳情>> | |
![]() ![]() |
温疫论(江苏文库精华编)
『简体书』 作者:[明]吳有性 撰 張志斌 整理 出版:凤凰出版社 日期:2023-12-01 《温疫论》,明代吴有性撰。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学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温疫论》充分体现了吴有性对温疫的新认 识,从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传变规律、辨证体系、治法方药,到诊断治疗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可说是细致周到,对后世温病理论的发展及温病的临牀治疗都有 ... |
詳情>> | |
![]() ![]() |
书谱丛刊:吴大澂临石鼓文(外一种)
『简体书』 作者:吴大澂 出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日期:2017-08-01 《石鼓文》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总体来说,其文典而质朴,其字古而有法,是研究先秦历史,尤其是文字以及书法的重要资料。作为上古名品的《石鼓文》,自然为吴氏所熟习。本书即选取了其临写本予以影印出版。除了收录吴大澂所临《石鼓文》外,还附录了邓散木先生的《石鼓斠释》。该书乃邓先生在前人基础上,对《石鼓 ... |
詳情>> | |
![]() ![]() |
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吴大澂论金石手札选
『简体书』 作者:吴大澂 出版:岭南美术出版社 日期:2018-01-01 本书主要收录了吴大澂致王懿荣信三十余封,内容皆有关金石碑版与文字学的研究。王懿荣,字廉生,是吴大澂的通家弟,青年就爱好金石文字,具有非常高的鉴定水平,经常为著名的收藏家潘祖荫、张之洞等人掌眼,京城的名流皆推王氏为金石*法眼。两人因为共同的金石爱好成为挚友。吴氏每每获得青铜器,总要致书给王懿荣,详述所 ... |
詳情>> | |
![]() ![]() |
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吴大澂摹彝器款识真迹
『简体书』 作者:吴大澂 出版:岭南美术出版社 日期:2018-08-01 《吴大澂摹彝器款识真迹》是吴氏临摹金文的经意之作,写于界格中但没有被约束,大小参差,左右穿插,极尽腾挪,对商周金文进行了整理,风格古朴厚重,朴茂渊雅。这次将其整理出版,希望为书法爱好者学习篆书提供更多可资借鉴学习的资料。 ... |
詳情>> | |
![]() ![]() |
篆书石鼓文三种
『简体书』 作者:[清]吴大澂,吴昌硕,王福庵 出版:西泠出版社 日期:2020-06-01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早被认为是记叙周宣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宋代郑樵《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论开始盛行,清末震钧断石鼓为秦文公时物,民国马衡断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断为秦襄公时 ... |
詳情>> | |
![]() ![]() |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说文古籀补
『简体书』 作者:[清]吴大澂 出版:朝华出版社 日期:2018-08-01 本书以集录古钟鼎彝器所见文字为主体,兼收石鼓文、古币、古陶器文,共收入3500多种古文字形体,按照《说文解字》 体例始一终亥部首次第编排,是集录中国秦代以前古器物文字的一部书。在每个字的小篆字体下,依次排出这个字的多种古文字形体,并在字形下注明出处。凡是与《说文解字》中的籀文、古文形体有区别的字,都 ... |
詳情>> | |
![]() ![]() |
十六金符斋印存(四函二十六册):中国珍稀印谱原典大系第一编第四辑
『简体书』 作者:陈振濂主编 [清]吴大澂 辑 出版:西泠出版社 日期:2019-09-01 ... |
詳情>> | |
![]() ![]() |
名家临名帖系列 吴大澂、吴昌硕、王福庵临《石鼓文》对照
『简体书』 作者:薛元明 出版:河南美术出版社 日期:2022-05-01 ... |
詳情>> |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