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書城自編碼: 402452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生態環境
作者: [美]安迪·霍洛维茨 著,刘晓卉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14291202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9.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售價:HK$ 143.4
政略与战略论
《 政略与战略论 》

售價:HK$ 140.0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售價:HK$ 333.8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HK$ 99.7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HK$ 110.9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HK$ 221.8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HK$ 38.1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HK$ 152.3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3.3
《给孩子的天气书 探索天气的奥秘》
+

HK$ 55.2
《矿物与岩石图鉴 清晰彩图,文字通俗,现代人认识矿物、熟知岩》
+

HK$ 66.7
《“地球”系列:地震》
+

HK$ 43.7
《循环经济:给实践者的未来指南》
+

HK$ 147.2
《共生关系——大自然中令人惊讶的共存方式/博物学书架》
+

HK$ 56.4
《小火与小冰 干热岩和天然气水合物科普绘本》
編輯推薦:
★班克罗夫特奖获奖作品,飓风之下的城市建设画卷
★一部飓风因果编年史,一段新奥尔良建设故事,一幅灾难之中的众生百态图
★跨越一个世纪,追索飓风产生的前因后果;关注不同视角,揭示灾难背后的政治选择
◆编辑推荐◆
霍洛维茨出色地描述了公共和私人工程项目,这些项目使得20世纪新奥尔良的房地产建设、石油勘探和其他形式的经济扩张成为可能,为少数人积累了财富,同时将数千人置于下一场大风暴的路径上……灾难有能力揭示我们是谁,我们重视什么,我们愿意和不愿意保护什么。
《卡特里娜》以飓风发生前后共一个世纪的时间为线索,跨越城市史、环境史、南方史和非裔美国史追寻问题答案,同时结合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和经济学探讨结构性不平等和物质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这是一本关于灾难的叙事著作,但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灾害不是“自然”的。
內容簡介:
2005年,一场飓风袭击了新奥尔良市,整个城市都被水淹没,几百人因此丧生。飓风过后,城市人口减少、气候不断变暖、住房问题凸显、种族问题持续加剧。这场飓风被称为“卡特里娜”。卡特里娜飓风不是这些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却将我们这个时代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汇集到一起。
以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前后共一个世纪的时间为线索,作者追寻灾害出现的前因后果,调查人们对洪水的不同反应,探讨结构性不平等和物质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飓风之下,一部城市建设史诗由此展开。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安迪·霍洛维茨(AndyHorowitz),耶鲁大学博士,现任康涅狄格大学历史学副教授,专攻现代美国城市史、环境史和南方历史。他的研究主要探讨灾难及其带来的种族、阶级、社区、创伤、不平等、福利国家、大都市发展和环境变化等问题。著有《卡特里娜:一部1915—2015年的历史》,合编《重大灾害研究》,在《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报》和《纽约时报》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译者简介:
刘晓卉,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毕业于慕尼黑大学美国研究所,研究方向为美国城市史、美国环境史。曾在《世界历史》《光明日报》《史林》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目錄
致谢001
引言001
第一部分023
第一章新奥尔良是如何下沉的:洪水、石油和国家权力的控制,
1927—1965年025
第二章救命!贝琪飓风和下九区的政治灾难,1965—1967年
064
第三章崭新的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的增长与萎缩,
1967—2005年103
第二部分159
第四章失去新奥尔良意味着什么?———卡特里娜飓风,
2005年8—9月163
第五章重建梦想之地,2005—2015年201
尾声帝国的终结,路易斯安那275
內容試閱
引言
1915年9月29日,在密西西比河最靠近墨西哥湾一端的泥泞尽头、新奥尔良市下游约161千米处,一场不知名的飓风着陆了。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伯伍德镇,风速表显示这里的阵风时速为每小时225千米左右。在暴风不那么猛烈的日子,由几百个人组成的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在这里展开救援。晚上他们住在整洁的小屋里,白天就在河口处清理淤泥,疏通航运运河。随着风暴向上游移动,杜兰大学的空盒气压表暴跌至713毫米,雨量测量器显示这里21小时内的降雨量为212毫米。这一区域时常遭受飓风侵袭,可就连对飓风司空见惯的这里来说,这些数据也是惊人的。艾萨克·克莱因是位于新奥尔良市的美国气象局首席气象学家,他报告说这样的风暴是“墨西哥湾沿岸历史上甚至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有记录的最为强烈的飓风”。
但是气象数据本身并无太多意义,单单看这些数据并不能显示这场风暴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也无法看出人类是如何应对它的。精确的数据如风速、降雨量、气压值并不能记录在一些反复被自然力侵扰的地区中存在的生命形态。我们需要不同的工具来研究测量这些特殊时期,在这些时期里,土地、风和水一同扰乱了人类的历史进程,这对我们人类影响巨大以至于我们用一个词来命名它。该词的基本意义是整个宇宙都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这个词便是“灾难”。
1915年的飓风夺去了路易斯安那州的275条人命,财产损失预计有1200万(以2015年的美元货币估计为2.8亿)。伯伍德镇上游一个叫作帝国的小镇,只有4户人家的房屋仍然挺立。新奥尔良东部的圣伯纳德教区,一个叫作圣马洛的定居点整个从地球上消失。圣马洛这一村庄是以18世纪80年代带领一群非洲奴隶逃跑的吉恩·圣马洛命名的。此人最后被西班牙官员所捕,于1784年在卡维尔多被处决——这里现在已经成为新奥尔良的历史中心广场。在这次飓风中,强烈的风暴将圣路易斯大教堂尖塔上的石片吹落至此处。新奥尔良的一些地方连续5天都浸泡在30厘米左右深的水中。尽管如此,风暴刚刚过去后,很多新奥尔良人就开始了他们的庆祝活动。
飓风发生后,报纸上这样说:“我们的记录显示新奥尔良能够抵挡得住大风暴。”市长很快就拒绝了外部援助。负责防洪事宜的新奥尔良污水和供水委员会在事发一个月后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总结说该市新的排水系统经受住了一场决定性的考验。该机构的报告称,“我们可以确定地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像新奥尔良一样在这样的大灾面前损失如此之轻,造成的不便如此之少”。该报告从像艾萨克·克莱因这样的气象学家那里搜集数据,然后推断说最近出现的极端暴风和暴雨“在较近的未来一般不太可能再次出现”。
对于新奥尔良这样一座自1718年欧洲殖民地建立以来遭受过92场飓风和热带风暴侵袭的城市来说,这种逻辑很奇怪。尽管该市在历史上发生了如此多次风暴,污水和供水委员会还是认为即使一场大风暴再次光顾,新奥尔良也会是安全的。该报告的撰写者从这场风暴中得到的“经验”是:“没有理由说该市以及周边乡村在各个方面不能比以往发展得更好。”1915年这次飓风的经历使该市的工程师、投资商、城市规划师和政客、开发商以及购房者之间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新奥尔良应该继续增长。
新奥尔良人所创造的城市成了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地区之一。一个世纪后皮内特原创铜管乐队的女士们这样唱道:“没有城市如我的家乡一样。”新奥尔良的倾慕者对该市有诸多褒扬,如“梦想之地”“快活之都”“无忧之城”“美国最为有趣的城市”以及“美利坚之魂”。这里有爵士乐,有马蒂·格拉斯狂欢节,对世界文化有贡献突出,可以说,新奥尔良比美国其他城市更加注重创新性、世界主义以及对生活的热忱。
然而,今天新奥尔良也开始重视灾难了。2005年8月29日,新奥尔良的堤坝系统崩塌了,整个城市都被水所淹,几百人因此丧生,几千户房屋被毁,这不但成了现代美国历史上最为可怕的时刻之一,还让卡特里娜飓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人们对1915年那场风暴的应对方式为一个世纪后所发生的事情投下了阴影,因为这场风暴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社区在2005年经历了最严重的洪水侵袭。一座建筑的修建年代比其居民的族裔和阶级等任何单一因素更能昭示它是否能够度过2005年的灾难。追踪卡特里娜所引起的洪水的基本情况能够让我们看到90多年前新奥尔良城市的样貌——1915年前该市所建的大多数房屋并没有被冲毁,而在新奥尔良污水和供水委员会于1915年提出城市应继续发展的号召之后,所建的大多数住房都未能幸免。
我们通常将灾难想象为特殊事件,将他们描述为外来的侵袭,与历史无关的上帝之举,以及来自外部的狠狠一击。这是为什么大多数关于卡特里娜的叙述都以河堤的崩坏开始,停笔于灾难发生的不久之后。但是这些故事并没有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以及怎样做才能防止灾难的发生。河堤在被冲毁前得首先被修建起来。
我撰写的这个关于卡特里娜的故事从1915年讲起,这样做是为了呈现一种不同的观点——灾难其实来自内部。比起一些独立的事件,灾难更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些看似紧急的事件,如1915年那场几乎被大众遗忘的飓风,对我们今天仍有影响——它给我们以教训,促使我们做出决定,迫使我们做出调整。这些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的时间及空间跨度比我们通常想象的更为广阔深远。审视历史上所发生的灾难,我们便会知晓,我们的居住地以及将我们居住地置于危险境地的灾难是国家政策、文化想象、经济秩序以及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卡特里娜的起因和结果所涉及的时间范围有一个世纪之久。1915年新奥尔良污水和供水委员会的报告影响了2005年被洪水所淹的社区的建设理念。20世纪20年代圣伯纳德教区关于捕猎兽皮的权力之争影响了20世纪40年代对于近海石油的法律争议,进而影响了20世纪50年代路易斯安那州的经济、20世纪70年代该州海岸线的范围以及21世纪10年代该州为了应对土地流失所颁布的《海岸总体规划》。1965年贝琪飓风发生之时,曾因运输之用在1918年被疏浚的工业运河淹没了老兵们的家,关于佃农制的记忆影响了非裔美国人在接受小企业管理局提供的灾难援助贷款时对此项贷款的看法。2005年,工业运河在卡特里娜风暴潮的重击下再次泛洪,关于贝琪飓风的记忆再次塑造了新奥尔良人这次所做出的举措。1937年《联邦住房法》做出的承诺使得人们在2007年提出要再次享受公共住房政策。1927年路易斯那安州的工程师在圣伯纳德教区爆破了一座堤坝,这在日后的1965年和2005年都使民众担忧决策者会再次有相同的举措。美国重建时期非裔美国人为提供丧葬保险而创立的互济协会影响了日后社会援助和娱乐俱乐部向路易斯安那人提供“爵士葬礼”的举措——这也象征着该州的复苏。杰西·杰克逊牧师在2005年称,卡特里娜使新奥尔良的会议中心充满了无依无靠的非裔美国难民,这里看起来像是“一艘大奴隶船”,他告诫他的听众,在灾难中我们无法摆脱过去的历史对我们的影响。
然而,如果理解历史需要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单个事件串联起来,试图弄清楚2005年8月29号之后路易斯安那州所发生的事情却引出了一个相反的问题,因为一些通常被认为是卡特里娜所引发的影响其实并不是这场飓风所为。
这场风暴结束后,新奥尔良的警察射杀了手无寸铁的市民。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向洪水中受灾的民众提供了含有甲醛的拖车。新奥尔良市议会投票拆除了该市的公共住房公寓。路易斯安那州议会投票将该市的公立学校体系改为特许学校联盟。国会投票决定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住房复苏计划提供资金,该项目将钱款拨给了房屋所有者而非租户。新奥尔良的警察逮捕了一些音乐人,只因他们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举办爵士葬礼,整个城市都被暴力犯罪所困扰。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关闭了新奥尔良的公立慈善医院,该市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却不断飙升。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环城修建了一个新的堤防系统,而堤坝另一侧的湿地则继续被侵蚀,城市本身也不断下陷。卡特里娜发生后的10年,新奥尔良的人口从48.4674万人下降到39.711万人。在减少的人口中,大部分(约有9.2万人)都是非裔美国人。我们将这一系列事件都称为“卡特里娜”,但飓风并不是这些事件的直接原因。
洪水中所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故事,但这并不是唯一重要的故事。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2005年9月称,“美国人从未将自己的命运交于大自然的心血来潮,我们现在也不会这样做”。洪水退去后,决策者对洪水给社会造成的困难进行重新分配。立法者制定的复苏计划更倾向于白人而非非裔美国人,倾向于富人而非穷人,倾向于房屋拥有者而非租赁者。这些政策加重了早已存在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决策者常常破坏他们的反对者所称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如家庭纽带、社区团结、政治合法性的理念、文化归属感和道德秩序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