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书为一段长逾三十五年的友谊和一场间或中断却从未终止、反而日渐深入的谈话所孕育之果。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没有屏气凝神地研究政治哲学成因,此书断乎无法写成。若不曾潜心研究被我收录于1984年考订版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iscours sur l′inégalité),此书也永无可能问世。彼时,我以为卢梭早期的杰作是他最富哲理的文字,这只因当时我既不清楚,《遐想》以哲学生活本身为主题,也不知晓,严格来说,《遐想》已不在卢梭的作品之列。我当时的这一谬误得到了最具哲学判断力的权威人士的支持,这谬误也正合作者之意,他希望读者在对其作品进行严肃解读的过程中找到探讨他哲学的切入点。
该书由两卷组成,旨在彼此映照。第一卷不断回顾卢梭最不为人所解的书,从中思量哲学生活。第二卷进一步阐释卢梭最具争议之书,该书试图为一种成功的非哲学生活奠立根基,亦即试图构想这种生活的地基。《萨瓦代理本堂神父的信仰自白》(Profession de foi du Vicaire Savoyard)是卢梭在《遐想》中提醒读者去参看的篇章,我把它与《遐想》对照后,认为这一篇章是卢梭全部作品的支柱,而自己的全部作品对哲学生活的意义正是卢梭反思自我时的一个突出对象。在第二卷中,我尤其关注自然宗教与自然神学之分,这适于用来补充政治神学与政治哲学间的区分。
我对《遐想》和《萨瓦代理本堂神父的信仰自白》的解读源于一系列课堂讨论,它们是我自2001年起在慕尼黑大学、2003年在波士顿学院、2008及2010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任教的结果。第一和第二章的某些部分已在波士顿、弗莱堡、北京、芝加哥、伦敦和柏林的公开报告中接受过听众检验。
在完成这部探讨卢梭封笔之作的论著后,我紧接着将会撰写一部姐妹篇探讨尼采的最后一部书。《瞧,这个人——人何以成其所是》(Ecce homo. Wie man wird,was man ist)与《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的共同点,不仅在于它们都是作者最不为人所知、所解之作,两书的不谋而合之处还在于,它们都探讨了哲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