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102.4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90.9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4.4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5.2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9.4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3.3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12.7
編輯推薦:
☆ 4类乡村住宅,100多幅图片全方位呈现 本书展示了4类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乡村自建房——西北窑洞、南方木屋、福建土楼、云南香格里拉玻璃-钢结构住宅。书中有真实的照片、专业的建筑黑白轴测图、实地采访和文字记录,全方位讲述中国乡村自建房背后的故事。
☆ 扎根中国乡村十多年的港大建筑系教授 本书作者系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非营利研究和设计合作事务所“城村架构”创办者之一林君翰。作者深耕中国乡村建筑改造十余年,希望用自身的力量,为中国乡村提供更好的公共空间。
☆ 屡获殊荣的建筑师 林君翰与他扎根中国乡村的建筑实验室“城村架构”,一直致力中国乡村的桥梁、学校、医院和整个村落的灾后重建,完成近20个项目,包括湖南保靖昂洞基层慈善卫生院、四川巴中金台村重建项目、云南双河村公共图书馆与社区中心等。林君翰曾获芝加哥建筑双年展、《Dazeen》杂志*具社会责任感设计、世界最佳设计TOP10等多项。
☆ “向乡村学习”的倡议书和思考录 本书真实记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以深入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中国民间建筑为研究对象的建筑考察实录。作者将四类中国乡村自建房——西北窑洞、南方木屋、福建土楼、云南香格里拉玻璃-钢结构住宅,用真实的照片做出呈现、展示,结合黑白轴测图进行建筑学分析、解构,并附以采访文字讲述这些房屋建设背后的故事。本书以现代乡村的自建房为切入点,以图纸、照片、采访和专业讨论四种方式介绍了当下中国乡村比较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典型性的房屋,旨在挖掘中国乡村自建房蕴含的建筑逻辑与建筑智慧,同时从建筑这一视角看现代中国乡村的发展。
關於作者:
林君翰,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创立了非营利研究和设计合作事务所“城村架构”,致力中国乡村的建筑设计工作,完成的多个获奖项目包括:湖南保靖昂洞基层慈善卫生院、四川巴中金台村重建项目、云南双河村公共图书馆与社区中心等。
索尼·德瓦巴克图尼,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研究集中在建筑解决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的能力。
王晶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翻译硕士,译著包括《二战全纪实:叛逆的帝国》《阳光终将闪耀:温哥华冬奥会主席约翰·福隆自述》等。
目錄 :
1.建筑师的再教育 张永和
2.重访当代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林君翰
Ⅰ.窑洞
Ⅱ.木屋
Ⅲ.集合型住宅
Ⅳ.季节性住宅
3.故事,如是,如述
?索尼·德瓦巴克图尼
4.致谢
內容試閱 :
建筑师的再教育
张永和
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家,特别是法国的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发现了“现成品”或“拾得物”的世界,令人大开眼界。这些东西实属寻常,容易被常规艺术忽视,如瓶架、自行车和小便池等。
当然,平凡世界一直存在,我们便置身其中。但有时,艺术与建筑的熏陶令我们难见平凡。包括某些建筑师在内的一些人意识到了平凡所在,且于平凡中见不凡。建筑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便是其中之一。1964年,他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一书中表达了自己的观察。
于是我心生一问:除建筑师外,能否有人像鲁道夫斯基构建其主题那样写一本书来讲述“非正统建筑”?我觉得不可能,因为只有训练有素的双眼才能发现寻常房屋中的建筑意匠,其品质、创意与巧思。
《如是之屋》一书凝聚了林君翰和索尼·德瓦巴克图尼工作的点滴。两位在香港工作的建筑师完成了对中国乡村民居的建筑解读。每栋建筑的黑白轴测分析图以学术的语言诠释了非常规建筑,既没有干预自建者原本的想法,也没有投射设计的自我意识。房屋的命名构成分析的另一层次,赋予似乎自发形成的建筑以清晰的概念。诸如此类的实地研究构成对建筑思维的高强度检验,也可作为对建筑师的再教育。在本书中,林君翰和索尼把建筑师带回了乡村并提出了几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我们难道没有过度设计吗?或者说,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我们是否囿于特定的语言、品味或思维方式?我们如何解放自己?如果作为建筑师,便不得不设计,那么是否存在不设计的设计?
重访当代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林君翰
对于工业时代的人们而言,籍籍无名的建造者秉持的理念与拥有的技艺是最大的建筑灵感来源,而它尚未得到开发。这一有待溯源的智慧超越了经济与美学范畴,因为它触及了远更棘手并愈加麻烦的问题,即如何从狭义和普遍性意义上自在活、宽待人、睦友邻。
——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摘自“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图书同名展览的前言,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64年
这张照片因晦暗不明而引人遐想:黑色方块在似乎被漂白得褪色的平面上向远处铺陈开来。凑近一看,质朴的建筑形式表明,它们是在地底挖出的一座座庭院。这些院子通往一连串挖空的拱形窑洞,窑洞建于院墙墙面上,向土层内延伸,可供起居、休憩、炊事与储藏。
整座窑洞通过挖掘建成,展现了在可用建筑材料仅有泥土的约束条件下庭院文化的简单集成。人们将地表农田与地底家庭活动分开,在农业生产和群居生活间实现和谐与平衡。
数年前,我们决定前往三门峡地区,也就是照片拍摄地寻访,不知能否找到影像中的确切地址。然而,我们在一连串窑洞中间发现了杂乱分布的工厂。随着城市化深入曾经偏远的地区,这些民间建筑的所在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窑洞已被遗弃或年久失修,地表原本的集体土地上盖起了一座座新房。一幅模糊而矛盾的景象——新建的普通住房,残留的地底庭院,杂乱无章的厂房和深深插入地下的大型基础设施——诞生了。
居所是生活的典型例证,而城市化的力量改变了居所与生活间脆弱的共生关系,如今,这种关系依附在传统生活的遗迹之上。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时,释放了城市化的力量。一系列政策令中国面向全球市场开放,最终启动了全球有史以来最迅速、最广泛的城市化进程。虽然最初,政策聚焦于创建新城区并鼓励数百万农民工走出农村、进城务工,但城市化缓慢而不可避免地掉转了方向,开始瞄准乡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向广大读者介绍民间建筑或“非正统建筑”已有50余载。透过当代中国去重温鲁道夫斯基有关民间建筑的假定,就要面对房屋遗弃、基础设施冲突、突变、适应和有争议的土地等议题:快速的城市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曾经遥远的地区。如今我们看到的是变换了的生活形式,与图书和展览、展览前言中理想化的与世隔绝、完美融合的居民点恰恰相反。“民间风格、籍籍无名、自然天成、本土特色、乡村风韵”等特点需要放到新故事中进行重新审视,而新故事讲述的则是全球化发展瞄准大片土地的过程。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