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71.8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9.4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102.4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102.4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4.4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204.7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7.9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57.7
|
編輯推薦: |
◆文艺女神黎戈2022重磅新作!单纯充实,度日有序,直到心出其不意地静下来。
◆豆瓣年度文学榜非小说TOP2得主,数万读者追文多年、盖楼期待!
◆《时间的果》埋下根系,5年时光终成一本《心的事情》。年复一年,稳定累积。随着时间的逝去,你知道有什么变重了,长成了。
◆当你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时候,就读黎戈!幽香浮动的文字质感,记录平实明朗的普通日常,构筑每个人抵御外部庞杂世界的精神净土。
◆文字中有被雨后绿色冲洗干净的视野,是抱在怀里的一束菊花游走间的淡淡幽香,旧衣上留的香水味,楼道里人家飘出的隔夜蚊香气,和那杯窨茉莉花茶的一抹香痕。
◆这是与内在的自我对话,袒露那些存于生活中隐秘而深刻的情感,见证由焦灼慌乱走向冲淡平和的心。心常常是泥水,一静,自然就澄明了。
◆精装双封设计,全书莫兰迪专紫色印刷,尽显唯美文艺质感。并收录黎戈数十幅生活摄影,捕捉日常中吉光片羽的存在。
|
關於作者: |
黎戈
70后作家,南京人。
代表作《私语书》《时间的果》《小鸟睡在我身旁》《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平淡之喜》等。
|
目錄:
|
心的事情
爱是一生成熟的果实
聊赠一枝春
北窗浴绿记
阿咪
去公园散步吧
黎明的花朵
婴儿看着水仙花
心的事情
你一定要幸福
暗香
识香
八月桂花香
心之眼
两个人,一个人
河在流
儿童的季节
心安处,就是家
飞翔的秘密
读书为何
纸游
云中一雁
林格伦、卡尔·拉松和宜家家居
看房子
月光音乐家
心的住处
何为自我
美,以及它所挽救的
春夏秋冬
|
內容試閱:
|
八月桂花香
在她贫瘠的一生里,本应丰沛的“生活”
早已被命运碾压成为干扁的“生命”。
前年年底,因家人车祸住院,在骨科病房,我次见到她。
她身量不高,灰白的头发在脑后盘成一个髻,穿一件暗红对襟毛衣,服侍我们对面床上的病人躺下,熟练地调整枕头高度,摇起床尾,挂好资料袋,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因为她是一个护工,这是她日日操作的活计。凡病人家属工作忙、体力不济、人手不够的,就会找护工。
他们多数来自农村,没文化,有体力,能吃苦,不怕脏,经同乡介绍,由专门的工头组织他们到医院干活儿,交一定比例的佣金。吃住全是流动的,服侍哪个病人,就吃住在哪里。待久了,医院如家,她向我们介绍,哪里有热水,哪位医生的手艺好、还有附近小饭店里,哪家的炖汤好喝、材料实诚。
她有一个习惯性动作,就是捂脸。她说怕近身侍弄男病人,看到私处会难堪,她说着就捂脸。她说起取环碰到男医生,也捂脸。她出生在和县附近的偏远农家,十八岁嫁人,生了两儿一女,非常如意,不想老公在四十八岁那年,突患癌症去世,生活从此无依。儿子不许她改嫁,说是在村里没法抬头,“你要嫁人我就没脸做人”。她学给我听,说着又捂住脸。我问:“那他们养你吗?”当然不养,孙子带大后,就赶她出来打工——捂脸,像是她身体语言中的围墙,行为的边界,道德的高墙,挡住了思想的去路。无路可走。至于墙外的世界,那是她经验和思考力之外的事。她想象不出来,也不去多咀嚼。
那年她五十出头吧,从此在医院辗转为生。骨科病房是一幢大楼里的一层,灯光明亮,被褥整洁,宾馆式的标配,只不过普通的宾馆住的是旅客,这里住的是过路的疾病及永驻的死亡——这层楼就是她的家。带着一小包随身行李,她栖身在病人的脚边,进驻不同的病房,进入洗手间放下擦脸油和肥皂,把几件随身衣服挂进衣橱,老人手机揣进口袋,她就开始工作了。活计不重时,夜里能睡个囫囵觉,白天窝在太阳下打盹,甚至能闲下来看会儿电视,她就很高兴。同乡时而来找她拉呱,若是病人的探视瓜果吃不完,分给她们一些,她们就在阳台上边晒太阳边吃……这些时候,几乎是幸福的了。
骨科病房以中间为界,前半部分是像我家皮皮这样的骨折病人,这类病人基本伤情有限,不会危及生命,房间里传出声势激越的吵吵闹闹,多半是保险公司和肇事方与车祸当事人就赔偿问题发生争执。一过病区的中间地段,顿时觉得气氛凝重,因为那是骨癌病区。骨癌和血癌一样,是少见的几种多发于青少年的癌症,如果在老年患者身上,多为原位癌骨转移,即使做手术预后性也很差。常见黑压压一屋子人,一大家子人因着从天而降的厄运,从各地急急聚来,垂手环立在病床边,暗暗传递卸责和怯弱的眼神。在短的时间里,必须有人挺身而出,决定是否截肢。我们隔壁病房里是两个年轻人,一个初中生,截了左臂,另外一个二十六岁,刚做爸爸,右腿夜里疼,确诊后马上截肢。孩子还在吃奶,没人带,妈妈只好背着孩子上医院侍候老公。病房里大人呻吟小孩哭,一片凄凄。
护工阿姨跑去观望了下,提醒他们准备点钱。她说医院马上会来收费,用来处理切下的那部分残肢。护工阿姨说这话时面无表情,断肢只是一个离开躯体的无生命体,这个程序对她来说乃是和交垃圾费一样的平常事。她淡淡地对家属说,快点练习用假肢,慢慢就适应了。人,活命要紧。
没事时,她常和我说病房趣事。她原来待的是乳癌病房,有次居然来了个男病人!还有骨癌病房里一个老太太,伤心的是截肢以后就没法跳广场舞了!她一边说,就一边笑起来。不是冷漠,也不是幸灾乐祸,只是在陈述一件事而已,就像显微镜读片一样,有点像我们文学角度上的“零度叙事”。
她渐渐老了,有轻度高血压,赚钱的重病号也不能接了,因为要不停地起夜,无法休息,她吃不消。眼前服侍的这个病号阿姨,是个好人,也来自农村,不过夫君成材,弃农开了个药店,女儿们在南京上大学后留宁了,都在大医院和公司上班,出息呢,又孝顺,轮班不息地来医院陪护妈妈。
两个阿姨,一个病人,一个护工,由浅入深地交流起来,发现居然还是同年生。又说起农村生活,依稀还有幸福感,病人阿姨说:“等外孙女儿带大了,就回老家了,菜是自己种的,空气好,闲时找几个姐妹打打麻将,比城市舒服。”护工阿姨呢,被病人阿姨画面感十足的田园牧歌鼓舞起来,也开始向往起自己的老年生活,说已经存够了买小房子的钱,今年再赚点养老金,也打算回家了。手头一定要有钱护身,儿孙也不嫌弃。不然,过年连孙女儿的压岁钱都给不出。我为她感到高兴,暗暗松口气——皮皮睡着时,我一边看书一边和阿姨聊天,书里铿锵有力、真理在握地说着自我和自由什么,我目前却晃着这么个佝偻老弱的劳作背影,而这些纸上烟云,落不成她的喜雨。
我生出无端愧意,连书都看不下去了。皮皮出院前,我抓紧时间反复叮嘱她,你年纪大了,血压也不好,这个昼夜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不能做了!要回家,一定要回家!我越说越急切,她脸上有点茫然,又照例附和应答我。
她偶尔离开医院,比如,过年时回老家,去客运北站坐车到安徽界内,转黑车,几个小时就到了。但她时常舍不得这几天歇工,因为过年期间陪护费。有一次她拿到七百块,她独自守着临终的病人,病房电视机里春节联欢晚会的喜庆声音,伴随着病房里后的潮状呼吸。外面是大露台,她遥望着除夕夜的烟花,开开落落。还有农忙时,请佣工太贵,那几天她得回家帮忙。另外有一次,不知儿子怎么心血来潮,开了辆车到南京,把她拖进紫金山里。她一下车,那个香气,真好闻啊!在乡下从没闻过,是桂花。
我想起这一生见过的桂花。秋天来时,散步的山边小径上,若有若无、甜香袭人的,就是这个桂花。恋爱时,爱我的那个男人,用纸包捋了一包送给我,当时我想着结婚后要常常煮桂花元宵给他吃——他爱吃黏食。我想起在扬州个园看到的那株硕大的大丹桂,我想起在厦门的筼筜书院,老先生向我介绍那个福建的四季桂,也叫月月桂。我还写过月桂糖,旧时杭州大户人家的喜糖,用桂花和了酸梅汁做的。而这些,即使我生动翔实地描述给她听,又有什么意义?在她贫瘠的一生里,本应丰沛的“生活”早已被命运碾压成为干扁的“生命”。这样单薄匮乏被剥削的主体,不允许有过多的感伤附丽和主观发挥。这一线桂香,却成了我和她的某种牵系。每次闻到桂花香,在我的记忆库里,她的形象会优先出位。我会提醒自己,这个我审美中的常规数值,对其他人,就可能是某种奋力摸到生命上限的美好瞬间。
前两天去车站,路过一个炸炒米的摊位,突然听到一个耳熟的声音,定睛一看,是她。在一群老乡当中,说着方言,等着炒米炸好,火花照着她的脸,她咧嘴笑起来,她的憧憬落了空——我心里一寒,今年她仍然没有回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