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鲁班经图说(中国传统工艺经典)

書城自編碼: 368884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建筑藝術
作者: ﹝明﹞午荣 汇编 江牧 冯律稳 注释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438848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23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售價:HK$ 69.6
那一抹嫣红
《 那一抹嫣红 》

售價:HK$ 70.8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售價:HK$ 54.0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售價:HK$ 141.6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售價:HK$ 357.6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售價:HK$ 105.6
不胜欢喜
《 不胜欢喜 》

售價:HK$ 63.4
现代欧洲史:1500—1815
《 现代欧洲史:1500—1815 》

售價:HK$ 1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04.6
《 DK世界家具大百科:从古典到当代 》
+

HK$ 525.4
《 安藤忠雄:色彩与光影 》
+

HK$ 187.5
《 共创共荣卷——融入世界的文教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推荐教学参考书 “室内设计6+”2020(第八届)联合毕业设计) 》
+

HK$ 110.0
《 建筑的源代码 》
+

HK$ 97.4
《 四合院的零七八碎 》
+

HK$ 181.8
《 艺术密语书系:教堂建筑的秘密语言 》
編輯推薦:
“中国传统工艺经典”系列图书包括《天工开物图说》《考工记图说》《雪宧绣谱图说》《景德镇陶录图说》《装潢志图说》《长物志图说》《梓人遗制图说》《营造法式图说》《鲁班经图说》《髹饰录图说》《闲情偶寄图说》《阳羡茗壶系图说》等12册。由著名艺术史学者、批评家、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领衔,集合了两岸三地乃至美国业内翘楚的专家学者,在充分继承前辈学人成果的基础上,从当代设计发展“认识”的角度,对这些经典文本展开解读;从当代设计的角度,古为今用,揭示传统物质文化实现能够启迪今天的精华。这种解读,体现了编注者宏富的视野,对技艺发展的深入的理解,对原文表达的准确的洞察,尤其是站在现代设计的角度,对古代的“巧思”做出独特的分析。
传统工艺问题,在中国古代社会格局中有特殊性,儒道互补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中,除《考工记》列为齐国的“官书”外,其他与工艺有关的著述,多不入主流文化流传,而被视为三教九流之末的“鄙事”。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热词,相关研究成为显学,但在设计学界,却受到冷落,“传统工艺”“民间工艺”等概念,被认为比“非物质”更适合中国表述,因此,确立“物质文化”与中国设计学“术”
內容簡介:
《鲁班经》是一部有关古代建筑家具设计的著作,大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与那些官修著作不同,《鲁班经》出自民间,流传于民间,其内容也十分繁杂,既有与建筑家具设计相关的方法和程序,也有择日择址的堪舆风水。其中很多是对前人智慧的总结和继承,也有一些内容是当时匠人的创造。可以说,《鲁班经》是一部闪烁着古代工匠智慧光芒的著作。
《鲁班经图说》在原《鲁班经》的基础上进行了点校注释,以方便读者理解原作,又甄选三百余幅相关图片并配文作补充说明,从而使读者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了解更加形象、真实,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全新视野,同时也是追溯东方美学、东方设计源头的重要凭依。
關於作者:
江牧,江西南昌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在国家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 国家人文社科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有《设计的逻辑》《工业产品设计安全原则》《匠事后素》《工部厂库须知校注》《鲁班经全集点校整理》等著作。

冯律稳 河北省保定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设计及理论研究,出版有《鲁班经全集点校整理》(第二作者)。
目錄
专论: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鲁班经》概说………一
鲁班仙师源流……………………………………………………二一

壹 建筑篇
一、建筑工程准备工作………………………………………二九
(一)人家起造伐木………………………………………二九
(二)修整木料………………………………………………三九
(三)开工注意事项………………………………………四二
(四)符咒的运用…………………………………………四四
(五)绳墨的运用…………………………………………四七
二、工程各个阶段及对应吉日……………………………五二
(一)动土平基、填基…………………………………五三
(二)定磉扇架………………………………………………五五
(三)竖柱吉日………………………………………………五九
(四)上梁吉日………………………………………………六三
(五)拆屋吉日………………………………………………六四
(六)盖屋吉日………………………………………………六五
(七)泥屋吉日………………………………………………六七
(八)开渠吉日………………………………………………六九
(九)砌地吉日………………………………………………七〇
(十)结砌天井吉日………………………………………七七
三、起造立木上梁式……………………………………………七九
四、建筑的设计规划……………………………………………八四
(一)房屋间数………………………………………………八四
(二)断水平法………………………………………………八八
(三)画起屋样………………………………………………九二
(四)工具尺…………………………………………………九四
(五)宅地形态…………………………………………一〇八
(六)屋架样式…………………………………………一一一
五、具体建筑类型……………………………………………一三七
(一)搜焦亭……………………………………………一三七
(二)门类建筑…………………………………………一四二
(三)王府宫殿…………………………………………一五九
(四)司天台式…………………………………………一六二
(五)妆修正厅…………………………………………一六四
(六)寺观庵堂庙宇式……………………………一六八
(七)妆修祠堂式……………………………………一七二
(八)神厨搽式…………………………………………一七九
(九)营寨格式…………………………………………一八二
(十)凉亭水阁式……………………………………一八四
(十一)桥梁式…………………………………………一九〇
(十二)郡殿角式……………………………………一九五
(十三)建钟楼格式…………………………………二〇一
(十四)仓敖式…………………………………………二〇七
(十五)家畜家禽圈棚……………………………二一九

贰 家具篇
一、屏风……………………………………………………………二四九
(一)屏风式……………………………………………二五二
(二)围屏式……………………………………………二五六
二、轿子……………………………………………………………二五八
牙轿式………………………………………………………二五八
三、床类……………………………………………………………二六二
(一)大床…………………………………………………二六三
(二)藤床式……………………………………………二六七
(三)凉床式……………………………………………二七〇
(四)禅床式……………………………………………二七二
四、桌案类………………………………………………………二七六
(一)桌………………………………………………………二七六
(二)八仙桌……………………………………………二八一
(三)小琴桌式…………………………………………二八三
(四)棋盘方桌式……………………………………二八七
(五)圆桌式……………………………………………二九〇
(六)一字桌式…………………………………………二九二
(七)折桌式……………………………………………二九四
(八)香几式……………………………………………二九五
五、建筑构件……………………………………………………二九九
(一)诸样垂鱼正式…………………………………三〇〇
(二)驼峰正格…………………………………………三〇四
六、架类……………………………………………………………三〇九
(一)衣架雕花式……………………………………三〇九
(二)素衣架式…………………………………………三一一
(三)面架式……………………………………………三一四
(四)雕花面架式……………………………………三一六
(五)鼓架式……………………………………………三一八
(六)铜鼓架式…………………………………………三二六
(七)花架式……………………………………………三二九
(八)凉伞架式…………………………………………三三二
七、坐具类………………………………………………………三四三
(一)禅椅式……………………………………………三四三
(二)交椅式……………………………………………三四八
(三)学士灯挂…………………………………………三五四
(四)板凳式……………………………………………三五八
(五)琴凳式……………………………………………三六二
(六)杌子式……………………………………………三六六
(七)搭脚仔凳…………………………………………三六九
八、箱柜……………………………………………………………三七二
(一)衣笼样式…………………………………………三七二
(二)镜架势及镜箱式……………………………三七四
(三)风箱样式…………………………………………三七七
(四)大方扛箱样式…………………………………三八〇
(五)食格样式…………………………………………三八四
(六)衣厨样式…………………………………………三八七
(七)衣箱式……………………………………………三八九
(八)药厨…………………………………………………三九一
(九)药箱…………………………………………………三九三
(十)柜式…………………………………………………三九六
九、灯具……………………………………………………………三九八
(一)烛台式……………………………………………三九八
(二)火斗式……………………………………………四〇一
十、衣折式………………………………………………………四〇四
十一、炉架………………………………………………………四〇六
(一)圆炉式……………………………………………四〇六
(二)看炉式……………………………………………四〇八
(三)方炉式……………………………………………四一〇
(四)香炉样式…………………………………………四一二
十二、牌匾类……………………………………………………四一四
(一)招牌式……………………………………………四一四
(二)牌扁式……………………………………………四一六
十三、洗浴坐板式……………………………………………四一八
十四、棋盘………………………………………………………四二一
(一)象棋盘式…………………………………………四二一
(二)围棋盘式…………………………………………四二二
十五、算盘式……………………………………………………四二六
十六、茶盘托盘样式………………………………………四二八
十七、水车………………………………………………………四三〇
(一)踏水车……………………………………………四三〇
(二)手水车式…………………………………………四三四
十八、推车式……………………………………………………四三八

叁 宅院篇
一、门的修造问题……………………………………………四四三
二、宅院内部的布局规划………………………………四五一
(一)主屋与配房的位置关系………………四五一
(二)宅院内部道路布局………………………四五四
三、住宅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四五六
(一)地基形态…………………………………………四五八
(二)住宅外的道路…………………………………四六〇
(三)宅院外的水流、山石……………………四六六


肆 附录篇
附录一《秘诀仙机》……………………………………四七五
附录二《新刻法师选择纪全》……………………四九二

参考文献……………………………………………………………五一一
《鲁班经》研究的已有成果……………………………五一五
后记……………………………………………………………………五一七
內容試閱
总 序
杭 间
十七年前,我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资助,开展“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这大约是国家社科基金初支持设计学研究的项目之一;当时想得很多,希望古今中外的问题都有所涉略,因此,重新梳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就成为必须。这时候的学界,对物质文化的研究早有人开展,除了考古学界,郑振铎先生、沈从文先生、孙机先生等几代文博学者,也各有建树,成就斐然。但是在设计学界,除了田自秉先生、张道一先生较早开始关注先秦诸子中的工艺观以外,整体还缺少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这就成为我编这套书的出发点,我希望在充分继承前辈学人成果的基础上,首要考虑如何从当代设计发展“认识”的角度,对这些经典文本展开解读。传统工艺问题,在中国古代社会格局中有特殊性,儒道互补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中,除《考工记》列为齐国的“官书”外,其他与工艺有关的著述,多不入主流文化流传,而被视为三教九流之末的“鄙事”,因此许多工艺著作,或流于技术记载,或附会其他,有相当多的与工艺有关的论著,没有独立的表述形式,多散见在笔记、野史或其他叙述的片段之中。这就带来一个初的问题,在浩瀚的各类传统典籍中,如何认定“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尤其是“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近年来有成为文化研究显学之势,许多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者涉足区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研究,都从“物质文化”的角度切入,例如柯律格对明代文人生活的研究,金耀基、乔健等的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等;这时候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指出,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进,也逐渐开始进入中国的媒体语言,但在设计学界,却受到冷落,“传统工艺”“民间工艺”等概念,被认为比“非物质”更适合中国表述,因此,确立“物质文化”与中国设计学“术”的层面的联系,也是选本定义的重要所在。
其实,在中国历史的文化传统中,有一条重生活、重情趣的或隐或显的传统,李渔的朋友余怀当年在《闲情偶寄》的前言中说:王道本乎人情,他历数了中国历史上一系列具有生活艺术情怀的人物与思想传统,如白居易、陶渊明、苏东坡、韩愈等等,联想传统国家治理中的“实学”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另外一面,从道家思想发展而来的重生活、重艺术、重意趣心性的源流。有了这个认识,物质文化经典的选择就可以扩大视野,技术、生活、趣味,等等,均可开放收入,思想明确了,也就具有连续、系统的意义。
上述的立场决定了选本,但有了目标以后,如何编是一个关键。此前,一些著作的整理成果已经在社会出版并广为流传,例如《考工记》《天工开物》《闲情偶寄》等,均已经有多个注解的版本。当然,它们都是以古代文献整理或训诂的方式展开,对设计学的针对性较差。我希望可以从当代设计的角度,古为今用,揭示传统物质文化能够启迪今天的精华。因此,我对参与编注者有三个要求:其一,继承中国古代“注”的优秀传统,“注”不仅仅是说明,还是一种创作,要站在今天对“设计”的认识前提下,解读这些物质经典;其二,“注”作为解读的方式,需要有“工具”,这就是文献和图像,而后者对于工艺的解读尤其重要,器物、纹样、技艺等,古代书籍版刻往往比较概念化,语焉不详;为了使解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解读可以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但文献和图像的来源,必须来自1911年前的传统社会,它们的“形式”必须是文献、传世文物和考古发现,至于为何是1911年,我的考虑是通过封建制在清朝的覆灭,作为传统生活形态的一次终结,具有象征意义;其三,由于许多原著有关技艺的词汇比较生僻,并且,技艺的专业性强,过去的一些古籍整理学者尽管对原文作了详尽的考据,但由于对技艺了解的完整度不够,读者仍然不得其要,因此有必要进行翻译,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翻译是必要的,因为编注者懂技艺,使得他的翻译能建立在整体完整的把握的基础上。
正因为编选者都是专业出身,我要求他们扎实写一篇“专论”用作导读,除了对作者的生平、成书、印行后的流布及影响做出必要的介绍外,还要对原著的内容展开研究,结合时代和社会变化,讨论工艺与政治、技艺与生活、空间营造与美学等的关系,因此这篇文字的篇幅可以很长,是一篇独立的论文。我还要求,需要关心同门类的著作的价值和与之关系,例如沈寿的《雪宧绣谱》,之前历史上还有一些刺绣著述,如丁佩的《绣谱》,虽然没有沈寿的综合、影响大,但在刺绣的发展上,依然具有重要价值,由于丛书选本规模所限,不可能都列入,因此在概说里呈现,可以让读者看到本领域学术的全貌。
如何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去解读这些古代文献,是有趣味的地方,也是有难度的地方。这种解读,体现了编注者宏富的视野,对技艺发展的深入的理解,对原文表达的准确的洞察,尤其是站在现代设计的角度,对古代的“巧思”做出独特的分析,它不仅从选一张贴切的图上面看出,也更多呈现在原文下面的“注”上,我注六经,六经注我,重在把握的准确和贴切,好的注,会体现作者深厚的积累和功力,给原文以无限广阔的延伸,所以我跟大家说,如有必要,“注”的篇幅可以很长,不受限制。当然这部分难,因人而异,也因此,这套丛书的编注各具角度和特色。由于设计学很年轻,物色作者很伤脑筋,一些有影响的研究家当然是,但各种原因无法找到全部,我大胆用了文献功底好的年轻人,当时确实年轻,十七年以后,他们都已经成为具有丰富建树的中坚翘楚。
要特别提到的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刘传喜先生,他当年是社长兼总编辑,这套书的选题,是我们在北京共同拟就的,传喜社长有卓越的出版人的直觉,他对选题的偏爱使得决策迅速果断;他还有设计师的书籍形态素养,对这套丛书的样貌展望准确到位。徐峙立女士当年是年轻的编辑室主任,她也是这套书的早期策划编辑,从开本、图文关系、注解和翻译的文风,以及概说的体例等等,都是重要的思想贡献者。
这套书出版以来,除了受到设计界的好评外,还受到不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读者的喜爱,尤其是港澳台等地的读者,对此套丛书长期给予关注,询问后续出版安排,而市面上也确实见不到这套丛书的新书了,有鉴于此,在徐峙立女士的推动下,重新推动此丛书的再版,除了更正初版明显的错误外,还因为2018年我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的立项支持,又开始了后续物质文化经典的编选和选注工作,并重新做了开本和书籍设计。
也借此机会,把当年只谈学术观点的总序重写,交代了丛书的来龙去脉。在过了十七年后,这样做,颇具有历史反思的意味,“图说”这种样式当年非常流行,我们的构思也不可免俗套用了流行的出版语言,但显然这套丛书的“图说”与当年流行的图说有很大的不同,它希望通过读文读图建构起当代设计与古代物质生活之间全方位的关系,“图”不仅仅是形象的辅助,而更是一种解读的“武器”,因而也是这套书能够再版的生命力所在。对古代文献的解读仍然只是开始,这些著述之所以历久常新,除了原著本身的价值外,还因为读者从中看到了传统生活未来的价值。
是为序。

2019年12月19日改定于北京

专论: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
——《鲁班经》概说
漫长的历史中,我国古代工匠以“ 木”为主要材料,在建筑、家具设计方面形成了风格独特、技艺精巧的木构体系。同时,还出现了记录工匠技艺、思想等智慧的著作,如北宋的《木经》《营造法式》和清工部的《工程做法》等。《鲁班经》作为一部有关古代建筑家具设计的著作,大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与那些官修著作不同,《鲁班经》出自民间,流传于民间,其内容也十分繁杂,既有与建筑家具设计相关的方法和程序,也有择日择址的堪舆风水。其中很多是对前人智慧的总结和继承,也有一些内容是当时匠人的创造。可以说,《鲁班经》是一部闪烁着古代工匠智慧光芒的著作。

一、对前期设计规划的重视
就建筑家具而言,在其开始制作之前,存在一个设计规划的过程, 即预先在头脑中规划出它的形态、尺寸、结构等,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注重设计规划。唐代柳宗元写有
《梓人传》,其中的“ 梓人”,使用的工具是度量长短、规划方圆和校正曲直的“ 寻、引、规、矩、绳、墨”,擅长的工作是计算、测量木材、观看绘制房屋的式样和尺寸,指挥众多的工匠用锯、斧、凿等工具一起工作。这个“ 梓人”的行业地位很高,“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但同时, 他不懂具体施工技术,连床坏了都需要找其他工匠修理。宋代的袁采认为,建造房屋是一个家庭中难的事情,“ 盖起造之时,必先与匠者某(“某”,通‘谋’)”〔1〕,即在建筑房屋之前,东家要与主事工匠商讨房屋的设计规划问题。到了明代,随着建造业的进一步兴盛,很多文人也参与其中。文徵明参与拙政园的设计,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发表了对建筑和家具设计的看法。计成除了参与园林设计,还撰写了一部关于园林设计且内容全面的著作《园冶》,其中明确指出了设计规划的重要性,他认为,“ 世之兴造”,应该是“ 三分匠,七分主人”,“ 主人”指的是“ 能主之人”,也就是负责设计规划的人。他还认为“ 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公输班( 即鲁班) 和陆云之所以被看作技艺的工匠,是因为他们擅长使用规和矩这样的工具做设计规划,而不是因为他们使用斧斤的技术高明。故在以计成为代表的明代文人眼中,设计规划是高于具体施工技艺的。可见,《鲁班经》成书的时代,人们对设计规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总体来看,《 鲁班经》的内容基本可以分为八部分:一、伐木备料,为工程准备材料;二、开工人事准备,包括各种大小工程活动的开工时间的选择、工匠们的活动准备、东家自家的准备以及对邻居的关照等;三、立木上梁,主要对上梁仪式的一系列过程做了详细描述; 四、确定房屋间数;五、地基找平,讲述了具体的方法,利用水面平静的原理,通过一些工具为地基找平;六、画起屋样,即绘制工程设计图,主要包含三项内容,分别是各种工具尺的使用方法、几种常见的梁架结构的具体样式、门和亭子的设计问题;七、对具体设计物的讲解,基本可以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两种类型,大木作又可以分为主体建筑和与主体建筑进行搭配的次要建筑,小木作主要指家具设计, 也包括如垂鱼和驼峰这种小型的建筑构件;八、堪舆风水,除与以上七个部分对应的风水外,还包括卷三、秘诀仙机和择日全纪的全部。

二、在实践中总结“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的制定,是为了使设计更加规范合理。古代的“ 设计原则”虽然较为粗陋,但其目的基本与现代设计原则相同,是为了使设计符合人的需要。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已经开始在自然中寻找适合的环境,建造居舍。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已经有了一定的总结, 指出“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1〕。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历代工匠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总结,逐步形成了“ 设计原则”,供工匠们参考。《鲁班经》中大量辑录了这些“ 设计原则”,以卷三的七十一组图诗为代表。以现代科学的视角来看,这些诗文中有一些错误的内容,集中体现在遵循或违背设计原则时出现的那些结果上。但如果撇开其落后的一面,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诗文是实用性质的,其出发点是让人过得更好, 希望选择规划出一个宜人的环境。《鲁班经》的卷三以图片配诗文的形式呈现,对建筑相关的设计规划进行指导,包括大门、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庭院内部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为了便于记忆, 工匠将这些“ 设计原则”编成朗朗上口的短诗,且诗中的含义简单明了,基本分为两类,即对人有利和对人有害。为了达到警示效果,使工匠把设计做得更符合人的需要,诗中将不合要求的设计带来的危害说得很严重,这正符合普通百姓的认知方式,容易接受,也体现了《鲁班经》作为民间著作的特性。
门扇经常开合,用于承重的门柱需要非常坚固,如果为了省木料, 将不成材的木头拼接在一起当门柱,不如整根的好木材坚实。为了起到警示作用,《鲁班经》中说:“ 门柱补接主凶灾,仔细巧安排。上头目患中劳吐,下补脚疾苦。”严重的病痛应该足够引起房主和工匠们的重视。同样,在选址规划方面,我国古代讲究“ 近水利而避水患,即接近水源但地势要高于洪水位”,居住得离水太近会有危险,还会受蚊虫叮咬的困扰,故《鲁班经》说:“ 人家不宜居水阁,过房并接脚。两边池水太侵门,流传儿孙好大脚。”古代女子以小脚为美,大脚的可能嫁不出去,甚至会使整个家族声誉受损,对古人而言,危害已经足够大。
当某些设计规划方式符合人的需要、对人有利,诗文就会夸张地赞扬,比如“富足田园粮万亩”“ 金玉似山堆”等。

三、运用“列举法”提升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渐多,特别是到了明代中后期, 普遍打破了明初对建筑规制的限制。明末唐锦的《龙江梦余录》卷四中说:“ 我朝庶人亦许三间五架,已当唐之六品官矣。江南富翁,一命未沾,辄大为营建,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曾不以越分为愧。浇风日滋,良可慨也。”〔1〕江南地区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是出现了修建园林、住宅的热潮。为此,当时的工匠队伍不断壮大,很多农民也会在农闲季节加入到工程队伍中,挣取额外收入,而香山帮则是当时工匠队伍中的代表。
《鲁班经》借助祖师爷鲁班的名号,可以对工匠行业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使众匠人按照书中给定的样式、尺寸进行设计施工。但重要的是,为了应对诸多工程,《鲁班经》运用“ 列举法”,在很多方面提升了工匠的工作效率。首先,在设计规划方面,《 鲁班经》中提供了多种梁架结构样式,包括三架、五架、七架、九架以及“ 偷栋柱” 的秋千架等,东家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从中做出选择,从而简化东家与工匠的设计规划过程;其次,在工匠施工方面,会涉及很多木材的尺寸数值,建筑中有梁架的尺寸,家具中有各种部件的尺寸,通过书面记录,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工匠记忆很多尺寸数字的烦恼,也避免了因为记忆错误而浪费建筑材料、延误工程进度的问题;再次,对于开工时间的选择,书中把大小工程的具体的吉日良时一一列出,包括起工架马、起工破木、画柱绳墨、动土平基、定磉扇架、竖柱、上梁、拆屋、盖屋、泥屋、开渠、砌地、结砌天井等,在遇到具体的施工环节时,只需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从《鲁班经》中选择一个合意的便可,这样就省去了请风水师查看计算的时间,即使在遇到大雨等特殊情况时也能够便宜行事。如此一来,从设计到施工过程的各环节,可以衔接得更加紧密,有关木材尺寸的裁定更加精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效率。
《鲁班经》中的“ 列举法”简单易行,其实用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清代雍正年间编订的《工程做法》,也延用了这一方式。宫廷中的门分多种类型,尺寸各异,《工程做法》中将门口的尺寸分为“ 财门”“ 义顺门”“ 官禄门”“ 福德门”四类,共列出具体尺寸一百二十四种。在施工时,不再需要匠人根据“ 鲁班真尺”和“ 门光尺”等进行压白、定吉凶之类的推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省时省工的效果。

四、巧妙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鲁班经》中的社会关系,以工程设计施工活动为中心,主要包括工匠与东家、东家与邻居、工匠与风水师等三方面的关系。
(一)工匠与东家的关系
一般而言,在古代社会,工匠会尽力为东家服务,建造出宜居的房屋,当遇到风水不足的情况,工匠也会想办法补救,《秘诀仙机》中的“ 鲁班秘书”记载了很多具体方式,可供匠人选择使用;东家也会因为工匠的辛勤劳作而善待工匠。但也有特殊情况存在,工匠可能会遇到欺人的东家,东家可能会遇到“ 作恶”的工匠。据载,朱元璋在明朝初年打算将家乡凤阳设为中都,但在建设五年而初具规模时却突然下令终止,原因之一应该是工匠们不堪重负,在宫殿建造过程中使用了“魇镇法”。〔1〕此外,高濂作为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其著作《遵生八笺》的“ 起居安乐笺”篇,专门记述了“ 起造工匠魇镇解法”。可见,当时社会上确实存在工匠与东家不和的情况。
为此,《鲁班经》的《秘诀仙机》以“ 禳解”为主,指出“ 有禳必有解”。工匠可以通过在建造过程中动手脚而伤害东家,“ 木石泥水匠作诸色人等蛊毒魇魅,殃害主人”;东家也可以利用“ 禳解”等巫术方式让恶匠“ 自作自当”。这样,东家与工匠之间就有了相互克制的方法,双方心中都会有所忌惮,工匠不会恶意坑害东家,东家也不会压榨工匠的劳动,即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矛盾,也会因为互相忌惮而采取温和的解决方式。
(二)东家与邻居的关系
人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会有左邻右舍。房屋建造作为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对邻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诸如木料堆放、匠人交谈、工程噪音等,为此,东家需要妥善处理与邻居的关系,以免产生矛盾。《鲁班经》中的《论东家修作西家起符照方法》, 为处理邻里关系提供了方法:“ 凡邻家修方造作,就本家宫中置罗经,格定邻家所修之方……将符使照起邻家所修之方,令转而为吉方。”东家在开展工程建设时,邻居只要在利用罗盘等工具测定的位置贴上符咒,焚香祷告,就能够安然无恙,不会再受任何影响。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这种方式并不会有实际作用,但在当时深受封建迷信影响的社会环境下,已经能够给邻居带来心理上的安宁,使邻居对施工过程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影响采取一种较为包容的态度。
(三)工匠与风水师的关系
明代,风水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木工活动也受到了风水行业的侵扰。当东家准备开展工程的时候,必然要涉及风水择址、择日等问题,这些工作本是由东家请风水师来完成。但是,如此一来,工匠就会受到风水师的牵制,需要按照风水师的指示来施工。然而,风水是一个科学与愚昧共存的混合体,其中既有正确的科学知识,也掺杂了很多错误的内容,所以,风水师的观点也可能存在错误。此外,建筑与风水是两个不同的行业,风水师不一定具备足够的木工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风水师的意见难免会给工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施工上的困难,影响工程的质量。工程的质量问题会使工匠名誉受损,同时,东家也会有很大损失。所以,工匠需要争夺在工程上的主动权,排除风水师的干扰。同时,在行业竞争方面,一个懂风水的工匠具有更大的竞争力,甚至可以将被风水师夺走的那部分工钱重新夺回来。
然而,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这必然增加了工匠工作的难度,他们除了要掌握本行业的技艺,还要懂得一定的风水,甚至还要用风水为 本行业的技艺作包装。鲁班尺本来是一种实用性的工具尺,但工匠却要 将实用功能用风水吉凶进行解释。他们将鲁班尺平均分为八份,将合适的尺寸定义为“ 财”“ 义”“ 官”“ 吉( 或本)”,不合适的尺寸则定义为 “ 病”“ 离”“ 劫”“ 害”。( 图0-6)鲁班尺其实是以尺长的一半为模数单位来确定门的尺寸的,因为由“ 财”到“ 义”是半尺( 尺长度的一半), 由“ 官”到“ 吉”也是半尺,只要以半尺为单位就不会挨到代表不吉的那四个字。〔1〕此外,不同身份的家庭的门的大小是有区别的,鲁班尺就以不同的字去对应家庭身份,“ 义门惟寺观学舍义聚之所可装,官门惟官府可装”。可见,工匠为了在行业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地位,除了学习风水,还要把原来本行业的技术套上一层风水的外衣。
古代工匠之所以看重社会关系的处理,其实是为了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负责指挥的管理型工匠和负责设计规划的智能型工匠常常是同一个人。施工过程中,管理型工匠会与房东进行工程监督。如图0 - 7,宽大衣袖的东家正站在旁边,观看工匠修整木料,旁边的地上还摆着刚刚制作出来的雀替。可是,人的监督能力有限,很难面面俱到。为了让每个匠人都按要求工作,古人就把这种监督寄托在风水之上,通过祷告仪式让那些“ 恶匠”自作自受。这种方式应该会给那些“ 恶匠”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们放弃作恶。以现代的理解方式来看,这种风水应该类似于规范工匠行为的施工规范,促使工匠们认真施工,不偷工减料。另外,巧妙地处理邻里关系、排除风水师的干扰,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潜在因素。综上,《鲁班经》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是历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的总结。书中所包含的建筑家具设计、社会关系处理、地域规划以及堪舆风水等庞杂的内容,正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映。随着社会对建筑家具需求量的增大,工匠们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便将常用的建筑家具样式和尺寸列出,以备查阅,省去了推算的时间;为了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工匠们需要处理与建筑工程相关的社会关系,包括工匠与风水师、工匠与东家、东家与邻居等方面的关系,为了在行业竞争中胜出,工匠们不得不将自身的一些技能套上风水的外衣。总体来看,古代工匠以实用功能为价值取向,以保证工程质量为核心内容。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虽然他们采用的一些方法不够科学,但他们积极应对,通过外在形式的改变,来实现与社会的融合。总之,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是不断实践总结、始终与时俱进的智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