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

書城自編碼: 367575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崔庆蕾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14697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4.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9.7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7.2
清俗纪闻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101.2
镜中的星期天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93.2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6.7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8.9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9.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64.8
《人民出版社藏名家书信》
+

HK$ 570.0
《莎士比亚全集(八卷本)》
+

HK$ 871.2
《汪曾祺全集(钤印本 平装版)》
+

HK$ 248.2
《山林笔记(上下册):随书赠送动物、植物、菌类手册》
+

HK$ 60.8
《远望可以当归》
+

HK$ 747.5
《鲁迅全集(21年新校版)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许广平和“鲁》
編輯推薦:
在这部著作里,崔庆蕾表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收集的材料相当详尽,涉及内容不仅包括1980年代出现的先锋文学代表性作品和代表性评论,也包括对时代语境、创作氛围、学术会议、学术流派、文学期刊、批评家群体、批评理念等方面的总结,仅此一点,也足以使后来的研究者受益匪浅。当然,他更对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进行了严整梳理和中肯的评价,客观指出其贡献与意义、局限及问题。他认为,先锋文学的出现适应了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并成为改革开放总体成就的一部分;促进了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某种程度的重新接通与融合;促进了批评模式由一元到多元的突破;促进了文学批评与创作的协调发展。但同时,先锋批评也存在着盲目性和片面性,忽视传统和形成自我孤立,对于西方文学理论消化不良,将“内部研究”化,缺乏实证探讨等缺陷,使它注定走向衰落。这些观点,我认为都是站得住脚,也具有启示意义的。在他之前,也许没有人对先锋文学做过如此全面的评价。

——胡平
內容簡介: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先锋文学和先锋文学批评的出现,曾闪耀一时,其光芒至今似乎完全收敛,但它产生的深刻影响从未磨灭。《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这部著作向人们介绍关于先锋文学批评的概念、研究现状;当代文学史上先锋文学批评产生的背景、形成的脉络、出现的代表性作家、核心观点、历史贡献及需要进行的反思。
關於作者:
崔庆蕾,1985年生,山东聊城人。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研究,文学批评研究。有文章散见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文坛》《小说评论》《艺术评论》《创作与评论》《文艺报》等报刊,部分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錄
总序 袁 鹰/1
序 一部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著作 胡 平/5

绪论 1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1
二、概念界定 3
三、研究现状考察 4
四、研究目标及思路 8
章 先锋文学批评诞生的时代语境 10
节 1980年代的政治语境 10
第二节 1980年代的文学语境 17
第二章 文学论争、文学会议:先锋文学批评发展
    的路径与方式 29
节 “三个崛起”论争与先锋文学批评的发端 30
第二节 “杭州会议”:文学批评变革的前奏 35
第三节 方法论热:批评方法的多样与滥觞 44
第四节 “批评观”讨论:以“海南文学会议”为中心 53
第三章 主要阵地:文学期刊与先锋文学批评发展 69
节 《当代文艺思潮》:先锋文学批评倡导的先驱者 71
第二节 《上海文学》:上海批评圈与青年批评力量培养 79
第三节 《文学评论》:理论变革的先导与激进的试验 89
第四节 《当代作家评论》:先锋文学批评的践行者与推动者 103
第四章 主要力量:“第五代批评家”群体 111
节 “第五代批评家”的命名及批评特征 111
第二节 吴亮论:实验性与“片面的尖锐” 119
第三节 李陀论:批判性与“整体意识” 132
第四节 程德培论:文本细读与“本体思考录” 140
第五章 先锋文学批评的批评理念及话语方式 153
节 回归本体:从“外部”回到“内部” 153
第二节 张扬主体:从集体代言到个人话语 164
第三节 重心位移:从“内容”到“形式” 172
第六章 先锋文学批评的历史贡献及反思 183
节 作为思潮的终结与作为精神的延续 183
第二节 先锋文学批评的贡献及意义 187
第三节 先锋文学批评的局限及问题 197
第四节 先锋文学批评在1990年代 202
结语 先锋精神与文学批评 209
参考文献 212
附录: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代表性文本 227
后记 235
內容試閱
一部具有开创性的理论著作


胡 平



本届“21世纪文学之星”入选作品的评选中,无论在初评还是终评阶段,我都认真推荐了崔庆蕾的《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一书,这是有理由的。
我以为,相对于评论集,理论专著更值得优先考虑。这是由于,理论作品一般比评论作品更需要立论;形成专著,则不仅需要立论,还需要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非一日之功。当然,这样说不意味着理论高于评论,有些理论论文乃至理论书籍,由于缺乏创见或立论不实,倒不如一篇精粹的批评文章来得更有价值。谁能说文学史上如贺拉斯、别林斯基这样的评论家,其单篇评论就不如同时期出现的某些理论专著更加重要呢?
而《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的价值是确定的。在它之前,我国尚未出版过关于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研究专著,这是部,也使我看到它时眼前一亮。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先锋文学和先锋文学批评的出现,曾闪耀一时,其光芒至今似乎完全收敛,但它产生的深刻影响从未磨灭。我们完全可以期待,这部著作可以向人们介绍关于先锋文学批评的概念、研究现状;当代文学史上先锋文学批评产生的背景、形成的脉络,出现的代表性作家、核心观点、历史贡献及需要进行的反思。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内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兼史兼论的著作里找到。如果若干年里,没有第二部类似的作品出现,此作也会成为难以替代的工具书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给人们留下美好深刻记忆的年代,大凡从“文化大革命”阴霾中走出来的人们,莫不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新局面感到欢欣鼓舞;党心、民心空前凝聚,改革开放政策获得上下一致拥护,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国家前途充满信任与热望,各条战线都展现出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的生动面貌。文学创作上,甚至一度出现表率于其他文化领域的态势,成为打破观念禁锢、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重镇。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开展,新的探索、新的借鉴不断扩大场域,“先锋文学”和随之而来的“先锋文学批评”终于演为时尚,震动了文坛,改变了文学创作及评论的格局。这一新的文化现象,不可避免地带来争议与辩论,但总的来说,在特定社会氛围下,它并没有遇到严重阻力,基本上沿着常态的道路得到自由发展。相反,进入1990年代和新世纪后,它自己的势头逐渐式微,慢慢被新一轮现实主义浪潮所遮蔽,但仍然给后来的创作与评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痕,抑或说,消化在新的写实主义细部。即使在今天的文学评论论文中,也可以寻觅到先锋批评留下的一些词汇。
毫无疑问,当年先锋文学为长期一成不变的文学传统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新的形态,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一时间,先锋文学批评也相继崛起,重在阐释新的美学原则,为文坛注入生动的活力。作家们开始意识到,作品还可以有另一种写法,文学的样貌也不排除有迥然不同的表现。再加之其他各种流派的涌现,创新此起彼伏,形势日新月异,中国文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诚然,先锋文学的先锋性,决定了它未必适合大众阅读趣味,也未必适应本土文化和现阶段社会形态所决定的普通生命体验,但它仍可在一般人性深处找到根据,并满足少数精英的审美需求。谁也不能断定,在未来的文学发育中,先锋文学是否会再次遭逢契机,卷土重来一次。密切关注文学创作现状的评论家们可能注意到,在晚近争相冒尖的一批“90后”“00后”作家笔下,小说的样式、叙述的方式、表达的形式又出现陌生的演进,有些作品又开始变得“看不大懂”或“不大适应”了,其中包括收入本届“21世纪文学之星”的一些创作。谁能说“先锋”品格只会昙花一现呢?
重要的是,先锋文学的历史及其时代背景,使我们从经验中确信,有前景的文学是一定会发生创新的,兼容实验性的创新和失败的创新,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使文学不断走向繁荣的必经之路。因此,应该感谢崔庆蕾的具有历史眼光的细致工作。
在这部著作里,崔庆蕾表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收集的材料相当详尽,涉及内容不仅包括1980年代出现的先锋文学代表性作品和代表性评论,也包括对时代语境、创作氛围、学术会议、学术流派、文学期刊、批评家群体、批评理念等方面的总结,仅此一点,也足以使后来的研究者受益匪浅。当然,他更对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进行了严整梳理和中肯的评价,客观指出其贡献与意义、局限及问题。他认为,先锋文学的出现适应了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并成为改革开放总体成就的一部分;促进了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某种程度的重新接通与融合;促进了批评模式由一元到多元的突破;促进了文学批评与创作的协调发展。但同时,先锋批评也存在着盲目性和片面性,忽视传统和形成自我孤立,对于西方文学理论消化不良,将“内部研究”化,缺乏实证探讨等缺陷,使它注定走向衰落。这些观点,我认为都是站得住脚,也具有启示意义的。在他之前,也许没有人对先锋文学做过如此全面的评价。
能够实现这项功不可没的工作,也与崔庆蕾的业内丰富积累相关。庆蕾在职读博士时的主要研究方向即为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曾发表大量相关论文。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任职,从事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展览、经典作家研究专刊编辑、中国作家网“文史频道”和“原创频道”编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编辑等项工作,这些业务经历,无疑都为他增加文学史史识、掌握文学创作现实动态、熟悉作家作品、深化理论素养打下良好基础。我一向认为,从事文学理论批评工作,不可缺少现场感,不宜游离于新鲜涌动的文学潮流之外,庆蕾在这方面已得天独厚,再加之训练有素,相信他将来还会贡献令人欣喜的作品。

2021年4月5日

绪 论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段极为辉煌又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段。著名学者程光炜等人发出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呼唤,一大批学者响应号召并投身其中,以“回到历史现场”的方法和路径重新打捞出许多被时光淹没的历史细节,结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丰富而珍贵的细节和成果再一次佐证了八十年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但也再一次提出了新的历史问题,即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八十年代,需要回到历史现场进行更加深入的勘探和研究。这种“历史的呼唤”为我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初的动力。
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令人炫目之处当然首先在于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以及此起彼伏甚至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思潮,后者犹如万花筒般地绽放,令人心醉。重新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品和思潮,给予这些作品和文学潮流更为客观的评价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也具有现实的参照功能,它可以作为一种方法给当下文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事实上,当下大多数“重返八十年代”的研究实践都是在这个角度上进行的,它所面对的对象都是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语境,是聚焦于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制度文学环境之上的,这是目前“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主潮和主攻方向。
但八十年代文学的辉煌灿烂之处并不仅仅在于文学创作的硕果累累,还在于文学批评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确切地说,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之所以如此辉煌繁盛,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功劳要记在文学批评的互动甚至是驱动之上。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八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就是那把开启八十年代文学宝塔的钥匙,研究整理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才能真正找到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繁盛的秘密。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讲,是八十年代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共同浇筑了八十年代的文学大厦,二者是一个有机结合体。虽然中国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在每个时代都如此紧密地相互缠绕,共生共建。这种特殊的“关系”和状态也是八十年代文学特有的历史风景,应成为当下文学研究的关注点。
另外,从文学批评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作为文学发展之一翼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八十年代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型,进行了自“五四”新文学以来为彻底也为激进的一次自我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也付出了“的代价”,但其积极的影响和丰厚的遗产仍是当代文学批评发展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因此,梳理和研究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也应该成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动力和方向之一。将其作为独立的考察对象而非文学创作的附属物,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脉络,也有助于给当下问题重重的文学批评提供参照和借鉴。但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方向来看,对于文学批评的研究一直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对被遮蔽在八十年代文学创作光芒之下的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研究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本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填补文学研究薄弱环节的意义,也会对“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起到完善和补充的作用。

二、概念界定

“先锋”原指“行军或作战时的先遣将领或先头部队”,如《三国志·蜀志·马良传》:“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也常用来比喻具有前卫意识、起到先导作用的精神。在艺术领域,先锋一词常被作为一种具有革新意识和开创价值的精神来使用和推崇,与前卫、新潮等词语混合使用。比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也常被称为新潮小说,先锋批评也常被称为新潮批评。比如著名学者吴义勤对学界影响深远的对于先锋文学思潮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专著命名为《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李洁非、杨劼主编的“80年代文学新潮丛书”将批评卷命名为“新潮批评选粹”。马俊山颇具影响力的对于先锋批评进行反思与总结的论文《新潮批评的僭妄与困顿》也将这一思潮称为“新潮批评”。
“先锋批评”一般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内涵的文学批评文本或思潮,但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语境之中,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常常边界模糊,游移不定。一般来讲,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先锋批评是指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文学批评,并不专门针对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文学流派或特定的作家作品,只要在文学批评的范式、理论、方法上有所创新,其批评实践即可被归入先锋文学批评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先锋文学批评的范围和内涵是宽广的,向所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批评实践敞开大门。狭义的先锋文学批评专指围绕1985年先锋文学思潮所生成的批评文本,比如围绕马原、残雪、苏童、余华、格非等先锋文学作家的文学活动、文学理念和作品文本进行的批评实践,是附着在先锋文学本体上的批评活动,范围相对狭窄和固定。比如学者杨扬在《先锋文学、先锋批评在当代》一文中就将“先锋批评”的概念限定为专门针对“先锋文学”所产生的批评活动上。
本文所要论及的先锋文学批评在时间范围和对象上,与上述两种均存在不同,从时间上来看,主要指发生于1980年代(1978—1992)这一时间段内的文学批评,在内容上,主要讨论的是1980年代具有创新性、革命性的文学批评。在具体的研究中,将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看作是一个流动的潮汐和文学思潮,将这一批评思潮萌发、发展、高潮、衰落的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批评史的意义上进行纵向的梳理,宏观勾勒这一思潮萌发的历史过程和演变轨迹,也在微观层面努力考察这一时期的批评文本,进而论述这一批评思潮的艺术特征及其历史贡献。

三、研究现状考察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相比于先锋文学创作研究的热闹与喧嚣,学界对于先锋文学批评的研究相对冷落,研究成果也比较薄弱。
在研究专著方面,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专著出现,但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涉及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专著有如下几部:吴俊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以编年体的形式对1949年至2009年的文学批评史进行详细梳理,对于1980年代刊发在各类文学研究期刊上的批评文章有细致整理,按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分阶段整理成册,共十二册,是一部非常实用的进行文学批评研究的工具书。黄曼君的《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是较早出现的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进行系统梳理的专著,其前身是1997年出版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1895—1990》,后经过修改、增写以及更名之后,于2002年再度出版。该书梳理了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末跨度近百年的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史,对各个时段的批评理论、批评特征及批评成就有较为均衡的论述,其中第四编的前三章是对1980年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大陆部分),从宏观的角度归纳了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对几次重要的文学理论论争有详细介绍。古远清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1949—1989)是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梳理,时间跨度为四十年。其中第二编为专门针对1980年代文学批评的内容,他将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概括为“‘后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并以“多元化”来作为总特征予以概括,该书侧重于对1980年代纷繁多样的文学理论和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批评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研究,范围上也包括了小说批评、诗歌批评、散文批评、报告文学批评以及戏剧批评等诸多领域,研究对象比较全面。陈厚诚、王宁合作主编的《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一书对于1980年代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各西方文学批评流派在中国的传播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述对象包括精神分析学批评、英美新批评、现象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释学批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映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这些在1980年代初先后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学批评流派,对于1980年代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它们作为一种外来的武器,深刻影响了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该著作对于各批评流派“在中国”的传播实践有深入的研究,是研究1980年代文学批评的重要通道和参照。
从上述对研究专著的分析不难看出,目前针对文学批评的研究更侧重于对“史”的梳理,着眼于整个二十世纪或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史时段的批评史研究较多,尽管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作为重要的论述对象之一也在研究范围内,但由于范围的宽泛,很难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发展的细部做更深入的研究。相比较而言,一些硕士论文反而对这一领域做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近几年来,随着“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不断升温,一些硕士研究生也将关注的热情和目光投向了1980年代的文学批评这一领域,并结出了优秀的成果。比如辽宁大学何秀雯的《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研究》考察了1980年代先锋批评的主要特征、批评力量和阵地以及式微的原因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创造性的见解。华东师范大学陈碧君的《“先锋”的崛起与没落——论八十年代的先锋批评》也是以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为对象的研究论文,从先锋文学批评诞生的时代语境、主要内容、价值取向、先锋批评话语的建构过程及其困境进行论述,对于先锋文学批评发生及没落的主要原因有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江西师范大学杨欢欢的《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家的文学批评研究——以余华、格非、马原、残雪的“文学笔记”为例》以余华、格非、马原、残雪几位先锋派代表作家的“文学笔记”为研究对象,研究先锋派(作家)文学批评的特征和价值,从广义的角度来讲,这也是属于先锋批评的组成部分。
上述几篇论文都是较为紧密地围绕“先锋文学批评”展开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且都在不同方面有建设性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三篇论文分别完成于2016年、2012年和2014年,均刚刚完成不久,由此可见,伴随着“重返八十年代”的热潮,在学院内部的研究生群体也开始了对于这一薄弱地带的掘进。
从研究深度上来讲,目前对于“先锋文学批评”研究卓有成效的成果是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虽然篇幅不长,看上去也比较分散,但它们从不同角度切入了先锋文学批评的内部,虽短小分散,却富有锐度和深度。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马俊山《新潮批评的僭妄与困顿》,潘凯雄《回望80年代文学批评》,吴亮、李陀、杨庆祥《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和先锋批评》,叶立文《“复述”的艺术——论当代先锋作家的文学批评》,晋海学《马原小说叙事与中国先锋文学批评的阐释困境》,程德培、白亮《记忆·阅读·方法——程德培与新时期文学批评》,李建周《批评的圈子与尺度——以残雪的接受为例》,程光炜《80年代文学批评的“分层化”问题》,杨庆祥《“新潮批评”与“重写文学史”观念之确立》,等等。这些文章创作的时间不同,跨度很大,研究形式也多样化,有访谈,有对话,有回忆,有总结。关注点也比较分散,遍及这一领域的各个角落。但实际上这些分散的文章正在慢慢汇聚成一个整体,一点一点完成对于这一领域研究的拼图。如果说专著性的研究成果算是体量庞大的重型武器,那么这些零散的论文犹如战场上的轻骑兵,正在以先遣队的身份进行前期的勘察和试探,正在为更全面的战斗进行铺垫和准备。正是这些看似分散的力量,在逐渐汇聚起向这一领域全面进军的动力。
从上述对几种不同形式的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分析不难看出,对1980年代先锋文学批评的研究从整体上看仍然是薄弱的,不够充分的,它既没有建立起属于文学批评自身的独立的史学系统,也没有完成对于具体批评实践活动和研究成果的清理,可以说,有待开掘的工作是十分繁重和迫切的。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学界近几年来对于这一领域的重视一直在不断加强,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兵力一直在不断增加,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因此,我们也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这就是目前学界对于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现状。

四、研究目标及思路

尽管研究对象是确定的,即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批评,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必然跟研究的目标是紧密绑定在一起的,不同的研究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
程光炜在谈及“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时曾提示说:“我们的研究应当从批评家这里开始,把他们因时代局限而有意无意遗留的工作作为新的起点,然后回过头来注意作家在自述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他们所说的究竟与作品是什么关系,在什么层面上有关系,同时还要反复再三地重读作品,了解作者的原始想法,了解小说的每一个细节,用铁锤仔细敲打每一个断面的碎屑,重找历史信息,辨别微妙的用意,发现哪些部分已经被批评家总结过了,哪些部分还没有被总结,了解被总结照亮了的部分,把掘进性的研究朝着没有被照亮的部分谨慎推进。因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有价值的工作,我们虽有不满,但我们的重新研究必须也只能从他们那里开始。否则,如果说批评家已在外围构筑起一道无形的高墙,我们怎么能越过这道高墙再一次地走进作家,走进作品?文学史研究就是与文学批评的博弈,同时也是一种对立、妥协和协商。”① 在这里,程光炜所强调的是针对这种面向过去和历史的研究,要从批评家遗留的工作出发,同时绕过文学史已有叙述的“高墙”,对历史现场进行重新打捞,对作品文本进行重新细读,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重新估值和定位,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与现有文学史叙述的一种论辩和博弈,但惟其如此,“重返”才有必要和价值。可以说,这不仅是“重返八十年代”的思路,也是所有“重返历史”性研究的基本思路。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也在此轨道上展开。
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我将限度地“重返”八十年代的历史现场,借助于八十年代的政治文献、文学期刊、会议记录以及作家访谈、作家通信、作家日记、作家回忆录等多种历史见证媒介重新打捞历史碎片,在对这些碎片化资料进行阅读和梳理的基础上努力还原先锋文学批评的发生过程和演变轨迹,从“批评史”的角度完成对于“先锋文学批评”发生的时代语境和发展脉络的整体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本文力争做到史论结合。在勾勒先锋文学批评历史过程的同时,从细部入手进行“批评阵地” “批评力量”“话语特征”的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文学史结论,对于“先锋文学批评”进行反思与总结,祛魅与建构,给予先锋文学批评更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