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6.7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9.4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12.7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3.7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14.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50.7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8.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9.8
|
編輯推薦: |
☆ 德国图书奖大奖、艾兴多夫文学奖获奖作品!《明镜周刊》畅销榜首,蝉联畅销榜75周!25国语言火热抢读。
☆ 作者生于波斯尼亚,14岁时与父母逃亡到德国海德堡,从波黑战争难民成长为德国文坛新星。机智、疯狂、奇妙、幽默的文风,被媒体誉为“德国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
☆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飞向太空的山羊、龙守护神、初恋、祖辈墓地中的井水……自由穿行于回忆与现实,在心酸与温暖交织的故事中找回故乡。
☆ 小说叙事的高度革新!后一章《龙——守护神》是大胆的文学实验,让读者参与到结尾的叙述中,根据不同的线索和阅读顺序,展现小说结局的多种可能性。
|
內容簡介: |
在呈递给德国移民局的履历表上,我写道:1978年3月7日,我出生在德里纳河畔的维舍格勒。出生前的几天,德里纳河躁动不安,波涛汹涌。在我人生初几年里,奶奶一直照看我,奶奶是黑社会的人,我给移民局这样写道,干黑社会这一行,有的是时间照看孩子。
随着南斯拉夫解体,波黑战争爆发,我和母亲逃亡到德国。我的家族分散地生活在整个世界,和南斯拉夫一样四分五裂,无法融合到一起。
2009年,我回到维舍格勒探望奶奶,次和她一起来到奥斯克鲁沙村:一个只剩下13个居民的村庄。爷爷就生在这里,也葬在这里。
在做梦的南斯拉夫岁月,父母仍在樱桃树下翩翩起舞;而沧桑归来,我站在古老的群山中,寻找祖先的起源。
|
關於作者: |
萨沙·斯坦尼西奇(Sa?a Stani?i?),德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78年生于波斯尼亚,14岁时作为波黑战争难民移居德国,用德语写作。现居汉堡。
2005年发表处女作《士兵如何修理留声机》,获英格博·巴赫曼文学奖“读者最喜爱作品奖”2014年出版《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获莱比锡书展大奖,入围德国图书奖长名单;2019年凭借《我从哪里来》获德国图书奖。
译者:
韩瑞祥,1952年生于陕西省礼泉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两次任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日尔曼语言文学院客座教授。
|
目錄:
|
译者前言
奶奶和小姑娘
写给移民局
滑雪橇
游戏、我和战争,1991年
奥斯克鲁沙,2009年
迷失在陌生的异乡,行走在光线昏暗的时间洞穴里
一个节日!
乡村客厅里的地板嘎嘎响
奶奶和士兵
米罗斯拉夫·斯坦尼西奇教他的羊群怎样过日子
名字上的小钩
断片
艄公必须会游泳吗?
奶奶与轮舞
诚实、正直、坚持不懈
混血儿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奶奶和铁托
在鞋盒里,在抽屉里,在科涅克白兰地里
爷爷漫不经心和全副武装
奶奶和婚戒
北极附近
格蕾琴问
母亲喜欢喝咖啡时抽支烟
海德堡
布鲁斯·威利斯说德语
被束缚的双手
吊死他们!
施瓦茨海德,1993年
照相写实主义绘画
我,斯洛文尼亚人
魔兽向城堡蜂拥而来
你今后打算干什么?
枪口上的出身
奶奶和电视遥控器
“家乡”大夫
瞎折腾
彼此让人把话说完
客人们
只是说说罢了(客人们,1987年)
奶奶要离开这里
烤全羊
阿拉尔加油站文学
听到了吗,沃伊泰克是怎样匍匐来到埃默茨格伦德的?
外交手段,1994年
皮耶罗来自阿普利亚大区的卢切拉城
危急的比赛局势
文学黏合剂
父亲和蛇
奶奶吃桃子,不给那个掘墓人任何东西
看样子,仿佛你听到头顶上翩翩飞舞的响动
奶奶和生日
青年接力棒
我们从来没回过家
穆罕默德和梅耶玛
奶奶和牙刷
也许有一列火车开过来
不管怎样,日子毕竟还要继续下去
总是没人帮忙
奥斯克鲁沙,2018年
向阳一面很甜蜜,背阴一面很苦涩
天天如此
必须谨防要你去回忆的人
后记
龙—守护神
致 谢
|
內容試閱:
|
译者前言
萨沙·斯坦尼西奇(Sa?a Stani?i?,1978— )是德国当今文坛的佼佼者。他一部又一部引起震撼的作品为当今德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引起读者和学界广泛的关注和青睐,因此也接二连三地获得了令人仰慕的殊荣。他 2019 年 3 月发表的新作《我从哪里来》又一举成为德语文坛上好评如潮的热门话题。这部“令人赏心悦目的神奇之作”赢得了 2019 年德国图书奖,堪称实至名归。
斯坦尼西奇出生在波斯尼亚小城维舍格勒。1992 年,在波斯尼亚战乱中,他与父母逃亡到德国海德堡。他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德国当代文坛上的一个奇迹: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从一个连德语字母都不认识的 14 岁难民一跃成为德国当今新生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从走上文坛开始,斯坦尼西奇就始终把充满伤痛的移民经历视为其文学创作的背景。对他来说,写作就是把人生最深切的经历与独特的叙事方式融合成具有张力的艺术图像,使之饱含历史的底蕴和时代的活力。他也因此成为德国当今移民文学的领军人物。2006 年,斯坦尼西奇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士兵如何修理留声机》(Wie der soldat das Grammofon repariert),开始在德国文坛上绽放异彩,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中,作者刻画了一个来自波斯尼亚的年轻人形象。小说叙事富有诗意,又诙谐幽默,很快就被翻译成 30 多种文字并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斯坦尼西奇因此先后获得了德国图书奖最终提名奖(2006 年)、不来梅城文学奖(2007 年)和沙米索文学奖(2008 年)。他的第二部小说《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Vor dem Fest,2014 年)被批评家誉为当今德语文坛上“令人耳目一新的事件”,当年就获得了莱比锡书展大奖。这部小说讲述的是柏林墙倒塌后发生在一个曾属于东德的小村庄的故事。作者在时空交错的叙述主线上,断片式地勾勒出发生在这个地方的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以及活动在其中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读者在这里所感受到的是,一个小村庄那平淡无奇的现实深深地承载着启人深思的大千世界,一个个穿插其中的真实或虚构的历史事件无不蕴含着对现实的深刻启示。
自传体小说《我从哪里来》是一本讲述躲避战乱经历的书,一本讲述家乡兴衰的书,一本回忆与虚构的书,一本描写“幸福与死亡”的书,一本“告别奶奶”的书。小说 41 岁的叙述者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独具一格的叙事技巧,绝妙地融贯了传记式的断片和超凡的虚构,展现出一幅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的“我是谁”和“我从哪里来”的出身图像:他讲述了他的祖先的人生片段,讲述了他在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的祖国南斯拉夫的童年经历,讲述了他与父母一起逃离波斯尼亚战乱、流落到德国海德堡的苦痛,讲述了德国当下的移民问题,讲述了家乡和出身的意义。在这本书里,作者彻底打破了自传体小说编年史式的现实主义叙事模式,一如既往地采用了独具风格的断片表现形式。如同此前的《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一样,《我从哪里来》的叙事时空变换自如,当下与历史交错,真实与虚构融贯,多视角和断片式地表现出一个层次丰富、错综交织的“出身”万花筒。叙事主线飘忽不定,时而柳暗花明,时而高屋建瓴,时而启人深思,时而会令人心痛和伤感。这种开放式的“出身”图像奠定了小说叙事的独特基调,构成了小说叙事的内在动因。
在这部小说里,斯坦尼西奇要讲述的是出身以及出身对他和所有人,特别是生活在德国的难民意味着什么。小说交替变换的叙事视角游弋在过去与当下的瞬间。伴随着断片式和充满幽默的叙事流,一次次相遇、一个个瞬间、一段段回忆交织成一个“我从哪里来”的多层镜像,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斯坦尼西奇谈及小说时说:“《我从哪里来》的叙事是悲伤的,因为对我来说,出身与那不再可以拥有的东西息息相关”,因为在这个时代里,“出身和出生地又成为区分人的根本标志”。
出身是什么?这是贯穿小说叙事始终的问题。对叙事者来说,出身“永远是一种身份建构!一种服饰,一旦它罩在你的身上,那你就不得不一辈子穿着它。这样的服饰是一种魔咒”。出身是一种包罗万象的东西,决定着人的命运,甚至连叙述者姓名上的小钩也会成为妨碍生存的出身象征。小说中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似乎都是出身的造物,而出身的魔咒潜藏在字句的叙述中。这一切从不同的视角构成了叙述者的出身,也铸就了叙述者的命运。
父母是叙述者的出身。叙述者的父亲是塞尔维亚人,母亲是波斯尼亚穆斯林。当他出生的那个国度还存在时,他认为自己是“南斯拉夫人”,“我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孩子,是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结晶和自白,而南斯拉夫大熔炉将他们从不同的出身和宗教信仰的桎梏中解救了出来”。然而,当穆斯林成为迫害的对象时,他们不得不逃出家园,流亡到德国,成为难民。作为政治学家的母亲无可奈何地进入酷热的洗衣房里辛勤劳作;身为企业经济学家的父亲则忍辱负重沦落到建筑工地上。因为出身,他们在德国遭受着所有难民所遭受的种种屈辱,还时刻面临着被遣返的危险。他们迫不得已移民去了美国。当他们最终回到故乡时,却感到那里比陌生的地方还要陌生。因为出身,他们似乎成为无家可归的“流亡者”。
外公外婆是叙述者的出身。外公穆罕默德曾经是南斯拉夫时代的火车司闸工。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博爱主义者。他不相信有全能的神。他为人友善,乐于助人,关心家庭,喜欢钓鱼,“他是我迄今可能认识的最无私的人”。外婆梅耶玛会拿红芸豆来算命。她能通过抛撒芸豆看出叙述者的未来,看出预示他的未来的图像。她劝叙述者一辈子都要说话算数。这样,“就算并非事事称心如意,至少会少遭受一些痛苦”。然而,穆斯林出身的命运使他们也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到德国。外公“是我们当中在德国最少感到幸福的人”,但他一如既往为人友善,知恩图报,永远不愿意说出心里的不快。又因为出身,外公外婆后来被遣送回去了,但他们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维舍格勒,只能客居他乡,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不言而喻,出身最终成了他们无法摆脱的“魔咒”。
南斯拉夫、维舍格勒和海德堡是叙述者的出身。它们共同承载着他人生变幻莫测的命运,亦是他出身的见证者。叙述者视自己为南斯拉夫人,因为他的幸福童年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留在了曾经的祖国南斯拉夫。可这个多民族国家瞬间土崩瓦解了,不复存在,成为他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德里纳河畔的小城维舍格勒是他的出生地和家乡,在爷爷奶奶身边度过的童年时光是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在他的心里,奶奶永远是守在他身边的保护神。然而,分崩离析的南斯拉夫战乱又使他失去了这个魂牵梦绕的家乡。一家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当叙述者多年后再回到家乡时,昔日熟悉的一切变得面目全非、丑陋和陌生,甚至连记忆在这里也失灵了:“维舍格勒几乎再也不是一个让人感到无忧无虑的地方。几乎没有一段回忆是纯粹个人的。几乎没有一段回忆不需要补遗,不需要对案犯和蒙难者以及发生在那里的暴力行径做出注释。”家乡已经不再是叙述者记忆中的家乡了。海德堡是叙述者 1992 年逃亡的归宿,也是新的开端。在他看来,“每个家都充满了偶然性……那些能把握这种偶然性的人是幸运的”。作为难民,他流落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与其他难民遭受到同样的屈辱。在这个对巴尔干人充满偏见的国度里,他生存得如履薄冰,时刻面临着被遣送的威胁。尽管如此,在这个“偶然的家乡”里,叙述者从不放弃去寻求归属感和家的感觉;他宁可什么都是,但绝不愿意成为一个陌生世界的牺牲品。在这个过程中,“家乡”大夫成为他“融入社会的引路人”。小说中,这个宽厚仁慈的形象是原本意义上家乡的象征,亦是叙述者梦寐以求的“家乡”的理性投影。
奶奶是叙述者的出身。奶奶是小说叙述的中心。出现在小说第一章的奶奶已经是一个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耄耋老人,失去了对现实的感知,沉陷于逝去的岁月里。这就是叙述者“正好要书写的东西……当奶奶克里斯蒂娜开始失去记忆时,我便开始收集记忆”。2009 年回维舍格勒看望奶奶的一幕是反复出现在叙述者记忆里的刻骨铭心的画面,成为他不断反思和认知出身的契机。奶奶让他看到了爷爷的家乡—奥斯克鲁沙,一个给他的出身打上烙印的波斯尼亚小山村:这里留下了奶奶人生诸多的回忆,也让身临其境的叙事者感慨万千。在这个祖祖辈辈生存的地方,“我从哪里来”不可阻挡地萦绕在叙述者的脑海里。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叙述者在这里所经历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原始画面,我似乎在其中看到了我与祖先们息息相关的自画像”。奶奶是小说中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是叙述者心中过去与当下交织在一起的出身,是叙述者收集记忆和追问出身的源泉。当日益失去现实感知的奶奶觉得她当下的家不再是她的家时,她“痴呆地”陷入了一个逝去的世界里。叙述者在这里收集的一个个回忆让他认识了原本记忆中模糊的爷爷,寻觅到了他们人生的足迹,开始不断地追问起“我是谁”和“我从哪里来”。叙述者甚至追随着奶奶,乘龙进入神话般的龙的王国里,见到复活的爷爷,和他一起回到维舍格勒那温馨可爱的家。对叙述者来说,没有奶奶,就没有家乡;没有奶奶,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变得陌生。在与奶奶亡灵的对话中,过往的一个个情景和一个个细节无比清晰地展现在叙述者的眼前,成为读者感知其描写的出身的镜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奶奶对当下的“痴呆”和对过去的眷恋或许就是叙述者追寻“出身”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隐喻。
小说结尾部分,叙述者让断片叙事模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赋予这部分一个独立的标题《龙——守护神》。在这里,叙述者不断地变换叙事视角,现实与神话世界此起彼伏,交相辉映,奶奶几乎变成了一个与叙述者相依为命的神话人物。在这里,一个个真实与虚构的断片既是叙述者内心反思的自我对话,更是他与奶奶在现实与虚构层面上的直接交流,同样也是他对读者的呼唤。在这样的叙述过程中,叙述者甚至让读者进入了一场游戏式的叙事模式:读者可以自己决定,这里所表现的断片故事如何发展下去,去感知和回答“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在叙述者夹带着伤感的幽默笔调下,一个个似真似幻的断片相映成趣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多姿多彩、层次丰富的“出身”图像。这种开放式的断片叙事无疑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我从哪里来》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小说,一部诙谐幽默的小说,一部令人感伤动情的小说。叙述者以简洁明快和深邃犀利的笔触,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个马赛克式的“出身”世界里,时而让你感到幽深莫测,时而让你感同身受;虚虚实实,活灵活现。在整个叙述中,一个个铸就出身的亲人,一个个象征出身的事件,一个个决定出身的地方流动在过去与当下错综交织的断片叙事中,游刃有余,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层次丰富和启人深思的叙事图像。叙述者在这里完全摒弃了编年史式的情节表现和环环相扣的发展过程,而以情深意切的语言、生动可感的图像、轶闻趣事式的断片和神话般的想象让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说话,画龙点睛一般勾勒出一个逃亡到德国的年轻难民那充满伤痛但又锲而不舍地与出身命运抗争到底的内在世界。小说的描写形似散而神不散,幽默中夹带着伤感,而伤感中又潜藏着克服出身障碍的生存意志。可以说,这样的断片叙述是叙述者大胆的艺术尝试,是对自传体小说艺术一个值得赞赏的贡献。这样的叙述如同一部交响曲,多层交织的回音久久地萦绕在读者的耳旁,韵味无穷。小说所表现的“出身”图像既是叙述者的出身图像,又是当今世界难民问题的反映。在这个世界里,叙述者着意“建立的是一个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再现我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在其中的人会说话,江河会说话,祖先会说话,记忆会说话,家乡会说话,一个个决定生存命运的地方会说话,这一切都是出身的标志和象征,因为它“是一个由创造、感知和回忆组成的开放性体系”。这也许就是叙述者如此叙事的意图所在。
这是一本会激励读者想象和思考的好小说,值得一读。
小说《我从哪里来》的翻译属于德国歌德学院 2019 年协作翻译项目(Social Translating Project)之一,受到该院资助。译者也应德国施特拉伦欧洲翻译学院(Europ?isches ü;bersetzer-Kollegium Straelen)之邀,于 2019 年 9 月至 11 月在那里驻站三个月,有机会与作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人进行交流,解决了翻译中的诸多问题。译者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谢意。与此同时,译者也期待同人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韩瑞祥
2019 年 11 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