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5.8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7.3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6.4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101.2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9.4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2.8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本体”是西方哲学史研究不可回避的核心范畴之一,且二者皆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本书试图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沟通中西哲学,深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代中国本体思想的研究文集。全书围绕“道”这个中国哲学概念和“本体”这个西方哲学范畴展开论述与论证,是一部尝试沟通中西哲学的作品,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书中的“本体”,既不是“本末”的“本”,“体用”的“体”,也不是“本体与工夫”的“本体”,不是来自中国传统,而是来自西方哲学,就是指称凡物之所以然的概念。本书从问题的讨论到方法论的探究,再到文献资料的梳理,都为后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
|
關於作者: |
蒋重跃,1958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兼任《史学史研究》、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等学术期刊编委,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
|
目錄:
|
前 言
本体篇
道的生成属性及其本体化发展——先秦道论初探
一、《老子》道论的生成性及本体化趋势
二、庄子之道的生成性及理观念的初步发展
三、《韩非子》的道理论及其本体化发展
四、《易传》的本体化思考和宇宙生成说
五、结语
古代中国人关于事物本体的发现——“稽”字的哲学之旅
一、前贤关于《韩非子·解老》篇中两个“稽”字的解释
二、从日常语词到哲学概念
三、“稽”的字义训诂
四、透过“稽”认识“道”“理”关系乃韩非的理论创新
五、“稽”的历史地位及命运
《荀子》的“类”与道的范畴化发展
一、道分“类”而成为“理”
二、“解蔽”就是要看到“类”的矛盾性
三、“正名”要符合“类”
四、荀子类观念的历史地位
辩证发展观在古代中国的觉醒——道儒两家以“反”为主题的理论探索
一、“反者道之动”:道家在哲学发展观上的重大发现
二、“反经而合道”:儒家在伦理发展观念上的理论性探索
三、结语:为什么是一次觉醒?一次怎样的觉醒?
战国法家在道论本体化发展中的理论贡献
一、道论本体化的理论贡献
二、对老庄道论的本体论突破
三、对荀学和名学的偏废
四、结语:法家本体思想的历史地位
《大学》思想体系的中国特质——基于元典和古代诠释传统的本体论透视
一、解题
二、“止于至善”:追寻至善“本体”?
三、“格物致知”:怎样把握至善“本体”?
四、“絜矩之道”:没有宇宙本体社会秩序将植根于何处?
五、结语:以仁为本——相互同情和相互尊重是中国文化之根
方法篇
关于《韩非子》中三组概念的矛盾——例说传统学术思想的批判性研究
一、关于批判方法的简要说明
二、法、术、势的矛盾:古代政治在法权冲突中蹒跚行进
三、忠、贤、仁的矛盾:古代伦理在新旧纷乱中定于一尊
四、道、理、稽的矛盾:古代哲学在动静相反中把握真理
五、结语
为什么可以用发源于西方的哲学来研究中国思想?
一、问题的缘起
二、用来自西方的概念衡量本土思想=对本土文化缺乏信心?
三、思想和思想之间有没有可公度性?
四、为什么philosophy可以用来衡量中国思想?
怎样回应文化的不可公度性问题
一、问题的缘起
二、论文化只有不可公度性的理论困难
三、上升到普遍性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四、余论:几个细节问题的说明
资料篇
齐国道论纲要
一、道论的形而上学——德
二、关于心术或内业的意义
三、道论的政治逻辑——理
四、德理统一与齐学体系的历史地位
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
一、问题的提出
二、老子对周代主流历史观中宗教和道德因素的否定
三、庄子对“性”“命”的思考及其历史观的内在矛盾
四、韩非子的纯粹历史理性的历史观
五、道法两家历史观之异同与其道论的一致
附 录
将中国的思想文化“讲清楚”——蒋重跃教授访谈录
一、中国人习惯以一种历史思维来思考问题
二、要学习西方的概念思维和范畴化思维以弥补我们的不足
三、“胸怀天下,心存仁爱”应该是中国思想面对世界的基本态度
四、中国的思想本身非常丰富,但需要多方面的整合
五、加深理解中国轴心文化的重要性,面向未来迎接新的挑战
六、事实领域占领前沿,价值观念通体透明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前 言
这是一部关于古代中国本体思想的研究文集。书中的“本体”一词,不是来自中国传统,既不是“本末”的“本”、“体用”的“体”,也不是“本体与工夫”的“本体”,而是来自西方哲学,已为中国学界接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体论”(ontology)的那个“本体”,就是指称凡物之所以然的那个概念。“生成”一词,系化约《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器)成之”而来,因为是矛盾的发展(有无之变)过程,所以在西方哲学里,黑格尔的“变”的思想略可方之。
那为什么要以“道的生成和本体化”作为研究对象呢?这是由老子的道的学术争论引起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读研究生时,曾打算写老子作为学位论文。所以阅读了这方面的一些学术论著。 发现关于老子的道,学术界争论得很激烈:许多人认为道是唯物的,还有更多人认为道是唯心的;有人认为道是万物本原,也有人认为道是事物的本体或曰规律。若往前追溯,这样的争论大概持续了50年以上。当时我很纳闷,好端端的一个道,为什么会弄得这样分裂呢?
1989年,我参加了在临淄召开的“第二届《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篇发言稿,题目叫《齐国道论纲要》。 在这篇文稿中,我想表达这样的意思:代表齐学的《管子》一书并 非如有人认为的那样,是多家思想的杂烩,它有自己的内在逻辑,那就是由道而德,形成“道德”学说,我当时把它叫作治气养心的内学;由道而理,形成“道理”学说,我叫作为政理国的外学。两者以道为核心,形成系统,可以看作是整部《管子》的内在脊梁,是齐国当时的内圣外王之学。我承认《管子》书中有这样一个系统,但同时又提出一个问题:“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德理统一的体系当然存在不少无法克服的矛盾,例如,本原的道何以与法则的道合而为一?我今天仍然相信这个问题提得有理论意义。我当时的想法是:德对应着本原的道,理对应着法则的道,两者结合为一个整体。现在看来,这种叙述显然过于简单了。当时我把这个整体作为历史定案。那为什么还要说两者有矛盾,还要问两者“何以”“合而为一呢”?其中有什么理论的意义呢?可惜,我的这一点小小的灵光乍现,马上又被自己的论断熄灭了。紧随其后,我宣称:“我想这是无须深究的。齐国君臣要建立一个体系,把内学(德)与外学(理)联络起来,这是当时齐国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必然结果,他们选择了‘道’作为核心范畴,也受到了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不存在什么神秘的原因,今人不必硬要为它寻找一个更为精致的哲学内因。如果非要说德理结合有什么必然联系不可,那么这种必然联系也只好说是田齐君臣的实用目的。看起来似乎不够雅致,可事实就是如此。”为什么要用“田齐君臣的实用目的”把刚刚提出的一个理论问题终结掉了呢?可能的情况大概是这样,对于道之有本原和法则这样两种属性在理论上是否圆融,我是心存疑问的,可是自己又无法提供理论的说明,而写文章嘛,总要给问题一个交代,不得已,就用历史作结。可见当时是怎样的幼稚可笑了。假如由此就放弃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那对我来说后果真的就是十分的严重了。好在我并没有放弃。
2004年,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道家和法家历史观的异同与他们各自的道论的异同是一致的。文中提到:“道的本原论和普遍论是有矛盾之处的,为什么还会在同一思想体系中并存?这个问题我已思考过若干年,至今没有在理论上找到更稳妥的解释。”这句话后面我加了一个注释:“我曾在探讨《管子》道论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本原的道何以与法则的道合而为一?’所谓‘法则的’,相当于本文中‘普遍性的’”。这说明,15年后,我依然惦记着这个问题。但此时我还是未能从理论上给予解决。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我的看法是,这是由思想家现实目的的多元化决定的。本原性的道,可为不同于普通大众的生存或行为方式提供理论支持,有一定神秘性,除了倒退论的历史观,养生、成仙、驭臣所遵循的道术,都可从中得到启迪,这在《老子》《庄子》《韩非子》书中不难找到证据。而普遍性的道,只能为纯粹历史理性和现实的生存或行为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就历史观而言,不管态度如何,《庄子》《韩非子》都承认历史进步,这与它们都承认道的普遍性是吻合的”。这种从实用目的的意义上来解答,与15年前《齐国道论纲要》的说法几乎相同。只不过,这次把目的做了一点结构的分析,如本原的道与目的的神秘性有关,普遍性的道则与目的的现实性有关,似乎是朝着理论的方向移动了一点。
2012年,我在《南京大学学报》的“思想史研究”专栏发表了《道的生成属性及其本体化发展——先秦道论初探》一文,试图从理论上来回答这个问题。发这篇文章时距离初思考这个问题,已经过去24年了。此后,我又连续五年在《南京大学学报》“思想史研究”专栏发表了五篇论文,在另外几个点上继续探讨古代中国的本体思想。
本书把这六篇算作一组,取名“本体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