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2.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6.7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HK$
81.4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HK$
151.0
《
有兽焉.8
》
售價:HK$
68.8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HK$
70.8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HK$
115.6
|
編輯推薦: |
※提起清华,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历史上的四大导师,还有明信片上的二校门风光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作为全国*学府,清华自是大楼与大师齐备,当然更少不了一批批敏而好学、活跃多才的学子
※《从清华走来》便是一部清华人讲述自己求学历程和成长经历的小传,记录了政治哲学教授李石从一名不起眼的、甚至在校园里遭受冷落的清华女生出落成一位成熟学者、走向世界的蜕变过程。
※或许她和你一样,曾在大学繁忙的学业之余,热衷于办社团、编报纸、演话剧,还经历过一场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校园恋情但她又有些不一样。身为佼佼者的贵州高中毕业生李石以干训保送生的身份进入清华,却在校园生活中屡受挫折;身为化学系本科生的她,却因着某种机缘而与人文学科结缘,最终走上哲学之路;从清华园到罗马LUISS,她手握一张漂亮的学术履历书,却在归国求职时不被看好、屡遭拒绝
※但在自强不息的性格下,众多逆向反转非但不是绊脚石,而是成长旅途中的助力器,也决定了这部小传的出圈潜能不仅只献给清华及校友。它足以走出圈子,献给更多年轻学子,以及追求进步、热爱生活的人。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学者李石博士的成长相册,以文字为载体,记录了作者从家乡高中经过特试而进入清华,又从清华远涉重洋求学罗马,再从罗马返回北大的求学足迹。作者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付诸笔端,呈现的既是一个平凡女生的成长故事,又从中折射出教育对个体的影响与塑造;对域外求学与访学经历的记述,则好比一部思想游记,以女学者的视角带出充满人文情味的意大利和英国风情。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万俊人作序推荐。
|
關於作者: |
李 石
1979 年生于贵阳,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哲学硕士,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LUISS)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先后访学于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学术专著四部、译著一部,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持个人微信公众号她哲学。
求学清华期间曾担任学生电影社团露天社社长,组织编辑人文月刊《露天报》;创办清华大学首个学生新诗社火石新诗社,定期出版社刊《火石诗歌》。诗作《露天,极美的一个词》收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诗集》(新诗卷)。
|
目錄:
|
001 序 露天里的思结 万俊人
辑一 园子里的故事
011 幸运的背后
031 露天,极美的一个词
041 我与火石
044 诗歌、诗人与诗社
052 问渠那得清如许
记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天
059 化学72 班的骑士们
066 美丽的清华女生
尴尬的境遇,生命的至美
071 我与海淀图书城
078 怀念,却不愿那般轻易
辑二 我的学术旅程
108 我的学术旅程
118 教皇的葬礼
123 开春第一游
126 我与英国政治哲学的情缘
146 思想之路
剑桥大学图书馆六百年庆典展览
156 哲学中的女性
剑桥大学女哲学家社团
162 自由的霍金
167 剑桥淘书记
176 旧衣服、DIY 与慈善
182 路人的微笑
185 夫复何求
190 诗人,无家可归的人生
194 从适者生存到弱者的天堂
199 我在英国挖化石
207 我轻轻地离开,不带走一枚硬币
辑三 路弯弯
212 一趟开往梦想的列车
218 一个哲学女博士的求职经历
225 记与韩水法先生交往的二三事
230 与病为友
235 车友小玄
240 时 差
244 父 亲
255 爱与教育
262 为什么打球?
观电影《夺冠》有感
266 名牌意识还是少一点好
271 路弯弯
277 梦想的意义
282 错过幸福
286 校友,责任而非优待
结语 我与母校
|
內容試閱:
|
序 露天里的思结
万俊人
青春似水,记忆如光。不知道回忆是否是专属于人类的一种独特能力,生活在时间隧道里的人总会时不时地回忆自己已然过去的人生。这似乎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庚子年注定是我们这个生活世界里所有人都难以忘却的时段,太多引人瞩目的人,太多让人纠结的事,太多动人心魄的故事争先恐后地奔来眼底,几乎要撑破我们的眼球,又像是阵阵狂风猛烈地激荡着我们狭小的心池,撞击我们脆弱的心。可是,瞠目结舌、心脏狂跳的我们却又被惊诧牢牢地钉在原地,动弹不得,并非相望于江湖,而是相互凝视于恐惧与不安之中。
我同样被钉在京郊荒凉的角落,时常近乎呆若木鸡,无聊得很。时至中秋黄昏,突然收到门人李石用微信发来的问讯和她刚刚完成的一部回忆校园时光的散文集文本。读过,始知她是应约为纪念清华母校110 周年华诞而专门写作的,内含其求学清华、罗马和北大的人事点滴。也许是因为这部散文集的写作、出版与纪念母校清华110 周年华诞直接相关,而研究生三年又是小石记忆较为深刻的一段,所以小石才让曾为导师的我为之一序吧?!我如此猜测,未敢求证,大概也无须多此一举。只是我虽然为弟子书作序不少,但多在学术范畴之内,为弟子散文集作序,还真是头一次。
小石是我门内为数不多的几位具有诗人气质和才情的弟子之一。说来有缘,我自己多多少少有些诗吟的嗜好,从北大到清华教书三十多年也总能幸运地邂逅诗吟弟子。记得在燕园开招研究生时,未曾见面,先读到唐氏文明君的油印诗集《黑骏马》,读后击节,如饮如醉,自然有诗友初见之感。后转入清华园开招研究生,头一次遇见才女文静,有机会听到她轻轻朗诵的一首小诗,其间一句我用双手为妈妈梳理乱发,妈妈的岁月从我的指间轻轻地滑过让我怦然心动,自然又是喜上心头。紧接着次年春天,又读到李石的几首小诗,其中好像就有《露天》:露天,极美的一个词/那是蓝天、白云、绿色窗子和西红柿/正像流传已久的文字?/而露天是一个房间/一个装满一屋子故事的房间得吟者接连而三进入柴门,乐之何如!
据说,人类文明之初,诗(学)、史(学)、哲(学)、数(学)、(音)乐、艺(术)原本是相通的。雅典街头或城外的奥林匹斯山上,智者、歌者、吟者、艺者何曾相互隔膜?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番话至今仍可作人生真理,或者,至少是为学箴言,是对所有文明人说的。谓汝不信?读文读史读哲学或者读诗都可明乎如是。又据说,散文是诗歌的发散型表达,如果说诗发乎心,那么,散文则发乎心情;如果说诗能言志,那么,散文则是人之心志更加自由而自然的言说。要言之,在我个人的理解中,散文是自然弥漫的诗,诗是自由凝结的散文。这是我读小石这部散文回忆所获得的直觉印象。
小石用散文记忆自己的校园青春,其间又不时地用诗来回味自己校园青春的意味,诗文兼综,心情合一,情理自然而自由地流淌于字里行间,读来让人爽目清心。在小石的回忆中,我读到了让她弃理从文偶然却又似乎有些必然地陷入哲学的心迹。说来也巧,我自上世纪末从北大转入清华以后,最初招入门下的几位学生中多数竟是诗歌吟者,如,文静、李石等等。我猜想,也许正是他们天赋的吟者诗性和诗兴,使他们总不安分理工科之科技理性的严谨约束而滋生逃逸的冲动,哪怕他们原来就读的学科专业都是清华理工科的王牌学科?!至于他们弃理从文后为何不选择更契合他们诗性自然(本性)的文学或者艺术,而是选择了同样讲究理性逻辑和思辨玄想的哲学,我却至今想不通其所以然者。或许,只有用偶然中的必然或者必然中的偶然来解释之,而早在三十多年前,我便将这种本相(或是幻象)称为命运。
从小石的散文集中,我还读到了她从家乡高中经过特试而进入清华,又从清华远涉重洋求学罗马,再从罗马返回北大的求学足迹,或人或事,或长或短,或叙或评,娓娓道来,自然而然。这其中,有一些是我此前有所了解的,但更多的是我第一次读到,其间有些是让小石感觉幸运的人际相遇,另一些是让她觉得有些沉重却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还有一些人事遭遇则是让她有所领悟、有所烦恼、有所畏却又能至不惧(海德格尔语意)的。
这样的求学经历和人生际遇或许是许多青年学子都曾有过或者正在经受的,但能够将之自言自语式地叙述出来,说与人听,却未必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觉得,这样的回忆或自叙不单需要生存的气量,需要某种生活领悟的能力,更需要一种坦诚复坦然的生活心态。很高兴小石果能如此。文集中,小石完整地发表了她的小诗《露天》,我想这一定是她刻意为之的。露天不是一种自在的空间状态,而是一种主体置身开放空间里的自我袒露,以及,这种置身状态中的主体意识,质言之,一种生存的坦然。只有当你、我或者他/她置身其中并开放自我时,才会感受到露天。因此,露天在小石的心里是一个装满故事的房间,而当她用自叙的钥匙打开房门时,心底的故事便像空气或者风一样,自由地流动起来,逸出那房间,弥漫大地,如风,如云,越过校园,越过山岗,穿过竹林、小溪,随着无数条流动的河,奔向远方的海;或是,飘向天空,追着云朵、翔鸟,直奔天边也许,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放飞心情?!
可是,在小石放飞露天里的这些故事中,我,或者还有许多读者,分明感受到些许难以消散的情愫或者思结,哪怕轻微得像一丝清风、一片流云、一缕薄雾。比如,小石转系前后的迷茫;独自飞往意大利罗马求学之初的忐忑;还有,她对清华诗社岁月刻骨铭心的留恋;以及,求职碰壁时的失望和伤感纵然不说是愁结千千,也还留思结不断,一幅曲水流觞的模样。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的读后印象,未必算得上知音听琴,更何况代际年龄的落差,小石文字中的青春意味,我这位年过花甲的昏然长者又如何领会得来?仅以曾经的老师之名,姑妄猜之言之,失当之处,小石恕我,为盼为幸!
总而言之,小石这部文集所记,都是她依旧记忆犹新且自觉值得诉说的故事,无论清晰还是迷惑,也无论是非好坏,存活于心,激动于怀,于是便有了这些自我叙述!作为旁观者和最先的聆听者,我以为,她的这些自我叙述都是很值得一读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语)原本是中国文人一向推崇的人文情怀,能够坦然地将这些自身经历和感受的故事记录下来并刊布于众,自然也是一种不乏从容和自信的人生姿态,更是一种自我负责的生活态度。
承蒙小石信任,一声请师父作序外加一个感叹号,让我感到几分亲切,更多的是且为人师的责任。如前备述,我是不谙散文或传记类作品之序事的。唯其关乎个人知识(波兰尼语),极易失之主观偏好而难以达于客观平实,所以写起来有些怯怯然而不知所云。好在小石的学术人生尚在初步,前程未可限量,她的露天故事原本是她对自己记忆和思结的阶段性梳理,而我在写这篇所谓序言的时候,也时刻在提醒自己,只谈直观读感,无关陟罚臧否。我想借此表达的意思仅仅是,欣赏她的文字,但更欣慰她的这种抱着谨慎和反思的心态,在不断前行的路上驻足回首,并借助回溯以往来思考继续前行的方向与节奏所表现出来的一份从容悠然,这让向往白云悠悠般人生样态的我,学到了许多。我们的时代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似乎都过于急促,有些急躁,想办法让我们自己的匆匆脚步慢下来,寻找人生旅途中的驿站,停下脚步歇一会儿,未必不是件好事。想到这里,我甚至有些激动地相信,这本文集的一些读者也会同我一样,读之如饮,禅茶一味,感从中来。
且为序,所望焉。
庚子年立冬日前后急就于京郊悠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