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售價:HK$
333.8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HK$
99.7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HK$
110.9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HK$
221.8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HK$
38.1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HK$
152.3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HK$
166.8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HK$
132.2
|
編輯推薦: |
1.陈晓卿团队历时2年,横跨全球5大洲,探访20多个国家,倾力打造现象级美食盛宴。沈宏非、蔡澜、陈立、云无心、瘦驼、史军等组建专家顾问团队,同名纪录片上线3小时点击量破亿,引发网络热议。获得第十九届中国视频榜推委会特别大奖。
2.在全球视野下深耕美食世界,展现中国美食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流变,以及各国食材风味的相互流转与交融。对比中西烹饪对食物的认知与塑造,折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的独特个性和文化的多元性。
3.从今访古,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国美食的流变,以独特历史视角记录行将消失的中华美食标本,从多面展示出中华民族精深饮食文化背后的处世哲学和民族智慧。
4.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探讨食物与人的紧密关联,美食背后的人情滋味,跃然纸上。
5.展开美食寻踪图。书籍在保留纪录片精华的基础上,全面增加关于食材、菜肴的背景资料。按书索骥,完满美食人生。
|
內容簡介: |
地球上多元的风土,孕育出多彩的食物,以古老的方式、静默的力量,帮助我们在日趋雷同的日常生活里辨认对方,看清自己,寻找慰藉。
导演、美食家陈晓卿及团队厚积薄发,关注精深的美食世界,触及广泛人群的美食情结,挖掘深度与广度兼具的创作题材,推出纪录片《风味人间》。本书为同名授权书籍。
全书从山海之间落地生根滚滚红尘肴变万千江湖夜雨香料歧路万家灯火七大主题出发,勾勒出恢弘的中华美食地图,从国际视角观察舶来物种对中华美食的影响,对比中西烹饪食物的认知与塑造,审视食物在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变及其后蕴含的情感互联与文化交融。
【山海之间】在地美食的寻味之旅
【落地生根】食材的碰撞与交融
【滚滚红尘】从食物中窥见过往
【肴变万千】刀工火候的生命之道地球上多元的风土,孕育出多彩的食物,以古老的方式、静默的力量,帮助我们在日趋雷同的日常生活里辨认对方,看清自己,寻找慰藉。
导演、美食家陈晓卿及团队厚积薄发,关注精深的美食世界,触及广泛人群的美食情结,挖掘深度与广度兼具的创作题材,推出纪录片《风味人间》。本书为同名授权书籍。
全书从山海之间落地生根滚滚红尘肴变万千江湖夜雨香料歧路万家灯火七大主题出发,勾勒出恢弘的中华美食地图,从国际视角观察舶来物种对中华美食的影响,对比中西烹饪食物的认知与塑造,审视食物在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变及其后蕴含的情感互联与文化交融。
【山海之间】在地美食的寻味之旅
【落地生根】食材的碰撞与交融
【滚滚红尘】从食物中窥见过往
【肴变万千】刀工火候的生命之道
【江湖夜雨】美食背后的五味人生
【香料歧路】香料与食物的不期而遇
【万家灯火】人与食物的相互再造
|
關於作者: |
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
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后,入职中央电视台工作。1991年开始拍摄和制作纪录片,作品有《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百年中国》《一个时代的侧影》《甲子》等。
2012年,领衔制作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广泛关注,后陆续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播出,影响遍及海内外,成为年度话题。2017年带领团队离开央视加入腾讯视频,拍摄纪录片《风味人间》。
|
目錄:
|
序言 所谓美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逢
1山海之间
2落地生根
3滚滚红尘
4肴变万千
5江湖夜雨
6香料歧路
7 万家灯火
特辑 风味之旅
|
內容試閱:
|
序言 所谓美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逢
农历腊月二十九的首都机场,一眼望去,满是期待着回家团聚的脸庞。而我刚和家人告别,准备出差。
已经不记得这是我第几个春节没在家过了。新年是食物汇聚的高峰,拍摄与美食有关的纪录片,这是最出活儿的关口。所以这些年,一俟佳节临近,我和工作同伴就会整理行装,踏上征程。
这么说,其实没有一丁点儿抱怨或者诉苦的意思。都市里的农历新年,味道越来越淡,春节作为农耕社会人们盘点收成、休养生息的遗存,现今只能到山海之间去感受。此刻的我充满期待,不知道等待我的是哪一种神奇的美味。
赶到皖南的小山村已是深夜。看了张平导演和摄制组几天来拍摄皖南火腿的影像素材,心里踏实了很多。汪姐叫汪兆慧,是这次拍摄的主人公,春节前,她和丈夫备好了年货,还精心腌制了两条火腿,这与几百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如出一辙。只有在现代文明影响力覆盖稍弱的偏远地区,才能遇见这样的景象。
第二天一早,踩着深巷中鞭炮的碎屑,穿过阴冷的雾霭,眼前出现一座巨大的宗祠:叶家祠堂。这里曾经是电影《菊豆》的拍摄地,旁边一座200多年的院子就是汪姐的家。年三十儿,我们的拍摄在这里继续,要记录汪姐一家的团圆饭。汪姐十几岁嫁到叶家,如今已经是两个女孩的母亲,这些年她见的摄制组很多,当初张平导演为了皖南火腿来村里调研,很多人家都以过年太忙为托词,拒绝我们的拍摄。开民宿的汪姐看到了我们的万般无奈,心一软接纳了我们。她是村里公认的勤快人,只要吃年夜饭时能让我们团圆,其他的你们愿意拍就拍吧。汪姐话里的意思是,除夕对农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刻。
白天的拍摄准备十分顺利,我还是有点儿担心同事们的晚餐,尽管大家都说一碗泡面足矣,但大过年的我决定努力一下。网上信息显示,这一天方圆几十里没有开张的餐厅。我只好打开通讯录,准备找朋友下手,并且聚焦到三个人身上:美食顾问周墙、名厨叶新伟和好友寒玉。从距离上看,寒玉在碧山村的民宿猪栏酒吧最近,先给她发微信,把前因后果简单说了。
寒玉还没有回微信,门外却响起一个女声:请问陈晓卿可在?我从楼上看下去,这不是叶静吗?叶老师是我在北京的好友,10多年前的一次徽州之行,让我感受到这里的安静和美好,安徽同乡叶静在北京听了我的描述十分心动,当即决定和朋友一起去皖南买一个老宅。但我不知道,老宅居然就在汪姐家的旁边!接到寒玉电话,她立即过来找我:不耽误你拍摄,晚上去我家过年三十哦,寒玉也来。叶静做电影出身,特别利索,说完就回去准备了。
美食真是一个特殊行业,外表光鲜,实际上甘苦自知。就像我,朋友们在微信和微博上感觉我每天就是吃吃吃。其实吃什么自然很重要,但更多的时候,我更喜欢和能说得来的人一起吃: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利益诉求,甚至没有主动拉关系、交朋友的欲望。
然而拍摄美食纪录片让我的饮食节律非常紊乱,有时候会一日多餐。我曾经一天吃过6顿正餐,也曾经一顿品鉴过57道菜,发自内心说,这都是很累的事情。当然,在工作忙碌的时候,也有连续三四天吃盒饭的经历,饿肚子拍摄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所以能接到叶静这样的邀请,我自然非常感动。
尤其大年三十,家家团圆,谁家在这个时刻还会接待一堆莫名其妙的客人?只能是关系特别好的密友。那天晚上,摄制组七个人来到了叶静家,饭菜都已准备好,寒玉拿来了儿子做的精酿啤酒,叶静从北京背了一只内蒙古的羊,只加了盐,炖了一天,摄影师大飞是呼伦贝尔人,刚喝了一口羊汤就直呼到家了。就这样,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全剧组过了新年,摄制组和寒玉也都像叶静的临时家庭成员,特别开心。吃了团圆饭,我捧着酒杯,心里想,世界上最好吃的果然是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