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102.4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5.4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101.2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2.2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50.7
|
編輯推薦: |
关于平台,马云曾说过:*次技术革命诞生了工厂,第二次技术革命诞生了公司,第三次技术革命诞生平台。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在不同场合表示自己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而是平台,平台商业模式的利好和人们对平台的追捧昭然若揭。显然,这不仅是一种潮流,更是现代经济对新信息技术的回应。交易所作为为人们提供证券及其衍生产品交易场所的高度有组织的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几乎可以视它为人类历*悠久且有影响力的平台。在交易所发展的历史中,它为人们提供了不少进行新型交易的机会,而如今随着网上各种另类交易所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交易所又该如何更好地提供新环境下的平台服务和平台产品呢?本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探讨。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讨论了交易所行业的困局和机遇,并提出了针对当前交易所平台的分析框架TIPS分析框架来分析交易所核心价值的变化。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重点阐述了当前交易所平台发展运营之道,包括如何进行交易机制设计、如何进行产品的创新等。此外,还对新兴的区块链技术和利票等进行了探讨,展望了交易所的未来。本书作者有丰富的交易所行业从业经验,这些经验汇聚成了本书字里行间可见
|
內容簡介: |
本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探讨。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讨论了交易所行业的困局和机遇,并提出了针对当前交易所平台的分析框架TIPS分析框架来分析交易所核心价值的变化。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重点阐述了当前交易所平台发展运营之道,包括如何进行交易机制设计、如何进行产品的创新等。此外,还对新兴的区块链技术和利票等进行了探讨,展望了交易所的未来。
|
關於作者: |
刘逖,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上海证券交易所,历任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融创新实验室主任、基金业务部总监、衍生品部总监、产品创新中心主任等职。主持设计并成功推出我国首个场内期权产品上证50ETF期权,首只黄金ETF、债券ETF、货币ETF、行业ETF、跨境ETF、跨市场ETF和实时申赎型货币基金等七类创新基金产品,以及ETF流动性服务商、期权做市商、期权合约熔断等多项创新交易机制。学术兴趣涉猎市场微观结构和金融创新、古典历史与政治哲学,曾赴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剑桥大学访问研究。代表专著有《市场微观结构与交易机制设计:高级指南》(2012)、《前近代中国总量经济研究》(2010)、《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2002)、《中国银行业:外资的冲击》(2000)、《跨国银行与金融深化》(1998)等,在《中国研究》、《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清史研究》、《中国金融》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沪上十大金融创新人物、上海领军人才、全国证监期货监管系统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杨范乌尔斯(Jan van Ours),蒂尔堡大学劳动经济学教授,墨尔本大学经济学的教授研究员。
|
目錄:
|
第一章 平台:交易所的本质 1
什么是交易所? 1
交易所平台的产业特性 2
从集市到平台:交易所行业的两次飞跃 5
平台之殇:互联网时代脱媒化的挑战 10
第二章 TIPS:交易所平台分析框架 17
从交易所核心价值看TIPS分析框架 18
交易所核心价值的变化 21
第三章 交易为王 25
交易机制:概念和意义 25
交易机制设计原则与目标 29
交易机制评价体系和市场质量评估 37
对流动性认识的误区 40
第四章 订单工厂 45
订单要素与订单工厂 45
订单优先规则 63
第五章 交易矩阵 67
基本交易机制矩阵 67
时间、空间和产品 72
价格稳定机制 73
日内单次回转交易 79
大宗交易与平行市场 81
第六章 产品仓库 85
交易产品概述 85
产品仓库 90
新股发行:交易所基础产品之源 92
产品开发原理 94
产品开发流程 100
上交所期权产品开发:一个案例 104
第七章 监管与风险控制 107
认识风险 107
风险控制基本原则和方法 111
流程、运营管理与操作风险控制 113
流程与组织架构设计 115
操作风险的量化 117
宏观风险管理 118
自律监管与交易风险控制 121
上交所股票期权自律监管体系 123
第八章 投资者定位与适当性管理 129
投资者定位 129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131
准入与分级:上交所期权市场适当性管理实践 133
第九章 市场设计与交易所的未来 137
交易所创新的三条道路 137
两类交易产品与市场设计的未来 139
交易所的交易所 146
基于交易机制的产品创新 147
利票:一种新型证券 151
区块链技术与交易所发展 154
附录一 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十大关系与三大方向 159
附录二 中国股票交易机制改革七十二条论纲 168
附录三 创新之为发展:一流证券交易所的成长 182
后 记 187
|
內容試閱:
|
序
与工商业和其他金融业相比,交易所应该说是一个小众行业。人们对交易所的关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交易所作为市场组织者的关注,强调的是交易所在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济功能,重点是在资本市场中的枢纽中介角色;二是最近20多年来,发达市场上的交易所纷纷由原会员制组织改制成为公司并挂牌上市,从而引发证券分析师和投资者对交易所价值特别是其股价的关注。
然而,遗憾的是,对交易所从其自身运营与管理角度予以全面关注的,基本上付之阙如。刘逖同志的这部著作,正好体现了从这一个方面展开的努力。通览全书,可以发现如下四个特色:
一是针对性。正如作者本人所言,本书集中探讨了交易所运营管理的特有方面,避而不谈财务、人事等共性管理问题。我十分赞赏作者提出的TIPS交易所平台分析框架,既高屋建瓴,提纲挈要,又对症实用,不尚虚假。
二是时代性。这从本书副标题移动互联时代交易所运营方法论即可窥一斑。全书紧扣互联网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引致的脱媒化进程对交易所的机遇和挑战这一主题,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指出两位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的市场设计理论,将成为脱媒化时代交易所运营的指导理论。这不由让我联想到1973年发表的期权定价原理同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是如何促成期权这一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壮大的。
三是创造性。作者提出的TIPS分析框架和诸如订单工厂交易矩阵产品仓库等方法论概念,以及对操作风险量化、交易所宏观风险管理、基于交易机制的产品创新等前沿问题的讨论,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四是实践性。理论紧密结合实践,可以说是本书最大特点之一。作者讨论问题时,往往辅之以案例佐证。各交易所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诸多实践,信手拈来,随处可见。我想,这或与作者十八年的交易所工作背景有关。
刘逖同志长期具体负责上交所的产品创新工作,先后主持设计并成功推出了我国首个场内期权、黄金ETF、债券ETF、货币ETF、行业ETF、跨境ETF、跨市场ETF和实时申赎型货币基金等多个创新产品,硕果累累,为社会各界认可,曾获沪上十大金融创新人物上海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总结对交易所运营的多年心得,撰成此书,可喜可贺。
就我所知,这是关于交易所运营管理的第一部专著,相信其必能在市场上早已汗牛充栋的种种资本市场著述中脱颖而出,并使读者特别是交易所行业诸位同仁受益。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 吴清
2017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