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8.7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7.3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1.8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503.7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12.7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8.2
|
編輯推薦: |
1. 老子《道德經》,因通於治國之術,歷來獲統治者重視,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都曾爲其作注。其中,宋徽宗注頗具典型意義。 2. 《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由北宋徽宗趙佶注,章安解義。本書逐句羅列《道德經》原文,下附宋徽宗趙佶注釋、章安解義,繁體橫排,便於閱讀。 3. 此書的整理出版,對於理解老學在宋代的發展以及理解老子的政治哲學內涵具有較大意義。
|
內容簡介: |
《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十卷,北宋徽宗趙佶注,章安解義。
作爲道學經典的《老子》(又名《道德經》),因通於治國之術,歷來獲統治者重視,不少帝王曾爲其作注,今所存者,即有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四帝注解。其中,宋徽宗注頗具典型意義。有宋一代,出於社會政治需要,君王多崇尚道教,徽宗尤爲明顯:其在位時,大興道教、大封道士,甚至自封教主道君皇帝;推崇老子,封其爲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並禁止時人僭用老子名、字、諡爲稱謂;將《老子》從諸子地位擢升,改名爲《太上混元上德皇帝道德真經》,予以尊崇之禮,並親自爲《老子》作注,下詔將《御解道德真經》頒行於天下、納入科考。
將此書整理出版對於理解老學在宋代的發展以及理解老子的政治哲學內涵具有較大意義。
|
關於作者: |
宋徽宗趙佶:北宋第八位皇帝,雖在政治上因失去半壁江山而飽受詬病,但在文化藝術上成就卓然:藝術上,創書法瘦金體,精花鳥、工筆劃;文化上,精於茶藝、撰寫《茶論》;宗教上,尊崇道教,親注道典,並下令刊刻《道藏》、編寫道史。《禦解道德真經》即是其所注道教經典中的一部,在當時不僅由聖旨頒行此書於天下,還納入科考之中,對瞭解徽宗治國理念、宋代老學發展,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章安:史籍中未見記載,宋徽宗年間曾任登仕郎,並於此職期間為徽宗著《禦解道德真經》作注,即《宋徽宗禦解道德真經解義》。
萬曼璐:文學博士,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講師,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爲漢語史、古典文獻學與古籍整理。
|
目錄:
|
校注前言
序
道 經
卷之一
道可道章第一
天下皆知章第二
不尚賢章第三
道沖章第四
卷之二
天地章第五
谷神章第六
天長地久章第七
上善若水章第八
持而盈之章第九
載營魄章第十
三十輻章第十一
五色章第十二
卷之三
寵辱章第十三
視之不見章第十四
古之善爲士章第十五
致虚極章第十六
太上章第十七
大道廢章第十八
絶聖棄智章第十九
卷之四
絶學無憂章第二十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重爲輕根章第二十六
善行章第二十七
卷之五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將欲章第二十九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將欲歙之章第三十六
道常無爲章第三十七
德 經
卷之六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
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名與身章第四十四
卷之七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爲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聖人無常心章第四十九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卷之八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以正治國章第五十七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治大國章第六十
卷之九
大國者下流章第六十一
道者萬物之奧章第六十二
爲無爲章第六十三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古之善爲道章第六十五
江海爲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天下皆謂章第六十七
善爲士章第六十八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卷之十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知不知章第七十一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勇於敢則殺章第七十三
民常不畏章第七十四
民之饑章第七十五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小國寡民章第八十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
主要參考文獻
|
內容試閱:
|
校注前言
《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十卷,北宋徽宗趙佶注,章安解義。
作爲道學經典的《老子》(又名《道德經》),因通於治國之術,歷來獲統治者重視,不少帝王曾爲其作注,今所存者,即有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四帝注解。其中,宋徽宗注頗具典型意義。有宋一代,出於社會政治需要,君王多崇尚道教,徽宗尤爲明顯:其在位時,大興道教、大封道士,甚至自封教主道君皇帝;推崇老子,封其爲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並禁止時人僭用老子名、字、諡爲稱謂;將《老子》從諸子地位擢升,改名爲《太上混元上德皇帝道德真經》,予以尊崇之禮,並親自爲《老子》作注,下詔將《御解道德真經》頒行於天下、納入科考。參《宋史徽宗本紀》、《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吴曾《能改齋漫録》等相關史料。
宋代老學發展的重點之一,即是將《老子》治國思想與儒家學説相融合,宋徽宗注對此有鮮明體現,其於第一章注即已指出:孔子作《易》,至《説卦》然後言妙,而老氏以此首篇,聖人之言,相爲終始。又在第十九章注中説:彼(老子)其心豈真以仁義聖智爲不足以治天下哉?先王之道若循環,捄文者莫若質,故令有所屬,謂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也。對儒家經典和道家經典,對孔子、顔回等儒家代表人物和老子、莊子等道家人物,徽宗均合而同之,等量齊觀。徽宗注還常引用佛教語言,呈現出儒釋道三教融合的特徵。此外,徽宗注亦賦予《老子》新的時代内涵。宋徽宗即位時,北宋的變法與反變法之争,已經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如衆所知,對於治理天下並無多大熱情的宋徽宗没有繼續施行變法,他將這種主張體現在了對《老子》的注解中: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惑。將變法之論引入《老子》,雖是部分襲用《韓非子》之言,但時代的背景與徽宗的治國主張均已鮮明可見。
徽宗御注撰成後,其臣子章安、江澂等曾爲其作義,江澂所作名爲《道德真經疏義》(以下簡稱《疏義》),章安所作即是本書《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以下簡稱《解義》)。章安,史籍中未見記載,據其自稱登仕郎(此官名於徽宗崇寧二年至政和六年見用),知此書應成於政和六年之前,早於徽宗將《御解道德真經》頒行於天下的重和元年。相較於徽宗注及太學生江澂所作《疏義》文辭的雅馴、儒釋道典故的密集,章安《解義》則疏於用典,且更加注重以道釋道,時時繞過援儒釋道的注文,直接解釋經文,並自成一體。然而《解義》成書以後,歷代學者對其關注極爲有限。迄今所見,此書除在《道藏》、《宛委别藏》等大型叢書中被收録外,尚無單行本出版;整理標點本也僅有《中華道藏》一種。在這些現存版本中,《解義》已無完帙,其第六十七、六十八章中數條經文僅有徽宗注,闕章安義;第六十九章近乎整章闕佚,僅餘末尾一條經文及注解,被續抄於第六十八章末條之後。如今惟能依據他書輯補《老子》經文與徽宗注,而章安義則已無從恢復。
此次整理主要考慮到高等院校本科學生及其他具有相似水平的讀者的需要,校注以1988年文物出版社等影印《正統道藏》本爲底本,參校2004年華夏出版社《中華道藏》點校本、1988年江蘇古籍出版社影印《宛委别藏》本,並參考了《中華道藏》本的《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以下簡稱《御解》)及江澂《疏義》。若底本錯訛而校本正確,則改後出校;若底本校本不同但均可通,則不改,出校;若底本正確,校本錯誤,或底本與校本的差異不影響對文意的理解,則不改亦不出校。書中所使用的《老子》經文與通行本不一致者,在不影響理解文意的情況下,概不説明。底本排版格式爲豎排繁體,今調整爲横排繁體;標點除明顯錯誤處之外,均沿用《中華道藏》本的標點;《老子》經文採用五號粗宋體;徽宗注與章安義採用小四號宋體,各起一段,附於經文下。校注者隨文夾注以小五號宋體跟排,遇有夾注過長者則改爲腳注;對《老子》經文的校注以宋徽宗注和章安義的解釋爲準,對於歷代注家存在不同解釋之處一般不予説明。夾注遇有拼音和注釋時,若注釋與拼音所指相同,則拼音後用逗號,若注釋所指大於拼音所指,則拼音後用句號。底本每卷卷名下有登仕郎臣章安撰義,今統一删去。異體字均直接統一;手寫易混的字如辯辨,已己巳,未末,木旁與扌旁等,均徑改不注。其餘内容與體例,一依底本。
校注者
甲午年於重慶大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