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08.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4.8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HK$
101.2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6.7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9.4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12.7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3.7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14.0
|
編輯推薦: |
◆元明清三代公务员考试*官方指定教科书!
1313年(元皇庆二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确定《四书章句集注》为科举考试指定用书。明洪武三年,再次确立科举以朱熹传注为宗。从此,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三代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想要当公务员、做官,就必须读懂、读通《四书章句集注》!
◆张居正、王阳明、曾国藩、蔡元培、梁启超等的人生*书!
元明清三代,230多位状元、数十万的进士和举人,以及难以统计数量的读书人,无一不是从小把本书作为启蒙书来读。其中不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等精英人物,如杨慎、徐光启、汤显祖、海瑞、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等等。正如梁启超在《三十自述》中说:四五岁就王父及母膝下授《四子书》。 而胡适在《我的信仰》中回忆他的父亲就是严守朱熹的新儒教理学的人,他在村塾读书之时,就熟读并背诵了《四书》《孝经》等。
◆八百年来*人朱熹,穷四十年之功,逐字逐句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流传*广,影响*的《四书》注释本。
朱熹生前唯恐道统失传,故尤重教育,由此具备了很大的影响力。1200年朱熹逝世,给他送葬
|
內容簡介: |
《四书》又称《四子书》。四书中,只有《论语》从汉代即被尊为经典;《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不独立成书,跟《孟子》一样,并无特殊地位。隋唐时期,三书才逐渐受到重视;至宋,朱熹承袭二程(程颢、程颐)的观点和做法,大力推崇此三书,使之与《论语》并重。从三十岁开始,朱熹便对四书下功夫,并分别做注。《大学》《中庸》的注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因为引用程说和他说较多,称为集注。1182年,朱熹正式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合刊,称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并从此开创了汉唐崇《五经》,唐后重《四书》的时代。
|
關於作者: |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福建尤溪县人。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与二程并称为程朱理学。
1148年朱熹中进士,1153年拜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由此奠定了理学之基。1169年,朱熹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标志着其哲学思想的成熟。1175年,与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会于信州鹅湖寺,就心与理的问题辩论、讲学达十日之久,这就是学术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在教育方面,朱熹先后重建了白鹿洞书院(1180年)和岳麓书院(1194年),为之请名师,购图书,订学规,并亲自主持讲学,其办学模式开创了后来七百年封建书院教育的典范。
1200年,朱熹在庆历党禁的迫害中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谥文,追封徽国公,世称朱文公。朱熹被尊为朱子,作为孔门十二哲享祀孔庙,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位列大成殿,受儒教祭祀的人。
朱熹一生勤于著述,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约2000万字。后人辑有《朱子语类》《朱文公集》。
|
目錄:
|
大学章句
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
论语集注
论语序说
读论语孟子法
卷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卷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卷三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卷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卷五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卷六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卷七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卷八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卷九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卷十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孟子集注
孟子序说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 公孙丑章句上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卷七 离娄章句上
卷八 离娄章句下
卷九 万章章句上
卷十 万章章句下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
卷十四 尽心章句下
附录
四书家塾读本句读
四书章句集注定本辨
四书章句附考序
四书章句附考
|
內容試閱:
|
大学章句序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亦窃附已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已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大学章句 大,旧音泰,今读如字。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程子曰:亲,当作新。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与後同。后放此。
○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祥。得,谓得其所止。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治,平声,后放此。
○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心者,身之所主也。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治,去声,后放此。
○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治,去声,后放此。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主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错之耳。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本,谓身也。所厚,谓家也。此两节结上文两节之意。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凡二百五字。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凡千五百四十六字。凡传文,杂引经传,若无统纪,然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深浅始终,至为精密。熟读详味,久当见之,今不尽释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