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王立群智解成语(①②、两册装)

書城自編碼: 268707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中小学阅读
作者: 王立群 著,王莉娟 绘者
國際書號(ISBN): 9787D23541731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6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3.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战胜人格障碍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漫画三国一百年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8
《何以笙箫默(顾漫 七周年精装珍藏版)》
+

HK$ 208.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文 平装) 》
+

HK$ 93.6
《读史有学问》
+

HK$ 176.8
《文明史》
編輯推薦:
面对成语,*困难的地方在于你认识它中间的每一个字,却不知道它在说什么(王立群语)。成语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内蕴的传统文化对现实极具借鉴意义,但当下却存在“成语滥用”和解读不够等弊端,王立群先生以渊博的学识和精彩的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汉语成语的范本,《王立群智解成语》系列没有学术著作的枯燥无味和拒人千里的狰狞面目,也不是攒书者凑合的东鳞西爪,浅尝辄止的应景之作,他是当前*受欢迎的一线学者积一生的饱学以*通俗的文化讲评,通过一则则成语娓娓道来人生的哲学,相夫教子的技巧,为人处世的学问等,它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做到了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


相关推荐:

王立群智解成语①

王立群智解成语②


王立群智解成语③


王立群智解成语成语①②③

王立群百家讲坛读史系列+智解成语①②(套装共8册)
內容簡介:
《王立群智解成语②》为“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先生在成功推出《王立群智解成语①》后,根据市场反响又接连推出的新作,结合时政和当前社会热点,用大量汉语成语去钩沉历史,以古喻今,既介绍了成语背后的故事,又阐发新意、新解,更精彩,更可读。本书从婚姻的幸福密码、真正的勇士、朋友之交、流言猛于虎、怎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医患之殇、一个没有师道尊严的民族没有未来等十五个方面来阐述成语背后的深刻涵义。

《王立群智解成语②》一书,不仅具有知识性可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的史料性和收藏价值,很适合那些懂成语和不懂成语、尤其家长和中小学生阅读。相信不管你是谁,读了这本书以后,都会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心灵的净化,人性的升华。
關於作者:
王立群,字鹤亭,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王立群先生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人物并出版相关图书,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学术主讲人”,是连续7年来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的知名学者。
目錄
王立群智解成语①

一、成语是如何炼成的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成语是汉语中最能表现民族语言特色的部分。成语中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成语是历史的缩影,成语是民族文化浓缩的结晶,成语是祖先丰富智慧的光芒,成语是前人生活经验的累积。可以这么说,不了解成语,不熟悉成语,不会准确地运用成语,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汉语强大的表现力,就永远体验不到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就只能一直徘徊在汉语的大门之外。既然成语有如此重要的功能,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成语到底是怎样的语言片段呢?成语是怎么“成”的呢?

“成语”一词的形成

“成语”的“成”

成语的生成来源

二、舌尖上的成语

民以食为天,吃喝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人得以生存、延续的基础。爱吃是人的天性。那些特别爱吃的人,现在被称为“吃货”。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对吃也特别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从各方面满足着自己的味蕾。打开电视看一看,几乎每一家电视台都有一档关于吃的栏目。中国历史悠久,在吃文化方面,保存了不少文献。我们从成语的角度,来讲几个古代的“吃故事”。

食指大动、染指于鼎——因为吃

各自为政——还是因为吃

不食周粟——人活着不光只为吃

墦间乞余——舌尖上的悲哀

三、梦里乾坤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每个人都有思想,所以人人都会做梦。艺术家因为梦激发出创作灵感,方术之士通过梦来预测未来的吉凶,普通人因为梦人生平添了几许色彩。梦无论怎么奇特,总是与现实世界有联系的,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曲折反映。在历史的沉积中,梦亦无处不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成语,就源自古人的梦,与梦有密切的关系。

病入膏肓:梦即现实

庄周梦蝶:纠缠不清的梦与现实

南柯一梦、黄粱一梦:现实没有梦中寻

痴人说梦:多闻阙疑

四、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4年的央视春晚,有一首朴实的歌曲,以平凡的语句、舒缓的旋律,诉说了岁月流转中的普通故事。“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歌曲在不经意的旋律流淌中,一下子触动了所有观众的心弦,成为这年春晚最火的歌曲。这首朴实感人的歌曲名字叫《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词不惊人、曲不激烈的歌曲,为什么竟然如此震撼人心呢?

时间究竟是什么

确定的时间与不确定的心理

一个起点两种态度


五、如何做一个好父亲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以“家风是什么”为题,在全国许多地方连续进行了采访报道。这个活动传播了正能量,也引起人们对家风内涵的进一步思考。与此同时,媒体报道了好几起校园投毒案,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类“坑爹”事件,促使我们对教育这个问题追问、反思。不少人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古代,试图从祖先的智慧中汲取经验教训。汉语成语中有哪些育子成语呢?我们从中有何借鉴呢?

“孺子牛”的尴尬

什么是爱

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言传身教

六、寻找包青天

在“十官九贪”的封建社会,清官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于是,百姓们虚构出了众多的青天大老爷,他们“铁面无私辨忠奸”,他们是“定盘的星”,寄托着百姓心中的信仰与期待。任何虚构都是有现实基础的,中国古代的清官以其高风亮节彰显着官场正气。“反腐”与“倡廉”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在对贪官进行揭露的同时,学习清官的高风亮节亦是必要之举。那么,中国有哪些清正廉洁的成语?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出哪些反腐文化呢?

不贪为宝

“两袖清风”与“两袖铜臭”

“一意孤行”的坚守

借我一双慧眼

七、“老虎”与“苍蝇”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提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一行动开启了新时期的反腐工程。一年多来,一批省部级高官纷纷落马,显示了政府猛打老虎的决心与信心,使得贪官望而生畏,百姓拍手叫好。那么,中国成语中有哪些与“老虎”“苍蝇”有关的成语?“老虎”“苍蝇”为何该打?

乌纱的诱惑

有利可图

贪官之“贪”

八、诚信的力量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但在今天,这一向来被奉为圭臬的传统道德像一座遍体鳞伤、备受侵蚀的大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不讲真话、不守信用、没有信誉、弄虚作假司空见惯,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信任危机。

“三季”的承诺

立木为信

食言而肥

九、感恩的心

知恩图报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基本的人格修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师友的提携之情,这自不必言,智障儿童身边的圆梦人,老人摔倒后素不相识的人伸出的一双手,下雨天陌路人的一把雨伞,挫折时一句鼓励的话语,无一不是心中最感动的瞬间,传递出的是铭记一生的温暖。中国成语是中国文化的载体,“知恩图报”自然是成语家庭的重要一员,那么,中国成语中有哪些经典的感恩成语呢?它们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精彩故事呢?

结草衔环

一饭千金

知恩图报

十、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先是有人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人均40本、俄罗斯的人均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雅虎读书,2012年10月9日)。接着,有新数据指出,北欧国家人均年阅读量达到24本,而我国年人均阅读量仅为6本。后来,又有人研究说,按照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为8.4—8.5本,美国约为8.7本。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与2011年的4.35本相比基本持平(《中国人的阅读现状》,《东方今报》2013年10月17日)。尽管这些数据很不确切,但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人的人均阅读量是非常低的。中国人真的不读书吗?

中国人是有阅读的习惯的

读书究竟为了什么

没空,忙着呢


十一、安得广夏千万间

十二、老有所依

十三、都是追星惹的祸

十四、包装界的怪象

十五、雾里看花


王立群智解成语②

一、婚姻的幸福密码

二、真正的勇士

三、朋友之交

四、流言猛于虎

五、怎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六、医患之殇

七、一个没有师道尊严的民族没有未来

八、给犯错的人一个机会

九、死不起的中国人

十、说话是门艺术

十一、“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十二、你方秀罢我登场

十三、睡觉那些事儿

十四、中国式饭局

十五、欲望双面胶
內容試閱
一、成语是如何炼成的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成语是汉语中最能表现民族语言特色的部分。成语中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成语是历史的缩影,成语是民族文化浓缩的结晶,成语是祖先丰富智慧的光芒,成语是前人生活经验的累积。可以这么说,不了解成语,不熟悉成语,不会准确地运用成语,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汉语强大的表现力,就永远体验不到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就只能一直徘徊在汉语的大门之外。既然成语有如此重要的功能,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成语到底是怎样的语言片段呢?成语是怎么“成”的呢?

“成语”一词的形成

先从成语的“成”字说起,准备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成语”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二是成语的“成”是什么意思,三是成语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

先讲第一个方面,“成语”这个词的来源。

“成语”这个词,最早的时候叫“成言”,“语”和“言”是同义词。根据今天能够见到的文献,与“成语”意义接近的“成言”一词出现的时间不是很早,是在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出现了一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叫郑玄。郑玄字康成,是山东高密人。因为郑玄是经学家,熟读经书,所以对古代礼仪深有研究。汉献帝的时候,三公大臣讨论一个礼仪的问题:汉献帝的皇后对其父母该使用什么礼节、要不要下拜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争执不下。经学家郑玄根据《春秋》的记载,引经据典,说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皇后在朝堂及离宫时,即使她的父母,也必须行人臣之礼,要下拜。但如果皇后离开离宫,或者回娘家,自己的父母则不必如此,相反,皇后则要拜自己的父母,行人子之礼。在郑玄的发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嫁于天子者,此虽己女,成言曰王后,明当时之尊得加父母也。”(《皇后敬父母议》,《全后汉文》卷八十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女儿嫁给天子,有专门的尊号“王后”,这由来已久,主要是表明其尊贵的地位要超出自己的父母。在郑玄的发言中,“成言”的意思就是“旧有之言”,这与“成语”的字面意思相当接近。

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两个与“成语”意思比较接近的词:一个是“陈言”,一个是“成辞”。

南朝梁代时期有个文人叫庾肩吾,这个人在当时文坛很出名,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他还是一位书法批评家,著有《书品》,叙述书法的源流演变,评论历代书法家的特色,颇受后人的重视。在《书品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帝载陈言而设教。”(《书品序》,《全梁文》卷六十六)即用旧有之言实施教化。“陈言”即“成言”,“陈”与“成”是同义词。

与庾肩吾同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用了另外一种表述:成辞。刘勰写了一部非常出名的文学理论著作叫《文心雕龙》,总共五十篇。其中有一篇名为《事类》,里面用到了“成辞”(至若胤征羲和,陈《政典》之训;《盘庚》诰民,叙迟任之言;此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文心雕龙·事类》)。“成辞”即“成言”,“言”“辞”是同义词。

由此可知,直到南北朝时期,“成语”这个词还没有出现。那么,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文献中的呢?

根据文献记载,“成语”这个词到唐朝的时候才出现。当时有个僧人叫皎然(720—804),诗写得很好。他写了一部关于诗歌的著作《诗议》,此书后来虽残缺不全,但其他著作偶有引用这本书的内容的,其中就出现了“成语”(因意成语。《文镜秘府论》引)一词,不过他所用“成语”一词的意思与今天的不同,“成”是一个动词,“生成”“形成”的意思,“语”是“句子”的意思,“成语”即“形成句子”的意思,是一个动宾结构。因此,严格点讲,这还不能算是今天所用的偏正结构的“成语”一词的最早出现。

与今天意义接近的“成语”一词,可以查考到一部话本《冯玉梅团圆》。话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样式,是说书(当时称作“说话”)人的底本。话本在开场时,习惯引用一段诗词,作为说书的引子,或者借此让听众安静下来,这部话本也不例外。在引用一首词后,有这样一句话:“这首词末句,乃是借用《吴歌》成语。”据此可知,“成语”一词,到南宋的时候才开始在民间使用,意义也比今天所用范围广泛,意思是“旧有的句子”“现成的诗句”。此后,“成语”一词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后来的文献中,明清一直沿用。不过,“成言”“陈词”“成辞”也并没有因此消失。

简单总结一下。“成语”一词,最早被称为“成言”,在东汉已经出现。六朝时,它又被称为“陈言”“成辞”。到了宋代才称“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成语”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但是今天汉语语法上的“成语”概念与古代的意义已经有所不同。“语”是指短语,这个很好理解,那么,“成”是什么意思呢?

“成语”的“成”

按照现在最为通俗简单的定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依据这个定义,成语的“成”字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习用、简洁、固定。下面分层简单解释一下。

先看习用性。

习用的意思是惯用、常用。成语的习用性,是由成语的历史性决定的,指的是成语产生有些年头了,长时期被人们广泛使用,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累积与传承的一个具体表现。

从意义上看,一些典故性的包括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的成语,一直被后人理解、沿用。出自寓言故事的,如“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产生很早,出自先秦时期的一部典籍《战国策》,其意义为人们所熟知,至今仍在使用。例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依仗美国的支持,狐假虎威,悍然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不断挑起领土争端,“是对人类良知的肆意践踏和对公理正义的狂妄挑衅”(《人民日报》《二论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恶劣性质》)。

从使用时间上看,大量成语都是有“来头”的,于古有征。有的我们一眼能看出是出自古代,如“四面楚歌”“破釜沉舟”等(《史记·项羽本纪》);有的我们用得很多,反而不是很清楚它的来头,如“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其实这个成语源自《诗经》:“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再如,“取而代之”这个成语,我们也经常用,但它的来头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其实,这个成语与项羽有关。秦始皇东巡之时,项羽与其叔父项梁一起目睹了当时规模宏大的场景、威严的气势,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由此亦见项羽为人的直率。

从形式上看,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很多保留了古汉语的痕迹,具备浓郁的文言色彩,在读音、意义、语法方面都有所体现。如,“余勇可贾”,“贾”读gǔ,不应读作jiǎ,是卖的意思;“否极泰来”,“否”读pǐ,不能读作fǒu,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一卦。这是为了保存古意而保存了古音。再如,“赴汤蹈火”,“汤”是“热水”的意思,不是“菜汤”等;“奔走相告”,“走”是“跑”的意思,不是现代汉语中通行的“步行”之意。这些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死亡了的意义,仍然活在成语之中。又如,“何去何从”“时不我待”,按照现在汉语的语法,应作“去何从何”“时不待我”,在成语中却不能这样用,这是古汉语的特殊结构——宾语前置。还有,一些古汉语中大量使用的“之乎者也”类的虚词,在现代汉语中近乎死亡,却依然活跃在成语之中。如“成人之美”“忘乎所以”“旁观者清”“溜之乎也”等等。

上面三点都表明了汉语成语的习用性特征,再看第二层意思:成语的简洁性。

简洁意思是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成语的简洁性主要是指成语的形式简单明了。成语的外在形式即字数,最少者三个字,如“鸿门宴”“破天荒”等,最多的有十六个字之多,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尽管如此,四字格仍是成语的主要形式。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统计,四字成语占所收成语的94%。四字格的外在形式,造就了成语简洁精辟的特征。四字成语作为成语的主体形式,有多种因素。

首先,是成语表达的需要。一方面,成语要简洁,字数不能太多;另一方面,成语必须精辟,要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这两种看似矛盾方面的博弈,最终形成了成语四字为主的格式。因此,汉语中不少成语,其最初的源头可能不止四个字,但往往被简化为四字的格式。如“当仁不让”这个成语,其源出自《论语·卫灵公》,原句为:“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面对仁的时候,即使是老师,自己也不谦让,引申为对于应该做的事情,勇于担当,敢于承担,不推诿,不逃避。六个字的内容被简化为四字成语,形式简洁,内涵依旧丰富。其次,与汉语的语音有关。汉语有语音变化,有平有仄,四个音节配合,往往抑扬顿挫,有一种音乐美。

成语的第三个特征是固定性。

固定性是指成语的结构相当稳定,不能随便改动。一般而言,一是构成成语的语素不能随便替换,如“削足适履”,不能说“削脚适履”“削足适鞋”“削脚适鞋”。同义词也不行,非同义词当然更不行,如“一诺千金”不能说成“一诺万金”,“七上八下”不能说成“四上五下”,等等。再者,不能任意增减成语的语素,如“狼狈为奸”不能说成“狼狈而为奸”,“患得患失”不能说成“患得失”。三是成语内部的语序也不能随便颠倒,如“百战百胜”,不能倒过来说成“百胜百战”,等等。当然,这一点也有例外,主要是联合式的成语,有时可以更换次序,但这种情况在成语中毕竟数量不多,不管如何,不能破坏成语的语法关系。

总结一下。成语的“成”字,至少有三个基本的意思:习用、简洁、固定。这三个基本的意义,形成了成语言简意赅的表达特征,构成了汉语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基础。

汉语中的成语成千上万,这些成语是在汉语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锤炼、累积起来的。简约却不简单,简单的几个字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丰富的内容,因此,汉语中的很多成语,不能单纯从字面本身理解,必须弄清楚字面背后的内容。换句话说,对于大部分成语,我们想要运用得准确恰当,必须弄清楚它的来源。那么,汉语中这么多成语,是从哪里来的呢?

成语的生成来源

大略而言,成语有六个源头。

 一是来自上古神话。

神话是古人对各种现象给出的一种信以为真的天真解释。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并不多,即使如此,这些神话也生成了不少成语,或者说,有些神话是以成语的方式被概括下来、流传至今的。如“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等。这部分成语产生的时间应该是非常早的,它们成为一个民族的原初意象,作为集体无意识被一代代传承下来。这些成语蕴含的精神对一代代的中国人影响深远,而且仍然活跃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不妨以“精卫填海”为例,略作说明。

“精卫填海”的神话在今天似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人们对其最初的来源、产生细节可能并不是很清楚。今人了解到的大多是经过不断传播的版本,甚至是通过三十集的电视剧了解的。其实,这则神话被保存在古代一部类似地理的典籍里,这部著作叫《山海经》。《山海经》里保存的这则神话相当简约:发鸠山上有一只鸟,形状似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听上去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只鸟是有来历的,是炎帝小女儿女娃的化身。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淹死了,后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这则神话蕴含了大量文化信息:人类早期对洪水的恐惧、征服洪水的愿望与毅力、语言自身的咒语力量等等。这则神话被以“精卫填海”的四字成语概括下来,最初的意义是比喻有深仇大恨的人立志报仇雪耻,这种意义还是围绕神话本身的情节来总结的。女娃溺死海中,化而为鸟,以弱小孤单之躯而填海不止,这是悲剧。后来逐渐聚焦到精卫的行动与精神上,比喻不怕艰难、意志坚强。所以,后人不仅对精卫填海的举动普遍抱有一种深切的同情,而且从其行动中感受到了“猛志固常在”、不屈不挠的毅力与精神。这是一种正能量。

二是来自传说。

传说与神话关系密切。神话比传说要早,主角是神;传说的主角即使是神,也开始具备人的行为规范,是人化了的神。神话是假的、虚幻的,但当时人信以为真;传说中真假并存。通俗点讲,只要口头上传承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讲述,都可以称为传说。传说流传时间长,传播范围广,自然也形成了不少成语。如“点石成金”“画龙点睛”“世外桃源”“南柯一梦”等等。

三是来自寓言故事。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者拟人的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的作品,往往带有讽刺或劝谏的意味。这种文体渊源很早,在先秦的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中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由于寓言形式简短,寓意深刻,所以历代传承,其中不少寓言被人们用简单的固定词组概括下来,成为成语的一个重要来源。如“画蛇添足”“买椟还珠”“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揠苗助长”“狐假虎威”“滥竽充数”“与虎谋皮”“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等等。

四是来自历史。

包括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悠久,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历史人物的言行往往被以成语的方式概括出来,这些成语往往具备两种基本意义:历史本身的意义以及由此引申产生的新意义。举一个熟悉的例子,项羽、刘邦争霸的楚汉战争,就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的成语:“取而代之”“披坚执锐”“破釜沉舟”“作壁上观”“秋毫无犯”“劳苦功高”“衣锦夜行”“沐猴而冠”“分我杯羹”“决一雌雄”“四面楚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败涂地”“约法三章”“大逆不道”“运筹帷幄”等等。

这些成语中,大部分我们能够理解其意义,但也有容易被误解者,需要回归到原初的语境中才能真正搞清楚。如“沐猴而冠”这个成语,很容易被误解为“给猴子洗澡、戴上帽子”。这样理解,大错特错。根据《史记》的记载,项羽带兵攻入咸阳,杀了秦二世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收拾了秦朝许多宝贝财物就准备回去。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饶,可以建都称霸。”项羽见宫殿都烧毁了,又想着赶快还乡,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着锦绣衣服在漆黑的夜里行走一样,谁会知道呢!”劝说的人叹道:“人家都说楚国人像只戴着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然不错。”项羽听说之后,把这个人给煮了(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虽然是楚国贵族的后代,但他其实就像个“土豪”,目光短浅,取得一点点成就,就急于回乡显摆,所以,才有人讽刺他是“沐猴而冠”。结合具体的语境,这个成语当然不是指把猴子当成宠物,又给洗澡,又给穿衣戴帽什么的。原来“沐猴”就是“猕猴”的意思,“沐猴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