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296.7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08.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4.8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HK$
101.2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6.7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9.4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12.7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3.7
|
編輯推薦: |
陈丹青摄影作品首次公开,长篇呈现陈丹青镜头下的生活与游历。
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图片,精良纸张和装帧工艺,每一册读可以作为精致收藏品。
每一段文字都有温度,每一张图片都有故事。《视觉》突出强烈的影像阅读调性,更突出图文的完美结合,通过设计强化视觉体验。
基于Lens杂志10年的品牌积累,固定用户群和口碑影响力。Lens好友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均为意见领袖和影响力的人群,如吴敬琏、陈丹青、蔡澜、刘树勇(老树画画)、阿来、崔卫平、田溯宁、黄怒波、梁冬、吴念真、阿克曼、周迅、陈坤、姚晨、沈星、老狼、许巍、蔡康永、曹景行、杨宗纬、袁泉、田原等。
读者:接受过良好教育、对世界有好奇心、对生活质量有高要求,在乎个人体验,追求精神与物质相合,有固定文化消费习惯的你,无论你是文艺青年、学者,还是高端白领、企业家,《视觉》都可以成为你的陪伴读物。
|
內容簡介: |
继《目客》之后,《视觉》系列主题书也是Lens杂志积蕴十年升级之作!与《目客》不同的是:
1.更加突出影像,注重视觉体验,将原来Lens杂志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发挥到极致;
2.内容架构延续Lens杂志成熟的内容架构,继续深度关注现实与人性,并升级阅读体验。
3.定位:人文影像读物 + 定义影像之美 + 传递人性温暖。
《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以一组关于孩子的故事开篇,摄影师们腼腆地躲在镜头后面,试图记录下自家小毛头成长轨迹上的所有琐碎小事,他们是父母此生最想达成的那件“正确的事”。
此外还将呈现陈丹青首次用照片讲述的生活故事、摄影大师泰伦·西蒙的三组精彩作品、中国“剩女”的故事、法国乡村少女生活、“裸体”摄影师以及《十二怒汉》的60年环球之旅。
这些故事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人的付出、失落、安慰,其中有宁静的情绪,也有好奇的探索,在温和与冷静之间,伴你度过一个有故事的夏天。
|
關於作者: |
Lens,自2005年创刊至今,持续且稳定地刊登优质影像阅读内容,拥有超过30万核心受众群、超过33万微博粉丝、45万微信粉丝,包括政商学艺媒等多领域的精英和意见领袖。Lens品牌已被公认为中国最有品质和品位的影像阅读品牌。
Lens团队2015年推出两本MOOK主题读物:《目客》系列,更专注于人文艺术和生活美学的主题阅读;《视觉》系列,定义影像之美,以多元视角介绍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目客》和《视觉》从世界范围采集最有个性和丰满的内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续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创造视觉、思维、想象力被充分调动的纸上阅读新体验。
本期部分作者: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荒废集》《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以及笔录木心《文学回忆录》。
?泰伦·西蒙(Taryn Simon),1975年出生于纽约。西蒙的创作均由三个元素构成:摄影、文字和图形设计,她始终用作品探讨和验证“绝对理解”的不可能性。其重要作品包括《无罪者》《美国之隐匿和陌生物索引》《违禁品》及《一个被宣告死亡的活人及其他章节一至十八》,作品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泰特现代美术馆、惠特尼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及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永久收藏,是当代首屈一指的艺术家。西蒙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目前为古根海姆基金学者。
?马特·艾希(Matt Eich),1986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艾希在大学一年级时即获得了全美新闻摄影基金会奖学金,后又获得包括艾伦·西斯金德奖学金、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奖金在内的众多国内外重要奖项。他的作品曾刊载于《纽约客》《国家地理杂志》《时代》等重要媒体,并已被多家博物馆及画廊收藏。艾希善于从平淡的主题中捕捉具有戏剧性的画面,风格清新而又极具张力。本期《视觉》将呈现他拍摄家人的作品“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玛尔塔·吉亚康尼(Marta Giaconne),1988年生于意大利米兰。玛尔塔的创作主题关注于青年文化及家庭生活,尤其善于展现女性的经历、情感和视角。本期视觉带来了她的作品“少女妈妈”。
?杰克·拉德克利夫(Jack Radcliffe),现居住于美国巴的摩尔。拉德克利夫用几十年时间记录拍摄了朋友、家人和熟人的肖像,他的照片敏感而充满洞察力,深刻记录下了普通人的脆弱与无辜。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莉森》——对女儿艾莉森连续38年的记录。
|
目錄:
|
1. “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一对被意外到来的孩子打破蜜月计划的年轻父母,从懵懵懂懂到将他们的人生轨迹合并在一起……“你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不得不跳下去。其实心里也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好丈夫、好父亲……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2. 少女妈妈: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一群未成年少女,被甜言蜜语搞得晕头转向,认为那就是爱的全部意义。然后,孩子的出生把她们带入了困境,也给了她们告别过去的机会……“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3. 从期待到离别:来易来,去难去
Lens深入10个中国家庭,从待产到空巢,这份亲情来易来,去难去。“孩子离开家的前两个月,我每天就坐在她的房间里……”期待和失落之间,就是父母的一生。
4. 艾莉森睡午觉的那个下午……
她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她嘟着嘴撒娇,她剃光了头发眼神忧郁的走在夏天的街道上……摄影师杰克·拉德克利夫拍摄了女儿38年。2001年,女儿结婚后离开了家,如今,75岁的他独自一人生活——“当我想念艾莉森时,我就会看看她在科德角睡觉的那张照片;当艾莉森慢慢长大并且急于独立的时候,我会想起1990年她刚开始学骑车时的样子……”
5. 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
陈丹青首次用自己的照片讲述他的生活,40页深度呈现这位画家、作家、文学评论家的“观看”之道:看生活点滴,看艺术细节,看三十年前与木心那场“文学远征”,看旅行,看家人,看生死,最终看向自己和这个时代的病与思。人生,终要学会的是“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
6. 中国“剩女”
挪威“90后”摄影师克劳迪·莱赫用相机记录下了中国“剩女”的失落、挣扎和在社会压力下保持自我的勇气——她们是最普通的中国女性,却也在用个人悲喜塑造着这个国家衡量“自我价值”的新标准。这组作品将首次在中国曝光。
7. “我寻找那些让人搞不懂的事情”
当代艺术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类学摄影家”泰伦·西蒙,首次授权中国出版物刊载她的“美国被隐藏的秘密”“违禁品”等系列。这位光彩四溢的女摄影师拍摄过三K党、山达基教会、冤刑犯人、劫持飞机的女人、萨达姆儿子的替身……泰伦·西蒙用档案的方式冷静地呈现出一个个巨大而神秘的世界,它们共同追问:到底什么是“真相”?人类的“相互理解”是否可能?
8. 混着和脆弱、纯真和柔软
生活在法国乡村的摄影师安托瓦·伊诺拍摄了一群和他亲密无间的女孩,她们沉浸在似乎无穷无尽的夏日和青春中,而这样柔软的日子正在一天天逼近结尾……
9. 当他光着身子去拍照
模特没脱,摄影师脱了。拍摄过程几度失控:狂笑、紧张、愤怒,甚至危险……手拿相机的人脱掉的不仅是自己的衣服,还是人们身上的伪装。
10. 十二怒汉在世界——60年偏见文化之旅
60年,不同文化中的几十个版本,但“十二怒汉”的故事仍旧像一面镜子,毫无保留地映射出人们复杂而迥异的心灵及想法,并封存下我们一路走过的偏见与不公。
|
內容試閱:
|
“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2007 年一个寒风瑟瑟的冬日,马特?艾希(Matt Eich)结束工作后匆匆跑回到他位于俄亥俄大学的宿舍。女朋友梅丽莎正站在楼梯口,脸上带着泪痕。她走进屋,关上门,然后拿出一个“塑料管”,它带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梅丽莎怀孕了。
梅丽莎像一个受惊的孩子一样用手捂住脸,随后两人瘫倒在了地板上,不知该哭还是该笑。昏昏沉沉中,马特拿起挂在肩膀上的相机,无意识地拍下了这个瞬间,他不知道这张照片能证明什么,更令人困惑的是接下来的生活该如何继续。这一年,他20 岁,她19 岁。
马特出生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里。2004 年,他离开家乡来到俄亥俄大学,准备在摄影上做出一番作为。刚入学的那一年中,马特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为当地报纸杂志供稿上,生活忙碌又单调。
转机出现在大二开学那天。那个清晨,马特在宿舍楼客厅里看到了作为新生入学的梅丽莎。她靠着窗,细碎的头发在逆光下透出一股毛茸茸的亲昵感,马特立刻坠入了爱河。为吸引梅丽莎注意,他开始时常抱着吉他坐在门厅唱歌,还制造了各种偶遇的机会,终于,这个女孩儿成了他的女朋友。
和梅丽莎相恋一年后,马特获得了美国年度大学摄影师奖,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背着相机环游世界的梦想很快就要成真,但就在此时,这件计划之外的事情发生了,他的生活节奏完全乱掉了。
“我一直都清楚自己迟早会成为一名父亲,可这还是比我预想中早了一点儿……”马特第一时间给远在家乡的朋友约瑟夫打了个电话——后者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问他:‘你说验孕棒的准确率高吗?’他大笑了一声说:‘挺高的。天哪!你不会是让女朋友怀孕了吧!’”约瑟夫的一番话一下把躲在电话亭里的马特吓成了一摊烂泥。
虽然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两个人却十分确定要生下这个孩子。“就好像是蹦极,你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不得不跳下去。”马特说,“其实心里也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好丈夫、好父亲,也或者,我只是想知道我会不会把这一切彻底搞砸。”
直到5 月,马特和梅丽莎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妈妈有些难过,但她没有责怪我,他们选择尊重我们的决定。2007 年7 月份,我们结了婚。”梅丽莎说。她最喜欢的一张婚礼照片,是在哥哥看着她穿着婚纱走过来时拍的,“他的表情好像在说:‘哇,我的小妹真的要成家了。’然后他就哭了起来”。
结婚不久后,为了马特的暑期实习,这对小夫妻横跨美国,搬到了波特兰。“我们喜欢陌生地方那种没有压力的新鲜感,有时候回头想想,那好像是在度蜜月。”马特经常出差,但他会想尽办法把梅丽莎带在身边,没事的时候,两个人就出门散散步,或者看场便宜的电影。这段时间也是梅丽莎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更是主妇生活的实习。
秋天快到的时候,他们开车赶回俄亥俄生产。一辆破旧的吉普车穿越了堪萨斯州无穷无尽的玉米地,马特边开边在心里祈祷:“孩子啊,你千万不要在这里降生!”经过四五天的颠簸,他们终于回到了俄亥俄。
又经过3 天的疼痛折磨,玛德琳出生了。马特还记得他当时正头痛欲裂,便去停车场透了透气,结果一个护士过来找到了他,对他说:“你的孩子马上就要降生了!”
跑到产房的时候,玛德琳已经到来。“看到她的那一刻,我的心都要碎了。”马特说,“她那么脆弱、瘦小,看上去就像个小外星人。”
2013 年,第二个女儿梅拉的出生使家里的经济压力更大了。马特开始更频繁地东奔西跑,照顾家庭的责任全落到了梅丽莎身上,曾经那个不知所措的小姑娘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母亲和妻子,甚至连说话都和电视剧里的主妇如出一辙:“我不得不独自送孩子们去上学,准备晚餐,哄孩子睡觉……但他不在家的时候,我好像更轻松一点儿,因为这样我就不用照顾他了!”
过早步入婚姻生活并成为父母,让马特和梅丽莎失去了很多年轻人的快乐。每次出差回来,马特总是急忙赶回家,“恨不得飞机直接降落在我们家客厅”。“有时候我真想出去走一走,也有想离开这里的冲动,去外面做些更大的事,或是去旅行,无拘无束地行走远方。但为了当一个称职的爸爸,这些都值得放弃……如果我当爸爸当得太烂的话,以后该怎么面对女儿们呢?”马特说。
-----------------------------------------------------
少女妈妈: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玛尔塔?贾科内(Marta Giaccone)刚到英国时,留意到随处可见一些面孔稚嫩、身穿高街服饰的女孩儿推着婴儿车在街头闲逛。她本以为这些气定神闲的姑娘是婴儿的姐姐,后来才知道她们是少女妈妈,且为数众多。
英国青少年的生育率和堕胎率多年来一直高居西欧国家榜首。根据2014 年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英国每千名15—17 岁的少女中,怀孕人数高达27.9 人,而在每千名15—19岁的少女中,活产数高达26 个。
这让玛尔塔萌发了拍摄她们的想法。她最初在街上找拍摄对象,基本都被拒绝了,直到结识了两位少女妈妈,融入她们的生活圈,一切才顺利起来。“少女妈妈之间互动密切。她们是一个小团体,互相打气。”玛尔塔对Lens 介绍说。一旦熟识,她们主动告诉玛尔塔一切:“感情经历、困惑和痛苦。我觉得她们就像是在等我到来一样。除了和那些有同样经历的年轻妈妈们互相倾诉,没有人对她们的遭遇和生活有一点儿兴趣。虽然她们在街道上看起来相当刺眼,但却不发出任何声响,仿佛隐形了一样。”
少女妈妈面临的困难不难想象。遭背叛、低自尊、被抛弃、信任障碍以及经济压力,几乎成了玛尔塔遇到的这些女孩儿们的共同标签。“周围的世界对她们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充满轻蔑。”玛尔塔说。外界普遍认为年轻母亲缺乏独自抚养孩子的能力,她们的孩子还没有正常意义上的父亲——不是完全没有,就是被女孩儿们的男朋友所替代,而这些男朋友大多是临时性的,会经常更换。
很多少女妈妈的母亲也是在不到20 岁就怀孕生子,因此当她们将怀孕的消息告诉家人时,他们甚至会很开心,所以很少有人选择堕胎。还有一些女孩儿坚持生下孩子的原因更为简单——只是“想要填补生活空缺”。一些女孩儿的家庭受教育程度偏低,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亲情,这使她们不断想去寻找爱和关注。几乎所有女孩儿都有过怀孕后被男友抛弃的经历,“她们都很容易被甜言蜜语搞得晕头转向,认为那就是爱的全部意义”。而当伴侣离开后,孩子就成了某种精神寄托的替代品。“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玛尔塔说,“孩子的出生代表和过去告别,意味着有机会开始全新的生活。”
玛尔塔镜头中的少女妈妈几乎都是一个姿势:她们坐在沙发上,怀中抱着婴儿,直视镜头,多数并没有微笑——这是玛尔塔刻意要求的。拍摄时,很多女孩儿埋怨说:“为什么不能笑?我真的很高兴啊。”玛尔塔总是回答:“你不需要用微笑来告诉人们你很高兴。”她认为当她们沉静下来时,更能显示出真实的自我。
一开始,她们总是微笑地看着镜头,但慢慢就会严肃起来。有的女孩儿双眼通红,因为前一夜孩子不停哭闹,而她还在哺乳期,第二天一睁眼就要拖着一身疲惫去工作或上学。还有的女孩儿有些黯然,似乎在回想什么,比如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这是一种从女孩儿到女人的痛苦的蜕变过程,有些人仍然稚气未脱,却已然经历了那么多成年人都难以接受的事情。“尽管痛苦如此之多,我还是更想表现出她们坚强和体面的一面。我需要她们直视镜头,这样我就能看清楚她是不是一个自豪的母亲,是否拥有一个母亲的尊严。”玛尔塔说,“就像圣母马利亚怀抱耶稣那样,静谧,但是浑身发光。”
玛尔塔注意到,这些少女妈妈相对更慷慨,更溺爱她们的孩子。并不富裕的她们几乎把所有钱都用来给孩子添置衣服、鞋子和玩具,并且经常举办亲子派对。“但显然,这些孩子更想要一个父亲。”玛尔塔说。
起初,玛尔塔只是拍摄人像,后来她渐渐迷上了这些女孩儿的房间,着迷于那些细节和反差。“我拍摄的那些房间空空荡荡,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哀伤,但玩具和乳白色的儿童床又是那么甜蜜,充满希望。那些小屋糅杂着太多情感,就像一个见证者,在不断说‘一切都会好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