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批评的准备

書城自編碼: 251707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张定浩 著 陈思和 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37843010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38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4.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女人的胜利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7.4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73.7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5.2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2.8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9.7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7.9
周易
《 周易 》

售價:HK$ 45.8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9.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6.3
《说部之乱:脑洞大开的奇幻文学,体验多重世界的惊喜》
+

HK$ 293.7
《奥克诺斯》
+

HK$ 70.3
《同时代的见证》
+

HK$ 59.2
《若将飞而未翔》
+

HK$ 66.6
《“80后“写作与中国梦》
編輯推薦:
1."火凤凰"是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策划的一系列人文批评丛书,在90年代的文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
2.陈思和教授主编,并沿用最初的巴金先生的题词和任意先生设计的徽标。
3.作者都是年轻的具有一定实力和潜力的批评学者。
你如果度过罗兰·巴特的《小说的准备》,那么你不能不读下《批评的准备》。--编辑 
內容簡介: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涉及近年来颇有影响的二十余位当代中国作家及其作品,分为四辑。这批文章有一些很短,另一些稍长一点,但它们相互交叉,先后引发类似的问题,与其称之为文学批评,不如视之为一种批评的准备,一种用最笨拙的方式率先清理文学现场的尝试。
關於作者:
张定浩,男,1976年生,安徽省和县人。2001年-2004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师从许道明先生,获硕士学位。出版作品有《孟子选读》、随笔集《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
目錄
辑一 001
年老的迷惘一代 003
旁观者的道德 006
失败者格非 010
一个地狱的受害者 014
人性的彩膜 017
骆以军的大麻小说 020
拐了弯的诗人 023
胡诌诗与乱弹琴 029
坏诗的秘密 034
辑二 037
假想的煎熬
--对苏童《黄雀记》的一种解释 039
被打捞上岸的沉船
--张炜《你在高原》 048
徘徊在零公里处的幽灵
--马原《牛鬼蛇神》 060
皇帝的新衣
--阎连科《四书》 068
快感的形成与失去
--李师江《神奇的大妈》 074
职业的和业余的小说家
--兼论宁肯的《环形山》 081
《第七天》:匆匆忙忙地代表着中国 090
辑三 99
论经验 101
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
--以几位年轻小说家为例 109
辑四 123
文学的形状 125
读《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 129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 135
文学是写可珍重的东西 139
智性的柔弱 141
寻找试金石 145
语词的篝火
--论贾勤《现代派文学辞典》 151
文学与政治
--近距离看林达 164
小说家自己的命运
--读王安忆《天香》 177
拥抱在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
--读金宇澄《繁花》 187
附录:从芦焚到师陀
--在一条文学道路的背后 193
后记 235
內容試閱
年老的迷惘一代
几个月前,我第一次读到施特劳斯的《论僭政》,没有完全读懂,但他在文章开始前抄录的一段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的话,却轻易地打动了我。
"反政府的写作习惯本身对人格有一种不利影响。因为,凡有这种习惯的人也就倾向于违法,违反的即便是一种不合理的法,也倾向于使人们变得完全无法。"
这段话让我立刻想到的,是一批颇负盛名的当代中国作家和艺术家(请原谅我不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因为这不是一篇声讨和指责的檄文,对他们的谈论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自身),他们都在"文革"期间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或青年时代,在那样一个需要违法和认同违法的动乱年代,作为一个青年的天然反叛热情和作为一个人的反抗不合理社会的勇气,在他们身上自然结合成激动人心的伤痕,借助文学的名义,这伤痕成为他们共同的图腾,闪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年后,面对一个全新的时代与社会,他们再度归来,只是依旧愤怒、怀疑、批判、嘲讽,岁月和成功只让他们多了一丝傲慢与刻薄,和对过去的热切怀念,好像过去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也正是这些愤怒、怀疑、批判和嘲讽的声音,构成了在我们之前的当代文学史,作为我们的父辈,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受到尊重,但在我们自身的成长年代,在我们于迷惘中急切盼望精神导师的年代,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有资格站出来,教给我们一些关于爱、善良乃至幸福的真理,这是否正因为从年轻时期养成的"反政府的写作习惯",影响了他们的人格成长呢,以至于他们自己尚一直处于迷惘之中。他们是年老的迷惘一代,自顾不暇,以至于初涉海洋的我们必须从翻译文学中寻求各自的风帆和船舵。
"你们是迷惘的一代。"当迈入老年的格特鲁德·斯泰因说出这番话之后,年轻的海明威并不赞同,他在夜里走回家的途中,想到斯泰因老小姐的以自我为中心和思想上的懒散,以及自己这一代作家强烈的自我约束,他迷惑地想,是谁在说谁是迷惘的一代呢?或者,"所有的一代代人都让一些事情给搞得迷惘了,历来如此,今后也将永远如此",他坐在丁香园内伊元帅的雕像下,喝了杯冰啤酒,"让什么迷惘的一代那一套跟所有那些肮脏的随便贴上的标签都见鬼去吧",他起身回家。虽然很多年后,他开枪自杀,但那并不是迷惘的后遗症,那个有力量将"迷惘"与传道书并列的海明威,和那个写下《老人与海》的海明威,是一致的。他一定会同意他的同时代作家福克纳(虽然他们关系并不好)说过的一段话:"他必须使自己明白世间最可鄙的事情莫过于恐惧。他必须使自己永远忘却恐惧……诗人和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去鼓舞人的斗志,使人记住过去曾经有过的光荣--人类曾有过的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悯与牺牲精神--以达到不朽。诗人的声音不应只是人类的记录,而应是使人类永存并得到胜利的支柱和栋梁。"
能说出这番话的诗人和作家,能按照这样的肯定性精神去创作的诗人和作家,即便最终酗酒而死,用猎枪射穿自己脑袋而死,或精神疯狂而死,却要胜过那些终生只懂得怀疑、批判、揭露、嘲讽的清醒者百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更热爱食指和顾城胜过他们的同时代诗人,因为这两位是那个贫困时代里真正曾诉诸爱、同情、希望等等人类光荣的情感来打动读者的人。在一个诗人赖以存在的文字而非现实生活中,他们小心掩藏好不幸和怨恨,忘却恐惧,呈现给我们一个值得生活的世界,虽然那世界还不够广大。
没有人能单纯通过怀疑和否定达到不朽,就像没有人能单纯通过暴力和性器官来达到不朽,从古至今,都是这样。那些古典作家深知这一切,因此他们总是颂扬高贵、德行和智慧,并对人性的肮脏和邪恶保持沉默,这沉默不是懦弱的逃避,而是最高意义上的拒绝。从古希腊到先秦,从荷马的英雄礼赞到三百篇"温柔敦厚"的诗教,从苏格拉底谈论的"最高的善"到《春秋》《左传》里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都是这样。
没有一个完美的社会。但古典作家懂得,唯有通过颂扬和描述美好,才真有可能使一个不好的社会有所改善,而不是如我们所见到的一些中国作家,只知道通过反抗和批判丑恶的方式,以求速成,这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时代使然,政治境遇使然。作为参照,20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群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为五十年代生人的刘小枫,曾经写过一篇叫作《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重温〈金蔷薇〉》的名文,向那些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饱受蹂躏却依旧能奉上同情、温柔和祝福的俄罗斯灵魂致敬,只是他过高地估计了《金蔷薇》对他们那一代人的影响,他们那一代的很多人,在"怕"之后接踵而至的,并不是"爱"。
《第七天》:匆匆忙忙地代表着中国
余华的新小说《第七天》并不长,十余万字,讲的是一个人死后七日的见闻,他的魂灵四处游荡,并见到一群和他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的亡魂,这其中有他的亲人,也有陌生人,他们都是在生活中遭遇种种不幸的非正常死亡者。通过叙述他们各自不同的死亡故事,小说家似乎是想以某种类似但丁《地狱篇》式的手法,对当下中国的现实有所影射(或者用余华自己全新的说法:"把现实世界作为倒影来写。")。然而,如果说《兄弟》简单粗糙的白描叙事还可以被视作一次冒险和尝试,由此证明一个先锋小说家不懈探索的勇气,那么,《第七天》在叙事语言上变本加厉的陈腐与平庸,似乎就不太容易再予以一种善意的解释;如果说,《兄弟》对社会新闻的采用,虽然生硬,但因为其间有数十年的时间跨度,至少还有一点点在遗忘的尘埃中翻检历史的努力,那么,《第七天》里对近两三年内社会新闻的大面积移植采用,已几乎等同于微博大V顺手为之的转播和改编。从文学观感而言,人们很难相信这是七年磨一剑的长篇小说,它更像三两个礼拜就码出来的网络快餐。
在《第七天》出版后不久,为了回应所谓在小说情节中大量挪用社会新闻的批评,余华在个人微博和公开采访中,都重新提到了马尔克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写了很多当时哥伦比亚报纸上津津乐道的事件和话题,他说他走到街上,就有读者对他说:你写得太真实了"。似乎,余华有一点点阿Q面对小尼姑光头时的委屈和不屑,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为什么马尔克斯能把新闻事件写进小说,旁人就不能?
在《番石榴飘香》这部余华那一代作家都非常熟悉的马尔克斯访谈录里,门多萨问马尔克斯:"那就是说,你是从现实中撷取素材的了?"马尔克斯回答:"不是直接从现实中取材,而是从中受到启迪,获得灵感。"紧接着,在谈到《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时,马尔克斯说,这部小说耗费了他三十年的时间,"小说中描写的事情发生在1951年,当时,我觉得,还不能用来作为写长篇小说的素材,只能用来写篇新闻报道"。
事实上,余华一直不愿意真正面对和搞清楚的问题在于,人们对《第七天》的苛责,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从小说中看到了多少社会新闻,而是因为,他们目睹诸多的社会新闻竟然以这样一种无所顾忌的平庸方式植入小说情节之中。在那一瞬间,至少对我而言,很抱歉地无法想到马尔克斯,能够联想到的,充其量只有明清时事小说和清末民初风靡一时的社会小说。余华在微博上曾半真半假地预测《第七天》有一天会成为古典小说,也许,和类似《梼杌闲评》抑或《新华春梦记》这样的旧小说摆在同一格书架上,会是《第七天》一个不错的结局。
在《第七天》中,被植入的重大新闻事件至少有四起:杭州卖肾车间案、杨佳袭警案、济宁丢弃死婴事件、佘祥林杀妻冤案。这些事件本身无比暴力、血腥,过程跌宕起伏,在可以看见的新闻背后,是无数看不见的人性深渊,放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那里,大概从每个事件背后都可以挖掘出一个长篇的雏形,以及某种生活的全景;如果是遇到美国20世纪后半叶秉持"新新闻主义"理念的作家如诺曼·梅勒、汤姆·沃尔夫,他们大概会以记者加侦探的无畏精神,根据亲身经历写出"独此一家前所未有"的深度报道;即便到了新世纪,类似的现实惨案,在波拉尼奥那里,催生发酵出的,也是《2666》这样的恢宏诡谲……我罗列这些,并无意拿任何杰出的西方小说家来和余华比较,也不是想用某种既定的小说美学观来衡量和要求《第七天》,我只是想说,每一个合格的小说家,在利用社会新闻构思小说的时候,都会有唯独属于他自己的不可模仿的方式和进路。而在余华的《第七天》里,他做了一件中国千百万网络写手坐在屋子里都可以轻易完成的事情,用他热衷的篮球运动来比方,可以谓之"三步上篮",即百度搜索、复制粘贴和改头换面。面对《第七天》,人们最为气愤和不可思议的,是目睹一个名作家如此这般的懒惰和投机,他就像那些志得意满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们成天想的不再是如何画好一幅画,而是如何炮制出一个个能够产生话题效应的观念,他们甚至都不愿费力气亲自把观念形诸笔墨,而只需要在一件件他人代工的作品上面,用粗黑的记号笔(甚至连油画笔都懒得用)签下自己的大名。
在这些匆忙复制的重大新闻文本之外,《第七天》中尚有两个叙述得相对饱满的主要故事,它们大致应该可以体现如今的余华编织故事的水准。
第一个是主人公杨飞的爱情故事。
他是公司里一个不起眼的员工,她是明星,有着引人瞩目的美丽和聪明。公司总裁经常带着她出席洽谈生意的晚宴……公司里的姑娘嫉妒她,中午的时候她们常常三五成群聚在窗前吃着午餐,悄声议论她不断失败的恋爱。她的恋爱对象都是市里领导们的儿子……她心高气傲,事实是她拒绝了他们,不是他们蹬掉了她。她从来不向别人说明这些,因为她在公司里没有一个朋友,表面上她和公司里所有的人关系友好,可是心底里她始终独自一人。
就是这样一个"白富美"女孩李青,却主动地向公司里最不起眼的杨飞表白,因为觉得他"善良、忠诚、可靠"。在所有人的惊讶眼光下,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还待在原公司里,她依旧要被迫应酬,并不断升职,他在原地踏步。结婚三年后,有一天,李青在飞机上结识了一个留美已婚博士,两人情投意合,对方为她离婚;她也觉得杨飞太过平庸,不能一起开创事业。于是,他们离婚了。但她的新丈夫虽然官运亨通,但人并不好,先把性病传染给她,然后又携公款逃跑。她在纪检部门上门调查之际,在浴室里怀着对杨飞的无限愧疚和思念,割腕自杀。
第二个是鼠妹和伍超的爱情故事。他们曾是同一个发廊里的洗头工,鼠妹"那么漂亮,很多人追求她,他们挣钱都比他多,可是她铁了心跟着他过穷日子,她有时候也会抱怨,抱怨自己跟错男人了,可她只是说说,说过以后她就忘记自己跟错男人了"。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打工,发廊、餐馆……可是每次不是她吃他跟别的小姑娘的醋,就是他无法忍受客人占她的便宜,随后就是争执,以及辞职,以至于两人只好都不出去工作,靠乞讨度日。快饿死的时候,她嚷嚷着要和小姐妹一样,用上最新款的iphone4S手机,并起意去夜总会上班,被他毒打。随后,在她过生日的时候,他送了她一款山寨iphone,她发现是山寨货之后,两人发生争吵,他赌气出走,正好得知家中老父病重,匆忙赶回老家。她找不到他,就打算以跳楼自杀的方式来逼迫他露面,结果在一片混乱中真的从楼顶滑落摔死。他得知她的死讯,非常难过,遂起意卖肾换钱,来为她买一块墓地,但在地下庸医的摘肾手术之后,因伤口感染而死。
这两个故事的核心,都是泛滥于整个网络社会的所谓"屌丝男逆袭女神"的春梦。在这样的春梦般的叙述语言中,具体而独特的个人以及情感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些躯壳和符号,用以迎合群氓的想象。在这样的群氓想象中,最漂亮、高高在上的女神都会慧眼识英雄般俯身爱上屌丝,待到她们被屌丝占有之后,却忽然又成为爱慕虚荣和贪恋金钱的庸俗笨女人,她们需要主动为爱情献身,也需要承担生活中一切的重负和罪责,而屌丝呢,永远无辜,"永远热泪盈眶"。《第七天》的作者也许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立言,但事实上,通过空洞无明的臆想,通过对群氓想象力的迎合,他只是把新的侮辱和损害施加给那些生活里的卑微者,像热爱慈善事业的阔太太,从来没有想过要敲开棚户区的破门走进去坐坐。从情节到字句,他一心一意要"感动中国",但正如陈村所说,"一个小说家,念念不忘在自己作品中弄出要人感动的词句情节,这是很丢脸的"。
小说中还有一条主线是关于杨飞身世的。他是从火车上掉下来的弃婴,被扳道工杨金彪抚养长大。里面有一节是关于杨飞长大后一度回到生父家庭的叙述:
我的这个新家庭经常吵架,哥哥和嫂子吵架,姐姐和姐夫吵架,我生母和生父吵架,有时候全家吵架……接下去哥哥和嫂子吵架了,姐姐和姐夫吵架了,两个女的都骂他们的丈夫没出息,说她们各自单位里的谁谁谁的丈夫多么能干,有房有车有钱;两个男的不甘示弱,说她们可以离婚,离婚后去找有房有车有钱的男人。我姐姐立刻跑进房间写下了离婚协议书,我嫂子也如法炮制,我哥哥和我姐夫立刻在协议上签字。然后又是哭闹又是跳楼,先是我嫂子跑到阳台上要跳楼,接着我姐姐也跑到阳台上,我哥哥和姐夫软了下来,两个男的在阳台上拉住两个女的,先是试图讲讲道理,接着就认错了,当着我的面,两个男的一个下跪,一个打起了自己的嘴巴。
闹剧式的叙述是余华的擅长,但在这样的闹剧中,能干是用"有房有车有钱"来体现的,情绪是用哭闹和跳楼来表现的,夫妻和好是用下跪和打自己嘴巴来实现的,小说家得是看了多少狗血电视剧和网络小说,才能有勇气忍受这样老掉牙的架空设计?无论《第七天》的叙述者是生者还是死者,这都不再是小说,这是丧失了一切想象力和对生活细节的记忆能力之后的,属于活人的平庸。
因为《第七天》中描述了飘舞的雪花,有人就诗意地联想到乔伊斯的《死者》;因为《第七天》有对权力腐败的表达,有人就敏感地攀附起奥威尔的《动物农庄》。这些人应该好好再去读读乔伊斯和奥威尔,去看看对现实生活的爱和恨是如何在那些杰出小说家笔下诚实地纠缠在一起,去听听那些自由灵魂的生动对话,去感受那真正的悲悯,还有满怀敬畏的同情。
当然,我也相信,作为一个阅读过大量小说的人,余华还没有愚蠢到对《第七天》中这些显而易见的缺陷都真的一无所知的地步,只不过,也许在余华想来,这些所谓的缺陷可以不是缺陷,尤其当这部小说在不久的将来被译成西方语言之后。
2009年初,《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发表署名文章,评述英文版《兄弟》,"《兄弟》实属20世纪末的一部社会小说,描写的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崛起,仿佛报纸上习见的故事,和美国全天候的电视纪实节目一样直白、幼稚、色情、感伤。这些特点应该会让《兄弟》的出版在西方世界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就像它在中国的情况那样。"在有所保留的赞扬之后,英文版《兄弟》留给这位书评人的印象并不算好,他最终对《兄弟》在西方语境下能否成功表示了自己的怀疑,因为"余华只是在对中文读者讲述,压根不在意中国对于世界意味着什么"。
同年余华在美演讲期间,据说对此批评做过正面回应,他聪明地先把书评人和《纽约时报》撇清关系,然后再质疑这位书评人的水平,认为其资历不具备评述他小说的能力。这篇书评后来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刊物发表过,余华回国后一定也重新读过,并且或许会暗暗感激这位叫作杰斯·罗的书评人,因为他碰巧讲出了两点所谓"世界文学"图景下的写作策略:一是内容上的,往往越是直白、幼稚乃至粗暴的叙事,越可以满足媒体时代人们对于陌生世界的猎奇和窥视欲,就像全天候的电视纪实节目一样,能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限制;二是姿态上的,小说要写给谁看才能最终获得世界级影响,中文读者还是西方读者?杰斯·罗对《兄弟》的批评无论是否准确,至少从反面进一步刺激了余华对于目标读者的重新定位。
《兄弟》在内地文坛受到的口诛笔伐,以及相应的在西方世界的意外成功,提供给了余华足够的经验,于是,到了《第七天》,他绝对已经在有意识地面对西方读者来写作。小说家已经明白,中文读者之所以每每苛责社会新闻和网络段子在小说中的滥用,是因为这些读者甚至比小说家都更熟悉这些社会新闻和网络段子。他们在阅读《第七天》的时候,可以一眼看出此处是在抄袭某袭警事件,彼处是在照搬某死刑冤案,至于对食品安全、地产拆迁等等群体事件的牢骚,这些中文读者比小说家知道得更多,更详尽。作为一个只知道利用社会新闻和段子写作的小说家,面对这些中文读者,毫无优势可言。但假如面对的是一个西方读者,这些在中文读者那里被百般挑剔的袭用,会重新变得新鲜有趣;这些在中文读者那里司空见惯的现实事件,会重新披上超现实的魔幻外衣。在中国当下这样一个日常生活比文学想象更为狂野的现实境遇中,又有什么比转述社会新闻更能轻松地令西方读者瞠目结舌并惊作天人的呢?另一方面,至于语言的陈腐粗糙,对话的僵硬空洞,挑剔的母语读者或许在语感上不堪忍受,但经过翻译,反而都可以得到遮掩甚至是改进,这一点,不唯《兄弟》,更有已获诺奖的莫言作品可以作为先例。
在所谓"世界文学"的图景中,如大卫·丹穆若什(D a v i dDamrosch)所指出的,一部作品会沿着"文学性"和"世界性"两个不同的坐标轴起伏不定,一部文学性的作品未必能成为世界性的,反之亦然,在作品从文学性坐标轴滑向世界性坐标轴的过程中,变异和误读几乎无处不在。"为了理解世界文学的运作方式,我们需要的不是艺术作品的本体论,而是现象学:一个文学作品在国外以不同于国内的方式展现自己。"(见氏著《什么是世界文学?》"导论",宋明炜、陈婧祾译,下同)大卫·丹穆若什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名教授,他的观察,我以为是相对公允和可信的:"直到今天,美国也鲜有外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勿论广为发行,除非是相关的作品反映了美国关心的事物,并且吻合美国人心目中外国文化的形象",他进一步援引蒂姆·布勒南的说法,"有几位年轻的作家开始写作一种第三世界都市小说,这一文类的成规,使他们的作品读起来不幸好像是用配方预先调制好的。与其说它们不真实,不如说太关心接受语境,它们在图书馆里通常被放到同一个橱窗里展示,置身于各色杂交主题的作品之列,它们参与制造出美国人心目中的多元文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