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2014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書城自編碼: 251394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童書中國兒童文學
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 选编,高洪波,方卫平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773991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7/15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史学大家的经典,精心校订新版本)
《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史学大家的经典,精心校订新版本) 》

售價:HK$ 43.7
完美牛排烹饪指南
《 完美牛排烹饪指南 》

售價:HK$ 89.7
中华霓裳
《 中华霓裳 》

售價:HK$ 216.2
朱元璋传(导读本)
《 朱元璋传(导读本) 》

售價:HK$ 78.2
量子、猫与罗曼史:薛定谔传
《 量子、猫与罗曼史:薛定谔传 》

售價:HK$ 74.8
白色记事簿3:孤独的病人(10名罕见病患者的希望之书)
《 白色记事簿3:孤独的病人(10名罕见病患者的希望之书) 》

售價:HK$ 64.4
公司法的offer
《 公司法的offer 》

售價:HK$ 89.7
索恩丛书·时尚女王与法国大革命
《 索恩丛书·时尚女王与法国大革命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6
《 2014中国年度童话 》
+

HK$ 73.6
《 2014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
+

HK$ 1004.4
《 《儿童文学》头条·创刊50年最精粹之作(全17册)——百万大刊“头条佳作”,刊中佳作,力拔头筹;金色印记,品牌之魂 》
+

HK$ 78.0
《 2013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
+

HK$ 68.9
《 2012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
+

HK$ 63.6
《 2013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 》
編輯推薦:
妈妈对我的态度就像家猫见了野狗,除了一见面竖起毛来,就是抖着爪子龇着牙齿,妈妈和我的敌对关系是公开化的。(常新港《昨天的西瓜》)当杨天第五次把钥匙插进四楼的一个门里的时候,“咔嗒”一声,门开了。打开门的一瞬间,杨天的心里闪过一丝惶恐和莫名的喜悦……(吴洲星《蓝钥匙》)他居然会把三个南瓜放在枕头边上!居然对着南瓜自言自语!居然训练南瓜比赛跑步!(冯与蓝《不让一个南瓜掉队》)
內容簡介:
任溶溶、吴洲星、翌平、黑鹤、常新港、桂文亚、毛云尔、毛芦芦……53位儿童文学作家的新作佳作,有离奇的想象、绝妙的构思、稚趣的语言与动人的情节,风格各异、题材多样,或叙事、或抒情,或描写、或吟诵,引人入胜的同时,无不充满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代表了2014年我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新高度。
關於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担任历届 漓江版年选的主编,高洪波、方卫平也作为主要力量,主持编选了历届年度童话、年度儿童文学。
目錄
小说
昨天的西瓜 常新港
重点 周羽
周小胖,跟上! 麦子
寻找 李东华
青碟 王勇英
不让一个南瓜掉队 冯与蓝
车过松坡 任富亮
比妹妹小三岁 吴新星
圈 顾抒
雁叫寒林 薛涛
三宝退学 任永恒
蓝钥匙 吴洲星
红烧肉 翌平
呼和诺尔野猫 黑鹤
驿路传奇之一把流浪的刀 湘女

散文
我在城市寄居的那一年 张晓玲
“慢慢的”公寓 桂文亚
春分,春透水波明 张洁
年关飘香 谢倩霓
伊萨河畔的书香 徐鲁
春游的憨菜饼 毛芦芦
大地的魔法 吴稻子
香烟灰的秘密 张之路
春天第一只蝴蝶 刘保法
田野歌手 金曾豪
笃笃糖 赵霞
铅笔头 何夏寿
冰葡萄 老臣

儿歌
小猴子,吃果果 任溶溶
小河蟹 石玉生
知了娃娃 林蓝
海浪娃娃 刘金龙
秋天老师 陈素萍
丢到梦里的袜子 张强

儿童诗
我想握住春天的每一根手指 高源
把春天带回家 应拥军
写给仙女们的信札 萧萍
跟在动词身后 王立春
咕噜咕噜 阿妙
把我埋在泥土里吧 毛云尔
倾听(外一首) 傅天琳
建造心里的世界 童子
一朵花认出了我 金明春
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李德民
寄给潮湿的雨季 鲁程程
怎样的事情发生(外一首) 张晓楠
一杯水,打翻在童话书上 朱云昊
少男少女的丛林 薛卫民
我给蝴蝶送请柬 阮岭
有一天 何卫青

故事
变成小宝宝 王芸
樱桃,慢慢红了 贾为
巴迪的大嘴巴 燕子飞
编后记
內容試閱
小说
昨天的西瓜
常新港
我的感觉很差,差到像是没有白天。
总觉得自己是顶着冻土生长到初一的。我被厚厚的冻土压着,感受不到春天。春天到底来了没有啊?头上的冻土还死死压在脑袋上。我怨春风的脚步太慢,像老人。这感觉真的很差。
妈妈对我的态度就像家猫见了野狗,除了一见面竖起毛来,就是抖着爪子龇着牙齿,妈妈和我的敌对关系是公开化的。爸爸站在我和妈妈中间,保持中立和沉默。他一旦站在任何一方,家里就变成封建统治,没有民主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委屈,一切都不如意,连上卫生间马桶都要短暂堵塞,故意跟我闹别扭。
我像很多男孩子那样,经常在家中摔摔打打。
生活对不起我。
所有人都像欠我的。
我就是不幸福。
那两天,我在学校连着出了几件事,先是因为小到手指甲一样的小事情,跟同学打了一架,几乎是大打出手,都流了血。我还踩碎了人家的眼镜,然后,又张嘴骂了班主任。班主任是女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班主任是男的,肯定会动手教训我,让我的皮肉留下点纪念什么的。因为她是女的,叫陈曦,所以她找到校长,要辞职。校长劝她不要辞职,因为她是一个优秀的教师,那年陈曦是从几十个应聘的老师中选拔进学校的。
陈曦老师一听校长这么说,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让学校开除我。这是我后来知道的。在校长再一次劝说下,陈曦老师让了半步,让我和我父母一起向她当面道歉,并让我写下保证书,一旦再发生这类事情,坚决开除我。
爸爸和妈妈领着我去见了陈曦老师。我没说话,妈妈说得最多,她把世界上最感人的道歉话都说了,把世界上最肉麻的恭维话都献给了陈曦老师。爸爸不说话,一直站在旁边像个法庭书记员,不停地点头、微笑着。
因为妈妈的语言和爸爸的表情,陈曦老师接受了我们全家的道歉。一出老师办公室,我就听见爸爸对着天呼出一口气,唉了一声。那声音拖得很长、很响,像是有意让我听见,担心我听不到他的叹息。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突然哭起来,很伤心很痛苦很绝望的样子。她这么哭,让我觉得不安起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妈妈。爸爸看着妈妈一个人哭,就在旁边小声说:“行了行了,陈老师接受了道歉,孩子能继续上学就行了,你受点委屈不算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嘛!别哭了!”
听见爸爸如此一劝,妈妈的哭泣就变成了号啕了。我连忙看着四周,担心被路人围观。几米远的地方,已经有人驻足朝这边望了。
爸爸也觉得妈妈这么哭不好,就劝道:“要哭,咱回家哭,想怎么哭就怎么哭,别在马路上哭!让人家看笑话。”
妈妈不哭了。一直朝家走,我和爸爸就跟着妈妈。妈妈一进家门,把脱下的衣服朝沙发上一摔,说道:“我活了这么大,第一次这么低声下气地跟人家说小话,还得赔着笑脸,搜肠刮肚地找好听的说,快把肠子带出来了!”
爸爸看了我一眼,很难受地垂下头去。
我不敢吭气。
几天之后是清明节,爸爸和妈妈要给爷爷和奶奶扫墓,让我一起去。我以前去过一次,好像还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去的,以后再没去过。爸爸和妈妈也不叫我。这次,爸爸和妈妈非让我去,我说不想去。
爸爸说:“这次必须去!”
妈妈说:“以后每年都要给爷爷和奶奶扫墓!”
我看着他们,不理解,问道:“上了初中,就该年年给爷爷和奶奶扫墓吗?”
爸爸说:“从你懂事情开始,就该给爷爷和奶奶年年扫墓了!”
妈妈逼了我一句:“你说,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懂事的?”
我回答不了,只能说:“我去!”爸爸这时看着我问了一句:“你心里不愿意吧?”我心里确实不愿意,觉得让我去扫墓没有必要。
“谁说我不愿意了?”我嘴上却反击道。
这时,我一点都没想到,爸爸问了我一个严肃的问题:“你知道你爷爷叫什么名字吗?”
我一愣。
我回答不了。
我忘了。
我在心里一直在问自己,我姓刘,爸爸叫刘国强,我叫刘思勰,爷爷叫刘什么啊?没有一点儿记忆。
“我如果没说错,你奶奶的名字你就更不知道了吧?”
我无语。我真的不知道。
“我真的很可悲,我的儿子不知道他爷爷叫什么,也不知道他奶奶叫什么。等我有了儿子的儿子,他自然也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了!”爸爸看着我,声音不大,却让我觉得呼吸困难。
“走吧,看看爷爷奶奶去!”爸爸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从沙发上站起来。
爷爷和奶奶的墓在郊外的墓地里算是最普通的墓了。看见爷爷和奶奶的墓碑上的字,才想起爷爷叫刘庭耀,奶奶叫王翠芳。我看见爸爸从拎袋里取出一只西瓜,摆在墓前,燃了香。
我站在那里,等着爸爸从拎袋里再拿出点什么摆在爷爷和奶奶的墓前,但是,爸爸没再拿出什么。
爷爷和奶奶生前一定爱吃西瓜!我想。
“他们都爱吃西瓜?”我问爸爸。爸爸点头说:“他们最爱西瓜,他们牙齿不好的时候,更觉得西瓜好咬好吃了!但是,他们很少吃西瓜!”
“为什么啊?”我感到不解,“想吃就吃啊!”
“那时生活很苦,奶奶觉得西瓜很珍贵啊!”这一次,爸爸只提了奶奶,没有提爷爷。
我盯着爸爸的背影,还是不解。那时,爸爸蹲在爷爷墓前,面朝着爷爷和奶奶没有表情的小小照片。
我抬头看了一眼妈妈,竟然发现妈妈坐在边上,一直盯着我。妈妈看我的眼神有些忧伤和无奈。
爸爸突然回头对我说,儿子,你不知道,你爷爷早就不在了,是你奶奶一个人带着我和你叔叔两个孩子。那时,我还不到十八岁。有一天,你奶奶领着我,去一家工厂找到一个管事的人,说能不能让我干点活,挣点钱。那是一个工会的女干部,我叫她马姨。她看着我问,孩子有十八岁吗?你奶奶老实地说,有了有了,差两个月就十八了!马姨就说,行,你家的情况我知道,我帮你去找领导!结果,我就留在了工厂。事后,我才知道,马姨把自己侄女的工作名额让给了我。从那时开始,我每月把挣来的钱交给你奶奶……你奶奶每次拿着我的工资,手抖着说:“没有这些钱,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爸爸在说这些话时,我的眼睛开始看着别处,望望天,又望望地。妈妈对我说:“听你爸爸说奶奶的事情。”
因为上次让爸爸和妈妈为我跟陈老师道歉的事情,我也不想当面顶撞妈妈,就看着爸爸说:“我听着哪。”我觉得这是家庭琐事,跟我没什么关系。
爸爸接着说,你奶奶在每个夏天,都要买一只西瓜,给那个马姨送去。每次送西瓜时,都让我抱着。你奶奶还总是叮嘱我,抱紧了,别摔烂了西瓜!我第一次把西瓜放在马姨面前时,马姨让我和你奶奶把西瓜抱回去。她对你奶奶说,不抱走西瓜,我真的要生气了!孩子挣点钱不容易,还给我买什么西瓜啊!可是,你奶奶说,他马姨不收下西瓜,我就蹲在你家门口不走,这是我的心意。最后,马姨把西瓜收下了。
我觉得爸爸的故事可能挺长的,就坐在了爷爷和奶奶墓碑前,垂着头听爸爸讲。
爸爸用手拍着面前的西瓜说,第二年的夏天,你奶奶又买了西瓜,让我抱着,给马姨送去。在路上,你奶奶还是不停地跟我说,抱紧了,别摔烂了……这一送,送了二十几年!
我更加不解地问道:“送一只西瓜就送了二十几年?”
“没错,送了二十多年。”
“没送别的东西?”
“每年夏天,只送一只西瓜。”爸爸点着头。
我说:“我不理解。”
爸爸像是对我的不理解不关心,继续讲下去。那年,马姨去世了。你奶奶买了西瓜,还是让我抱着,还是不停地说,抱紧了,别摔烂了!到了马姨的灵堂,你奶奶接过西瓜,双手捧着,把西瓜摆在马姨的灵案上,让我磕了三个头。然后,你奶奶也颤着腿跪下,磕了三个头。我第一次看见你奶奶哭。她一边哭一边说,他马姨啊,你吃了西瓜上路吧!这是我王翠芳最后一次送你西瓜了!从马姨的灵堂出来,你奶奶就蹲在路上走不动了,是我把你奶奶背回家的……
我心有所动,才知道奶奶和爸爸他们有这么多我从来不知道的事情。他们会有艰难求人的时候,他们会想吃西瓜但是不能吃,要把珍贵的东西送给别人。
爸爸看着我,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讲奶奶的这件事情吗?”
“为什么?”我觉得隐约知道了答案,但不确定。
“感恩。在这个世界上,对老师对同学对父母,要懂得感恩!”
爸爸站起身,对爷爷和奶奶的小小照片说:“爸、妈,我对不起你们!你们教我的东西,我没教会你们的孙子!”
爸爸是对着爷爷和奶奶的碑说话的,没有看我。
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脸被无形的巴掌击中了,身体摇晃了一下。摸摸自己的脸,很烫。爸爸过去很少说话,尤其是针对我。这些话重重地撞击了我。
在返回城里的路上,我突然发现爸爸和妈妈开始老了。
下车的时候,我把妈妈的包拎过来。妈妈看看我,面露惊异之色,像是不认识我。
这是我第一次帮妈妈拎东西,主动的。
那天晚上,我似睡未睡时,看见一个矮矮的东西走到我床前,瞪着眼睛望着我。我仔细一看,是一只西瓜。它见我睁开了眼睛,竟然开口说话了,它说它代表爷爷和奶奶来看看我。
我问:“你是……”
它回答得很清晰:“我是昨天的西瓜!”
我想起它了,跟白天的记忆连在了一起。
于是,它开始说话,说了很多话,我记不住。但是,我记住了它最后说的一句话:“奶奶说,你会是个好孩子!”
我哭了,哭得好厉害。当昨天的西瓜离开我走出房间时,我还在哭泣,根本就停不下来……我从梦中一直哭到现实。
早上吃饭,妈妈发现我的眼睛肿了,问:“出什么事了?”我不想说。妈妈又问了一句:“到底怎么了?”
我如果不回答,妈妈肯定会一直问下去,再说,爸爸闻声也从卫生间探出头来关切地望着我。
我说:“奶奶不放心我,夜里派了一只西瓜来看看我!”
“啊?”妈妈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脸上很诧异。
爸爸也把头定格在卫生间的门缝处。他肯定觉得在我的生活里发生了什么,已经发生了什么。
从那时开始,我总有一个习惯,去询问同学:“你知道自己奶奶的名字吗?”被问的同学脸上都有惊愕的表情,并有一多半的同学,真的不知道自己奶奶的全名。于是,我就想跟同学讲昨天的西瓜的事情。我又吃惊地发现,很多同学根本不想听我的故事。
选自上海《少年文艺》2014年第1期
重??点
周?羽
Chapter?1
我叫曾浩笑,今年读小学六年级了,我的目标是考进A中的火箭班。除了对语文有点担心,我对自己的数学和英语还是信心满满的,因为我从小学二年级起就在培优班里学这两门功课,如今已经获得六个国家级金奖了。
我爸是一个普通中学的数学老师,从他安排我进培优班起就给我灌输:数学和英语是重点学科,进入中学,考分的差距就在这上面。
我爸可不看我们学校的分数:“学校的考试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一团和气罢了。我只看竞赛。”
好在我没让他失望。
我的语文从没培优过,这并不是因为我学语文有天赋,我爸说:“语文嘛,中不溜儿能跟上就行了,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它拉不开什么差距。”
所以,我爸对我的语文格外宽容。
一次测验,有道填空题,问李清照是什么派的词人。我不知道,但那段时间我正在看武侠小说,于是填了峨眉派。第二天老师说有个学生的答案必须请他家长来看看,吓得我在学校提心吊胆了一整天。
一回家我就私下给我爸打“预防针”,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他只是平静地说:“行了,下次注意。”结果老师一直没让我找家长,却是我们班“英语达人”的家长被请了,一打听我才知道,那家伙填的居然是“蛋黄派”。
我们父子俩为这件可乐的事足足笑了一个星期!
我妈知道后,痛心疾首地说:“连这点文学常识都没有,出去别说你妈当过语文老师啊!”
我爸替我打圆场说:“哎呀,没什么大不了,这就是个记忆的事,花两秒他就能记下来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这有什么呢,比解数学题简单多了,太没技术含量了。”
我妈曾是小学语文老师,生完我后就辞职当了全职太太。她一直热爱文学,也曾发表过不少“豆腐块”,可是近几年她的文章刊登率越来越低。
她十分困惑。
我爸建议她说:“你去网上好好研究一下,如今的读者都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做了市场分析再动笔。你净写些纯文学的东西哪能迎合市场呢?要懂得审时度势嘛。”
我妈在网上琢磨了几个月,苦着脸对我爸说:“那样的东西我写不来呀。”
我爸说:“那就彻底放下,相夫教子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于是我妈就心灰意冷地停笔了。
大约是职业病后遗症吧,她总爱跟我唠叨“要多阅读呀”,可是她推荐的书我都不爱读,净是些“经典读本”,我爱读的漫画、武侠、玄幻她又反对。好在她反对无效,因为我爸说,只要不影响数学、英语的学习,读读这些书放松一下是可以的,阅读无界限嘛。所以我妈就只负责检查我语文作业字迹是否工整,语言是否通顺,答题是否正确了。
好在我的语文达到了我爸的要求,一般八十来分,在班上算中等吧。
可是,考A中火箭班,语文会不会拖分?我有点担心。
我问我爸要不要报个语文班强化训练一下,我妈马上插嘴说,语文是靠积累的,强化有用吗?!
我爸沉稳地说,时间紧迫,现在只能抓重点,再报个“名校冲刺班”强化数学和英语,语文正常发挥就行了。
在我的学习问题上一向是我爸说了算,我于是又加了个每周日晚上的“冲刺班”,由我妈负责接送。
Chapter?2
一个周日晚上,我和我妈坐轻轨去“冲刺班”。
在轻轨即将关门的“嘀嘀”声中,冲进来一对母女。
女孩六七岁的年纪,一脸疲惫的模样;女孩妈妈双肩背着粉色的“公主”书包,单肩还挎了一个大大的“妈咪包”。
女孩妈妈率先冲到空座位旁,喘着气边卸肩上的包边急促地招呼女儿:“快坐下,位子占着!”
她麻利地把包卸下堆放在座位上,挨着女儿坐下,原本一排能坐六个成年人的座位现在坐了五个人和两个饱满的包。
女孩妈妈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女儿,说:“来,抓紧时间学一下。”
“妈妈,老师布置的唐诗我还没背,明天上课老师会检查的,我想背唐诗。”女儿有些焦虑地说。
“不行,英语学习是重点,必须每天落实到位。”妈妈斩钉截铁地回绝了女儿,“英语班的老师强调很多次了,双休日在家每天至少得学习四个小时的英语。你今天的时间还没学满,必须利用轻轨上的时间补上。”
“可是,等我上完英语课回家就很晚了,没时间背诗了,明天汪老师如果检查我怎么办?”女儿的眼里瞬间蓄满了泪水。
“没事,我明天去跟老师说,你是不舒服才没背诗的,老师不会批评你的。快,别耽误时间了,读英语!”妈妈把书塞到女儿手里。
女儿只得翻开书,开始读英语。
女儿读,妈妈不时地纠正读音。
“妈妈,‘三明治’怎么读?”女儿指着书问。
“哦,有两种读法,一种英式的一种美式的。”她妈妈范读了两种,“你还是读英式的吧,高端大气些。”
“什么是‘高端大气’?”女儿问。
“就是,就是高雅些,有气质些。妈妈为什么花那么多钱让你从小学英语,就是想让你成为一个优雅的、高雅的女孩呀。你想,中文谁不会说,但如果你能说一口流利的纯正的英文,那就不一样了。”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车靠站了,上来一个抱着小宝宝的女子。女子看了看座位上的包,似乎想说什么。小女孩抬眼看到了,准备起身让座,被她妈妈一把按住:“学习别三心二意的!给我专心点!”
女孩不自在地将身体缩回去,屁股在座位上往后蹭了蹭。
我连忙起身给抱宝宝的女子让座。
女孩的妈妈用眼角扫了扫旁边的情况,不屑地撇撇嘴,然后换上温柔的表情问女儿:“Honey,where is it?”
“Taipingyang Road,Mum.”女儿看了看窗外回答。
“Well,well,what time is it?”
女儿抬头看了看车载电视上的时间回答:“Twenty to seven.”
“OK,very good,my sweet.”妈妈表扬道,“你说英语的时候迷人极了,知道吗?咱们平时就要这样尽可能地说英语。等会儿妈咪把你送去英语班后,就先去Starbucks喝点东西,好在那儿离你们学校不远,打个taxi就到了,很cheap的,然后我再做个美体香薰SPA就来接你go home.Do you understand?”
“Yes.”女儿小声回答。
“No,no,no,”妈妈伸出一根食指优雅地摆摆,耸耸肩说,“回答的声音太小,太不自信了。Loudly,loudly!完整地回答我!”
“Yes,I understand.”女儿无可奈何地将声音稍稍提高了些。
她妈妈这才微笑地点点头。
我和我妈交换了一下眼色,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来。
车又靠站了,上来一位中年妇女,挽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麻烦把包拿一下,让老人坐坐吧。”中年妇女赔着笑指着那堆包说。
女孩妈妈冷冷地瞟了对方一眼说:“往哪儿拿?放哪里?真是好笑!”
“你怎么……”中年妇女变了脸色。
老太太赶紧拉了拉她,说:“不打紧不打紧,我不累。”
“您坐这儿吧!”我妈妈马上起身。
老人推辞了一番然后道谢坐下了。
“这个词,b-o-r-e读‘博’,是‘讨厌’的意思,‘一个讨厌的人’就是‘a boring person’。”女孩妈妈继续指导女儿的英文,颇有些含沙射影的味道。
这时我们车厢的灯突然灭了,光线陡然就暗了下来。
“Oh,my god.太影响我们学习了,先休息一下吧。”女孩妈妈合上了女儿手中的书。
“妈妈,我现在看看语文书可以吗,让我背唐诗吧。”女儿要求道。
“你怎么这么纠结!这种光线会把眼睛看坏的!跟你说了我会去向老师解释原因的,你担什么心!唐诗多背一首少背一首怎么啦,是个中国人都会几首唐诗,又怎么样呢?你没听英语班老师说,人家上海家庭都把培训孩子英语作为重点的呀,那英语是家家要从小培养的,英语学不好将来寸步难行的呀!”妈妈的语气语调里不自然地就融入了上海普通话的腔调。
这种论调明显刺激了我妈,她厌恶地转身,背对着这位“奇葩”妈妈。
车到汉西一路了,传来女孩妈妈得意的声音:“宝贝儿,吴老板在这里开了一家美容会所,中文名是‘品位女人’,让我给翻译个英文名显得有档次些,我就告诉她是‘Taste Women’,我还跟她强调这里得用woman的复数形式,唉,反正说了她也不懂,不懂也省心,就照我写给她的去做了招牌。”
我再也忍不住了,“扑哧”笑着蹲在地上,我觉得再不笑出来自己怕是会憋成内伤的。
我妈故意推着我问:“怎么啦?你笑什么?笑什么呀?”
我捧着肚子蹲在地上,笑不成声地说:“哈哈哈……不得了……吃人哪……吃,吃的全是……女人,哎哟,我的肚子笑抽筋了……哈哈,哈哈哈……”
车厢里的人不知是不是被我的笑声感染了,都跟着笑起来。
“无知!”女孩妈妈轻蔑而大声地说。
“你那样翻译相当于砸老板的招牌呀,翻译作‘Elegant Beauty’才合适呀。”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说。
“嘁,你懂什么!穷卖弄!”女孩妈妈白了一眼老太太说。
“你这是什么话?我们老师退休前可是大学英语系的教授!”和老太太一起的那位中年妇女生气地说。
女孩妈妈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很快又恢复了不屑,说:“教授?哼,如今‘水货’教授多了去了!”
“什么‘水货’!她可是理工大……”老太太的学生愤怒得涨红了脸,后面的话却被老师用手势制止了。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想告诉你,”老太太诚恳地对女孩妈妈说,“对母语掌握的深度决定了孩子学习外语的广度。我倒觉得孩子这个年纪重点是要学好母语,否则——”
“得了得了……”女孩妈妈粗鲁地打断老太太的话,“别在那里装一副高深的样子,我自家的孩子自己教育得好,不用旁人指手画脚!”
小女孩惊慌地看着妈妈,看看旁人,不知所措的样子。
“孩子,”老太太看着小女孩温和地说,“你的英语读得不错。但中国的语言也很美,像唐诗宋词都应该多记多背的……”
“毛病吧,你!”女孩妈妈冲老太太喝道,然后起身边背包边命令女儿,“走,该下车了!别听外人瞎扯,只有家人才不会害你,记住没?真是见鬼,怎么遇到这些人!”
女孩咬着嘴唇,怯怯地跟着妈妈挤到车门边,始终低垂着头。
我们也该下车了,我妈特意换到另一个车门——避开那对母女等候的车门,我听到老太太摇着头轻声说了一句英文。
下车了,那对母女混入人潮不见了踪影。
“这样的英语学习简直就让人发指,丧心病狂,祸国殃民!”我妈恨恨地说。
我没我妈这样的怒气与感悟,我只觉得好笑,非常好笑。
“对了,我们下车前老太太最后说的那句是什么?你听懂没?”我妈问。
“Ignorance is bliss——无知是福气。”我重复并翻译了老太太的话。
我妈沉默了一会儿,回答:“我觉得老太太的意思应该是‘无知者无畏’。”
我没吭声,意思差不多嘛,一想到车上那一幕我又咧开嘴傻乐起来。
“笑什么笑?你不觉得悲哀吗?”我妈不满地说,很严肃的样子。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悲哀,我一点儿也没觉得悲哀,我不明白我妈干吗这么大的气,但看到她不高兴了,我也就“刹”住笑容换上严肃的表情——我可不想引火烧身。
Chapter?3
离A中的选拔考试不到一个月,我爸带回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今年A中语数外三门分值的比例变了,总分还是200分,但数学占100分,英语占70分,语文只占30分了!”
往年他们学校是数学100分,语文、英语各占50分的。
“而且,今年语文只考作文,30分的作文!”我爸兴奋地说。
“那又怎么样?你以为你儿子的作文占优势?他的作文也就是文通字顺的水平。”我妈泼冷水道。
我爸“嘿嘿”一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全国优秀作文大全》,递给我妈说:“你从中将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状物的、想象的各挑一篇稍加修改,然后让儿子背下来。”
“你这不是教孩子弄虚作假嘛。”我妈很不情愿的样子。
“你这话就严重了,这是合理借鉴。你能保证那些作文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就绝对原创?”我爸说。
“对对对,老爸神机妙算,”我插嘴说,“我们很多同学在考试或作文比赛前就狂背优秀作文。”
“况且,”我爸慢条斯理地说,“进入前五名可以免择校费——这是A中一向的政策,大几万哪。儿子在英语、数学上是绝对有实力的……时间紧迫,只能这样抓重点啊。”
我妈不吭声了,默默接过作文书。
“哦,你还得再费心,写一篇范文,以‘梦想’为主题,关于‘保卫钓鱼岛’的作文。”我爸交代说。
“他知道钓鱼岛事件吗?这像是孩子的梦想吗?”我妈一听又烦了。
我妈就这样,一遇到与我语文学习相关的事她就容易着急冲动,莫名其妙呀。
我爸不恼,他总是有着大将风范。他说:“一位常年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谈高分秘籍时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考生写他爸爸原本和蔼、积极,突逢国企改制而下岗,从此消沉,沉迷麻将,疏远家人……老师们点评,文是好文,但太负面了,没给高分;如果改写成他爸爸以前在国企混日子,下岗后奋发图强,就能拿高分了。”
我没懂我爸举这个例子是啥意思,但这有什么呢,我妈懂就行了,她沉重地叹口气说:“好,我写。”
凭我的记忆力,我很快就把我妈给我的几篇作文背得滚瓜烂熟了。
我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可是那天培优班下课一位家长的嚷声却给我泼了一瓢冷水,她说:“哎呀呀,听说今年不许小升初招考呀,得划片加招生摇号呢。”
我爸对此的反应是:“每年都这么叫得响每年不都考啦?”
果真,培优班老师说考试会如期进行,只是考试地点迟迟不肯公布,说是临考前一天再通知,弄得神神秘秘紧张兮兮的。
终于,我们知道考点了,是在另一个区的培训机构举行。
考前的晚上,我爸给我鼓劲说:“儿子,放宽心去考,那么多竞赛都经历了,这算什么呢,对吧。”
我点头:心中有我妈的那些作文打底,我确实信心十足。
我爸继续给我灌输考场战略:“先做英语再做数学,最后留半小时写作文,语文的重点就是确保作文完篇。写作文要拿出做数学的变通性,要善于将背过的作文融入进去,但千万别生拉硬拽。”
我直点头:“这个我有经验,都久经沙场的人了。”
我爸欣慰地搂搂我的肩,感觉像我的哥们儿一样。
我妈没说什么,表情复杂地看着我和我爸,天知道她又在纠结什么。
上考场了,语数外一共17页卷子,考试时间仅两个小时。
每位考生都是抓过卷子就奋笔疾书,时不我待呀。
英语和数学我做得还算得心应手。翻到作文时,我看了看时间,还剩40分钟。
作文题是“改变”,我在大脑中搜索我的“成品作文”,突然灵光一现,有辙了!
我写,曾经我一直梦想自己能成为一个职业玩家,打通所有网游的关卡,但,钓鱼岛事件让我的梦想发生了改变,我决心成为一名优秀的海警,保卫钓鱼岛。
作文除了开头是现场编写的,其余部分成功移植了我妈的那篇“梦想”作文。
考试结束的铃声拉响,两位监考老师麻利地收试卷。有个女生当场就号啕大哭,说她有一页数学试卷压根没时间看。另外两个女生也跟着啜泣说,太难了,好多题没法动笔。我暗自庆幸我爸平时对我做题时间的控制,太有先见之明了。
十来天后,我爸带回来了欢欣鼓舞的结果——我考了第三名!
“咱们得下馆子庆祝一下!老婆,你立下了汗马功劳哇,A中一个和我关系很铁的老师告诉我,儿子的作文只扣了1分呢!”我爸乐得眉毛都在笑。
我妈对我竖了竖拇指,轻轻地笑了笑,说:“儿子,继续加油,万里长征这才是一小步。”然后她又说:“我看就不必下馆子了,就在家吃,我的手艺不比餐馆差,钱还是留着买些有益的书给儿子看吧,他这个暑假真该好好读读书。”
哎呀,我妈干吗这么扫兴呀,真是!
选自《儿童文学》(经典)2014年第1期
周小胖,跟上!
麦?子

在一个春日的黄昏,爷爷将周小胖带回了家。
看到周小胖的第一眼,我和爸爸妈妈都吓了一跳,分不清楚它究竟是豺狼还是一条狗。等太阳将余晖从我家院落里一点一点收回时,我们才算看清了周小胖的真面目:灰黑色的皮毛,瘦骨嶙峋的身材,身上长满发出恶臭的癣,而一条细长的尾巴则紧贴在左后腿。
我们以为爷爷捡了一条流浪狗。晚上吃饭的时候,才知不是那么一回事。
周小胖是村东左家的狗。初春,桃花正艳时,左家全去了城里,只拴留了周小胖守家,并嘱托邻居照顾饮食。邻居一开始一天给周小胖送去两顿饭,后来觉得麻烦就改为一天一顿,有时忙起来忘了干脆就两天一顿,再后来邻居全家在镇上开了服装店后,周小胖的饮食就更没着落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副饿鬼样。爷爷每次经过左家都会带点东西,去看看周小胖,这天实在不忍心便解了它的铁链,带回了家。
“是左家用来护家的呢。”爸爸明白怎么回事后,觉得不能收留周小胖。
“护什么家?屋里无非是几张床、几把椅、一些破盆烂锅,硬拴着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在那里死守!”爷爷一生气,将手中的筷子拍在了桌上。桌下的周小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怯怯地看着爷爷,又望了望爸爸。
那天晚上,爷爷在柴房内给周小胖搭建了一个舒适的窝。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们却发现周小胖一直躺卧在爷爷的门前。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周小胖。除了它瘦得可以数清的一根又一根的肋骨外,还因为它怯怯而茫然的眼神。所以,爸爸只好给左家去了电话。没想到,左家一听,马上就答应我们将周小胖留下。就这样,周小胖成了我们家里的一员。

其实,“周小胖”并不是它的原名。周小胖以前的名字叫“巧克力”。很洋气的一个名儿。可是,爷爷却不这么认为,就像他觉得巧克力并不比玉米糖好吃一样,他也不觉得“周小胖”就比“巧克力”逊色。一开始,我很不喜欢。因为,我就叫周小兵啊,狗的名字能靠我的名字那么近吗?但是,爷爷很坚持。
“周小胖,过来,开开荤!”
“周小胖,过来,打打牙祭!”
……
爷爷每天一口一个“周小胖”。慢慢地,爸爸妈妈也顺溜地叫起了这名。我的抗议无效而终。
但是,周小胖实在不是一只讨喜的狗。它的性格很绵沓,听见异动,总要过去一时半刻,才会“汪汪”叫起来。而且,喉咙处仿佛塞着一团棉花,叫的声音有气无力,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在左家叫得太多而坏了嗓子。
有一段时间,我很想和周小胖处好关系,便将剩骨头之类的东西扔给它。可是,它从不拼命摇尾表示感谢,最多抬头看我一眼,然后就衔着骨头,躲起来享受了。妈妈也不是很喜欢它,说它没有灵气,很木讷。如果说优点,那就是周小胖从不下嘴乱咬东西,我们家养过的几条狗都曾追咬过路人,咬伤过邻居家的鸡和鸭,可是,周小胖从不干这些事,好像这些事压根就不是一条狗应干的。另外,它也很顾家,从不像别的狗那样在村里四处溜达、串门。它一度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旁边的一处岭上。
每次,爷爷出门的时候,周小胖都会站在岭上目送他。至于我,还有爸爸妈妈都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当然每次看见我们回家,它也会欢喜地发出几声低低的吠叫。它有时甚至会将两条前腿搭在爷爷的胳膊上,想和他嬉玩。可是,爷爷生性严肃,不喜欢和狗啊猫啊亲昵。我和爸爸倒是很喜欢,但周小胖却不买我们的账。
经过大半年的调养,皮包骨头的周小胖居然慢慢“胖”了起来,皮里有了肉,骨头隐进了肉里,身上的癣疤也渐次退去,长满光亮的毛,眼睛也变得清亮清亮,乍一看去居然有了一条狗应有的架势,趴在院里晒太阳时,还给人一种养尊处优的感觉。爷爷暗地里为此很得意,常带着欣喜的目光,默不作声地看着周小胖,就像他曾看着我那样。

周小胖在我们家待了整整十一年。在第三个年头,它的右眼突然蒙上了一层白翳。爷爷找来兽医,结果说已经太迟,无法手术。就这样,本来就有些难看的周小胖成了一只独眼狗。我和妈妈都想再养一条狗,可是,爷爷不同意。
“你们嫌弃周小胖啦?”他直接问妈妈。
“不是啦。”妈妈不敢承认。
“你觉得周小胖长得难看啦?”他又问我。
“就是难看,丢人现眼的。”我可不想再被同学们嘲笑家有劣狗。
“呸,光屁蛋才图表面油光水滑!你可别小瞧周小胖,它可是一条好狗。”爷爷生气了。他瞪着眼吼我。我当时也很生气,连着两天都没搭理他。但事实证明,周小胖的确是一条好狗,而且我现在还相信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它更好的狗了。
独眼的周小胖除了像从前一样,常在房前屋后瞎转悠外,还开始迈出我家的院落。它尾随在爷爷的后面,像保镖似的跟着他。那时,爷爷停了做大厨的营生,开始安度他的晚年。
“周大爷,和孙子散步呢?”每当看到爷爷和周小胖一前一后行走在草木葱茏的田边地垄,村里人就开始打趣。
“嗯,嗯。”爷爷也不反驳,总是笑嘻嘻地点着头,可我听了却很不舒服。
“爷爷,你有俩孙子啦。”我满怀醋意。
“我有那么老的孙子吗?周小胖大概都有7岁了。”对哦,听说狗的一年相当于人的7年,这么说周小胖已有49岁了。这么一想,我便原谅了周小胖。而且,也许是上了年纪,周小胖的性情比以前更加绵软,也更憨厚,村里顽皮的小孩甚至可以拖拽着它的尾巴玩耍。它也不恼,最多张大嘴,龇着牙,吓唬吓唬,却绝不下口。
“像你爷呢。”邻居家的李婆婆总爱笑着如此评价周小胖。可不,她这么一说,还真像,爷爷一辈子都很憨厚,不善言辞,顾家,从不伤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的记忆越来越差。一开始是忘带家里的钥匙、忘关水龙头之类的小事,但慢慢地连熟悉的路、熟悉的人也开始模糊,甚至开始弄错姑妈们的名字。
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吧?虽然有这样的怀疑,但爷爷却拒绝去城里检查。那时,爸爸妈妈忙着镇上新开的饭店,而我要上学,家里就常常只剩爷爷和周小胖。
“小胖,要紧紧跟着爷爷哦。爷爷去哪里,你就去哪里。”每天早晨,爸爸和妈妈都要如此叮嘱周小胖。周小胖也不“汪汪”叫几声呼应,只是轻轻地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它的尾巴,并用仍然清亮的独眼温和地看着他们。
“去吧,去吧,忘了路,周小胖知道带我回家。”爷爷却不以为然地挥着手。没想到,这话说了没几天,爷爷就“不见”了。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我们回家后四处都没见着爷爷,而候在院前的周小胖看见是我们,似乎也很失望。
“小胖,爷爷呢?”妈妈责问。
周小胖茫然地看着妈妈。它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后来,李婆婆告诉我们,说看见爷爷在岭上将周小胖撵回了家。
我们开始在村里找,到邻村找,还四处电话亲朋好友。可是,都没有消息。
很晚的时候,我们才回到家里。“周小胖,爷爷不见啦!”回去后,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等候我们很久的周小胖狠狠地踹了一脚。
“汪——汪。”这一次,周小胖好像听懂了,呜咽地叫了两声。过了一会儿,妈妈端食给周小胖时,却发现它不见了。
“人不见了,连狗也跑了。”妈妈急得直掉泪。
“是不是周小胖去找爹了?”爸爸猜测。我看见他的眼中有火星闪过。于是,我们又拿上手电筒,沿着大道,重新开始寻找。
我们一路走,一路叫着爷爷和周小胖。大概过了三个小时,我们借着月光、手电筒光,突然发现对面的山坡上行来一人一狗,正是爷爷和周小胖!
原来,爷爷早上准备去亲戚家,没想到遇上一熟人,唠叨了几句,就又迷路了。因为走的是人迹罕至的山路,所以没有人发现,直到周小胖将他找到。到现在我们都在猜测,周小胖到底是如何找到爷爷的,是爷爷的气味吗?难道木讷的周小胖还会这招?要知道,在我们的眼中,它真的不像一条狗。
说来也奇怪,自从发生这事后,爷爷走到哪里,周小胖就跟到哪里,无论爷爷怎么吼它、赶它,都死乞白赖地跟着。

爷爷的记性越来越差,妈妈只好专门在家照看他。但是,有时防不胜防,爷爷一不小心就会突然消失不见,但幸亏有周小胖。每次,它总能准确无误地将爷爷领回家。有村人告诉我们,爷爷在三岔路口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周小胖也跟着走来走去,走来走去,眼见爷爷偏离得太远,它就会叨着爷爷的衣角,将他往正确的路上拽。
“你家小胖是一条好狗呢。”有人开始夸周小胖。这时,它来我们家已经八年了,已经是十足的老狗了,如果折算成人的年龄,它已和爷爷差不多的年岁了。有时,在路上突然看到它和爷爷,看着这一人一狗,还有日暮远山,你会突然感到在岁月的无情背后,还暗藏着许多东西,就像周小胖一开始就在追逐着爷爷,追逐着和他一起慢慢变老,好陪着他在山野散步,到镇上闲玩。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