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7.3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6.4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101.2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9.4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2.8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12.7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名师王晓春老师和网友探讨“教师怎样少做无用功”的智慧结晶。它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改善教师心态、提高工作效率、远离职业倦怠的良策,对于指导广大班主任和教师学会“偷懒”颇有助益。本书像王晓春老师所撰写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王晓春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等著作一样,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十分接地气,很适合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
|
內容簡介: |
面对相同的教育教学任务,有的教师觉得任务太多而难以完成,感到心力交瘁,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潭;而有的教师却能轻松、愉悦、高效地完成工作,不断提升职业幸福感。
同样是教师,差距咋就这么大咧?!
名师王晓春指出,这主要是由教师工作中的无用功造成的。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弄清无用功产生的原因,剔除工作中的一些无用功,做高效能的教师,王晓春老师在互联网上组织了关于“教师怎样少做无用功”的讨论,历时三个多月,数百位一线教师积极参加。
本书即王晓春老师对讨论结果的整理。所有讨论的问题皆源于教育实践,除了体制性的问题之外,对于其他问题,老师们集思广益,都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该书有助于一线教师重新认识很多工作的意义,减轻工作压力,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享受职业幸福,是教师们案头必备的一本好书。
|
關於作者: |
王晓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观念(特别是思维方式)转变、班主任工作、问题学生教育、语文教学、家庭教育等。已出版《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语文课如何是好》《课堂管理,会者不难》《王晓春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王晓春帮你走出教育误区—评说100个教师常用语》《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等20余部专著。
|
目錄:
|
上篇
1.迷信“说服”,会做大量的无用功
2.对“交流”期望值过高,也会做无用功
3.用“爱”解释教育行为,很容易做无用功
4.人际关系视角挤压专业视角,导致很多无用功
5.一刀切是无用功的温床和保护伞
6.无用功的文化背景
7.轻率的归因是做无用功的重要原因
8.没有质疑和实验的习惯,会做大量的无用功
9.乐观偏见是无用功的重要原因
10.学养不够是教学无用功的重要原因
11.概念不同,争论就成了无用功
12.焦虑是教师做无用功的原因之一
13.无用功剃刀
14.怎样查出无用功?
15.科学诊断是减少无用功的根本思想方法
16.想少做无用功,就得多动脑筋
17.很有意义的调查
18.吃一堑,长一智
19.美国军官思维方式的启示
20.一个避免错误、减少无用功的好办法——“事前验尸”
21.小纸条可以帮你减少无用功
22.班主任学心理学,有没有用处?
23.看“关注体验”网友如何帮教师少做无用功
下篇
24.集体讲话中的无用功
25.学生乱哄哄,讲话就是无用功
26.这次教育活动算不算无用功?
27.主题班会,会不会做无用功?
28.大事独揽,小事分散,可以减少无用功
29.处理学生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怎样少做无用功?
30.学校例会上的无用功
31.写总结如何减少无用功?
32.焦头烂额之际,如何少做无用功?
33.个别谈话中的无用功
34.谈话有新意,有针对性,才能少做无用功
35.我的一次无用的个别谈话
36.自讨没趣的谈话
37.一次高效率的个别谈话
38.陈锡老师依据词语联想进行的一次个别谈话
39.让学生写检查,对师生基本上都是无用功
40.在与家长联系方面,无用功很多
41.教育优秀生,如何剃掉无用功?
42.问题学生教育中的无用功
43.为什么辛辛苦苦却做了无用功?
44.丁肇中答中学生问
45.应试教育与无用功
46.题海战术与无用功
47.教学方法一刀切,很容易做无用功
48.何时自学?何时讲解?
49.别把合作学习弄成捆绑式生存
50.差异性与无用功 170
51.灌输,是不是无用功?
52.死记硬背与无用功
53.备课时就要考虑无用功问题
54.减少写教案中的无用功
55.课堂练习怎样少做无用功?
56.学生发言离题、啰唆,教师能不能打断?
57.批改作业中的无用功
58.假期作业要减少无用功
59.管住自己的嘴
60.让语言精练一些
61.文风与无用功
62.拔高式的口号,容易导致无用功
63.宣传性文章与学术性文章的区别
64.“购物筐”式的文章——一种新八股
65.本书的文字是不是无用功?(尾声)
|
內容試閱:
|
33.个别谈话中的无用功
找学生个别谈话,是班主任的基本功之一。一位班主任在一个学期里用在个别谈话上的时间共有多少小时,我没有统计过,建议有心的老师做一下统计,然后再分析一下其中有多少时间是白费了。这种研究很有意义。我对个别谈话中的无用功印象最深的是我当年教初中时见到的一件事。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的一位女老师找一个问题学生谈话。开始这个孩子的态度很不好,和老师顶嘴,老师也不含糊,大发脾气,然而解决不了问题,于是老师改变了策略,“动之以情”,过了大约1小时,这个学生终于认错了,而且掉了几滴眼泪。老师松了一口气说:“你回家吧。”这时天已经黑了。我跟着这个学生走出办公室,看见他刚一出门就“扑哧”一声笑了。我把他拉到一边小声地问:“我看你刚才很像低头认罪的样子,怎么刚一出门就笑了?”他说:“王老师,我告诉您,您可千万别说出去。您没看见天都黑了吗?我饿了,我不认错她不让我回家吃饭呀!”于是我明白了,我这位同事一个多小时的谈话完全是做了无用功。我想,像这种傻事,我肯定也做了不少。后来我对这种事就开始注意了,基本原则是:个别谈话能不谈就不谈,谈起来看情况不对就立刻刹车。我发现我这么做并没有什么坏处,还节约了很多时间。现在我把我的一些经验介绍给各位。
有下列情况,个别谈话最好不要进行,否则就可能做无用功。
(1)同样内容的谈话已经做了两次以上还没有效果,那就别谈了,开始想别的办法,或者暂时静观。
(2)有些学生谈话时态度很好,但行动没有变化,跟这种学生就不要谈话了,此时的谈话只不过是教师的精神安慰剂,没有实际意义。
(3)谈话之前必须把情况搞清楚,否则也可能做无用功。
(4)师生都在气头上时,最好先别谈,否则谈话就会变成争吵,没有教育作用。这个时候冷处理较好。
(5)对于有些学生(特别是初中以上的学生),你会发现他对你找他谈话早有准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谈。别找钉子碰。应换个时机,换个突破口再谈。
(6)教师只觉得应该找某学生谈话,却并没想清楚该谈什么,谈话的具体目的是什么,这时候最好别谈,要想清楚再行动。
个别谈话已经开始了,就一定要察言观色,密切注意对方的表情(特别是眼神),如果在谈话中发现以下情况,应该立即终止谈话,否则后面的谈话就可能成为无用功,甚至更糟。
(1)对方明显有抵触情绪,而教师又没有办法改变谈话的气氛,那就先别谈。不要较劲。
(2)对方表情茫然、目光呆滞,那就说明他根本没听进去,说了也白说,不如各自休息。
(3)谈话中发现事实有出入,又不能仅听对方的一面之词,那就先别谈了,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谈。
(4)师生辩论起来,教师发现自己辩不过学生,这种情况在中学较多。这可能是因为学生的诡辩能力强于教师,也可能是因为学生 确有冤情,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先停下来为好。这时如果教师非要压倒学生,不但会浪费时间,而且后果也可能很不好。
我建议有心的老师把自己每次与学生的谈话做个简要记录,一个学期下来,就能总结出不少经验。这种记录可不是无用功,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2014—02—20)
【梦想成真(班主任之友)】
我很有同感!刚参加工作时,我满腔热情,只要发现学生没有好好学习,就找学生谈话,做了很多的无用功。现在我和学生谈话,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所以先倾听学生的想法,然后再说我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效果比以前好多了,我越来越有成就感了。
【王晓春读后】
“梦想成真”老师的帖子很有启发性。请注意他刚参加工作时是“只要发现学生没有好好学习,就找学生谈话”,而现在则“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你发现二者的区别了吗?这非常重要。难道一位教师发现学生没好好学习,找学生谈话,竟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就很有希望了。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很多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就会发现那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自己“觉得”那是在解决问题,实际上只是教师给学生“提要求”,甚至只是教师在那里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已。如果你真想解决问题,前提是搞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诊断),如果没有这个环节,教师的谈话就徒有“解决问题”的外表,在本质上与解决问题无关。“梦想成真”老师早期与学生的谈话,可能就是徒有其表,做了很多无用功,后来他觉悟了,发现真要解决问题得先搞清楚问题。于是,他再谈话就不急着自己先发表意见,而先让学生说,自己边听边想,搞清楚情况再发言,这种谈话才谈得上是“解决问题”。无用功做得少了,自然就有成就感。反过来说,如果你老是觉得自己与学生谈话缺乏成就感,那很可能是你做了太多无用功,你还停留在“梦想成真”老师的第一阶段,你还没觉悟。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一种“检测剂”——如果一位教师与学生谈话喜欢先让学生说,他就确实在解决问题;如果一位教师与学生谈话习惯于上来就自己大发议论,像讲课一样(这种现象很普遍),则他并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做无用功。
(2014—02—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