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102.4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6.2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7.9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9.4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102.4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4.4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9.8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38.2
|
內容簡介: |
王云五全集,在台湾以《王云五先生全集》为题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次我社以简体字出版王云五先生的全部著述,在原版本的体例、格式、标号和文字等方面作了必要的整理订正,并省略各册相互重复的篇目,增补我们发现的著作。全集共20册30种,700余万字,内容保留原貌。
|
目錄:
|
1 先秦政治思想
两汉三国政治思想
2 晋唐政治思想
宋元政治思想
3 明代政治思想
清代政治思想
4 民国政治思想与中国政治思想之综合研究
5 先秦教学思想
汉唐教学思想
6 宋元教学思想
明清教学思想
7 革新时代教学思想
8 中国历代教育思想综合研究(上)
9 中国历代教育思想综合研究(下)
10 中国古今治学方法
论学
11 论世局
谈政治
12 论管理
论经济
13 论教育
论为人
14 一九四八大风大浪:从政回忆录
国民大会躬历记
15 八十自述(上)
16 八十自述(下)
17 最后十年自述(上)
18 最后十年自述(下)
19 序跋集编(上)
序跋集编(下)
20 谈往事
访英日记
纪旧游
纪事诗存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革新时代初期的教学思想
思想可以产生事实,事实亦能影响思想,彼此互为因果。我国教与学的思想,数千年来,无不基于本国固有的文化。文化的一般定义为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愈进步,文化也愈进步。我国古来的生活方式所根据与表现者为礼乐,礼乐之表现在周代已大备;因之周代的文化恒为后世所矜式。同时,周代中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尤为发达,真是百家齐鸣,有如西方希腊雅典发皇时期之丰富。揆厥原因,在此时期,周室徒拥虚名,诸侯殆如独立,与雅典的城国时期相似。学者的主张不得志于甲国者,辄转而之乙国丙国,以其主张,自鸣于各该政权,期大行其道。
此时期思想派别甚多,举其主流有儒道法墨四者。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其来源甚古,一脉相承,而集大成于孔子。其究竟之理想为仁与恕,其施行之主要教化在礼与乐。道家以黄老为宗。然由黄帝以迄周代之老子,年湮代远,中间不闻有何过渡之桥梁。据实言之,当为周代老聃与庄周等的思想,而后世更远溯至黄帝。然谓老庄以前,无先导之者则又不然。据汉书艺文志述其主旨,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质言之,在养先天之性,使人之精神身体两得平安。从老子道德经所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可得概略。墨家可追溯之渊源为周代之墨翟,然一种思想之发生以至成熟,当非一人之力,意其前仍有若干迹象,特不若儒家之可以远溯耳。其主旨在兼爱、上贤与节用。此一学派,自秦而后殆绝,幸墨子一书,流传甚广,吾人今日尚能体认其梗概也。法家据汉书艺文志称“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所谓理官,便是司法官。又据孟子所称:舜为天子,皐陶为士,则尧舜时代已有理官,即儒家亦不反对信赏必罚之原则。惟周末,商君,申不害,韩非诸人之主张,则过分祟尚法制,刻薄寡恩,尤以商君为甚。至于管子汉志虽列为道家,隋唐志均改列于法家,后志实较正确。盖管子所称“不法法,则无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二语可为代表。世称申韩为法家之祖,实则管仲当被推为法家真祖,以其主张,多合乎现代的法学思想也。
自汉以后,儒家被尊为思想正宗,道法二家,时盛时衰,迄于今其影响力仍存在,独墨家虽传诵不衰,其影响力殆等于零。自宋以后,外来的禅家思想,于或隐或现之下,渗入于儒家,其影响力亦不可漠视。然无论如何,儒家思想,在教与学上,自汉迄清末,彻头彻尾是主要的根据,是无可否认的。惟自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创钜痛深,目击西洋之船坚炮利,在教与学上,不免渐渐起了多少改革,以期适应局势。由于教与学受了新的冲击,为数千年来所未有,从此以后我国的教学便进至一个革新时代,而不能如本书一至四册之按朝代区分。此一时代当从清季咸同以后开始,以迄于今兹,其时代可称为革新时代,因而本册之各称当为革新时代的教学思想。此时代初期之革新教学行为与思想,不始于任何一人,举其较重要者,有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李端棻、王文韶、盛宣怀、张百熙、张之洞诸人。其范围,则学校方面由同文馆及若干专业学堂而至京师大学堂;游学方面,则由幼童,以至船政学生,海军学生等。译书方面,则有官书局及江南制造局等。兹分别就上举六节,摘述有关文书及其创设之人,然后略加评论。
第一节?学校
括有(1)同文馆,(2)广方言馆,(3)船政学堂,(4)水陆师学堂,(5)天津中西学堂,(6)翻译书院,(7)大学堂,(8)革新学制诸目。
(1)同文馆
清咸丰十年,既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旋由该衙门于同治元年附设此馆,延西人为教习,教授英、法、德、俄四国语言文字,兼授天文、化学、算学等。又该衙门为恭亲王奕?所主持,当然调用彼时所谓熟识洋务之人员为助理。此一最早设置之新学堂究为何人所创设,尚无从考证。惟冯桂芬之校邠庐抗议四十八篇中,曾有采西学,制洋器,设立同文馆,重专对等议,是否有多少间接影响,亦意中事。要之,毕竟为彼时局势所要求,奕?为人尚开通,毅然为此,亦固其所。顾彼时仍有守旧之大臣如倭仁者,竟于同治六年疏请停办该馆,其理由谓“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今求此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款,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抗弱者也”……“且夷人者,吾仇也。咸丰十年,称兵犯顺,凭陵我畿甸,震惊我宗社,焚毁我园囿,戕害我臣民;此我朝二百年未有之辱……今复举聪明隽秀,国家所培养,而储以为用者,变而从夷,正气为之不伸,邪气因而弥炽,数年以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此疏奉交恭亲王议后。经即覆奏,大意谓“前因倭仁条奏,谓此事窒碍难行,经沥陈举办情形,实具不得已苦衷,并系与各省疆臣悉心商筹,非臣等私见……况雇觅洋人,不过与之讲求其法,并奏明不修弟子之礼。此折业经发钞,倭仁岂有不知,乃一则曰师事夷人,再则曰奉夷为师。辄臆造师事名目,阻人向往。当御史张盛藻奏此事明奉谕旨之后,臣衙门投考者尚不乏人,自倭仁倡议以后,京师各省士大夫,聚党私议,甚且以无稽谣言,煽惑人心。臣衙门遂无复有投考者……今人心既为浮言所摇,臣等无从勉强。拟就见在投考者择期考选,取中者入馆研究,仍时加察核,倘有弊端,即奏请裁撤……”足见举办一项新政,真是不易。
(2)广方言馆
此为同治二年李鸿章奏请设置,其有关文件如左*:
(请设广方言馆疏)窃臣前准总理衙门来咨,遵议设立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如同文馆等。
因伏维中国与洋人交接,必先通其志,达其欲,周知其虚实诚伪,而后有称物平施之效。互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字者不少,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朝章宪典吏治民情,言之历历。而我官员绅士中,绝少通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各国在沪均设立翻译官一二员,遇中外大臣会商之事,皆凭外国翻译官传述,亦难保无偏袒捏架情弊。中国能通洋语者,仅恃通事。凡关局军营交涉事务,无非雇觅通事,往来传话。而其人遂为洋务之大害。查上海通事一途,获利最厚;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其人不外两种,一广东宁波商伙子弟,佻达游闲,别无转移执事之路者,辄以学习通事为逋逃薮。一英法等国设立义学,招本地贫苦童稚,与以衣食而教肄之。市儿村竖来历难知,无不染洋泾习气,亦无不传习彼教。此两种人者,类皆资性蠢愚,心术卑鄙,货利声色之外,不知其它。且其仅通洋语者十之八九,兼识洋字者十之一二。所识洋字亦不过货名价目与俚浅文理,不特于彼中兵刑食货张弛治忽之大,瞢焉无知;即遇有交涉事宜,词气轻重缓急,往往失其本旨;惟知藉洋人势力,播弄挑唆,以遂其利欲,蔑视官长,欺压平民,无所忌惮。即如会办防堵一节,闲与通习汉语之大酋晤谈,尚不远乎情理,而琐屑字件,势不能一一面商。因而通事假手其闲,勾结洋人,为分肥之计;诛求之无厌,挑斥之无理,支销之无艺,欺我聋喑,逞其簧鼓,或遂以小嫌酿大衅。洋务为国家怀远招携之要政,乃以枢纽付若辈之手,遂至彼己之不知,情伪之莫辨;操纵进退讫不得其要领,此非细故也。京师同文馆之设,实为良法。行之既久,必有正人君子奇尤异敏之士,出乎其中,然后尽得西人之要领,而思所以驾驭之,绥靖边陲之原本,实在于此。惟是洋人总汇之地,以上海广东两口为最,种类较多,书籍较富,见闻较广,语言文字之粗者一教习已足,其精者在博采周咨,集思广益,非求之上海广东不可。故行之他处,犹一齐人傅之说也,行之上海广东,更置之庄岳之闲之说也。臣愚拟请仿照同文馆之例,于上海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兼聘内地品学兼优之举贡生员,课以经史文艺。学成之后,送本省督抚考验,请作为该县附学生,准其应试。其候补佐贰佐杂等官,有年少聪慧愿入馆学习者,呈明由同乡官出具品行端方切结,送局一体教习,藉资照料。学成后,亦酌给升途,以示鼓励。均由海关监督督筹试办,随时察核具详。三五年后,有此一种读书明理之人,精通番语;凡通商督抚衙门及海关监督应添设翻译官承办洋务者,即于学馆中遴选承充,庶关税军需可期核实,而无赖通事亦稍敛迹矣。夫通商纲领,固在总理衙门,而中外交涉事件则两口转多,势不能以八旗学生兼顾,惟多途以取之,随地以求之,则习其语言文字者必多。人数既多,人才斯出。彼西人所擅长者,推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象之法,无不专精务实,泐有成书,经译者十才一二,必能尽阅其未译之书,方可采赜索隐,由粗显而入精微。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巧技,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裨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