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72.5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6.4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102.4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102.4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3.9
|
編輯推薦: |
这些国情迥异、发展模式全然不同的国家如何成为世界经济版图里最有活力的区域?
央视财经频道历时15个月倾力打造、4支团队深入4个国家,10位现任及前任国家领导人,180多位受访者共同解读。
纪录片《金砖之国》创造了中国电视媒体的诸多第一,第一次对南非好望角、罗本岛,巴西圣保罗基督山像、亚马孙平原以及伊瓜苏瀑布进行全高清航拍;第一次深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出生地姆维佐、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西伯利亚大铁路和地下冻土、印度恒河祭拜现场进行拍摄。这些或宏伟大气,或奇特别致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
本书以纪录片《金砖之国》内容为基础,根据纪录片创作团队的采访内容,增加了因为时间关系在纪录片视频中无法体现的内容,使论述更加充分。
|
內容簡介: |
强人辈出的俄罗斯如何进行大国的再造,华美天堂印度如何诠释“不可思议”,辽阔丰美的巴西经历了怎样的起落沉浮,“彩虹之邦”南非如何在包容与融合中前行?金砖国家,这些全球经济版图中的耀眼明星,它们身处世界的不同方位,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却在书写同一部经济腾飞的奇迹。
《金砖之国》系统梳理了四国经济发展与人文变迁的历史脉络,生动展示了各国经济特色,客观纪录了近20年来各国政府为解决经济、民生难题不断改革的历程。
《金砖之国》还生动记录了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个体故事,折射金砖各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以及民族特性。让观众感知的金砖国家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真实可触、可感的具象存在。
本书以纪录片《金砖之国》内容为基础,根据纪录片创作团队的采访内容,增加了因为时间关系在纪录片视频中无法体现的内容,使论述更加充分。
|
目錄:
|
序
01 俄罗斯
负重前行
大国再造
02 印度
不可思议
古域晨晖
03 巴西
桑巴变奏
升腾亚马逊
04 南非
彩虹新生
祈福好望角
05 总论
附录
|
內容試閱:
|
俄罗斯·负重前行
这里是法国达能集团俄罗斯分公司。
如今作为俄罗斯最大的食品生产商,如同这家公司在其它国家推行的战略那样,达能进入俄罗斯也是通过收购完成的。
不过,这次收购发生在20年前,股份是从职工的手里买来的。
1992年12月9日,俄罗斯著名的“布尔什维克糖果饼干厂”。俄罗斯的“世纪大拍卖”,在这里落下第一锤。
叶利钦,俄罗斯第一任总统。他任命盖达尔为代总理、丘拜斯为俄罗斯联邦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席。作为私有化改革的先锋,盖达尔和丘拜斯制订和实施了一场狂风骤雨般的市场化改革。
改革的开始并非一帆风顺,一锤定音的背后是排山倒海的反对浪潮。
尽管如此,俄罗斯的私有化却冲破重重阻力,借助债券这一主要手段稳步推进。
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博物馆馆长 德·利·康德拉季耶夫
【我知道布尔什维克糖果饼干厂,但很可惜我并不是很了解它当时是不是私有的,具体到与我们的交易所有关系的都是一些大公司,比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一些大型企业。说实话,像饼干厂这种企业都是些小股票,对我们来说,还有一些比饼干厂更重要的企业,就是像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这样的大企业。】
这是一场货币改革,它让人们在一天之内把自己的钱变成了有价证券。
【说实话,我不想谈论那段历史,以及它对人民的巨大的欺骗。】尽管当时它可以在任何公司企业买进售出,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张债券拿到手上是做什么用的,【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金融寡头们。】
康德拉季耶夫,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博物馆馆长。在他的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张当时的债券。这张债券上印着1万卢布,按照当时丘拜斯的说法,每张债券券值2辆小汽车,相当于1万多美元。
就在普通人还在为使用债券而发愁的时候,嗅觉灵敏的投机家已经开始了他们的“黄金时代”——有人花1000美元换来的债券,成功买下一家机器厂;还有人用5万美元倒换债券,把克里姆林宫附近一栋4000平方米的古建筑据为己有。
类似这样的财富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据统计,俄罗斯仅用了4年时间就把约23的国民财富转移到私人手里。
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困境的俄罗斯,就以这样的方式走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这场疾风骤雨似的改革,加上与之配套的其它政策,诸如价格放开、财政货币政策双紧缩等等,在当时有个时髦的称谓:“休克疗法”。
巴西·桑巴变奏
1973年的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收回石油定价权,国际市场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一场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此爆发。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步子明显放慢了。严重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巴西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面对危机,巴西出台了第二个全国发展计划,大举推进能源、交通运输等大型国家项目建设,试图借助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这并没有让巴西经济危机得到缓解,由于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巴西开始大量借外债。
1981~1990年的十年里,巴西GDP年均增长率只有1.3%,人均GDP出现0.7%的负增长。经济危机背后,债务危机堪忧,巴西新借入的中长期贷款为380亿美元,而同期还本付息高达390亿美元,陷入了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这个十年成为巴西历史上“失去的十年”。
这十年,社会弊端在经济衰退中暴露无遗。过快的城市化、社会公平的缺失导致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被贫民窟、暴力犯罪和绝望所包围。
巴西利亚新城里胜利的呼号还萦绕耳边,库比契克时代的“巴西奇迹”却已成为过眼云烟。在拉美这片土地上,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其它国家也遭遇了同样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一时间,“拉美病”在南美洲扩散开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衰退、高额外债成为拉美国家经济的特征。脆弱的巴西经济还被一个可怕的恶龙所包围,那就是长期困扰巴西的通货膨胀。1989年,巴西通胀率首次突破1476%,此后更如脱缰的野马一发而不可收。
巴西伊大屋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艾伦·戈德费恩
【当时的失业率非常高,达到了15%~20%。现在失业率有所下降,在6%左右。从物品的价格来看,价格上涨得非常厉害,但是工资水平的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这意味着当我们拿到工资的那一刻,钱已经不值钱了。】
巴西卡多佐研究所员工 安娜·佩西尼
【上世纪80年代,我还是一个小孩,但那会儿跟家人去超市买东西的情景我现在依然印象深刻。当时人们的习惯是,一旦拿到了工资,就立即跑去超市买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饮料啊、食品啊,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每天会变很多遍。比如说牛奶,上午是一个价,下午是一个价,到了晚上又会是另外一个价。
所以说,商品的价格每天会变一遍、两遍或是三遍。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让自己手里的工资贬值。所以就有了人们一拿到工资就立即去超市买东西的现象。当时的普遍现象是,每当月初或月末发放工资的那段时间,超市里总是挤满了人。有时候需要全家出动去超市购物,因为人们要买的东西通常两三个推车才装得下,我们把这些叫做“每月必入物品”。
虽然在经济学方面,通货膨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普通人也搞不明白它其实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它的确影响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每次去超市的时候,都会看见很多贴价签的工作人员一直在贴价签,不同的价签上面打印着不同的价格。他们不停的给所有的商品贴不同的价签,因为商品的价格一直在变动。【当他们贴完一轮以后,就要开始贴下一轮了。你拿起一个商品,就可以看见上面贴着很厚一层标签。当你撕下一层层的价签的时候,大概能发现,它之前是2块钱,但现在它是8块钱;你可以发现不同的价格,知道它变了多少次。】
巴西投资和商业组织首席执行官 保罗·奥利维拉
在巴西还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是在通货膨胀时期,打车比坐公交更合适。坐公交是上车的时候付钱,而打车是在下车的时候付钱,这段时间内的通货膨胀就已经足够省下钱了。
1 038%,这是1988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1993年却已经达到2
489%,在这5年时间里巴西推出了三种货币,但是全部宣告作废。人们在发薪日排起长队买东西,否则第二天物价就会翻一番以上。对巴西来说,这都是一段漫长的、炼狱般的日子。改变这个困局,巴西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