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HK$
75.9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HK$
75.9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編輯推薦:
选点独特,纵览地球万象
本套装精选《国家公园》《高山》《大河》《文明奇迹》《水下天堂》《大迁徙》六大主题,跨越七大洲280余处自然与人文奇观,涵盖冰川、雨林、深海、峡谷、古建筑等多元地貌与文明地标。从黄石的火山秘境到亚马孙的原始流域,从金字塔的沙漠孤影到大堡礁的珊瑚迷宫,带您多维度解锁地球的壮美与人类智慧的深邃。
权威团队,解码自然与文明密码
由全球多位地理学者、历史学者、探险摄影师联袂打造,以“科学 故事”的视角,融合高清影像、地图与生态数据,揭秘高山的壮美、大河如何哺育文明、水下世界的五彩斑斓。既呈现了青藏高原雪豹生存的生态逻辑,亦解读了泰姬陵建筑背后的帝国史诗,满足探索者对知识与美的双重渴求。
视觉史诗,纸上游历星球脉搏
2400余幅国际顶级摄影作品,采用铜版纸全彩印刷,定格珠峰顶的极寒云雾、尼罗河畔的千年落日、蓝洞深处的幽蓝幻境……让书页成为穿越时空的任意门——足不出户,即可与角马共奔塞伦盖蒂,随潜水者探秘沉船遗迹,在文明奇迹中触摸时光年轮。
內容簡介:
“美丽的地球·生命交响”系列由中国国家地理科普团队与意大利白星出版社联袂打造,以“自然与文明共生”为核心理念,为自然爱好者、文化探索者、摄影师及心怀远方的读者呈现一套跨越山河湖海、贯通生态与人文的视觉史诗。本套装精选《国家公园》《高山》《大河》《文明奇迹》《水下天堂》《大迁徙》六卷,以七大洲为经纬,用2400多幅国际顶级摄影作品、精准的地图与深入浅出的文字,带领读者足不出户纵览地球最深邃的壮美与人类智慧的璀璨光芒。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系列图书以世界各地特色鲜明、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基点,精选了位于七大洲的280余处地点,涉及上百个国家,多瑙河、亚马孙河、珠穆朗玛峰、勃朗峰、金字塔、蓝洞、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专业学者的详细文字和美轮美奂的摄影作品,为每一位渴望打开世界之窗、亲近自然的读者展示地球的多样地貌、神奇物种、文明奇迹。
關於作者:
保罗·诺瓦雷西奥
意大利地理学者,从事自然地理考察事业多年,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结合有独到的看法,并擅于将两者合理地融入自己的著作。
斯特凡诺·阿尔迪托
既是一名登山运动员、徒步穿越者,也是一位记者、摄影师和纪录片作家,同时还是一家意大利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人。他是国际高山保护组织Mountain Wilderness的重要成员,也是贯穿意大利境内所有山峰的路线——Sentiero Italia的开拓者之一。他撰写了超过50本有关登山的专业书籍,其中大部分作品主要描写勃朗峰及其附近山峰,为全球登山爱好者提供了超多实用信息,深受户外爱好者欢迎。
亚历山德拉·卡坡蒂菲罗
接受过古典考古学家的训练,毕业于罗马大学“拉萨皮恩扎”并获得专业。她在罗马竞技场特别总监、国家罗马博物馆和罗马考古区担任主任,担任阿尔特普斯宫国家罗马博物馆总部主任,并担任她主持的档案监督委员会的历史档案主任;她也是负责阿文廷地区考古保护的官员。她还是机构杂志Bollettino di Archeologia的编辑。她还曾担任意大利百科全书和辞典地形图馆长、罗马美国科学院摄影档案馆和国际统一图书馆的照管。
埃吉迪奥?特拉伊尼托
海洋摄影和海洋生物学的专家。他是意大利最知名的水下摄影师之一,并与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中心和出版商合作。他是“撒丁岛:潜水指南”(白星)一书的作者,他还撰写了几本关于潜水的书。他在最近的水下考古发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安吉拉·艾朵斯
意大利作家,自然科学学者,著有《Baby Animals》等世界野生动物科普书。
邸皓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于瑞典农业大学取得环境传播与管理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宣传和科学传播工作。作为执行主编和主笔撰写了《生命的力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百年》,并参与编写了《中国大猫》《守护雪山之王: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等图书。
本·霍尔
自然史方面的专家,伦敦动物学会会员,已经编写或参与编写了40多本参考书,他的作品曾经在BBC野生动物和鸟类观察杂志上发表,并在BBC网站上进行报道。
目錄 :
《美丽的地球:大河》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欧洲 EUROPE
泰晤士河――高贵的魅力 10
莱茵河――欧洲的动脉 24
伏尔加河――俄罗斯之魂 36
塞纳河――艺术的摇篮 44
卢瓦尔河――贵族之美 54
多瑙河――通向东方之门 66
杜罗河――信仰的边界 78
波河――从阿尔卑斯山到汪洋大海 84
|第二章|非洲 AFRICA
尼罗河――文明之父 92
尼日尔河――生命的馈赠者 108
刚果河――非洲的心脏 118
赞比西河――野性的天堂 126
|第三章|亚洲 ASIA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昔日的魅力 136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梵天之子 142
恒河――神圣之河 152
黄河――水之龙 166
长江――富庶之河 172
澜沧江—湄公河――永生的诱惑 178
|第四章|北美洲 NORTH AMERICA
育空河――冰下宝藏 192
圣劳伦斯河――鲸鱼之乡 200
哈得孙河――美洲之镜 214
科罗拉多河――宏大的河 224
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河――河流双胞胎 236
|第五章|中美洲和南美洲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奥里诺科河――通往黄金国度的途径 260
亚马孙河――河流之王 270
巴拉那河――理想国度与现实世界 286
地理名词中外对照表 296
《美丽的地球:高山》
序言
欧洲
本内维斯山
大特罗尔峰和特罗尔里根峰
纳兰霍-德布尔内斯峰
埃克兰山和拉梅热山
勃朗峰
马特峰
玫瑰峰
少女峰、艾格尔山和门希峰
巴迪勒峰
贝尔尼纳峰
奥特莱斯山
克罗宗布伦塔峰和巴索峰
大格洛克纳山
三大峰
奇韦塔山
马尔莫拉达峰
特里格拉夫峰
埃特纳火山
奥林波斯山
非洲
哲嫩山
尼拉贡戈火山
鲁文佐里山
伦盖火山
基里尼亚加峰
乞力马扎罗山
亚洲
穆萨山
汗腾格里峰和托木尔峰
川口峰群
南伽峰
乔戈里峰
加舒尔布鲁木山
希夫令山
冈仁波齐峰
安纳布尔纳峰
鱼尾峰
珠穆朗玛峰
洛子峰和努布策山
阿马达布朗峰
干城章嘉峰和马卡鲁峰
富士山
基纳巴卢山
大洋洲和南极洲
库克峰
文森山
北美洲
麦金利山
阿斯加德山
洛根山
罗布森山
圣海伦斯火山和雷尼尔火山
大蒂顿山
埃尔卡皮坦山和雷尼尔火山
波波卡特佩特尔火山和伊斯塔西瓦特尔火山
南美洲
科托帕希火山和钦博拉索山
瓦斯卡兰山和阿尔帕玛尤山
伊伊马尼山
阿空加瓜山
托雷峰和菲茨罗伊峰
帕伊内峰群
地理名词中外对照表
人名中外对照表
《美丽的地球:文明奇迹》
前言 1
第一章 欧洲
巨石阵 8
英国――索尔兹伯里
帕特农神庙 10
希腊――雅典
万神殿 14
意大利――罗马
斗兽场 18
意大利――罗马
圣马可大教堂 22
意大利――威尼斯
比萨斜塔 28
意大利――比萨
克里姆林宫 30
俄罗斯――莫斯科
沙特尔主教座堂 38
法国――沙特尔
锡耶纳大教堂 46
意大利――锡耶纳
阿尔罕布拉宫 50
西班牙――格拉纳达
圣母百花大教堂 56
意大利――佛罗伦萨
圣彼得大教堂 60
梵蒂冈――梵蒂冈城
圆厅别墅 66
意大利――维琴察
瓦西里升天教堂 68
俄罗斯――莫斯科
凡尔赛宫 72
法国――巴黎
彼得夏宫 78
俄罗斯――圣彼得堡
埃斯泰尔哈兹宫 84
匈牙利――费尔特德
神圣家族教堂 88
西班牙――巴塞罗那
埃菲尔铁塔 92
法国――巴黎
伦敦塔桥 96
英国――伦敦
包豪斯 100
德国――德绍
乔治·蓬皮杜
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104
法国――巴黎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110
法国――巴黎
古根海姆博物馆 114
西班牙――毕尔巴鄂
德国国会大厦 120
德国――柏林
艺术科学城 124
西班牙――巴伦西亚
柏林犹太博物馆 130
德国――柏林
罗马音乐公园 134
意大利――罗马
瑞士再保险大厦 138
英国――伦敦
第二章 非洲
吉萨金字塔群 146
埃及――开罗
卡纳克神庙 150
埃及――卢克索
阿布·辛拜勒神庙 154
埃及――阿斯旺
塞卜拉泰剧场 158
利比亚――塞卜拉泰
亚历山大图书馆 160
埃及――亚历山大
第三章 亚洲
波斯波利斯 168
伊朗――设拉子
长城 172
中国
卡兹尼神殿 174
约旦――佩特拉
圣索菲亚大教堂 176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圆顶清真寺 180
耶路撒冷
婆罗浮屠 184
印度尼西亚――爪哇
故宫 188
中国――北京
列吉斯坦广场 194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
布达拉宫 200
中国――拉萨
姬路城 204
日本――姬路
伊玛目清真寺 206
伊朗――伊斯法罕
泰姬陵 210
印度――阿格拉
泰国大王宫 216
泰国――曼谷
中银大厦 220
中国――香港
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 222
日本――大阪
吉隆坡石油双塔 226
马来西亚――吉隆坡
上海金茂大厦 230
中国――上海
阿拉伯塔酒店 234
阿联酋――迪拜
第四章 北美洲
美国国会大厦 242
美国――华盛顿
自由女神像 246
美国――纽约
克莱斯勒大厦 250
美国――纽约
帝国大厦 254
美国――纽约
流水别墅 258
美国――米尔润
金门大桥 262
美国――旧金山
威利斯大厦 266
美国――芝加哥
路易斯安那超级圆顶体育馆 268
美国――新奥尔良
古根海姆博物馆 272
美国――纽约
密尔沃基美术馆 276
美国――密尔沃基
第五章 中美洲和南美洲
太阳金字塔 284
墨西哥――特奥蒂瓦坎
蒂卡尔一号神庙 286
危地马拉――蒂卡尔
碑铭神庙 288
墨西哥――帕伦克
巫师金字塔 290
墨西哥――乌斯马尔
卡斯蒂略 292
墨西哥――奇琴伊察
国会大厦 296
巴西――巴西利亚
第六章 大洋洲
悉尼歌剧院 304
澳大利亚――悉尼
吉巴欧文化中心 308
新喀里多尼亚(法)――努美阿
地理名词中外对照表 314
人名中外对照表 317
作者名录 323
《美丽的地球:水下天堂》
前言 1
|第一章| 大西洋和加勒比海 ATLANTIC OCEAN AND CARIBBEAN SEA
伊斯特波特 8
美国缅因州――帕萨马科迪湾
“阿特拉斯”号沉船 12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眺望角
小巴哈马浅滩 16
巴哈马――大巴哈马岛
糖蜜暗礁 22
美国佛罗里达群岛――基拉戈岛
弗朗西斯角 28
古巴――青年岛
卡约布兰科岬角 32
古巴――拉戈岛
圣罗萨斯岩壁 36
墨西哥――科苏梅尔岛
蓝洞 42
伯利兹――莱特豪斯礁
三姐妹礁 46
英属大开曼岛――西北岩壁
卡塔利娜岛 52
多米尼加――埃斯特国家公园
拉法耶 56
法属马提尼克岛――钻石岩
所罗门角 60
法属马提尼克岛――福尔斯航道
萨帕塔海角 64
巴西――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岛
|第二章| 地中海 MEDITERRANEAN SEA
卡拉贝尔纳特岛礁 70
西班牙――梅达斯群岛
大康格鲁岛 74
法国――马赛
韦尔特岛 78
法国――拉西约塔
加比尼勒浅滩 82
法国――耶尔群岛
庞珀洛讷浅滩 88
法国――圣特罗佩
“那座山” 92
意大利――菲诺港
梅鲁维尔 98
法国――拉韦奇岛
帕帕浅滩 104
意大利――塔沃拉腊岛
锡拉山 108
意大利――墨西拿海峡
科隆巴拉浅滩 112
意大利――乌斯蒂卡岛
克罗沃里岛 116
希腊――克基拉(科孚)岛
|第三章| 红海 RED SEA
杰克逊岩礁 122
埃及――蒂朗岛
乌姆西德角 128
埃及――沙姆莫亚
鲨鱼礁 134
埃及――穆罕默德角
布拉夫角 140
埃及――朱巴勒海峡
无忧礁 144
埃及――古尔代盖
阿布拉马达沙丘 148
埃及――古尔代盖
弟弟岛 152
埃及――兄弟群岛
海底生存研究工程Ⅱ期遗址 158
苏丹――沙阿鲁米
|第四章| 印度洋 INDIAN OCEAN
塔尼克利岛 164
马达加斯加――贝岛
布里萨尔 168
塞舌尔――马埃岛
“幸运地狱” 172
马尔代夫――阿里环礁
马亚提拉 176
马尔代夫――阿里环礁
弗斯瑟约暗礁 182
马尔代夫――菲力杜环礁
黑岩 188
缅甸――丹老群岛
象头石 196
泰国――锡米兰群岛
红石 200
泰国――洛克群岛
|第五章| 太平洋 PACIFIC OCEAN
佩斯卡多岛 206
菲律宾――宿务
杰西比兹利暗礁 212
菲律宾――图巴塔哈群礁
南角 216
马来西亚――西马丹岛
柳珊瑚丛林 224
中国――弹丸礁
图兰奔 228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利库安2 232
印度尼西亚――万鸦老
马里马布克 236
印度尼西亚――瓦卡托比
南埃马 244
巴布亚新几内亚――金贝湾
蓝角 248
帕劳――帕劳群岛
鳕鱼洞 256
澳大利亚――利泽德岛
鳕鱼峭壁 262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礁
柱石 270
澳大利亚――中北部海岸
金色礁岩 278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
蒂普塔航道 282
法属波利尼西亚――朗伊罗阿环礁
图皮提皮提角 288
法属波利尼西亚――博拉博拉岛
大洋柱石 29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梅尔湾
阿瓦隆赌场潜水公园 29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卡塔利娜岛
罗卡雷东达 300
厄瓜多尔科隆群岛――伊莎贝拉岛
地理名词中外对照表 304
《美丽的地球:国家公园》
第一章 亚洲
三江源国家公园 16
—中国
大熊猫国家公园 22
—中国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28
—中国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30
—中国
武夷山国家公园 32
—中国
穆罕默德角国家公园 34
—埃及
伦滕波尔国家公园 42
—印度
科比特国家公园 46
—印度
奇特旺国家公园 50
—尼泊尔
萨加玛塔国家公园 54
—尼泊尔
上信越高原国家公园 58
—日本
科莫多国家公园 62
—印度尼西亚
丹浓谷保护区 68
—马来西亚
第二章 欧洲
阿比斯库国家公园 76
—瑞典
塔特拉国家公园 80
—波兰 斯洛伐克
瓦登海国家公园 84
—德国
拜恩林山国家公园 88
—德国
湖区国家公园 94
—英国
克罗港岛国家公园 98
—法国
瓦努瓦斯国家公园 102
—法国
塞文山脉国家公园 106
—法国
瑞士国家公园 108
—瑞士
大帕拉迪索国家公园 112
—意大利
阿布鲁佐国家公园 118
—意大利
多尼亚那国家公园 124
—西班牙
第三章 非洲
马哈尔山国家公园 134
—坦桑尼亚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 138
—坦桑尼亚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与马萨伊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 144
—坦桑尼亚 肯尼亚
察沃与安博塞利国家公园 156
—肯尼亚
维龙加国家公园 162
—刚果(金)
埃托沙国家公园 166
—纳米比亚
莫雷米禁猎区与乔贝国家公园 170
—博茨瓦纳
克鲁格国家公园 174
—南非
卡拉哈迪跨境公园 178
—博茨瓦纳 南非
阿尔达布拉环礁 182
—塞舌尔
第四章 大洋洲
大堡礁海洋公园 190
—澳大利亚
卡卡杜国家公园 196
—澳大利亚
乌卢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 202
—澳大利亚
拉明顿国家公园 208
—澳大利亚
卡里基尼国家公园 212
—澳大利亚
库克山国家公园 216
—新西兰
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 222
—美国
第五章 北美洲
迪纳利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234
—美国
班夫与贾斯珀国家公园 240
—加拿大
黄石国家公园 246
—美国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254
—美国
大峡谷国家公园 260
—美国
布赖斯峡谷国家公园 264
—美国
大沼泽地国家公园 268
—美国
第六章 南美洲
科科岛国家公园 280
—哥斯达黎加
卡奈马国家公园 284
—委内瑞拉
加拉帕戈斯群岛国家公园 288
—厄瓜多尔
潘塔纳尔马托格罗索国家公园 296
—巴西
伊瓜苏国家公园 302
—阿根廷 巴西
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 306
—阿根廷
百内国家公园 310
—智利
地理名词中外对照表 316
人名中外对照表 322
作者名录及供图说明 324
《大迁徙:地球上最伟大的生命旅程》
前言:运动中的生命
002如何迁徙
004什么是迁徙
008 季节更替
012 繁殖的迫切需要
015 游荡者和入侵者
018 守时
021 活着完成旅程
024 援助之力
027 不同线路
030 视觉信号
033 隐形的信号
036 头脑中的地图
038 神话和谜团
041 起源
043 迁徙的研究
046 逐渐增加的危险
049 灭绝的开始
052 陆上迁徙
054 驯鹿
057 北极熊
060 高海拔的生灵
062 戴氏盘羊
065 美洲野牛
068 草的海洋
070 角马
074 非洲象
078 从沙漠到河流三角洲
082 黄羊
085 欧旅鼠
088 帝企鹅
091红胁束带蛇
094 加拉帕戈斯陆鬣蜥
097 大蟾蜍
100 圣诞岛红蟹
104水中迁徙
106座头鲸
109 南露脊鲸
112 灰鲸
115 海象
118 南美企鹅
121肯氏龟
124 海龟
128 电磁引力
132 鲸鲨
136 大青鲨
139 北方蓝鳍金枪鱼
142 红大麻哈鱼
145 欧洲鳗鲡
148 最大规模的迁徙
152 南极磷虾
155 眼斑龙虾
158 巨型乌贼
162空中迁徙
巴西犬吻蝠165
167 黄毛果蝠
170 雪雁
173 小天鹅
176 弄潮儿
178 短尾鹱
181 大西洋鹱
184 白鹳
187 鹗
190 斯氏鹭
194 水火肆虐的大陆
197 美洲鹤
199 红腹滨鹬
202 斑尾塍鹬
205 北极燕鸥
208 来自北极地区的入侵
210 红喉北蜂鸟
213 南红蜂虎
216 家燕
219 欧柳莺
222 斑姬鹅
225 白颊林莺
228 大群微型飞行动物
230 黑脉金斑蝶
233 碧伟蜓
236 沙漠蝗虫
240 全球动物迁徙热点区域
244 术语表
246 摄影师名录
內容試閱 :
《美丽的地球:大河》-前言
沙漠中,干涸的河流向行走在干枯河床上的人们诉说着它们的故事。我们细细观察脚下的沙粒:若沙粒是圆的,那么它们就是风化的杰作;若沙粒是不规则的形状,则说明它们由水冲刷而成。在这里行走,我们往往并不清楚自己是否走在河床上,也不知道河流曾经从哪里流过。有时,只有在数千米长的河岸踟蹰时,我们才容易想象河流曾经的样子。就在这里,河水为我们留下了“幻影地层”(phantom strata):被冲蚀的岩石、白色的矿物分层线以及光滑的孔洞和凹槽—这里曾有激流涌过,而低矮植物的倾斜方向则告诉我们河水的流向。
河流从不会消亡。一年之中,远处的山脉只需经历一次暴雨的洗礼,河水就能重新涨满,奔腾向前,对于流速较快的河流,这个过程仅需一天。活动在撒哈拉一带的图阿雷格人,在牧羊人和商队领袖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Aman, iman”,意思是“水就是魂”。在他们看来,河流生命的长短无关紧要,因为曾经奔腾而过的河水已为河床留下了足够植被继续生存的水分。从高处俯瞰,干涸的河流看起来像植被在河床上涌动不息。
在这些几乎全是绿色的小河中,我遇到了一条神奇的河,那是在9月的恩内迪高原上。这条如精灵般灵动的小河名叫阿歇伊,意为“总是充满水的地方”。虽然我只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山谷,那里长满了弯曲的刺槐和柔弱的灌木,但我知道,在河流狭窄的上游,一年365天,河水都像细线一样在岩石中间穿流而过,延伸数百米。阿歇伊河曾是加扎勒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广阔的乍得湖,与尼罗河平行,一路向北流去。如今,这条河流已经干涸,一些半游牧民族在其沿岸毫无生命的沙丘上艰难度日,而乍得湖也已萎缩成一个池塘。其实,在并不久远的一千年前以及17—18世纪,加扎勒河曾经二度流向北部沙漠中的盆地,改变了那里的一切。科学家预测,若乍得湖水位上升2米,将足以使恩内迪沙漠变成绿洲。
在阿歇伊河附近,我偶遇了一个来自拜德亚特游牧部落的小女孩,她叫阿查,用一束黄色金雀花嫩枝遮着脸颊。她用这束嫩枝来收集小而圆的黑色野生小米粒,两天里,收集到的米粒堆成了直径70厘米、高35厘米的小堆。“今年的雨水尤其多,”她说,“河流会带给我们足够的食物。”在1292年,来自设拉子的伟大波斯诗人萨迪这样写道:“从高山上狂奔而来的激流在悬崖处消失,最微小的水滴被太阳吸收并被带到天空中。”
尽管世界上所有河流的储水量仅占全球可用淡水450万立方千米的一小部分,但这些河流不仅是航路,流动的河水还蕴涵着巨大的动能。在变成瀑布从天而降之前,一路流向低处也说明其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如人类一般,河流也拥有不同的起源。罗讷河发源于冰川中一条结冰的小溪,伏尔加河则来自沼泽。河水也可能起源于巨大的湖泊,如安加拉河就来自于贝加尔湖;而艾塔斯卡湖那样的小湖也可以是密西西比河的发源地。河流的源头还可能出自山侧,如谢南多厄河和波河,也可能以非对称的形式蜿蜒现身于草原,例如泰晤士河。而说到古老的尼罗河,自希罗多德的时代以来的2000多年里,其源头问题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值得付出一切努力去探索。
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流动的水是一个对初始条件和构造非常敏感的复杂系统,没有任何方程组能够准确描述河水的运动,其流动路径也不可预测。河流系统初始状态中极其微小的变化,都会使之产生数学理论中的混沌行为。河流吸引着万物生灵,同时也是阻碍它们的屏障。人类最初在非洲大陆开始进化时,先是生活在森林中,然后移居至热带稀树草原,网状河流将不同的群体隔离开来,以镶嵌模式加速了人类的进化发展:某一地区的人类开始直立行走;另一处的人类则拥有了娴熟的手工操作能力;而其他地区的人类的颅骨有了质的变化。当河水干涸或河道改向时,一些障碍也随之消失,促使不同人种融合,产生新的基因和特征组合。
科学家们正是在非洲湖泊附近的河流(现今已干涸)沿岸,发现了最早的人类化石,其中一些化石已有400万年的历史。在流向肯尼亚图尔卡纳湖的纳里奥科托姆河沿岸,科学家们发现了人类的祖先—东非直立人的化石。那是一个9岁男孩,身高大概1.6米,如果他能活得久一些,也许能长到2米。在大约160万年前的一天,这个男孩步履艰难地来到河边喝水,他因上排臼齿左侧的脓肿(从头盖骨化石中可以明显看出)而高烧不止,这正是他的死因。冰凉的河水抚慰了倒在水中的男孩,河流冲积而来的沉淀物将他覆盖、掩埋。多亏了河流,才使得这个图尔卡纳湖男孩变为永恒的WT15000号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原始人类骨架化石。
如同人的生命一样,一些河流也会走到尽头。在非洲南部,奥卡万戈河的河道因地震而改变,无法汇入赞比西河,最终消亡在一片内陆三角洲中。那里有成千上万条小渠,河水澄澈透明,是众多珍奇动物的家园。沿着河道前行,河流的冲击力逐渐减弱,河水无力侵蚀河床,只是徐徐滑过,在马卡迪卡迪盐沼,河道越来越宽,最终只留下白色的淤泥。我们曾经尝试着跟随一群布须曼人跋涉到那里,好在我们未雨绸缪,中途预先停下补充了水分。相较而言,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沙漠生存经验就丰富多了,他们总能知道如何利用周期性河流。这些河流为吉布森沙漠周围的死水潭(临时井)补给水源,或者从昆士兰的大分水岭向西流去,为澳大利亚中部的自流水盆地补给地下水。那些死水潭如海市蜃楼一般虚幻缥缈、行踪不定,但像土著猎人那样熟知图腾习俗的知道如何追根溯源以及如何生存下去。
河流是这个神奇世界的一部分,那些数不尽的晶莹水珠证明了这一点,从远古时期,非洲黑人就在河床里发现了这些水珠的稀少和珍贵。河流因其川流不息的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成为人类的工具。河流提供水源,有河流的地方催生了集权体制的帝国,专制管理使广袤的土地具有生产力,逐渐形成一个“水利社会”的模式。不朽的建筑和专制的政治体系都需要长期拥有和控制劳动力,来构建和维护水利社会的结构。一段公元前4000年的苏美尔文字这样记载:“没有专制,就不会有城市诞生,河水也不会离开它们的河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是典型的水利社会,远自巴比伦,近到纽约,这些城市(“文明”这个字眼产生了)都傍水而建,因河水而生,依赖河水存在。
密苏里河上建有一个又一个的人工湖,堤坝坚不可摧,翻腾的狂涛无法撼动钢筋水泥。如今,每年地球上至少有500座大坝落成,这意味着世界上超过60%的河水被人类控制、约束着。撒哈拉沙漠的贝都因人在洗礼时,用沙子代替水净身,他们这样表达“渴”的概念:“一个人挖了一口井,找到了水。他还不满足,继续深挖,最后找到的只有灰烬。”
《美丽的地球:高山》-本内维斯山
比起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本内维斯山看起来仅仅是座小山峰,海拔只有1344米,但它仍是不列颠群岛的最高峰。本内维斯山东北部有一面壮观而陡峭的火山岩壁,每年夏天,成千上万名徒步者会沿着距离威廉堡不远的一条非常累人的通道来到这里,攀登这面岩壁。
自19世纪以来,英国的登山者就一直活跃在苏格兰的高山与峡湾之间,并在本内维斯山上开辟了数十条难度不一的登山路线。虽然本内维斯山的几座高峰(尤其是托尔岭)的攀登难度为中级,但迪尔格山(高259米的山坡)上到处是裂缝、悬崖和垂直的岩石,攀登起来极具挑战性。
冬季,本内维斯山的环境会变得异常严酷。每年的11月至翌年4月,苏格兰高地受到从大西洋的水汽和冰冷北风的交替影响,雨水迅速转化为雪,雪又结为冰,这就导致本内维斯山的山脊和岩壁表面会被一层厚厚的冰层覆盖。19世纪末,哈罗德·雷波恩在本内维斯山开辟了登山路线,其难度远高于同时期勃朗峰的登山路线,从那时起,本内维斯山的冬季攀登活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人们对本内维斯山上那些近乎垂直的冰沟(如零号沟、五点沟)的挑战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用于攀登垂直冰面的工具(坚固的冰爪和带锯齿状镐尖的短冰镐)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发明出来。近些年来,优秀的冰岩登山者集中挑战了那些覆盖着一层薄冰的岩壁,这要求他们在攀登过程中全力以赴而无暇顾及他人。
自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阿尔卑斯山脉国家的顶级登山者都选择到苏格兰过冬,攀登本内维斯山的山脊、冲沟和冰岩。不过,就算不是登山者,也能欣赏到这些风蚀地貌的美景。在晴朗的日子里,常规的登山路线上往往挤满了人,而经过查尔斯·英格利斯·克拉克避难所(当地人称“CIC Hut”)到达山顶的漫长路线,则需要穿过荒凉的区域。从峰顶放眼望去,众多的山脉、山峰、湖泊和山谷间几乎没有人类存在的迹象。实际上,本内维斯山周围的高地是欧洲仅存的几大荒原之一。
《美丽的地球:水下天堂》-鳕鱼洞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几乎与澳大利亚的太平洋海岸平行,从南部班达伯格一直到北部的约克角,绵延2000多千米,陆上总面积比英格兰还要大,是地球上最长的珊瑚礁带。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大堡礁由两千多块独立的礁石和69座岛屿组成。从空中看,它像是一条缎带,闪着翡翠和蓝宝石般的光,上面的小岛就像绿心白边的煎蛋,而沙洲就像一个个白色的飞去来器。
大堡礁是各种海洋生物的家园,而且由于这里的热带气候,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珊瑚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的海螺和贝类丰富至极,样式繁杂,无穷无尽,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蠕虫、海绵、蟹和棘皮类动物也同样丰富多彩。承蒙严格的保护措施,大堡礁如今成了许多濒危物种的避难所。座头鲸从遥远的北极游过来,在这片不受打扰的温暖海域产下幼崽。仍然生活在地球上的海龟,地球上现存的7种海龟中,有6种在大堡礁无数的荒岛和沙洲中繁衍后代。在大堡礁北部,你还能看到海牛,即所谓的儒艮,以及生活在浅潟湖和红树林海岸中的咸水鳄。
对于自然学家,大堡礁拥有无穷无尽的魅力和挑战。许多研究站都致力于研究这里的地质、洋流和海洋生物。在利泽德岛上有一个大型的研究站,就在我们这次潜点的附近,可以通过岛上的地标——高390米的库克瞭望台(Cook’s Look)来识别。1770年,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库克船长在这座山丘上找到了通向外洋的航道。
著名的鳕鱼洞位于彩带礁第十号礁区。这里生活着一种巨大的石斑鱼,因为它们背上长着黑色斑点,被称为土豆鳕鱼(potato cod)或土豆石斑鱼(potato grouper),其实它们的学名叫蓝身大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这些鱼世世代代生活在一面向东伸展的斜坡周围,这里长期以来是保护区的范围。由于这些鱼从未被捕杀过,它们体型惊人,重达150千克、体长如同成年人的大鱼并不少见。黑斑石斑鱼一点也不怕人,它们非常好奇,还常常跟随着潜水者。不过潜水者千万避免触碰到它们,它们身上的黏液保护层一旦受损,寄生物就会迅速侵入,给鱼带来痛苦。
如果你能在这里待上几天,一定要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来时下水。而月圆之夜是观察石斑鱼交配的最好时机,它们黑白相间的身体变得浑身雪白,月亮升起那一刻便是它们好事开始之时。
鳕鱼洞的另一种居民是大型海鳝。它们的长度难以估量,不过根据可靠的记录,可能超过2米。海鳝不像黑斑石斑鱼那样毫无戒心,不过也允许你在近距离观察和拍照。
在由外部珊瑚礁形成的水道中,水流条件很适合与珊瑚海中的大型捕食者相遇。在这里最常见的是在觅食的黑尾真鲨,但灰三齿鲨也不少。在极少数情况下,你也许会碰到虎鲨,但它们并不具有攻击性,对领地内的潜水者基本视而不见。在珊瑚礁中绵延的沙床上,须鲨趴在沙子里休息。
你可以从附近的利泽德岛出发,也可以乘坐游览珊瑚海北部的游艇到达鳕鱼洞。当然,澳大利亚大陆上也有船只开往这里,需要一天的路程。
除了鳕鱼洞,这里还提供其他潜水项目,其中包括爆破水道(Dynamite Pass)的漂流潜水。当你穿过一条充满大大小小鱼群的水道进入潟湖时,最初强劲的水流会逐渐减弱。在这里,潜水者也能遇到这片区域的典型物种;另外,在洋流最强劲的地方,常常会遭遇大型鲨鱼和其他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