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奈特传(裸脊锁线版,德语直译新译本,内文附多张传主彩插)
》
售價:HK$
61.6

《
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
》
售價:HK$
97.9

《
甲骨文字综理表
》
售價:HK$
217.8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HK$
86.9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HK$
204.6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編輯推薦: |
本书依托于作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书,采用实证研究对丰富数据进行分析,全书结构清晰,行文规范,立论严谨,整体质量较高。
|
內容簡介: |
本书依托于2022年度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12015),以环京津地区河北省下辖71个县域为研究范围,参考多维贫困指数MPI,结合中国国情,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参考依据,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教育水平、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五个维度,选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就业率、人均粮食产量、自来水受益村率、移动电话用户率、路网密度、师资教育水平、受教育程度、卫生机构床位数、医疗技术人员比例、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3个指标,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赋权,构建了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计算模型,计算了2012-2019年环京津地区71个县域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作者以环京津的河北省所属地区为研究区域,对其相对贫困识别与协同治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
關於作者: |
刘海滨 管理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能源系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和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能源经济与政策、能源系统工程和企业安全管理等。近年来,先后主持研究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及企业委托课题3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软件著作权6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和教材2部。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010年入选教育bu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目錄:
|
目 录
前言
1 引 言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相对贫困的内涵和发展 3
1.2.2 相对贫困测量的研究进展 4
1.2.3 相对贫困时空演变的研究进展 6
1.2.4 相对贫困致贫因素的研究 8
1.2.5 夜间灯光数据在贫困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8
1.2.6 相对贫困协同治理研究 9
1.2.7 文献评述 10
1.3 研究内容 10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1
1.4.1 研究方法 11
1.4.2 技术路线 12
2 概念和理论基础 13
2.1 基本概念 13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13
2.1.2 相对贫困特性 13
2.1.3 多维贫困 14
2.1.4 产业扶贫 15
2.2 理论基础 15
2.2.1 空间贫困理论 15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6
2.2.3 协同治理理论 17
3 环京津贫困带相对贫困测度与识别 19
3.1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19
3.1.1 研究区域 19
3.1.2 数据来源 19
3.2 相对贫困多维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20
3.2.1相对贫困多维测度基础 20
3.2.2相对贫困多维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20
3.2.3 相对贫困多维测度指标相关性分析 22
3.3 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计算方法 23
3.3.1 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计算模型 24
3.3.2 赋权方法选择 26
3.4 县级尺度相对贫困测度与识别 28
3.4.1县级尺度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计算 28
3.4.4 县级尺度相对贫困识别 30
3.5 小结 32
4 环京津贫困带相对贫困时空特征研究 33
4.1 模型选择 33
4.1.1 全局Moran’s I计算方法 33
4.1.2 部Moran’s I计算方法 34
4.2 县级尺度相对贫困时空演变特征 34
4.2.1 县级尺度相对贫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4
4.2.2 与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名单比较 37
4.3 县级尺度相对贫困全局相关性分析 37
4.4 县级尺度相对贫困局部相关性分析 38
4.5 小结 40
5 环京津贫困带相对贫困影响因素研究 41
5.1模型选择 41
5.1.1 指标贡献度分析 41
5.1.2 地理探测器 41
5.1.3基于全息映射的面板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42
5.2 县级尺度相对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44
5.3 环境-地形因素对县级尺度相对贫困的影响 46
5.3.1环境-地形指标选取 46
5.3.2 地理探测器结果分析 47
5.4 产业发展对县级尺度相对贫困的影响 48
5.4.1 指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8
5.4.2 回归模型的选择与检验 49
5.4.3 结果分析 52
5.5 小结 59
6 环京津贫困带相对贫困协同治理研究 61
6.1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相对贫困监测 61
6.1.1 夜间灯光数据的校正 61
6.1.2 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估计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64
6.1.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乡镇尺度相对贫困监测 67
6.2 不同尺度相对贫困协同治理策略 69
6.2.1 县级尺度相对贫困协同治理策略 69
6.2.2 乡镇尺度相对贫困协同治理框架 70
6.2.3 D县Q镇相对贫困协同治理具体策略 71
6.3 小结 75
7 结论与展望 76
7.1 研究结论 76
7.2 主要创新点 77
7.3 政策启示 78
参考文献 79
附 录 A 90
附 录 B 91
附 录 C 107
附 录 D 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