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修复12000颗心
》
售價:HK$
65.8

《
怪谈百物语:荒宅神火
》
售價:HK$
63.8

《
殢春风
》
售價:HK$
49.5

《
经典工笔画临摹技法详解:人物
》
售價:HK$
140.8

《
耳鼻喉科诊断指南(第二版)
》
售價:HK$
184.8

《
物联网在行业转型中的应用
》
售價:HK$
108.9

《
低空经济数字基础设施关键技术与规划方法
》
售價:HK$
109.8

《
声与色(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44.0
|
編輯推薦: |
1.是书为在南社成立115周年之际推出的一部填补南社研究空白的专科工具书,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南社历史的概貌。
2.该书由南社后期主任姚光之子姚昆田领衔主编,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南社史专家杨天石撰写序言,百岁文化老人黄苗子生前题写书名。
3.“文有南社,武有黄埔。”南社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首个革命文学团体,其所倡导的爱国、创新、进取的南社精神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南社大辞典》就是这样一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精神的主题出版物。
|
內容簡介: |
《南社大辞典》是南社后裔、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姚昆田主编的一部汇集南社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南社历史全貌的中型专科辞典,同时也是一部凝聚近百位南社专家学者十余年心血和汗水、填补南社史研究空白的奠基之作。本词典共分人物、专著、杂记三大板块,正文按照词目笔画排序。全书规模110余万字,共计收录词目约4100条、配图120余幅,力求全面、客观、深入地反映了南社研究的整体面貌。书后附有南社活动大事记、南社人士名号对照表、南社社友情况一览表、南社成员创办学校一览表方便广大读者查检使用。
|
關於作者: |
姚昆田(1927—2021),南社后期主任姚光之子、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即在外交部工作,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1980年初调任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并在上海大学等多所大学兼任教授。生前倡议建立“旅游文化学”,并在上海成立全国第一家旅游文化研究会(后改名为协会),被推举为会长。长期主持上海金山的南社纪念馆的工作,被誉南社“活化石”。
|
目錄:
|
目录 序(杨天石) 1
前言(姚昆田) 1
凡例 1
词目表 1
正文 1
附录 429
附录一:南社活动大事记 429
附录二:南社人士名号对照表 444
附录三:南社社友情况一览表 510
附录四:南社人士创办、主持学校一览表 525
编后记 537
|
內容試閱:
|
序言
杨天石(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几年前就知道,上海姚昆田等先生要编《南社大辞典》,这是推进中国近代文化和文学研究的当 然之举、必要之举。
南社发起于1907 年,正式成立于1909年11月13日,是清末和民国年间最大、最著名的文学团体。它以发扬“国粹”,继承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和明末的几社、复社两团体为号召,始创于苏州,活动中心在上海。其发起人为吴江人陈去病、松江人高旭和吴江人柳亚子。“南者,对北而言,寓不向满清之意。”虎丘成立会议的17名南社社友中,有中国同盟会会员14人。辛亥革命前,南社有社友200余人,辛亥革命后陆续发展至1182人,涉及当时中国的19省、253个县。除南社本社外,浙江绍兴有越社,江苏南京有淮南社,沈阳有辽社,广州前有广南社,后有南社广东分社,它们都是南社的分支机构。南社的机关刊物为《南社丛刻》,自1910—1923年共出版22集。1923年,柳亚子为响应“新文化运动”,和沈雁冰、陈望道、廖仲恺、何香凝、沈玄庐等“新朋友”合作,成立新南社,出版《新南社社刊》1册。此外,湖南有南社湘集、福建有闽社、上海有南社纪念会,前后活动时间长达50余年。
南社成员大多为戊戌变法前后出现的、以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为目标的新型爱国知识分子。其中,既有孙中山的战友黄兴、宋教仁、陈其美、于右任和政治活动家张继、李根源、沈钧儒,有为中国革命献身的周实、阮式、宁调元、孙元、范光启、陈以义、陈子范、仇亮、姚勇忱、杨德邻、程家柽、邵飘萍、朱少屏等22位烈士,也有近代中国文学、艺术、教育、新闻、出版、翻译等多方面的文化、学术精英。鲁迅曾参加越社,仿《南社丛刻》之例主编《越社丛刊》。诗人、小说家苏曼殊,画家黄质(宾虹),书法家沈尹默,报人戴季陶、邵力子、邓孟硕,戏曲史家吴梅,翻译家马君武,教育家经亨颐,经学家、文字学家黄侃、黄节、马叙伦,文学史家黄人、谢无量,创办《科学》杂志的杨杏佛、任鸿隽,女词人吕碧城,以至“只手打孔家店”的吴虞等人,都曾列名社籍,并在不同时期参加过南社的活动。可以说,一时才俊,尽入社中。民国初年上海和许多城市的报纸,如上海的《民立报》《民权报》《天铎报》等,大都掌握在南社社友手中。
南社的活动年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型,成为响遍神州大地的号角,南社成员既投身这一伟大斗争,促成并保卫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出生和成长,又以其作品歌颂、反映、推动这一伟大斗争,充满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精神。辛亥革命前,他们瞻望未来,慷慨激昂,乐观豪迈,以贡献、牺牲为己任。如:
“理想飞腾新世界,年华孤负好头颅。”(柳亚子)“右手弹丸左民约,聆君撞起自由钟。”(柳亚子)“补天填海千秋事,莫漫伤心赋绿波。”(陈去病)“此去壮图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陈去病)“文明有例购以血,愿戴我头试汝刀。”(高旭)
“欲以一身撼天下,须于平地起波澜。”(马君武)
“甘以清流蒙党祸,耻于亡国作文豪。”(马君武)
辛亥革命后,他们苦闷、失望,然而并不灰心丧志,而是满怀悲愤,投入保卫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的斗争。其作品仍然斗志昂扬,激烈铿锵,鞺鞳有力。如:
“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苏曼殊)
“愿播热潮高万丈,雨飞不住注神州。”(宁调元)
“死如嫉恶当为厉,生不逢时甘作殇。”(宁调元)
“誓使华严从地起,莫临沧海哭途穷。”(马君武)
“当为效死沙场鬼,忍作偷生歧路人。”(王德钟)
这些诗,继承近代“诗界革命”的传统,以旧格律写新思想、新感情,反映出一代革命党人的高尚襟怀和精神世界,将永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瑰宝。
南社的活动年代,欧风美雨东来,悠久、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保持、发扬中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收来自西方的先进文化营养,创造民族的、民主的新文化,这是历史和时代对中国文化人提出的考题。南社发起人之一的高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宏观考察,提出必须以“吸收与保存两主义并行”为方针,主张既召唤“国魂”,保存国粹,维护中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同时也要吸取西方先进文化中的“大有利于我国者”,使中华文化“晦而复明”,昌盛光大。对于“国学”,则主张“拾其精华,弃其糟粕”。陈去病,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最早提倡戏剧改革。柳亚子,在创办《复报》时,特别以白话写作,标明“通俗体”。林白水,创办《中国白话报》,提倡书面语言革新,让“种田的,做手艺的,做买卖的,当兵的”都能明白。李叔同、欧阳予倩、陆子美,最早提倡新剧(话剧)。苏曼殊、王无生、包天笑等赓续梁启超等人的“小说界革命”传统,创办小说杂志,勇于写作新体小说。这些方面,这些努力,都上承戊戌时期兴起的文化革新,下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河。遗憾的是,囿于当时“国学保存运动”的主张,未能正确处理继承和革新、保存和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南社文化中的上述新因素,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倡导。因此,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之后,柳亚子只能和“新朋友”合作。
历史是滔滔不绝的江河,历史的书写也是绵延深邈,连绵不断。今天的中国是往日中国的继续和发展,今日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往日中国文化的继续和发展。正确总结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是有关中国今天和明天,是大事、要事;正确书写、总结南社这一近代最大的文学团体的历史,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中的得失,是其中的必要之举。
词典以词条及释义的形式反映和说明客观对象,有多种不同的样式。一类属于综合性、通用性,例如人们熟知的《辞海》《辞源》;一类具有专门性和专业性,如《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国近代史辞典》《辛亥革命辞典》《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及《孙中山辞典》等。它们的特点在于准确、简明、权威,读者通过条目检索,可以迅速得到有关对象的知识。由于其基本单位是条目,具有一般章节体或志传体史书不可能具有的全面性、细致性和灵活性。许多一般史著中无法处理、难以表述的问题,都可以设立条目,加以释义。读者需有所知时,检索相关条目,即可获得相关知识。有方便、准确之乐,而无四处求索、大海捞针之苦。因此,编纂词典是有功于学术、有功于读者的大事、好事和盛事。近年来,专门性、专业性的词典不断发展,不断增多,其故在此。
1958—1960年我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曾两次参加撰写《中国文学史》,均负责执笔南社的有关章节。毕业后,为中华书局写作过《南社》一书。此后,又与人合编《南社志》,计划分为《南社史长编》《南社人物志》两部分,意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南社的面貌。后来《南社史长编》出版,《南社人物志》流产,至今犹觉遗憾。不过,即使出版了,在全面反映南社、表述南社方面也还会有许多缺憾和不足。现在《南社大辞典》即将出版,它是反映南社历史全貌的专业辞典,同时也是一部汇聚诸多研究机构、专家十余年心血、填补空白的基础性工具书。其纪事时间,上起1897年6月,陈去病、金天羽与柳亚子的父亲柳念曾等人在吴江同里组织雪耻学会,企图洗刷甲午战败、清廷订立《马关条约》之耻,下至1949年4月16日南社、新南社北平中山公园举行的联合雅集止。它是对南社这一特大知识分子群体的史料、业绩进行整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将为进一步弘扬爱国、创新、进取的南社精神,扩大其影响、推进其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姚昆田等先生的这部大辞典是对多年来有关南社研究的大规模总结和积淀,是填补空白的大成之作。相信这部著作将会利用词典这一体裁的优长之处,完整地再现南社历史,弥补一般史著不可避免的缺憾和不足,进一步推进南社和中国近代文学以及文化的研究。
昆田先生是南社主要成员、1918年当选南社主任的姚光先生的公子,长期在中央外交、外事部门从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晚年不仅捐献其先人故居建设金山南社纪念馆,而且倡导建立“南社学”。他约集同志,致力于《南社大辞典》的编纂,勤勉设计,勤勉写作,孜孜不倦,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努力,终抵于成。我于欣喜、兴奋之余,因作此文,既以为序,亦以为贺。
2017年1月于北京东城之书满为患斋,同年4月改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