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儒家『诚』观念研究(观念史研究丛书)

書城自編碼: 406264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子部
作者: 刘乾阳|总主编:曾振宇
國際書號(ISBN): 9787533349882
出版社: 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312/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Elasticsearch实战(第2版)
《 Elasticsearch实战(第2版) 》

售價:HK$ 142.8
数字经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路径
《 数字经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路径 》

售價:HK$ 162.8
炉边夜话——深入浅出话AI
《 炉边夜话——深入浅出话AI 》

售價:HK$ 74.8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

售價:HK$ 110.0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 》

售價:HK$ 748.0
手把手教你养护关节
《 手把手教你养护关节 》

售價:HK$ 74.8
中国古典诗学源流
《 中国古典诗学源流 》

售價:HK$ 173.8
顷刻兴亡——吕思勉讲两晋南北朝(两晋·政治卷)
《 顷刻兴亡——吕思勉讲两晋南北朝(两晋·政治卷) 》

售價:HK$ 74.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4.1
《鬼谷子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

HK$ 35.5
《酒经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

HK$ 39.8
《茶经译注(修订本)》
+

HK$ 212.4
《韩非子译注(国学经典译注丛书)》
+

HK$ 186.3
《全注全译黄帝内经》
內容簡介:
“诚”观念贯穿儒学发展的始终,它的本义是 真实无妄,是说明天人之间相互连通的核心概念之 一。后来经过种种改造,其上附着了本体论、心性 论、修养论、功夫论等丰富的内涵。本书首先阐释 了“诚”的多层含义范畴,详细梳理了历代儒家学 派,如思孟学派、荀子、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等对 “诚”观念的理论建构与解构,充分肯定了“诚” 在儒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深刻反思了儒家“诚”观 念发展的得失, 指出了“诚”观念对当代儒学 发展的作用和价值。
關於作者:
刘乾阳,男,1987年生,山东邹城人。201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儒家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目錄
《观念史研究丛书》序言
章 儒家“诚”观念的内涵与起源
节 “诚”的内涵
第二节 儒家“诚”观念的发生
第三节 孔子忠信思想对儒家“诚”观念建构的启示
第二章 思孟学派“诚”观念的建构及其意义
节 郭店楚简所蕴含之“诚”思想发微
第二节 思孟学派对“诚”观念的哲学创构——以《中庸》《孟子》为中心的讨论
第三章 “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对思孟学派“诚”观念的继承与解构
节 从天人合一于“诚”到“明于天人之分”
第二节 从“诚之”“思诚”到“养心莫善于诚”
第三节 从“自诚明”到“虚壹而静”
第四节 从“成己成物”到“诚”乃“政事之本”
第五节 荀子对思孟“诚”哲学的解构及其意义
第四章 真实与虚妄的交响:儒家“诚”观念在汉代的发展与演变
节 儒术独尊之前“诚”观念的神秘性与政治性建构
第二节 两汉“诚”观念与神学化的经学
第三节 “疾虚妄”:汉代学者对“精诚感应”观念的批判
第四节 对两汉“诚”观念的简要评论
第五章 宋明理学家对“诚”观念的再建构
节 本立而道生:周敦颐“诚”学的典范意义
第二节 “真实无妄”:程朱理学之“诚”观念
第三节 真切笃实的追寻:陆王心学之“诚”观念
余论:儒家“诚”观念的得失及其对当代儒学发展的启示
节 儒家“诚”观念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得失评判
第二节 儒家“诚”观念对当代儒学发展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前言
  观念不同于概念。概念注重从逻辑学角度进行语词分析,观念侧重从思想史视域考察每一个观念的生成与流变。概念如山,贵在稳定;观念如水,贵在变化。西方观念史学派昆廷尝言:观念具有“迁徙性”。证诸史实,其言不虚!以中国哲学史“仁”观念为例,“仁”在《论语》中出现一百多次,面对弟子门人多次“问仁”,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甚至面对同一位弟子多次“问仁”,孔子的回答竟然也不一致。其实在大多数语境中,孔子立足伦理学与工夫论层面讨论“为仁之方”,而非哲学形上学意义上的“仁是什么”。因为在孔子的思想架构中,“仁”是上位概念,在属种概念关系中,已经找不到位级更高的概念来对“仁”加以界说。一切描述性语言已不是“仁”本身,而是被语言遮蔽了的“仁”。在《大希庇亚篇》中,苏格拉底与希庇亚讨论“美是什么”。希庇亚罗列了美丽的陶壶、美丽的竖琴和美丽的少女。苏格拉底打断他的陈述,指出:“那么它们之所以美的原因在于有一种共同具有的基本性质。”当我们夸耀一位女孩美丽,“那么我们就要回答她为什么有权被称作美”,在美丽的陶壶、美丽的竖琴、美丽的少女等具体的美之上,“你必须告诉我美本身是什么”,因为正是“美本身”的存在,才可能将“美的性质赋予一切事物”。苏格拉底与希庇亚反复辩论与探究“美是什么”,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美的事物是难懂的”。朱光潜先生将此句译为“美是难的”。在这一场辩论中,虽然无法知道“美是什么”,但已从理性上明确知道“美不是什么”,思维的高度已有所提升。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一直在探寻“美是什么”,也出现了一些定义,但这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有最终普遍性答案的问题。相映成趣的是,“仁”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观念,是“多”中之“一”,我们姑且只能以“一”来界说,或者从工夫论层面来体悟,因为仁具有不可定义性。有人曾问程子:“何谓至善?”程子回答说:“理义精微,不可得而名言也,姑以至善目之,默识可也。”在人类用语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目之”与“默识”蕴含着直觉体悟和信仰的成分。知性认识无法达到对本体的观念性把握,直觉体悟和信仰或许是接近本体的有效路径。孔子之“仁”,在本体论上是一种可能的知识,而不是现实的知识。缘此,面对孔子之“仁”,“目之”与“默识”何尝不是接近的一种可能路径?但是,汉代董仲舒开始从宇宙论视域讨论“仁”存在的正当性,“阳气仁”,仁已经降格为伦理学层次的一个德目。朱熹哲学架构中的“第一概念”是天理,天理在人为仁,人通过“感应”,将外在客观性的天理内化为我心真实拥有。在朱熹的思想结构中,天理才是位格最高的本体概念。虽然朱熹指出“仁”可以统摄义礼智,但也必须在“性即理”的意义上才能厘清“仁”的哲学地位。近世西方哲学与文化传入中国之后,学界纷纷以儒家“仁爱”比附西方“博爱”观念,两个观念之间存在着历史与宗教的差异,儒家“仁爱”不存在宗教色彩。但是,两大观念之间又存在着价值观的趋同,都在表达对人的尊重与关爱。这种价值观的趋同性,恰恰又可以成为儒家“天下”社会理想可能实现的道德基础。
  我们现在研究观念史,在更多的意义上是将观念史作为一种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梳理每一个观念如何生成与变化,如何影响每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制度建设和生活方式。这种对观念史或观念儒学的认识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何上升到哲学形上学的高度进行分析与建构,有待于学人继续努力。
  是为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