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财富与周期:宏观经济第一课
》
售價:HK$
97.9

《
托举的力量:给孩子应对未来的底气
》
售價:HK$
65.8

《
万有引力书系 长辈的故事 一部映照20世纪华夏大地栉风沐雨的家族记忆史 两大家族的命运沉浮 一个民族的百年变局 留下长辈的故事 比留下他们
》
售價:HK$
96.8

《
融夏(全2册)
》
售價:HK$
72.4

《
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始末
》
售價:HK$
129.8

《
新编时装裁剪纸样与打板实例
》
售價:HK$
86.9

《
明清经济史研究
》
售價:HK$
52.8

《
中国近百年史
》
售價:HK$
42.9
|
編輯推薦: |
◎冲突、报复、掠夺……人类社会中,战争是日常?和平是日常?
大阪大学人类学教授深入非洲各部落与集团的田野调查,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
◎内含20余幅祖鲁战争插图,直观再现“未开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冲突的历史情景。
◎作者以人类学角度梳理冲突的类型和模式,其经验与总结可补白国内相关研究领域。书中例证丰富,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
|
內容簡介: |
日本社会人类学教授栗本英世以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非洲不同原住民进行田野调查,主要围绕早期非洲被欧洲国家殖民后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事件,深描其中的动机、原因和过程,分析“未开社会”与现代社会产生冲突的类型与性质,论证了战争与和平是不同空间社会中被创造出来的一种人类行为。
|
關於作者: |
栗本英世,博士,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与非洲研究。著有《文化的地平线:现代非洲人的故乡》等。
译者简介:
旦却加,文化人类学博士,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族群与区域文化、传统村落等研究。著有:《紛争と調停の人類学》。译有:《喜马拉雅藏族社会家庭与婚姻研究》《中根千枝藏学论文编译集》。
|
目錄:
|
导论? 人性中的攻击性根源与战争观念
第一节 人类的本性和攻击性:霍布斯的人性观理论
第二节 和平的研究:卢梭的人性观理论
第三节 战争与性别
第四节 史前社会的战争
第一章? 战争人类学的方向和范围
第一节 战争的定义
第二节 战争研究的两难困境
第三节 对武器和战术的兴趣
第四节 什么是“未开社会”的战争:“未开社会”的战争和“真正的战争”之间的分水岭
第二章? “未开社会”的战争形态与理论探析
第一节 “未开社会”的战争民族志
第二节 “未开社会”战争的自然发展
第三节 动机和原因
第三章? 集团的组织与战争之间的关系:战争观的转换
第一节 集团的认同和斗争:美拉尼西亚的案例
第二节 从美拉尼西亚到非洲东北部:年龄组和战争
第三节 被模仿的军事组织
第四章? “早期反抗”: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抗争轨迹与启示
第一节 关于“早期反抗”的研究
第二节 “雅坎”信仰和“麻吉麻吉”运动
第三节 殖民地的状况和民族志
第四节 “早期反抗”和现代社会
第五章? 内战和民族冲突:现代人类学的课题
第一节 现代战争的特点
第二节 武力冲突的主体和目的
第三节 现代非洲的游击战
第四节 内战的影响和人类学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译者序
社会变迁越发加速的今天,人类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各种文化、观念与制度在冲突与融合中不断演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首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探寻那些未开化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与对话,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与未来走向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是关于冲突人类学、战争人类学、和平人类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成果,也是一部对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反思和深入探讨的著作,因此,无论是人类学者、社会学家还是普通读者,只要对他者及异文化感兴趣,这本书都将为你带来深刻的启示和收获。当人们拿着各种武器站在威严的战场上唱歌跳舞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他者的冲突是一种异象。对他们而言,冲突仅仅是为了建立相互的敌对关系。然而,近代欧洲殖民军队的入侵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迁。换句话说,在现代冲突还没出现之前,“未开社会”的冲突形态是一种表象的无秩序和本象的秩序状态。当现代冲突以一种对敌人的非人性化的方式展开时,这种本象的秩序恰恰是一种表象的无秩序。作者对这种秩序与无秩序,未开化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与对话的探讨,揭示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冲突与变迁、冲突对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如何塑造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等内容。
对于译者而言,翻译本身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方式。在此过程中,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障碍去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历史,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而克服语言与文化上的障碍虽然是翻译工作者的基础素养之一,但在遇到一些难理解的文化现象时,还是需要反复推敲词句,力求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然而,因译者水平有限,译文并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读者的期待和要求,敬请谅解!
最后,感谢本书原作者栗本英世教授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贡献,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如此精彩的人类学著作。同时,也要感谢九州出版社的支持,有机会将这本书呈献给广大读者。目前,国内以人类学的视角研究冲突问题的学术成果非常少,相信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人类社会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窗口。
第三节 战争与性别
在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文献中,很少有女性参加战斗的内容。古希腊神话中出现的只有女性战士的民族“亚马孙”,在现实中好像并不存在。战争基本上都属于男性的工作范围。18 世纪至 19 世纪欧洲的探险家和旅行家对西非的达荷美(Dahomey)王国的女性战士部队非常感兴趣,这个部队由王妃和王室家族的女性组成,拥有实战经验 25,这是非常少见的案例。事实上,女性也并不是与战争无关,在其他族群中抢夺女性是“未开社会”战争的目的之一。而且,“女性往往会鼓励那些犹豫和胆怯的男性,从而推动战争。她们往往与男性一起上战场,与男性欢呼打气,搬运武器和食物等,即在后勤保
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6。
在新几内亚西部的中央高原居住的卡宝库(Kapauku)人的社会中,村落共同体之间的冲突经常会变成战争。各共同体之间,数百名男性战士参加战斗。武器基本上都是弓箭,箭头是木制或竹制而成的。卡宝库社会中的女性在战场上非常活跃,她们往往会捡起散落在战场上的箭,并将其交给自己的丈夫。男性们拥有这种武器的补给后才有可能继续战斗。另外,有时她们在战场的上方扎营俯瞰敌人的行动,并第一时间大声告诉男人们。在当地社会中“战士并不可以攻击女性,所以,她们 可以自由进出战场”27。
在多数社会中,展示自我的攻击性和作为战士被别人认可是一种“男性气概”的必要条件。在许多人类学的民族志中明确地记载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男性气概”是如何被建立的。 除此之外,否定攻击性男性气概的社会也存在。这些事实表明男性的攻击性并不是先天的,而是被社会和族群所建立的。没有男性气概的男性往往会被别的男性轻视,而且也会被女性无视。对于男性而言,男性气概是娶妻生子(当一个被社会所认可的人)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以男性气概的概念为中心,分析男性的攻击性和战争之间的关系,相关问题可参考戴维 · 吉尔摩关于男性气概的比较民族志《男性气概的人类学》(1990)。 虽然不同社会中强调男性气概的程度不同,但是男性气概普遍的要素是,拥有强壮的身体、性活力、勇于面对困难、宽容等,这些内容是男性气概的必要条件。根据吉尔摩所述,一些强调男性的社会中,以下三个条件是强加于男性的道德秩序,即男性拥有女性并让其怀孕、使被保护的人(妻子)免受危险、不让家族亲属忍饥挨饿 28。
这些道德秩序驱使男性参与族群内和族群与族群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他们往往为了获得女性、食物、生产资源(家畜和鱼池、土地)而发生冲突,同时他们也要为了自己的家人不被别的族群攻击而做好防御。然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竞争和冲突都会发展成暴力冲突,也就是说个体间的矛盾也会发展成集体问题。关于此问题,以下举一些具体民族志案例进一步分析。
首先,作为强调男性气概的社会,典型的案例是密克罗尼西亚的特鲁克群岛的岛民莫恩人(Moen)29。“如今的特鲁克群岛的年轻人都是喜欢喝酒、喜欢打架的猛男,但是在过去他们是为了荣誉和猎物而战的强大的战士。……这种习以为常的暴力是树立男性名誉的重要途径,亦是彰显男性本色的基本手段,战场上的荣誉使他们的声誉得到了巩固”30。19 世纪末特鲁克群岛变成德国的殖民地后,族群之间的冲突和战斗行为则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当地年轻人在周末过度饮酒,这引发了很多斗殴事件。为了培养和展示男性气概,斗殴成了战争的代替品。当地很多社会中青春期的男孩子们为了展示男性气概,往往会做一些需要体力和胆量的活动,如与鲨鱼一起在大海里潜水,或爬到很高的面包树上采摘果实等。同时他们也会群体饮酒并参加周末的斗殴活动——做一些危险和大胆的事情才会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男人”。而经济上的成功和良好的性能力,以及拥有知识和文化也是男性气概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莫恩岛人的社会中,男性们拥有一种为了男性气概而竞争的性格。莫恩岛的男性们的充满暴力的生活,要等到他们经历过青春期直到 30 岁出头的青年期并且结婚后才会逐渐冷静下来。虽然男性气概的理想并不会改变,但他们会明显降低过度饮酒和斗殴的频次,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家长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当个体暴力与集体暴力联系在一起时,其原因往往与族群(氏族)认同及个体的忠诚心相联系。事实上,族群是财富和地位共有的自律集团,个体成员的财富和名誉的获得与全体成员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过去发生战争的时代,个体男性气概的观念通过族群的媒介在集团层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进而动员个体参加战争。莫恩岛人作为研究男性攻击性倾向与社会结构之间复杂互动的案例,其独特的母系社会架构尤为引人入胜。该体系在功能上既依赖于男性的贡献,也离不开女性的核心地位。对于该社会中的男性成员而言,他们要从女性主导的权威体系及深厚的母性情感纽带中寻求解脱。他们通过在特定聚会场所构建并维系一种集团生活方式,同时还实现了对战士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实践。吉尔摩的书中东非牧牛的桑布鲁人(Sanburu)是与莫恩岛人社会类似的典型案例 31。在他们的社会中,阶梯式的年龄组织比较普遍。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按照从少年到战士(莫兰)再到长老的顺序上升到三个不同的年龄阶级。处于战士阶段的男性会在离女性和孩子、长老居住的部落较远的牧场中生活。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保护牲畜免受野兽和强盗的侵害,以及从其他部落抢夺牲畜和女性等。手持长枪、身穿精美的服装,拥有勇气、耐力和体力的战士是男性最理想的形象。然而,赋予攻击性的男性气概很高价值的社会并不一定是频繁发生战争的社会。如上所述,个体和集体攻击性的维度不同。巴西的热带雨林深处欣古河流域居住的原住民孟希纳古人(Mehinagu)以刀耕火种和狩猎、捕鱼为生。“孟希纳古的男性也与特鲁克群岛的莫恩岛人(Moen)一样,对男性气概有很强的意识”32。对他们而言,理想的男性是充满朝气、精力充沛、勤奋工作、敢于冒险、获得食物、慷慨、拥有出色的体力和性活力的人。然而,孟希纳古人与莫恩岛人不一样的是,他们的理想男性是避免战争的人。也就是说,无论是其他民族还是孟希纳古本地的男性,他们同样应避免使用暴力。孟希纳古男性的攻击性和男性之间的竞争是社会控制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而言,他们会尽量拥有更多的情妇、满足性生活、在当地比较流行的摔跤活动中搏斗等。他们同样也有男性的三个道德秩序,即获得女性并子孙满堂、使被保护的人免受危险、不让家族亲属忍饥挨饿。这就意味着在孟希纳古社会中,即使暴力战争手段没有吸引力,男性也拥有实现以上这些道德秩序的条件。
很多社会对攻击性和竞争性的男性气概赋予很高的价值,包括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相反,想要寻找一些对男性气概不太感兴趣的案例并不是很容易。吉尔摩所举的波利尼西亚的迪西岛民和如前所述的马来西亚色麦人的案例是例外 33。在这些社会中,性别角色并不是特别明显,即男性和女性的意识不太明确。迪西岛人和色麦人的社会属于没有战争且和平的社会 a。根据以上内容,对男性气概和战争的关系可得出以下结论:攻击性和竞争性的男性气概是个体和集体之间发生暴力战争的条件之一,而这种男性气概观念的缺乏也是和平的条件之一。“男性对面子的执着会制造战争”,这样说未免太单纯了,但这句话也表达了其最真实的侧面。另外,男性会为了获得名声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获得女性和生产资源而战,因而此论点也可以说与战争发生的原因联系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