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熙丰残照:北宋中期的改革
》
售價:HK$
107.8

《
万有引力书系 陪伴也是一种疗愈 从家庭到现实世界的幼儿观察
》
售價:HK$
97.9

《
如何操办我最好朋友的葬礼
》
售價:HK$
61.6

《
大脑、思维和语言
》
售價:HK$
96.8

《
下一代无线通信使能技术
》
售價:HK$
140.8

《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
》
售價:HK$
75.9

《
甲骨文丛书·《源氏物语》的美学世界
》
售價:HK$
206.8

《
我们为何渴望安稳,却又想要逃离(心理学版《人性的枷锁》)
》
售價:HK$
61.6
|
編輯推薦: |
首次将语境论分析方法从硬计算领域拓展到软计算领域,指出软计算自主认知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揭示软计算带来的重大变革。
|
內容簡介: |
“软计算”是相对于“硬计算”(传统计算)而言的一类计算方法,现已成为当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研究的技术核心。“软计算”的主要特征是灵活、随机、模糊和不确定性,是处理以不确定性、非线性、时间不可逆性为内涵,以复杂问题为对象的科学新范式,例如处理人的感知、生物进化和模糊推理等。近几十年来,软计算最先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吸引了国内外一批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学家、数学理论家的关注。尽管软计算研究已经进入到扩张发展阶段,但研究焦点仍集中于算法理论和应用实践研究,还没有过多地引起人文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关注。即使有一些学者意识到对软计算进行哲学考察,这些研究也是单一的、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的哲学审视,而且无论从研究规模还是研究深度上,都没有达到与软计算应用研究发展相匹配的程度。本书旨在从哲学视域考察软计算中的“意义建构”、“自主认知”以及“研究方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分析软计算背后的哲学意蕴,揭示软计算带来的重大变革。
无著作权问题。
|
關於作者: |
贺天平,男,山西蒲县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院长。青年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常务编委,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委会副理事长。
梁芸,女,山西平遥人,博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外国哲学。近年来,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在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
目錄:
|
绪? 论 / 001
第一节? “软计算”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00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004
一、国外研究现状 / 004
二、国内研究现状 / 008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10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创新之处 / 012
一、基本思路 / 012
二、创新之处 / 013
第一章? 软计算研究概述 / 015
第一节? “软计算”的概念界定 / 015
第二节? 软计算的发展历史 / 016
一、“软计算”的萌芽时期 / 016
二、“软计算”的兴起时期 / 019
三、“软计算”的成熟时期 / 021
四、“软计算”的扩张时期 / 023
第三节? 软计算的思想内核 / 026
一、软计算核心算法的理论基础 / 026
二、计算之“软”与“硬” / 036
三、软计算中的“软化”策略 / 040
第二章? 软计算的意义建构探析 / 049
第一节? 软计算意义建构的根本途径——模拟表征 / 050
002
一、从表征到模拟表征 / 050
二、模拟表征的基本结构 / 052
第二节? 软计算语形层面的模拟表征(以 ANN 为例) / 055
一、ANN 基本语形单元:M-P 模型 / 057
二、ANN 语形框架:网状拓扑、层状拓扑 / 058
三、ANN 语形特征:分布存储、并行计算 / 060
第三节? 软计算语义层面的模拟表征 / 061
一、从“值”的精准到“意义”的精准 / 061
二、多重语义图景 / 064
三、分散式语义关联 / 066
第四节? 软计算语用层面的模拟表征 / 067
一、心理意向 / 068
二、经验效用 / 070
第五节? 软计算意义建构的语境基底 / 073
一、软计算中“不确定性”的意义建构 / 073
二、软计算的语境化特征 / 083
三、软计算的语境依赖路径 / 086
四、软计算的计算语境 / 088
第三章? 软计算的自主认知突破 / 091
第一节? 硬计算的认知局限 / 091
一、封闭性 / 092
二、逻辑时空消耗大 / 093
三、机械性 / 094
第二节? 软计算的认知突破:自主性 / 095
一、“自主性”的界定 / 096
二、软计算的自主认知路径 / 097
三、软计算自主认知的“具身性” / 105
四、卷积神经网络的自主认知 / 109
第三节? “主体间性”维度下软计算自主认知探究 / 113
一、主体间性探源 / 113
003
二、机器主体—软计算—自主认知主体 / 116
三、软计算自主认知发展展望——人机共生 / 122
第四章? 软计算的研究方法分析 / 126
第一节? 软计算中的隐喻方法 / 126
一、软计算中的概念与隐喻 / 127
二、软计算中隐喻的特征分析 / 130
三、软计算中隐喻的方法论意义 / 132
第二节? 软计算中的模型方法 / 135
一、软计算中算法模型的建构特征 / 136
二、软计算中模型方法与还原论 / 139
三、软计算中模型方法与整体论 / 142
第三节? 软计算中的融合方法 / 144
一、软计算中融合方法的基本原则及形式 / 145
二、软计算中融合方法的实例分析——时态粗糙神经网络
/ 147
三、软计算中融合方法的系统思维 / 149
第五章? 软计算的哲学意蕴 / 153
第一节? 软计算的本体论基础 / 156
一、从“万物皆数”到“万物皆算法” / 156
二、软计算的反驳 / 160
三、万物仍是物 / 164
第二节? 软计算的认识论阐释 / 167
一、硬计算的认识论根基 / 167
二、软计算的认识论根基 / 168
三、软计算中的“非理性” / 171
四、走向融合的认识论趋向 / 173
第三节? 软计算的方法论分析 / 176
一、生成整体论 / 176
二、软计算的生成整体论特征 / 178
004
三、软计算的生成整体论原则 / 183
第四节? 软计算的科学实在论基础 / 188
一、软计算的实在性 / 188
二、软计算的实在性——认识论特征 / 191
三、软计算的实在性——方法论原则 / 193
结束语? 软计算带来的变革 / 197
主要参考文献? / 209
作者简介? / 2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