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租税转嫁与归宿
》
售價:HK$
107.8
《
保险原理与实务(第五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金融)
》
售價:HK$
49.5
《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全五册)
》
售價:HK$
316.8
《
家族财富传承:实务案例与解决方案
》
售價:HK$
97.9
《
恶女的告白:时隔十年,《绝叫》作者叶真中显再写“恶女”的复仇与重生
》
售價:HK$
60.5
《
从零开始·复古娃衣制作书
》
售價:HK$
96.8
《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精装版)
》
售價:HK$
91.3
《
交易撮合者:私募股权的经验与教训(泰丰资本创始人葛涵思投资秘籍!)
》
售價:HK$
86.9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生态文明思想为主线,对标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措施、技术、成就进行编写。在内容选取方面力求与时俱进,在文字表述方面做到深入浅出,在课程思政方面力求润物无声,在技术措施方面聚焦新颖实用。本书共七章,主要介绍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技术、水污染及其防治技术、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技术、固体废物及其资源化技术、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内容。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保护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生物与化工类专业拓展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工科类专业的选修课程教材,还可以作为干部培训、党员学习的参考资料。
|
目錄:
|
第一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001
第一节 环境 002
一、环境的分类 002
二、环境的组成 002
三、环境的特性 004
四、环境的功能 004
第二节 环境问题 005
一、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005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 006
第三节 全球性环境问题 010
一、全球气候变化 010
二、臭氧层空洞 013
三、酸雨 014
四、生物多样性锐减 015
五、土地沙漠化 016
六、新污染物 018
七、海洋污染 022
八、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024
第四节 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024
一、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四个阶段 024
二、我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 028
三、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029
练习题 033
第二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技术 034
第一节 大气污染问题 035
一、大气圈结构与大气的组成 035
二、大气污染及其分类 037
三、大气污染源 038
四、大气污染物 039
五、大气污染的危害 041
六、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042
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及相关法律、政策 044
一、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 045
二、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 045
三、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 047
第三节 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技术 048
一、空气质量标准及规范 048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053
三、机动车船尾气治理 061
四、PM2.5和臭氧的协同治理 062
第四节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064
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 064
二、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 066
三、我国污染物协同控制成效 067
四、大气污染防治的未来行动 068
练习题 070
第三章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技术 071
第一节 我国水安全问题 072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及特点 072
二、水体污染及其类型 073
三、污水的水污染指标 074
四、我国水体污染现状 080
第二节 水污染控制的重点任务及相关法律、政策 082
一、水污染控制的重点任务 082
二、水污染控制的法律保障 083
三、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 085
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086
第三节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技术 086
一、水质标准 087
二、水污染控制基本技术 090
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095
第四节 我国水污染治理历程及成效 098
一、我国水污染治理历程 099
二、我国水污染治理成效 101
练习题 103
第四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技术 105
第一节 土壤污染问题 106
一、土壤的物质组成 107
二、土壤污染的类型和特点 111
三、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112
四、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114
第二节 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及相关法律、政策 117
一、土壤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 117
二、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 118
三、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 118
第三节 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 120
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20
二、土壤的自净作用 123
三、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126
第四节 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成效 138
一、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138
二、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总体思路 140
三、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成效 140
练习题 143
第五章 固体废物及其资源化技术 145
第一节 固体废物问题 146
一、固体废物定义及特点 146
二、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其分类 147
三、固体废物的危害 148
四、固体废物的产生、综合利用和处置情况 148
第二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重点任务及相关法律、政策 151
一、固体废物防治的原则 152
二、固体废物防治的重点任务 153
三、固体废物防治的法律保障 153
四、固体废物资源化相关政策 154
第三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技术 156
一、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 157
二、固体废物传统处理方法 158
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60
第四节 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成效 165
一、“无废城市”政策沿革和推进现状 165
二、无废城市建设成效 167
三、无废城市典型亮点模式 168
四、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 170
练习题 171
第六章 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 173
第一节 生态系统 174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174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74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178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179
五、我国生态系统情况 185
第二节 生态平衡 186
一、生态平衡的特点 186
二、生态平衡的标志 186
三、生态平衡的破坏 187
第三节 生态保护 188
一、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188
二、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90
第四节 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 192
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192
二、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193
三、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 194
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194
第五节 我国新时代生态保护的实践成效 198
一、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系统性完善 198
二、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得到持续加强 199
三、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巩固 199
四、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实践 199
五、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201
练习题 202
第七章 绿色低碳发展 204
第一节 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内容 205
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5
二、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05
三、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绿色发展高地 205
第二节 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208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 208
二、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方案 210
三、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保障 214
第三节 绿色低碳发展的常用术语与基本技术 215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常用术语 215
二、实现碳中和的绿色低碳技术 216
第四节 从绿色发展到美丽中国 234
一、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历程 234
二、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效 234
三、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未来行动 239
练习题 242
参考文献 244
|
內容試閱:
|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改革,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面向未来,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成就、新标准、新政策、新技术、新要求迫切需要整合序化为教师好教、学生爱学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材,这是作者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也是推动生态文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具体行动。
本书以生态文明思想为主线,对标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措施、技术、成就等进行编写设计,具有以下四点特色:一是在课程思政方面力求“润物无声”,本书每章首设有“学习指南”,章中设有“案例分析”,章末设有“课外阅读”,做到专业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成就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法治意识、职业精神等,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二是在内容选取方面力求“与时俱进”,本书涉及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成果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措施、标准、法规等绝大多数源自党的十八大以后,部分是党的二十大以来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三是在文字表述方面力求“深入浅出”,本书将大量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将新污染物、国家公园制度、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无废城市等引入教材,增强了教材的科普性和可读性;四是在技术措施方面力求“新颖实用”,本书紧盯生态环境保护产业链条、社会急需、技术前沿,推进“岗课赛证”有机融合的课程改革,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融入课程,提升教材的技术含量和专业性。
本书共七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环境保护,包括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技术、水污染及其防治技术、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技术和固体废物及其资源化技术五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环境保护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生物与化工类专业拓展课程教材、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工科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资源库,还可以作为干部培训、党员学习的参考资料。
本书前言、第一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由夏德强编写,第二章由本莲芳编写,第四章由王智博编写,第五章由胡甫嵩编写,魏贤参与了部分章节和课后练习题的编写。全书由夏德强统稿。
本书编写中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教材、专著、论文、规范及标准等,尤其是书中部分插图、数据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网站的相关内容,在此对本书所引用成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感谢。安徽嘉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王彬,安徽省亳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李媛媛、赵红艳等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素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
夏德强
2024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