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修订版)
》
售價:HK$
43.8
《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
》
售價:HK$
358.6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HK$
63.8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HK$
74.8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HK$
63.8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HK$
75.9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HK$
64.9
《
推荐连接万物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1.儿童文学语言的特殊性不在于表面的“浅”或者“易”,而在于儿童文学内在结构的特质。本书作者吴翔宇教授为交叉学科儿童文学负责人,他在紧扣儿童文学元概念,从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流与转换中开掘学理性,并借此搭建起中国儿童文学语言本体论的理论大厦。
2.本书从语言变迁为研究视角,考察了中国儿童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儿童/成人话语的转换与中国儿童文学批评体系等问题,呈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演进的过程。
3.本书有助于通过文学语言统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过程诸多本源性的议题,既回到历史,又跳出历史。从语言形式、艺术的角度思考“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中国性”与“民族性”实践,为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与批评、生产与消费提供理论资源。
4.本书装帧精美,精装,烫金工艺,环衬采用四色印刷。
|
內容簡介: |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语言变迁的视角可呈现一部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演进史。
本书主要以语言变迁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演为议题,通过文学语言变迁,统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过程诸多本源性的议题,既回到历史,又跳出历史,将儿童文学术语、概念、范畴、语言表达方式的变迁与现代中国社会文化 / 权利的转换结合起来,以此来观照中国儿童文学的演进之路。
本书试图从语言形式、艺术的角度思考“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中国性”与“民族性”实践,为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与批评、生产与消费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
|
關於作者: |
吴翔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兼任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闻一多研究会理事、中国写作学会理事。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在《文学评论》《人民日报》《学术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鲁迅时间意识的文学建构与嬗变》《五四儿童文学的中国想象研究》等12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共5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主持的教学成果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目錄:
|
绪 论
第一章 语言变革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发生
第一节 语言本体与母语现代化的归并
第二节 语言转型与发生机理的整合
第三节 国语教育与语言变革的互动
第二章 资源转换与语言现代化的生成
第一节 民族母语革新与传统资源的现代化
第二节 跨语际译述与域外资源的中国化
第三节 语言传统与两种资源转换的联动
第三章 话语变迁与中国儿童文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知识观重构与现代话语的发明
第二节 元概念关键词与批评话语结构
第三节 思想批评与语言批评的张力
第四章 语言运动与中国儿童文学文体的自觉
第一节 语言秩序与儿童小说的现代化
第二节 语言新变与儿童诗的文体界分
第三节 语言革新与儿童散文的文体自觉
第四节 语言革命与儿童剧的发展
第五节 语体重构与童话的现代生成
第五章 动态语境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语言发展史
第一节 白话文运动与“五四”儿童文学的语言转型
第二节 范式切换与左翼儿童文学的语言基质
第三节 国家文学与新中国儿童文学的语言形态
第四节 返归主体与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的语言探索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识。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语言的桥梁作用,文学的传播也得益于语言的表情达意。儿童文学是人之初的文学,是成人奉献给儿童的早期的人生教科书。借由这一教科书,儿童开始接触和习得母语,这成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儿童文学之于儿童的影响是从语言开始的,并一步步跃升于思想、文化的深层。于是,儿童语言、成人语言、儿童文学的语言三者构成了复杂的关系,并嵌入了儿童文学的结构与话语体系之中。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是一种切近儿童文学本体的关键词,类似于“儿童”“文学”,它属于“概念的概念”或“符号的符号”。
吴翔宇教授的《初语的风景:语言变迁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演进研究》是中国儿童文学研究领域第一部关于语言研究的著作,其开创意义值得充分肯定。相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言研究而言,中国儿童文学的相关研究是非常薄弱的。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缘由在于学人的误读。在很长的时间里,儿童文学是“低幼文学”的代名词,语言自然就烙上了“小儿科”的刻板印象,儿童文学是“浅语”的文学观念不胫而走。显而易见,用“小”而“浅”来概括儿童文学有失偏颇,也降格了儿童文学语言的品格。翔宇教授的大著从纠偏开篇,从儿童文学分层的结构入手开掘了其语言的现代性。应该说,语言现代性的论定提升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形象,在与思想现代性的统合中锚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性质。
在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演进中,学人们最为关注的是思想现代化,毕竟儿童文学思想的现代化是最为显明且关键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语言现代化不仅是儿童文学艺术形式现代演进的标志,而且语言本身亦是思想本体。对于这一内在深微的关系,吴著用墨甚多。在翔宇看来,“道”与“器”、“体”与“用”存在着合一性,因而研究儿童文学语言自然绕不过要对儿童文学思想进行考察,否则就剥离了内容与形式的深层关系。对于这一观点,我深以为然。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既然如此,就要统摄思想和语言的整体性,从两者的复合关系中去考察中国儿童文学现代演进的内在机理。我始终认为,儿童文学研究要从儿童文学的本体出发,儿童文学语言研究就是这一本体意识衍生出的新的学术增长点,它的研究揭示了儿童文学之为儿童文学的“局内观”,值得浓墨重彩地予以探究和创新语言和文体是相互关联的范畴,儿童文学的文体中,童话、图画书是非常独特的,这些文体的生成离不开语言现代化的推力和整合,而关于儿童文学语言引发的讨论也推动了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这些研究论域,以前的研究没有充分注意,在翔宇教授的大著中均有涉及并有诸多新观念的绽出。
意识到了儿童文学语言的独特性,我们能规避先验性地以思想性为主导的话语模式。语言自成一体,它受特定的文化语境的影响,但也制造出新的文学思想并反作用于文化语境。我注意到翔宇教授的大著特别关注百年中国儿童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与其说是语言史,毋宁说是语言与思想的交互史。这与前述语言的两重性密切相关,看似讨论语言问题实质上却没有拘囿于语言形式层面,而是从思想与语言的内外两面辩证地考察。难能可贵的是,除了不就语言来谈语言外,吴著还将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有机结合起来,从一体化的高度来观照两者语言的异同。从百年新文学的整体观看,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是不能割裂的,两者的同源性决定了不能将其绝对二分。同为新文学的子类,两者的语言有着共同的基质,但也有较大的差异。如武断地条块分割,实难深刻地洞悉两者语言的互通,更遑论对各自文学性质的深刻把握。我了解到,翔宇教授近年来特别关注中国儿童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研究,这是一个有宽度的议题。它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儿童文学,还要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此基础上更要把握两者的一体化关系。在这里,一体化不等同于两种文学的“叠加”,而是在确立各自主体性的前提下开展贯通性、整体性的关系研究。其实,中国儿童文学的语言研究也要搭建起上述多层次的结构研究。所幸,我从翔宇的著作中看到了这种理论的自觉,这正是其研究意义的根柢所在。
屈指数来,我进入儿童文学领域已经 80 余年了,我的知识结构有老化,对于当前的学术前沿已经不太熟悉,但每每看到年轻人有志于从事儿童文学研究,我都感到由衷的高兴,觉得后继有人了。翔宇教授是我见过的最刻苦的年轻学人,据我了解,他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花在儿童文学的领地里,因而成果丰硕,在儿童文学领域有着较高的声望。作为浙师大的同事,我深感后生可畏,也敦促我要继续学习,争取不被时代抛弃。都说儿童文学是儿童教育成人的文学,换句话说,年轻人是用来教我们这些老者的。我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流,年轻人思想新锐,精力充沛。我很喜欢翔宇教授大著的主标题“初语的风景”,儿童的语言是动人的天籁之音,也是穿透历史长空的美丽风景。它不仅记录了儿童的生命与沉思,而且也留给成年人太多遐想的空间。作为一个再也回不到儿童时代的老者,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说来惭愧,因能力限制,本人无法对翔宇教授的大著做过多的学理分析,只能凭印象来说些并不高明的话,更多的是对翔宇教授深耕儿童文领域的敬意。拉拉杂杂地写了上面的文字,只是一孔之见。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学人关注儿童文学这一“朝阳文学”,儿童文学自身发展需要理论与批评的支撑,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未来的伟大工程,应值得格外关注和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学术。时代向前发展,学术也从未停歇其向前的步伐。我坚信,儿童文学研究的天地依然广阔,广阔到能容下星辰大海,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坚信其会引领儿童文学创作向前发展,更好地服务下一代。
是为序。
蒋风
2023年2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