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经济学家的恶习
》
售價:HK$
46.2
《
阅世奇言:靖康生死局
》
售價:HK$
74.8
《
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96.8
《
八路军史
》
售價:HK$
107.8
《
美味简史
》
售價:HK$
52.8
《
带团队
》
售價:HK$
74.8
《
女王冠:三位女性的权力与生存之战
》
售價:HK$
107.8
《
唤醒孩子的学习力3: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
》
售價:HK$
71.5
|
編輯推薦: |
《微生物学基础与实训指导》是新形态教材,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并用。
|
內容簡介: |
《微生物学基础与实训指导》共分九个学习单元,编写时着重介绍微生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并且附有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同时增加了微生物在生产上应用的有关内容。根据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门类广的特点,试图满足农林、食品、环保、医药等专业的教学需求,为这些专业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微生学基础,掌握必要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有选择地加以介绍。
《微生物学基础与实训指导》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微生物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吕晓晶,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生态工程系副教授,主编有《营养与健康》《营养与饮食》等图书。
李金宝,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
|
目錄:
|
目录
学习单元一 绪论
知识讲解
一、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二、 微生物的特点
三、 微生物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
四、 微生物的分类和学名
五、 微生物学的发展
【同步练习】
学习单元二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基本类群
知识讲解
项目一 原核微生物
一、 细菌
二、 放线菌
三、 蓝细菌
四、 其他原核微生物
项目二 真核微生物
一、 真菌
二、 藻类
三、 原生动物
项目三 非细胞型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一般属性
二、 噬菌体
三、 病毒的种类
四、 类病毒
【同步练习】
学习单元三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
知识讲解
项目一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一、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二、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生理功能
项目二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一、 光能无机自养型
二、 光能有机异养型
三、 化能无机自养型
四、 化能有机异养型
项目三 培养基
一、 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二、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项目四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一、 被动扩散
二、 促进扩散
三、 主动运输
四、 基团转位
【同步练习】
学习单元四 微生物的生长
知识讲解
项目一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 微生物生长繁殖
二、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项目二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一、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二、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项目三 灭菌与消毒
一、 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
二、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三、 影响灭菌和消毒的因素
项目四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 无菌技术
二、 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三、 接种
四、 微生物的培养
【同步练习】
学习单元五 微生物的代谢与发酵
知识讲解
项目一 微生物的酶
一、 酶的特性
二、 酶的分类及其应用
项目二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呼吸作用
一、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二、 不同呼吸类型的微生物
三、 微生物呼吸作用的本质
四、 生物热的利用
项目三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一、 初级代谢产物
二、 次级代谢产物
项目四 微生物的发酵生产
一、 微生物发酵的类型和产品
二、 微生物发酵的一般工艺
三、 发酵工艺条件的控制
【同步练习】
学习单元六 微生物的遗传与菌种的保藏
知识讲解
项目一 遗传与变异
一、 遗传与变异现象
二、 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
三、 遗传信息的传递
四、 变异是微生物育种的基础
项目二 微生物的选种
一、 从自然界中选种
二、 从生产中选种
项目三 菌种的衰退、 复壮与保藏
一、 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二、 菌种的保藏
【同步练习】
学习单元七 微生物的生态
知识讲解
项目一 微环境或微生境
一、 微环境或微生境
二、 表面环境与附着
项目二 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
一、 空气中的微生物
二、 土壤中的微生物
三、 陆地水域中的微生物
四、 海洋中的微生物
五、 农产品和动物体上的微生物
项目三 微生物间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一、 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二、 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三、 微生物与人体及动物间的相互关系
项目四 微生物与物质转化
一、 碳素循环
二、 氮素循环
三、 硫素循环
四、 磷素循环
【同步练习】
学习单元八 微生物的应用
知识讲解
项目一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 微生物农药
二、 微生物肥料
三、 食用菌
项目二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一、 酵母菌的应用
二、 细菌的应用
三、 霉菌的应用
项目三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 生活污水的处理
二、 非天然有机物的分解
【同步练习】
学习单元九 实训指导
实训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原理
三、 实训材料和器具
四、 操作步骤
思考题
实训二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材料和器具
三、 操作步骤
思考题
实训三 细菌的特殊染色及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材料和器具
三、 操作步骤
思考题
【知识拓展】
一、 插片法和搭片法培养放线菌
二、 玻璃纸法固体培养细黄链霉菌和棘孢小单孢菌
实训四 霉菌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材料和器具
三、 操作步骤
思考题
实训五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量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原理
三、 实训材料和器具
四、 操作步骤
思考题
实训六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原理
三、 实训材料和器具
四、 操作步骤
五、 实训报告
思考题
实训七 培养基的配制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原理
三、 实训材料和器具
四、 操作步骤
思考题
实训八 培养基的消毒与灭菌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材料和器具
三、 操作步骤
思考题
实训九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与平板菌落计数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材料和器具
三、 操作步骤
思考题
实训十 菌种移接与保藏
一、 实训目的
二、 实训材料和器具
三、 操作步骤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微生物学基础与实训指导” 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随着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与生物学、 医药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渗透交融, 微生物学科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的生活、 生产做出巨大贡献。 作为农林牧业、 食品加工、 环境保护、 医药类等专业的基础课程, 掌握微生物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训技能对于学好专业知识尤其重要。 根据职业教育 “够用、 必需” 的原则和农林职业教育专业门类广的特点, 以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为依据, 参考国内各类微生物学优秀教材, 我们编写了这本 《微生物学基础与实训指导》。
本教材共分九个学习单元, 编写时着重介绍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并且附有实训指导。 同时增加了微生物在生产应用上的有关内容。 根据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门类广的特点, 本教材试图满足农林、 食品、 环保、 医药等专业的教学需求, 为这些专业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微生物学基础,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实践操作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 有选择地加以介绍。
本教材由吕晓晶、 李金宝等人共同编写完成, 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吕晓晶编写学习单元二; 李金宝编写学习单元一、 学习单元三、 学习单元八的项目二和项目三; 王涛编写学习单元四; 曹梦梅编写学习单元五和学习单元六; 王杨编写学习单元七、 学习单元九的实训一和实训二; 鲍宇宏编写学习单元八的项目一、 学习单元九的实训三到实训十。 马芝慧、 于冰、 那娜对本书的数字资源提供支持和帮助。 王海霞负责本书全部内容的审核工作。
本教材是新形态教材,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并用; 重点开发了微课资源, 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渗透教材中的重难点, 使学生能够随时、 主动、 反复学习相关内容。 除微课外, 本教材还有传统配套资源供学生使用。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主编单位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及各参编单位的大力支持,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给予了热情指导。 本教材引用了国内诸多教材中的相关资料,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们尽可能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努力编写本教材, 但限于编者的知识、 水平, 本教材若有缺点和错误之处, 敬请广大同行、师生批评指正。
编 者
2024 年 1 月
1. 史前期
17 世纪下半叶, 在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细菌之前,微生物学科尚未形成。在这个时期, 实际上人们已在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不少关于微生物作用
的经验规律, 并且应用这些规律创造财富, 减少和消灭病害。 民间早已广泛应用的有酿酒、 制醋、 发面、 腌制酸菜和泡菜等, 古埃及人也早已掌握制作面包和配制果酒的技术。 这些都是人类在食品制作工艺中控制和应用微生物活动规律的典型例子。 积肥、 沤粪、 翻土压青、 豆类作物与其他作物的间作、 轮作, 是人类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生产技术。 种痘预防天花是人类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在预防疾病、 保护健康方面的宝贵经验。 尽管这些还没有上升为微生物学理论, 但都是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实践活动。
2. 初创期
17 世纪 80 年代, 列文虎克用他自己制造的, 可放大 160 倍的显微镜观察牙垢、 雨水、 井水以及各种有机物质的浸出液, 发现了许多 “活的小动物”, 并发表了这一 “自然界的秘密”。 这是首次对微生物形态和个体的观察和记载。 随后, 其他研究者凭借显微镜对?其他微生物类群进行的观察和记载, 充实和扩大了人类对微生物类群形态观察和研究的视野。 但是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人类对于微生物作用的规律仍一无所知。 这个时期也成为微生物的形态学发展阶段。
3. 奠基期
19 世纪 60 年代初, 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科赫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微生物研究方法, 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界的作用做出了初步研究, 同时还建立起许多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尤其是建立了解决当时实际问题的几门重要的微生物应用学科, 如医学细菌学、 植物病理学、 酿造学、 土壤微生物学等。
在这个时期, 巴斯德研究了酒变质的微生物原理, 探索了蚕病、 牛羊炭疽病、鸡霍乱和狂犬病等传染病的原因以及有机物质腐败和酿酒失败的原因, 否定了生命起源的 “自然发生说”, 建立了巴斯德消毒法等一系列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科赫在继巴斯德之后, 改进了固体培养基的配方, 发明了倾皿法进行纯种分离, 建立了细菌细胞的染色技术、 显微镜摄影技术和悬滴培养法, 寻找并确证了炭疽病、结核病和霍乱病等一系列严重传染疾病的病原体等。 这些成就奠定了微生物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 巴斯德和科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4. 发展期
德国学者毕希纳 (Edward Buchner) 在 1897 年研究了磨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把酵母菌的生命活动和酶化学联系起来, 推动了微生物生理学的发展。 同时, 其他如俄国学者伊万诺夫斯基 (Ivanovski) 首次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 (tobacco mosaicvirus, TMV), 从而扩大了微生物的类群范围。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40 年代末, 微生物学开始进入酶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时期,许多酶、 辅酶、 抗生素以及许多反应的生物化学和生物遗传学都是这一时期发现和创立的, 并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形成了一门研究微生物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普通微生物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