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
》
售價:HK$
98.6
《
我真正想要什么?:智慧瑜伽答问/正念系列
》
售價:HK$
58.2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售價:HK$
98.6
《
欧洲史:一本书历览欧洲数千年兴衰起伏,理解欧洲文明何以铸就今日世界
》
售價:HK$
333.8
《
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第2版)
》
售價:HK$
100.6
《
世界航空地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
》
售價:HK$
244.2
《
学术的中心:英法德美
》
售價:HK$
87.4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八年制及“5 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用。全面、系统且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临床流行病学的理论与方法。
|
內容簡介: |
临床流行病学是系统介绍如何养成科研思维,如何开展临床研究的一门方法学科,其核心内容是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和评价。全书计划分上、中、下三篇。上篇7章,主要介绍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和理论。包括:绪论、临床问题的提出和选择、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临床研究方法学概述、临床研究常用的测量指标、临床研究中的误差和控制以及临床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等;中篇7章,重点介绍临床流行病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包括:诊断试验的评价、筛检的评价、疾病预后研究、治疗性研究、病因与危险因素的研究、临床经济学评价和临床决策分析等;下篇6章,主要介绍临床流行病学的实用技能和应用。包括:临床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临床流行病学数据的分析与结果解释、医学文献的阅读与评价、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临床科研计划书的撰写、临床科研论文的撰写等。第3版教材将通过使用者调研,提出修订的建议;计划增加关于真实世界数据和真实世界证据等相关内容;增加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对伦理、人类遗传资源、研究者发起的研究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更新。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简史 / 1
一、 从流行病学到临床流行病学的问世 / 1
二、 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的引进与发展 / 4
第二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地位和特征 / 4
一、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 / 4
二、 临床流行病学的地位和作用 / 5
三、 临床流行病学的特征 / 6
第三节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7
一、 设计 / 8
二、 测量 / 9
三、 评价 / 9
第二章 临床问题的提出和选题 /11
第一节 概述/11
一、 临床问题和临床研究问题/11
二、 临床问题的解决策略 / 12
三、 从临床问题中发现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 / 12
第二节 提出临床研究问题 / 13
一、 临床研究选题方向 / 13
二、 选题策略 / 14
第三节 构建优秀的临床研究选题 / 15
一、 依据PICO 模式构建临床研究问题 / 15
二、 依据可实施的临床研究策略构建临床问题 / 16
三、 构建基于文献综述的选题 / 17
第四节 临床研究选题评价 / 18
一、 临床研究的可行性评价 / 18
二、 临床研究的创新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 18
第五节 选题案例分享 / 19
第三章 临床研究设计/ 22
第一节 临床研究的主要特点 / 22
一、 临床研究类型的多样性 / 22
二、 研究对象的依从性问题突出 / 23
三、 非处理因素的混杂干扰 / 24
四、 “软”指标多/ 25
五、 伦理学要求高 / 25
第二节 临床研究设计的指导思想 / 25
一、 代表性 / 26
二、 真实性 / 26
三、 可比性 / 27
四、 显著性 / 27
第三节 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 29
一、 研究对象 / 29
二、 研究因素 / 30
三、 研究效应 / 31
四、 主要偏倚及其控制 / 33
第四节 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 33
一、 设置对照 / 33
二、 随机化 / 36
三、 盲法观察 / 39
第四章 临床研究方法学概述/ 42
第一节 描述性研究 / 42
一、 病例报告与病例系列分析 / 42
二、 现况研究 / 42
三、 纵向研究 / 43
四、 生态学研究 / 43
第二节 分析性研究 / 44
一、 队列研究 / 44
二、 病例 - 对照研究 / 45
三、 病例 - 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 / 46
第三节 实验性研究 / 49
一、 以个体为单位的实验 / 49
二、 以群体为单位的实验 / 50
三、 类实验 / 51
第四节 理论流行病学 / 51
一、 原理 / 51
二、 特征 / 51
三、 用途 / 51
第五章 临床研究中的误差和控制/. 53
第一节 概述 / 53
一、 误差的概念与分类 / 53
二、 随机误差 / 53
三、 系统误差 / 54
第二节 偏倚的方向与分类 / 55
一、 偏倚的方向 / 55
二、 偏倚的分类 / 55
第三节 误差的预防与控制 / 59
一、 随机误差的预防控制措施 / 59
二、 偏倚的预防控制措施 / 60
第六章 临床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66
第一节 概述 / 66
一、 医学研究与伦理学 / 66
二、 科学研究的特点和伦理原则 / 67
第二节 临床研究伦理评价 / 68
一、 常规诊疗与临床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 68
二、 评估风险 / 受益比/ 68
三、 伦理审查与科学审查 / 69
第三节 临床研究伦理准则和管理规范 / 69
一、 几个重要的伦理文件 / 69
二、 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 / 70
三、 知情同意 / 71
四、 知情同意及其签字的豁免 / 71
五、 临床研究伦理管理 / 72
第七章 诊断试验的评价/ 74
第一节 概述 / 74
一、 诊断试验的概念 / 74
二、 诊断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 74
第二节 诊断试验评价的设计 / 75
一、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评价 / 75
二、 诊断试验的可靠性评价 / 82
三、 诊断试验临床应用价值的评价 / 83
第三节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 / 84
一、 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应用诊断试验 / 84
二、 采用联合试验 / 84
第四节 诊断试验评价中常见的偏倚 / 85
一、 病情检查偏倚 / 85
二、 疾病谱偏倚 / 85
三、 参考试验偏倚 / 85
四、 缺乏无患者群试验结果的信息造成的偏倚 / 86
第五节 诊断试验研究的质量评价 / 86
第八章 筛检的评价 / 87
第一节 概述 / 87
一、 筛检的概念 / 87
二、 筛检的目的 / 88
三、 筛检的类型 / 89
四、 筛检的实施原则 / 90
五、 筛检试验的选择原则 / 91
六、 实施筛检的伦理学问题 / 91
第二节 筛检评价的研究设计 / 93
一、 随机研究 / 93
二、 非随机研究 / 93
第三节 筛检的有效性评价 / 95
一、 筛检项目评价的终点指标与筛检早、中期替代终点指标 / 95
二、 收益 / 96
三、 筛检效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 96
四、 筛检项目评价性研究的偏倚问题 / 97
五、 评价筛检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的内容清单 / 99
第九章 疾病预后研究/ 101
第一节 概述 / 101
一、 疾病预后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01
二、 疾病的预后因素 / 102
三、 疾病自然史 / 103
四、 临床病程 / 103
第二节 疾病预后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104
一、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104
二、 其他研究方法 / 107
第三节 疾病预后研究的分析方法 / 108
一、 生存分析估计生存率 / 108
二、 生存率的比较/112
三、 影响疾病预后因素的分析方法/112
第四节 疾病预后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115
一、 疾病预后研究中常见的偏倚/115
二、 偏倚的控制/116
第十章 治疗性研究/117
第一节 概述/117
一、 治疗性研究的概念/117
二、 治疗性研究的特点/117
三、 治疗性研究的种类/117
四、 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 / 120
五、 治疗性研究与评价的重要性 / 120
第二节 治疗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121
一、 立题依据的确定 / 121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2
三、 试验药物或措施的选择与标准化实施 / 125
四、 样本量的估算 / 126
五、 随机分组 / 128
六、 盲法 / 131
七、 疗效指标的选择与测量 / 131
八、 治疗性研究的经典设计——随机对照试验 / 132
第三节 治疗性研究的结果分析 / 134
一、 资料的整理 / 134
二、 描述疗效常用的指标 / 135
三、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 135
第四节 影响研究质量的常见因素与处理方法 / 136
一、 机遇 / 136
二、 偏倚 / 136
三、 依从性 / 136
第十一章 病因研究 / 138
第一节 概述 / 138
一、 病因的概念 / 138
二、 病因模型 / 139
三、 寻找病因的指南 / 141
四、 病因作用的联结方式 / 141
第二节 病因研究的基本过程与设计方法 / 142
一、 病因研究与推断的基本过程 / 142
二、 病因研究的常用设计方法 / 145
第三节 因果推断 / 145
一、 统计学关联与因果关联 / 145
二、 因果推断标准 / 146
三、 病因推断标准应用举例 / 148
第十二章 疾病相关频率的指标与应用 / 151
第一节 概述 / 151
一、 临床研究常用的疾病相关频率指标 / 151
二、 率和比的基本概念 / 151
第二节 发病和患病指标 / 153
一、 发病指标 / 153
二、 患病指标 / 155
第三节 死亡指标 / 157
一、 死亡率 / 157
二、 累积死亡率 / 159
三、 病死率 / 159
四、 生存率 / 160
第四节 寿命相关指标 / 160
一、 寿命相关指标分类 / 160
二、 主要寿命相关指标 / 161
第五节 疾病相关频率资料的收集 / 165
一、 疾病监测 / 165
二、 临床资料的收集 / 167
三、 人口学资料的收集 / 168
四、 疾病统计 / 168
第十三章 临床经济学评价与临床决策分析 / 170
第一节 临床经济学评价 / 170
一、 概述 / 170
二、 成本测量 / 173
三、 成本 - 效果分析 / 175
四、 成本 - 效益分析 / 176
五、 成本 - 效用分析 / 178
第二节 临床决策分析 / 181
一、 临床决策分析的基本内容 / 181
二、 临床决策分析的方法 / 182
第十四章 临床研究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 190
第一节 概述 / 190
一、 资料收集和整理过程 / 190
二、 关键环节 / 190
三、 研究资料收集与常规临床诊疗 / 191
第二节 研究指标 / 191
一、 因果关系与研究指标 / 191
二、 变量清单 / 191
三、 研究指标优化 / 192
第三节 病例报告表 / 192
一、 定位、功能和常见类型 / 192
二、 内容设计 / 192
三、 格式设计 / 194
四、 流程设计 / 195
第四节 数据库 / 196
一、 定位与功能 / 196
二、 软件和电子数据采集平台 / 196
三、 录入界面设计 / 197
四、 数据录入和质量控制 / 197
五、 数据库管理 / 197
六、 进展 / 197
第五节 质量控制 / 198
一、 基本要求 / 198
二、 人员培训 / 198
三、 文件化管理 / 198
四、 内部质量控制 / 198
五、 外部质量控制 / 199
第六节 组织实施 / 199
一、 充分利用临床工作平台上的各种资源 / 199
二、 可行性与科学性 / 199
三、 代表性、完整性和同质性 / 199
四、 分工协作 / 200
五、 依从性 / 200
六、 时间和进度管理 / 200
七、 阶段性考核指标 / 200
八、 一些规范化的要求 / 201
第十五章 临床流行病学数据的分析与结果解释/ 202
第一节 概述 / 202
一、 临床流行病学数据及其分析总则 / 202
二、 临床流行病学数据中的变量及其分类 / 202
三、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 203
第二节 临床流行病学数据的分析 / 203
一、 评估数据质量 / 203
二、 设计分析框架图 / 203
三、 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204
四、 估计结局事件的发生频率 / 205
五、 估计效应的大小 / 205
六、 估计置信区间 / 206
七、 识别和控制混杂 / 206
八、 交互作用 / 208
九、 识别和测量剂量 - 反应关系 / 209
第三节 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的解释和推论 / 210
一、 评估结局的意义 / 210
二、 解释研究的结果 / 210
三、 研究结果的内部真实性与外部真实性/211
第四节 健康医疗大数据在临床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 212
一、 健康医疗大数据 / 212
二、 医疗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 213
第十六章 医学文献的阅读与评价/. 215
第一节 概述 / 215
一、 医学文献资源 / 215
二、 医学文献的检索 / 216
三、 医学文献的管理 / 217
第二节 医学文献的阅读 / 217
一、 阅读文献的目的 / 217
二、 文献阅读的基本步骤 / 217
三、 文献的精读和泛读 / 218
第三节 医学文献的评价 / 219
一、 医学文献评价的主要内容 / 219
二、 医学文献评价的基本步骤 / 220
第四节 医学文献中的引用 / 221
第十七章 系统综述与Meta 分析/ 222
第一节 系统综述的概述 / 222
一、 系统综述与Meta 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222
二、 系统综述的类型 / 223
三、 系统综述的适用范围 / 224
第二节 系统综述的步骤与方法 / 224
一、 临床相关问题的提出 / 224
二、 文献检索和研究选择 / 225
三、 纳入评价研究的质量评估 / 225
四、 资料提取 / 226
五、 资料的定性与定量综合 / 227
六、 对结果的解释 / 227
七、 对系统综述结果的修订与更新 / 227
第三节 Meta 分析技术 / 227
一、 Meta 分析常用软件/. 227
二、 效应指标的选择和意义 / 228
三、 资料合并的前提 / 228
四、 异质性检验 / 228
五、 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统计学模型的选择 / 229
六、 发表偏倚的检测 / 229
七、 Meta 分析森林图的解读/. 230
第四节 系统综述的报告与质量评价 / 231
一、 国际PRISMA 报告规范/ 231
二、 系统综述的质量评价工具 / 233
三、 系统综述的实例 / 234
第十八章 临床科研计划书的撰写/. 238
第一节 概述 / 238
一、 临床科研计划书的概念和作用 / 238
二、 制订临床科研计划的一般原则 / 238
三、 撰写临床科研计划书前的准备工作 / 239
第二节 临床科研计划书的撰写框架 / 240
一、 研究题目 / 240
二、 内容摘要 / 240
三、 立项依据 / 241
四、 研究目标 / 242
五、 研究内容 / 242
六、 研究方案 / 242
七、 可行性分析 / 244
八、 研究创新性 / 244
九、 工作基础、工作条件和申请人及课题主要参与者简介 / 245
十、 年度计划、预期结果和考核指标 / 245
十一、 经费预算 / 246
十二、 其他内容 / 246
第三节 临床研究方案的注册公开和发表 / 247
一、 临床研究方案的注册公开 / 247
二、 临床研究方案的发表 / 247
第十九章 临床科研论文的撰写/ 249
第一节 临床科研论文概述 / 249
一、 临床科研论文撰写的意义 / 249
二、 临床科研论文的类型 / 249
第二节 临床科研论文撰写的原则 / 250
一、 科学性 / 250
二、 创新性 / 250
三、 实用性 / 251
四、 可读性 / 251
五、 规范性 / 251
六、 其他应遵循的原则 / 251
第三节 临床科研论文的结构 / 252
一、 标题 / 252
二、 作者署名和单位 / 253
三、 摘要和关键词 / 253
四、 前言 / 254
五、 材料与方法 / 254
六、 结果 / 254
七、 讨论 / 255
八、 结论 / 255
九、 其他材料 / 255
第四节 常用的论文要素撰写规范 / 256
一、 计量单位、符号的撰写规范 / 256
二、 数字和序号的撰写规范 / 256
三、 表格和图片制作规范 / 256
四、 文献引用规范 / 258
第五节 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撰写 / 258
一、 CONSORT 概述 / 258
二、 《CONSORT 声明》报告格式/ 259
第六节 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论文撰写 / 262
一、 病例报告的概念与病例选择 / 262
二、 病例报告的撰写格式与要求 / 263
三、 文献综述的概念与撰写步骤 / 263
四、 文献综述的结构与撰写要求 / 264
五、 文献综述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 264
第二十章 真实世界数据与真实世界证据 / 266
第一节 真实世界数据 / 266
一、 真实世界研究的概念 / 266
二、 真实世界数据的来源与特点 / 267
三、 真实世界数据的收集和治理 / 269
四、 真实世界数据的质量评估 / 270
第二节 真实世界研究设计 / 272
一、 真实世界研究设计的分类 / 272
二、 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 / 273
三、 基于医疗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的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 / 275
四、 真实世界研究统计分析策略的制定原则 / 278
第三节真实世界证据 / 281
一、 真实世界证据的“真实性”的评价方法 / 281
二、 真实世界证据的应用场景 / 284
三、 真实世界证据的应用价值 / 285
第二十一章 注册登记研究/ 288
第一节 概述 / 288
一、 注册登记研究的定义 / 288
二、 注册登记研究的类型 / 289
三、 注册登记研究的用途 / 290
四、 注册登记研究的特征 / 291
第二节 策划 / 291
一、 计划登记阶段 / 291
二、 启动登记阶段 / 292
第三节 注意事项 / 293
一、 研究设计的注意事项 / 293
二、 数据采集的注意事项 / 293
三、 重视伦理和隐私保护 / 295
四、 加强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 / 295
第二十二章 专病队列建设与队列共享 / 300
第一节 概述 / 300
一、 相关概念 / 300
二、 专病队列建设的意义 / 301
第二节 专病队列建设流程 / 302
一、 基线调查 / 302
二、 长期随访 / 305
三、 临床数据收集 / 306
四、 生物样本库建设 / 307
第三节 专病队列建设的质量控制 / 308
一、 研究设计阶段 / 308
二、 队列建设阶段 / 309
目 录27
第四节 队列共享 / 309
一、 队列共享平台 / 309
二、 队列共享机制 / 310
三、 数据安全和生物安全/311
推荐阅读/ 313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 315
|
內容試閱:
|
八年制及“5 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医学人才。作为未来的医学精英,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研究的思维和能力也成为重要的素质。临床流行病学正是系统介绍如何养成科研思维、如何开展临床研究的一门方法学科,它强调以患者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解决诊断、治疗、预后、病因和预防等临床问题,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核心内容是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在临床流行病学前辈王家良教授、李立明教授等人的关爱和帮助下,由主编李立明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编写的《临床流行病学》第1 版长学制教材已于2011 年3 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谭红专教授、孙业桓教授和我共同组织优秀专家团队编写的第2 版《临床流行病学》于2015 年6 月出版。这两版教材对八年制医学生临床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及“5 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修订工作的开展,我们首先对第2 版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读者普遍反映该版教材特色鲜明:内容全面,受众广泛;赓续传统,兼顾前沿;重点突出,主线清晰;难易搭配,实用性强;结合实例,举一反三。因此,在修订过程中,我们仍然坚持第2 版教材的编写原则:坚持以实用方法为主,系统理论为辅;坚持介绍学科成熟方法和理论的同时,注意介绍最新的概念、方法和成果;坚持以临床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注重临床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的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应用一定要结合临床实例介绍,以便学生理解;坚持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与此同时,按照第四轮教材修订所强调的“由厚变薄”“纸质教材、数字资源及平台功能等融为一体的‘融合教材’编写模式”等要求,并结合前期调查时读者反馈的一些不足,在以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统一标题风格,调整章节顺序;优化整合全书,精简凝练文字;结合需求反馈,精选内容案例;更新方法进展,力求协调统一;注重课程思政,突出立德树人。由此形成了目前的第3 版教材。
修订后的《临床流行病学》第3 版教材包括22 章。第一 ~ 六章,主要介绍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和理论,包括绪论、临床问题的提出和选题、临床研究设计、临床研究方法学概述、临床研究中的误差和控制以及临床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等;第七 ~ 十三章,重点介绍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包括诊断试验的评价、筛检的评价、疾病预后研究、治疗性研究、病因研究、疾病相关频率的指标与应用、临床经济学评价与临床决策分析;第十四 ~ 二十二章,主要介绍临床流行病学的实用技能和应用,包括临床研究资料的收集与管理、临床流行病学数据的分析与结果解释、医学文献的阅读与评价、系统综述与Meta 分析、临床科研计划书的撰写、临床科研论文的撰写、真实世界数据与真实世界证据、注册登记研究、专病队列建设与队列共享。本版主要变化包括:① 更新了临床研究规范化要求,包括伦理、项目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② 补充介绍了真实世界数据与真实世界证据、注册登记研究的设计和实施、专病队列建设与队列共享等新进展,并注意与其他教材有所区分,以过程、方法介绍为主。
本教材的主要读者对象包括八年制及“5 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医护人员。本书的编写注重普适性和实用性,因此也可以作为临床医学继续教育教材。同时,本版教材还有配套的教学课件和习题,更方便广大读者的使用。
衷心感谢第1 版主编李立明教授的信任和各位编委的支持,使我们主编团队在完成第2 版的编写工作后,接下第3 版的编写重任。作为在临床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领域共同奋斗多年的伙伴,本版教材每一位编委的严谨求实、创新思维为教材的修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审李立明教授不仅对教材修订总体把关,还在关键时刻指点迷津,保证了修订过程的顺利开展。主编孙业桓教授与两位副主编陈世耀教授和胡志斌教授为本版的提纲设计、内容完善、配套教学课件和习题的制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教材的顺利出版也离不开教材秘书孙凤研究员、曾琳副研究员的认真负责、积极协调。还要衷心感谢彭晓霞教授和武珊珊副教授为审稿工作作出的无私贡献。
鉴于主编水平有限,本书中一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詹思延2024 年2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