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HK$
77.3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HK$
99.7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HK$
132.2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HK$
55.8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HK$
91.8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HK$
55.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HK$
110.9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儿童文学博士文库”的出版,既是对儿童文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持,同时也是促进新时代儿童文学理论发展的有力举措。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世纪以来我国自主培养的这一大批儿童文学博士生,正在成长为新一代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他们中的拔尖人才,已成为当今知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出版家与阅读教学专家,是中国儿童文学新一代的理论批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的接力者、领跑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理论家 王泉根
|
內容簡介: |
“中国儿童文学博士文库”丛书共21本,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专业五位博士生导师王泉根、梅子涵、曹文轩、朱自强、方卫平的理论专著以及2000年至2017年即新世纪以来培养的十六位优秀儿童文学博士的博士论文。
“中国儿童文学博士文库”集中展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学术成果,正本清源,以专业的学术理论姿态解答当下儿童文学、童书出版及青少年阅读中的问题与困惑,以理性之光为青少年儿童的阅读未来保驾护航。纵观“中国儿童文学博士文库”,既可以从中看到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崭新面貌,也能够理解到儿童文学艺术的深邃核心,还能够了解到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异同与儿童文学的跨学科发展,视野开阔、角度多元、内容扎实、资料丰厚、辨析通透,充分展现出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学术成果。
《儿童文学阅读与儿童健康人格研究》为“中国儿童文学博士文库”丛书的一种。本书通过对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期五个不同时期儿童人格发展特征的细致剖析,寻找合适量表,筛选适合解决该人格发展阶段心理冲突的儿童文学读本,并依据“每一个孩子都有天赋,教育应该基于儿童的天赋”的教育理念进行引导。
|
關於作者: |
李丽,甘肃武威人,文学博士。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宁夏评论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宁夏大学。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
內容試閱:
|
分级阅读:忽略儿童阅读兴趣
“分级阅读”是目前在西方影响力较为广泛的一种阅读模式,在美国教育界和出版界,相应的称呼有:“阅读分级”“指导阅读” “年级阅读”。“阅读分级”十九世纪初发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欧洲各国流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传入台湾、香港地区,取得良好成效,本世纪伊始引入大陆地区受到广泛关注,并很快成为推动儿童文学阅读的有效模式之一。
中国大陆最早在读物上标有“分级”二字的,是2001年“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第一个小学阶段的儿童“分级”阅读书目。
分级阅读真正走入中国大陆学者的研究视野,并开始成为一股风潮,则是从2007年开始。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学生在这一年的“国际阅读素养”测评中取得良好成绩,引起了中国大陆学者的注意。究其原因,发现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台湾地区就开始大力倡导儿童阅读并推行分级阅读。先从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推行绘本开始,逐渐发展到“桥梁书”的推介,孩子很好地完成了从“亲子阅读”到“独立阅读”的转变。
2008年上半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儿童阅读推广者王林、儿童文学作家徐鲁等人共同提出要引进“桥梁书”,引发了一场关于儿童与适读图书之间的大讨论,也拉开了中国分级阅读践行之路的帷幕。
南方报业集团得风气之先,率先于2008年7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并很快颁布了我国大陆首个少年儿童阅读分级标准,包括《儿童阅读选择内容标准》和《儿童阅读水平评价标准》,研发了中国首套儿童分级阅读丛书。2009年7月15日《标准》和《书目》申请国家专利。此外,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还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分级阅读网站——小伙伴网(http://www.xiaohb.cn/)。
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教育分社申请并主持完成了国家级课题“儿童分级阅读项目”,并在上海部分幼儿园开始实践,在分级阅读研究方面取得了实效性成绩。具体来说该课题研究及随后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适用群体拟大众化。在项目伊始,以身份为核心的团体希望引用英国“阅读树”的做法,但是很快发现依据字母分级的方式完全不符合中国汉字的特征。所以,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项目团队对英美分级体系加以改造。第二,以年龄分级为主,兼顾能力分级。周合曾说:“我们当时也在想,是应该按照阅读能力来分级,因为早期干预做得好的话,后来的阅读能力会完全不一样……本来我们讲按照阅读能力,但是无法操作。”于是她将儿童的年龄分级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8—9岁以前,为学习阅读;二是8—9岁以后,为阅读学习。在前期主要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后期阅读打下基础;三年级之后为阅读学习时期,儿童此时通过前期训练已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良好的习惯和学习的阅读动机,因此可以获取信息。第三,阅读素材选编上,结合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选取儿童的阅读读物。该团队坚持“儿童的阅读能力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教育者需要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不同阅读发展的要求,才能逐渐形成一个递深的早期阅读的体系”。
2009年5月14日,接力儿童分级阅读中心成立,该中心拥有国内儿童文学作家、心理健康专家、教育研究专家、儿童阅读活动推广人等,共同推进儿童分级阅读。2009年7月,中心主办了“首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会上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倡议书”,并出台“中国儿童读物分级阅读指导建议”及“分级阅读指导书目”。
2010年8月28日,“第二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这是对分级阅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会者从宏观建议到微观操作都提出了重要的意见。本届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分别从儿童阅读的脑机制、分级阅读作为现代理念的文学启示、新媒体运用如何丰富分级阅读的发展、小学生汉字使用调查与阅读能力的发展对分级阅读的启示、美国分级阅读标准的理论基础、小学教育中分级阅读的实践等方面做了深刻的探讨,为逐渐形成适合中国少年儿童读者的分级阅读标准,促进中国分级阅读模式建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2011年之后至2015年年初,再未举行过以分级阅读为主题的大型学术会议,分级阅读研究似乎处于停滞状态。但实际上,分级阅读悄然走进了中国儿童的学习、生活之中,一些地区已然开始进行分级阅读试点。还有一些民间团体和专家们在继续进行分级阅读理论研究、书目创建甚至测评体系的研发,这些努力促使分级阅读的实践在2015年中期呈现出井喷现象。
在分级阅读引进书目方面,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推出的“快乐阶梯阅读”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推出的“‘彩香蕉’儿童素养形成分级阅读系列丛书”有较大的影响。
2011年起,多家幼儿园开始进行幼儿分级阅读实践,前期集中在厦门、广州等地,后逐渐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蔓延。一些中小学也开始进行分级阅读实验,具有代表性的有遂宁市中小学。另外如北京、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福建、黑龙江等地的图书馆也逐渐开始了儿童图书的分级阅读实践。分级阅读观念逐渐走入儿童生活。
2013年“亲近母语”成立了分级阅读的研发小组,每年更新书目,定期发布季度书目,希望整合和研究全国各大出版社的资源,为家长和老师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后他们开发出系统性的儿童诵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图画书阅读等分级阅读课程体系。
2015年5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中心联合清华附小、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等机构,共同举办“2015北京国际儿童阅读大会”,会议主题为“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会议邀请了分级阅读专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阅读研究中心理查德·安德森教授,儿童文学阅读专家王泉根、林文宝、吴岩、陈晖、李文玲、窦桂梅等做主题讲座和讨论。国际先进儿童阅读理念,如蓝思分级阅读框架、图书难度分级研究,以更直观、深入的方式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
2015年8月6日亲近母语研究院召开“第十一届中国儿童阅读讨论会”,向六十多位儿童文学阅读专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2015年分级阅读书目。该书目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包含课程书目和拓展书目两部分。课程书目有图画书书目和整本书书目,是儿童拟定阅读部分。而拓展书目分为图画书书目、整本书书目、人文百科书目三部分,是儿童选读部分。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虽未明确标出“分级阅读”之名,但是在整个研究或推介过程中,体现出分级阅读精神,形成了相关的阅读推荐书目及研究课程。
回溯分级阅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自2001年至今,中国分级阅读践行之路走过了近16年的探索,经历了从引入时的“热捧”到发展过程中“高烧退去,理智思索”阶段,又迎来了2015年之后“井喷”与“深入”研发阶段。在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分级阅读取得了推荐书目、网络推广、阅读研究课程等多方面成果。
但是,随着儿童接受状况不力,分级阅读模式自身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妨碍了分级阅读在中国的进一步推广、深入。具体来说,分级阅读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儿童阅读能力与儿童读物难度的匹配”。以美国蓝思分级阅读模式为例,它以蓝思指数来衡量读者阅读水平和标识出版物难易程度。蓝思最高分值为1700L,在0L—1700L之间测试系统给出测试值,儿童只要找到与自己阅读能力测试值匹配的书即可。这些图书为了使儿童不至于因为阅读材料过于简单而感到乏味或者过于难而感到挫败,在阅读材料难度值上严格遵照75%定律,即儿童能读懂其中的四分之三,则视为儿童具备该等级的阅读能力。这样就保证了儿童阅读流畅且有挑战性地进行。
但是蓝思分级阅读模式研究专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安德森也曾在2015年国际会议上表达过这样的意思:蓝思不针对阅读兴趣,这使很多儿童依然游离在阅读之外,使得分级阅读的功效并不能完全发挥。比如,“哈利·波特系列”对文本的难度测试值显示适合美国高中二年级学生阅读,可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也极有可能因为喜欢,读得津津有味。但是如果仅仅根据难度匹配推荐,那么尽管四年级儿童阅读兴趣浓厚,却也得不到这本书的信息。而有的时候,尽管难度相当,但是推荐的书的内容却未必是儿童喜欢的。可见,分级阅读有可能会通过难度测试匹配,让孩子读到能读懂的书,但是,未必能让孩子读爱读的书。
无论是蓝思在中国遭遇的发展瓶颈,还是在美国已经相对成熟的运作体系里出现的不可控因素,都在提醒我们,不要忽视儿童的阅读兴趣,切实寻找儿童阅读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