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HK$
78.2
|
編輯推薦: |
1.作者的选材贴近日常生活,发掘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最古老的浑融性和混沌状态,以自己 的语言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散文形式。全书具有作者独特的智慧,体现出博大、坚韧的生命力。作者在主题上有突破,寻找和标举人的原始的朴野、强健的感性生命力,是本真的人的回归。
2.作者较少受到散文概念的束缚,他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手段,诸如戏剧和诗一样的语言,又体现散文的精神,对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具有冲击力。这是作者在主题突破之外的写作技法的突破,对读者的写作会有启发作用。
《在草木与兽之间》为玄武的自然博物主题散文作品,行文淡然自如,满溢诗意和哲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观察和书写。所写所述大抵是自然万物与日常,记录了对草木鸟兽的深入观察和细腻感受,也记录了作者的经历,对自然、社会的体悟,行文犀利跳脱充满灵性又不乏理性思辨。
|
內容簡介: |
《在草木与兽之间》是散文家、诗人玄武以自然博物为主题的写作,内容涵盖对于花草鸟兽的观察、对日常生活的随感等。书稿分为七辑:第一辑介绍了作者在山间的经历;第二辑介绍了春天最让作者有所感动的花卉;第三辑介绍了作者自身在天地之间的微妙感受;第四辑介绍了给作者以温暖触动的那些人;第五辑描写了小动物和鸟儿在作者心中的悸动;第六辑描写了在故乡的异乡人;第七辑描写了远去或者归来的体验和感受。作者通过天地万物人给自己的诸般感动,书写突破散文文体界限的种种感受。
|
關於作者: |
玄武,作家、诗人。作品见于《十月》《花城》《今天》《人民文学》等刊。著有《种花去》《物书》《逝书》《关云长:遗失的血性》《爪子、嚎叫与飞舞》《更多事物沉默》等十余种。
|
目錄:
|
第一辑|那些凝视我的野兽001
冷漠而温柔的夜晚003
春山空023
那些凝视我的野兽031
有个人在吹笛子053
第二辑|庚子年的春天深处061
开花的日常063
庚子年的春天深处072
五月具香气的光芒084
结庐在人境089
花是吃肉的100
茉莉纷纷开且落108
细月和头颅上的花111
月照樱桃红116
第三辑|每到天地之间,我便魂飞魄散119
四季迅疾如电光迸溅121
九个月亮126
找朋友132
每到天地之间,我便魂飞魄散134
天地虽大,不过呼吸之间139
绿虫子(3章)144
一树红柿映在雪中,是美的149
逃离与背叛153
第四辑|不灭对善良、温暖和光的信任157
汉语和女孩159
两手捧着花苗的老人162
这样的人万里无一165
范老师176
念故人史浩盛180
不灭对善良、温暖和光的信任184
令箭花187
牵牛蔓缠绕的锨把与书间玫瑰189
采山河之气192
第五辑|鸟儿衔走我们的灵魂199
刺猬兄弟201
伪装成鸟儿到来的死者203
鸟儿衔走我们的灵魂218
“她用委婉的叫声把时辰弄弯”232
九只鹰239
春天啊,万物如此饱满260
诸物之美262
大脑山中的荒牡丹270
命里家乡274
我需要一片敞开的斜坡278
第六辑|在故乡的异乡人281
父子多年283
在故乡的异乡人298
一代渐渐离去的亲人316
繁花满路,我心悼之328
第七辑|远去,或者归来335
远去,或者归来337
用卫生巾的男357人
如归378
|
內容試閱:
|
代自序:每一粒汉字都是一座小小的神庙
1.
这一世的人,都是会死的。没有人可以活着离开。我只是想以有限的才华,勤奋但仍然有限的努力,诚恳地写出我内心的真实。有人能读出诚恳,读出真实;有人看出不合规格,看不懂,只好由他去。如此,才是纷杂的人间。人的善恶好恶,只是闪念之间完成。
2.
真,可拓展为:真实,真诚,真气,璞真,天真之气,真性情。是重要,甚至最重要的文学审美概念,即便在虚构类作品中也依然如此。虚构只是文学手段,并非日常语境中的虚假。其核不变。
一为不真,众美皆亡。
3.
辨诸物之理,求世间之美。谈吐内心真实,坚守人间常识。四地千里万里,唯求有异质的同类。
好的读者相遇,只是缘分。
只可能说明,您心中有似曾相识的事物,您热血未冷,信念未泯,您的骨头虽迫于时世或生存竭力掩饰,却忍不住时时龇了起来。
4.
杰出的人都意识到朴真对艺术的重要性,它几乎是艺术的原力之一种。但即便在这样的少数人群中,许多人自身没有朴真,他们赞叹,认为好,但自己只能后天修炼到一些技巧。有些人原本有,后来慢慢消失,有的是迅速消失,这种力在他身上宛若灵光一闪,然后归于晦暗。
于是我们看到,许多人只有年轻时那一点作品,焕发才华逼人的气息。后来……他们靠名声吃饭了,再不能继续自己。
远离文坛的种种污浊。一个自身气息强大的人,往往也具有排斥污浊的能力。我很欣慰看到还有这样的人。有朋友说,那样的人就像20世纪的人。
怀有朴真,在世间是艰难的。但我们仍要竭尽全力去守护它,去壮大它,它是艺术的核心,人的核心。我有时候不合时宜地想,它就像牛身体里的牛黄。我们似乎削弱自己,却壮大它。
5.
我妄图有一条河流,当是我的。激烈,饱满;偶尔也清澈,明媚,载动温柔的春光。它不能只留在表皮,偶尔潜入地下。不能死样发臭,假装是一条河。它时常避开,来到人迹罕至之地。它即便混浊咆哮时,也是干净的。
但目前仍然不够,目前仍是奢望。我直斥同时代的书写者,无论年齿地位亲疏,更多的却是苛责自己。
6.
文道峭拔难行,有宵小之辈流矢,还有白衣秀士莫名其妙地嫉恨。战士在厮杀。看客在指点,说,他那个姿势不好看,他衣服破了,哎呀,他那个流血的地方太搞笑都靠近大腿根儿了,他眼睛肿得太难看了。
7.
我知道人所共有的缺陷。比如忌恨,比如利益之争,比如思想之争。我知道人性之暗昧,比如邀宠,比如落井下石,比如忘恩负义或恩将仇报,比如因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衔之恨,比如因爱而致的恨仇,比如对与众不一者的莫名恶意,比如心智闭塞的愚蠢。
我预设所有的人都是好的,所有的人在心境安宁的时刻,都有向善之心。但我有坚硬的核以自我防护。在没有合适土壤、合适温度的人心,核永远是核——一颗莲子,可以千年。或者,核自己烂掉。被碾碎掉。死掉。它唯有得到合适的节候、土壤,在合适的人的心中才能柔软,才能发芽,由柔软变得强壮。
8.
文章学是需要研究的。它是一门古老而弥新的学问。一种秘而难言的、直掳人心的技艺。一种灵魂脱窍附着于物、令物蹈舞的法术。文章是令万物起死回生的咒语。我们在波涛汹涌的庄子、司马迁、希罗多德、韩愈、苏轼、但丁、蒲松龄、惠特曼、麦尔维尔、鲁迅、博尔赫斯中寻找到自己。多少人只成了波涛卷走的裸尸。浪剥得干净,底裤不剩,并无死后尊严。
当世只称:散文。一种同样被庸俗化、被剥夺尊严的文体称谓。它像牛仔裤一般可以裹住任何人的身体。
文章学首先是:独立的,卓异的,无所羁绊的人的精神。文章学中供奉着一位神灵,他的目光映亮每一个字。有此,才谈得到语言法术,才念得动咒语。
漫长时间中的标准,文章相对于韵文而成立。但有韵的骈文也是文章。今,文无韵,诗无韵。所求无非是语言内在节奏,和内在的推动力,和控制力——犹纵马狂奔,犹勒马直立。
9.
我有一类短文,劈头盖脸就写,说打住就打住,没有了。
有时甚至只是一句话,标题都比它长。但是我认为作为一篇独立文章,它已经成立。如果偶尔写出了像唐律中最好的那一联对句式的句子,会觉得何其侥幸。
有时一句话即可搅动千年,衔接前世,和人类混沌的遗传记忆。但是我还达不到。努力修炼中。
对文章学,我的许多观点,许多写作追求,与时下略不同。
文章忘我,去文章之形。是重要的。可能非常重要。
10.
我们这一代,应该留下一点有思考的东西,哪怕是微弱的思考。
有许多热爱文学的朋友。我想告诉他们,还有我这一路写作者,而且不是我一个。而且我不是最突出的一个。那些热爱文学的朋友,我一点不怀疑他们的热爱。但是我想说,一些东西不是文学。还有一些,只是文学之耻。
有许多写了几十年的朋友,我觉得我们既然爱此道,那么,应该,写一点真正不违背内心的东西,否则,不说其他,首先对不住自己。
11.
一些缺乏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散文,即便是其中最打动人的,也无一例外呈现一种单一的姿态:
把散文写成一种完全依赖叙事的、平面的而非多维多向度的、像是不成熟的小说的记叙文,而丧失散文文体最重要的属性:思想性,独立性,直接性(的力量),立体性。
兼之,许多完全依赖叙事推进的散文,缺乏作品内在的驱动力,缺乏张力,它们疲软,笨重,一览无余,没有阅读期待感,不值当读第二遍。它们往往急于诉说,语言表面化(即便很干净很流畅,甚至有世人所说的漂亮,也缺乏穿透力),无个人行文风格,谈不到对语言的贡献。
还有的,搞成软体动物一样的抒情(抒情其实也可以有深沉的力量,而不是像许多散文一样呈漂浮状、飘荡状),叫美文,也就是学生作文里的抒情文。从“啊!故乡”发展而来。
12.
我的文章和那些美文不一样。精致的,苍白的,冷漠的,光鲜的,孱弱的,大脑停滞不动的,堆砌的,装的。
文字当派生自骨中,是身体的一部分,动哪一个字都会痛。写法上,内容上,审美取向上,精神向度上。
在我,文章高于小说。小说的叙事在文章中只是局部功能,叙事要杂糅于其他笔法中,得到百感交集的体现。当有表述手法的混沌之力才不致单向度。
文章当直见性命,一笔连带一生,一挥如搅动大海、翻起千年。
13.
问:为什么写作心力重要,沉心重要?
答:好的写作者,一颗心是放到底的。坦然,自信,沉着,无所畏。他不用左顾右盼,不用搔首弄姿,不用忐忑不安,不用顾左虑右,不用讨好某组织或人群,甚至也不用讨好读者。不会跟风乱跑,不会受评论影响(无论好坏)。他凭一颗展展地放到底的心来判决,来书写。他书写的温度是他的体温,他书写的语感是他血液的流速。字像他身上长出来的生命,每一颗字是有机的,会喜悦、愤怒,会疼。
这样的心更准确,因为沉到底的心才有毫微可鉴的观察力和高度敏感的感触力,像水面清澈并安静下来才可以照影。写作者攫取记忆中飘浮或隐或现的物象,寻找最生动的、最深刻的,就像水中捕鱼,看准了,迅速出手抓住。若捉不准,就抓一手水,安慰自己好歹是鱼游过去的水。
你见到从井里打水没?那些不得沉心的人的心,就像井中晃悠的桶。也许半桶,也许一桶往外溢着洒着,也许空桶,总之是哐当哐当地晃。
好的沉着的心不用桶。自己生水,自成源泉。
14.
汉语是要有神性的。每一颗汉字,不是死亡的魂魄,不是一具具死尸。写作者不能是殓尸师,弄那些给尸体上妆的功夫。你描画得再好又如何。
每一颗字打开,通向万物,万物之魂如青烟,吸纳字中。每一颗字静止如夜间站立的马匹,它不动,自拂动的长尾亦可知有力。每一颗字晃动,抖落马匹奔跑时咸腥的汗珠!
诚,才有可能通神。如果连内心的清洁都不能做到,如果连内心的虔诚都不能做到,谈何神灵。
虔诚这一情感,是宗教性的情感。一善念乍起,四方震动。
一心如庙。我的庙里不是泥胎脱落了无生气的土偶。夜间他们会走动起来,微笑,或发怒。他们交谈的声音,在树叶的晃动中沙沙作响,有时在风中大起来,激烈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