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1914)
》
售價:HK$
96.8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HK$
108.9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HK$
54.8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HK$
74.8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71.5
《
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
》
售價:HK$
107.8
《
向整个世界说一声早
》
售價:HK$
54.8
《
灯花笑·花时恨(全二册)
》
售價:HK$
76.8
|
編輯推薦: |
作者以中国音乐历史的回眸为基本出发点,用音乐图像学的方法和手段(其中包括艺术摄影和文字语言描述)来展开历史事实,并吸收了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考古学、比较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律学等科学观点、方法和研究成果,充实、丰富和强化了本书的内容,是一本难得的科普读物。为历史上消逝的音乐留下了难得的历史信息,帮助人们追寻到中国音乐发展的足迹和心迹。
|
內容簡介: |
《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融媒体双语本)》以纸质图书加中英文双语融媒体电子书的形式,用30多万文字、700余幅精美图片、80多条珍贵音频,依“三重证据法”,对考古出土的乐器、陶俑、器物,以及存世乐器、壁画、绘画、雕塑、书籍等进行深入研究和精美展示,从音乐图像学的角度别开生面地系统梳理、生动阐释了辉煌灿烂的中国音乐史。?全书分三卷:上卷“神奇的音乐世界”讲述了从远古到秦汉的音乐史;中卷“艺术的觉醒”讲述了三国魏晋六朝隋唐的音乐史;下卷“从宫廷到市井”阐述了晚唐五代宋元明清的音乐多变与新发展。?本书将音乐图像学与音乐考古学、音乐史学、民俗音乐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结合起来,并创造性地探索可听音乐史。书中发表了大量考古出土乐器和著名音乐家演奏的作品,其中很多音频为首次发表。读者使用手机扫描书中二维码或点击电子书相应条目,就可在看书的同时听到来自远古乐器的美妙之音。
|
關於作者: |
吴钊,1935年生于江苏苏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音乐史家、古琴名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第一批代表性传承人。主要著述有《中国音乐史略》《古乐寻幽:吴钊音乐学文集》《中国古琴珍萃》《琴曲集成》《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古琴基础教程》《绝世清音》以及古琴演奏专集《忆故人》《汉宫秋月》《山居吟》等。主编的《中国古琴珍萃(增订版)》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著作《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
目錄:
|
001 序言1
罗艺峰
005序言 2
于润洋
上卷 神奇的音乐世界——远古三代秦汉的音乐
003 1. 中国音乐文明之源
004 魔笛——骨笛
009 东方大汶口文化的瓮缶与日月之祭
010 中原仰韶文化的地画与乐器
014 神奇的圆圈舞
016 一种古老的乐器——铃与响铃
019 2. 中国礼乐制度的起源——龙山文化石磬和陶寺大墓的特磬与鼍鼓
027 3. 一种神奇的吹乐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骨簧
029 4. 夏乐探索——二里头文化的特磬与铜制大铃
033 5. 狞厉可怖的美——商和周边各方国的音乐
048 6. 旋律的胜利——金石之声的形成
053 7. 东周青铜器上的歌舞祭祀图
053 郊野桑中春社图
056 辟雍灵台歌舞祀神图
062 8. 一座神奇的地下音乐厅——曾侯乙墓中室与东室
068 9. 周文化的传布与五彩缤纷的区域音乐文明
068 北方辽西的钟镈与义嘴陶埙
070 北方白狄小国中山王舋墓的钟磬
072 三晋之音——太原金胜村大墓的钟磬
076 三月不知肉味——齐国的韶乐与钟磬
081 徐国的钟磬
089 浪漫绮丽的楚国巫音
094 川西石棺葬文化的镈钟
096 真秦之声
101 10. 虚幻神奇与现实人生的交织——几幅难得的汉代歌舞宴饮与祀神图像
101 沂南汉墓歌舞百戏图
104 河南偃师西汉彩绘歌舞宴饮图
107 陕西靖边东汉墓前室东壁下层歌舞宴饮图
107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护乌桓校尉墓乐舞壁画
111 风靡两汉社会的西王母祀乐图
112 山东济南无影山歌舞百戏俑
114 山东济宁杀人祭祀画像石
115 歌舞祭祀釉陶楼
119 11.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乐器
130 12. 别具特色的巴蜀荆楚之音
142 13. 珍贵的岭南音乐宝藏——广州南越王墓的乐器
147 14. 铜鼓文化的光辉创造——先秦两汉西南夷的音乐
147 滇西洱海的铜鼓与铜镈
151 滇国的音乐与祭俗
161 夜郎、勾甸的铜鼓
164 西瓯——广西贵县罗泊湾墓的乐器与祭俗
167 广西宁明花山骆越歌舞祭祀岩画
170 15. 上古中国与环太平洋音乐文化的联系
中卷 艺术的觉醒——三国魏晋六朝隋唐的音乐
179 1. 艺术的胜利——三国朱然墓宫廷歌舞宴饮漆画
183 2. 气势、古拙——两汉魏晋的琴与琴乐
190 3. 三国魏晋青瓷罐上的歌舞祀神图像
196 4. 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自漠北草原的乐声
207 5. 几幅珍贵的西凉奏乐图
212 6. “曲有误,周郎顾”——邓县彩色画像砖墓音乐砖雕
215 7. 丝绸之路与佛陀妙音
238 8. 盛世新声——隋唐贵族的音乐生活
254 9. “欲得身心俱静好”——南北朝隋唐的琴与琴乐
下卷 从宫廷到市井——晚唐五代宋元明清的音乐
269 1. 一份古老的节目单
270 大曲
277 小唱
280 队舞
284 杂剧
287 2. 白山黑水之歌——渤海、契丹的音乐
287 渤海
289 契丹—辽
295 3. 戏曲的正式诞生——从金院本到元杂剧
304 4. 西藏高原的音乐明珠——古格王国的歌舞祭祀壁画
310 5. 从宫廷到市井
311 明代的宫廷音乐
317 明代俗乐的繁盛
327 清代的宫廷音乐
352 清代俗乐的勃兴
369 6. 意境、情趣与韵味的追求——宋元明清的琴与琴乐
386 7. 粗犷质朴之美——明清南方少数民族音乐
395 8. 与亚欧各国音乐文化联系的加强
406 结语
407 后记
409 音频目录
|
內容試閱:
|
吴钊先生的大著《中国音乐史·图典版》面世了,想来读者与我一样十分欣喜和期待!先生在过八望九之年的酷暑夏天,卜居乡间,增改书稿;一字一图,审虑再三;补入新知,反思乐史;凝注精神,提取精华,这就形成了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本新书。
吴钊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音乐史家、古琴艺术家,在此领域已耕耘数十载,是一位受到学界和艺术界敬重的专家,他的许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中国文化史界、音乐史界、琴学界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他的《图说中国音乐史》1999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以来,已为许多学术机关、高等院校和社会公共图书馆所收藏,也已进入了众多学者的书斋和课堂,受到师生们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音乐史专著。此次增改,更体现了吴钊先生的学术风格和学术追求:学无止境、勘实求是;无愧先人,惠泽当代。
我以为本书有如下特点:
三重证据法的运用。任何历史著作,都必须建立在对对象的认识基础上,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不仅历史悠久,也极端复杂,只从文字材料来处理音乐史问题,可能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因此,著者从对象的事实出发,以出土文物、传世文献和当下民俗材料,构成一个三维的方法系统,即所谓“三重证据法”的运用:首先,从本书构思“图说”出发,为使音乐史可“看”而采入大量精美文物图像,尤多写实图像。有些图片过去比较少见,如美国某博物馆藏先秦楚彩绘漆盒乐舞图、故宫旧藏清乾隆《弘历观荷抚琴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龟兹舍利盒乐舞图等。并在上卷增入了近期有关音乐的考古新发现:如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史前口弦,又如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音乐遗物等。同时根据许多考古报告和传世乐史文字资料,建立起这个三维方法系统的重要一维,不仅增加了本书的学术价值,也为后学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思考路向;同时考虑到中国有悠久的涉及音乐的述史传统,自太史公创立“乐书”体例以来,历代正史都有“乐志”、“律志”、“历律志”或“音乐志”,这些“志书”均保存有许多珍贵的音乐史料。又因为自古以来传统文人须习“六艺”,“乐”是六艺之一,他们的音乐论著和诗文笔记等也记载了许多宝贵的乐史资料,本书采入了不少这类文献,这都是我们认识中国音乐史的重要参证。再次,是实地采访获得的各民族音乐民俗材料的纳入,当然这就建构起了方法论的第三维,而这是极有见地的。以中国文化史的特点看,民间的古老音乐文化遗存常常令人惊叹,历史上难以求解的问题往往可能“礼失求诸野”,因为,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发展,有快有慢,有高有低,并不平衡,自先秦以来,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音乐文明。当以黄河与长江两条大河为核心的南北大地已进入较高发展阶段之时,散处在周边或西南山区的少数民族大都仍停留在较低发展阶段,其中濮越民族的铜鼓文化,经历了上下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一直留传至今,在中国音乐历史上,应是与汉民族古琴文化有着类似的地位和价值。过去史著未能重视,本书通过考古出土铜鼓遗物,再结合当代在边远山区进行的民族音乐学调查,相互印证,结合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与观点得出了过去音乐史著作未能论及的见解。可以说,“三维方法论”不仅带来了本书的丰富性,也将本书的学术地基打造得十分坚实,吴钊先生以自己的“历史的田野观”,把民俗材料带入中国音乐史研究,可谓独具慧眼,并有着重要方法论意义。
可听音乐史的探索。此次出版还增入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录音资料,音乐史当然要讲音乐,而音乐又稍纵即逝,因此要认真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本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先秦时期,因无古曲存世,只能根据出土乐器实物,结合其具体性能,做一些想象性的演奏:如西安半坡一音孔陶埙,根据其所发之音,加上模仿鸟的鸣叫,进行了演奏录音;如河南安阳殷墟M93墓五磬,根据其应为“特磬”的判断,做了试验性演奏;又如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编钟、湖北随县曾侯乙编钟、山东滕县西户口编磬、云南楚雄万家坝羊角镈钟、云南祥云检村镈钟等,则选择传统古曲或民间乐曲或新编乐曲,进行了演奏,其中西户口春秋编磬的音色尤为精美。两汉至明清,则选取留存至今各种乐器的传统古曲或各地民俗音乐的代表性乐曲,作为参考:如北京智化寺管乐,西安城隍庙鼓乐,山西五台山八大套,琵琶武曲《十面》,文曲《浔阳琵琶》,潮州客家筝曲《出水莲》,汉魏琴曲《广陵散》,琴歌《胡笳十八拍》,唐代琴曲《离骚》,以及宋代琴曲《潇湘水云》《山居吟》,明清琴曲《汉宫秋月》《忆故人》等,其中绝大部分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录音。本书还在上卷《铜鼓文化》部分列入了云南富宁彝族《铜鼓十二调》、《芦笙十二调》、长篇历史叙事歌《铜鼓歌》与圆圈舞木鼓的现场录音。以上这些音像资料,有些是非常少见的著名演奏家的版本,如管平湖、查阜西演奏的古琴曲,李廷松的丝弦琵琶,罗九香的传统古筝等,也有著者自己采录的民俗音乐实地录音,如铜鼓演奏的现场音像。尤为难得的是,有些珍贵的出土乐器,如陕西扶风柞钟与中义和钟、河南三门峡虢叔编钟、广州南越王编勾鑃等,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模拟演奏,只能尽量将其测音实况与其音响列入书内,使这些千年古乐器的声音能为今人听赏到,可以直观地感知中国古人的音乐智慧和声音文化,在世界上恐怕也是不多见的。这不仅反映了我国老一辈音乐史家优秀的学术传统,也使这部“音乐史图典”不仅可看,亦可听,从而多角度地展现了古老而丰富的中国音乐文明,是非常恰当的。人们向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史几乎就是一部“哑巴音乐史”,本次出版把这些重要而宝贵的录音材料配入书中,或可视作是使中国音乐史有“乐”也有“音”的探索和努力吧!
多学科领域的叠置。本书当然有图像学的重要意义,但也涉及了其他众多学科,实现了多学科领域的叠置样态,非如此,不能得到真知灼见。书中涉及了音乐史学(包括乐律学、乐器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等分支学科)、音乐图像学、音乐民俗学、音乐美学、琴学、中国文化史、文化地理学、中国科技史等学科,以及极富专业色彩的一份附录“上古中国重要出土乐器测音数据”,既呈现了中国音乐文明的极端丰富和复杂的历史面貌,也反映了著者多学科的知识积累和多元思维策略,非如此不能切近历史的真实、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著者提出:礼乐制度的建立应是进入文明期的标志,可以追溯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鼓磬乐队的建立,陶寺龙山文化的绝对年代为距今4300年至3900年之间,这就比仅仅从文字文献考察要有力得多。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年代最早的M3072墓残磬,当时考古报告未发表,故其图片不能发表,有关论述也不便多讲。此次增改,则列入了过去未列特磬的图片;又根据残磬重开悬孔和一磬两音间明确的大三度关系,及其与其他各磬在音高上的联系,推测当时已具备A与#G的雌雄黄钟的音高标准。传为夏文化的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铜制大铃,过去只知道它与兽面纹铜饰牌同置一处,对其含义不太明确。前几年在二里头遗址内发现了用数百片绿松石堆成的一条龙,在龙身中部放有一枚铜制大铃,由此可以确证该铃应与龙有关。经对部分大铃测音,知其单枚音高有的为A,有的为#G,此次增改,将其图片和相关结论均已列入。著者认为,如与其前陶寺特磬的音体系相联系,两者的相似,可能并非出自偶然,此点亦与过去他人结论明显不同。又例如,过去都认为商代已有演奏旋律的“编磬”,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殷墟西区M93墓出土的五枚石磬。现根据该墓各磬的出土位置与其石质、颜色、制造工艺、音高,认为仍是敲击节奏的特磬,并完整发表了五磬的图片(过去只发表四磬)。本书认为五磬中的一磬是代表墓主的社磬,其他四磬,两两成对,应是代表从属于墓主的四个氏族或部族互成公母关系的社磬。此点与云南万家坝一墓四鼓的情况完全相同。再例如,过去认为西周柞钟与中义和钟是无关的两套钟,现根据新出晋国编钟各有十六枚分为两组,每组八枚,大小依次递减的事实,认为柞钟与中义和钟似各有八枚未曾埋入坑内,原来全套应各有十六枚,两者的调高组合正是天象中雌雄两星在编钟上的体现。这些观点和认识,可谓是发前人所未发,是值得学界重视和思考的。
吴钊先生是著名琴家,对琴学有精深的研究,他认为古琴音乐作为贯穿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的精英文化的代表,应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它还留存有大量音乐作品。此次出版对原有篇章作了较大补充,并在中卷增设“南北朝隋唐的琴与琴乐”一节,还从音乐角度概要介绍了各个时代的琴曲名作;增列了历代文人与琴的有关图片,其中如元代琴家兼画家赵孟所画他本人与其两位好友弹琴雅集的写实画,画上记明了日期、地点与参与者的姓名,是弥足珍贵的古琴史料,此次纳入书内,对读者亦可有鉴赏价值。
吴钊先生在音乐史研究领域提出的这些前所未见的观点和认识,无疑得力于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反映了著者宽广的学术视野,其价值也溢出了中国音乐史的范围,而从音乐史学的角度证明了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中国文化理性究竟起于何时?就值得今天的人们思考。所谓理性,总是与数量、概念、逻辑和判断有关的,显然,陶寺和二里头时代的人们在创造自己的音乐文明史时,是达到了一般理性内涵所提示的标准的,这却并非出于偶然。如联系到吴钊先生所论之有精确刻度和六声音阶的河南贾湖骨笛的久远年代,以及新近发现的陕北神木石峁遗址骨制精美口弦,中国文明惊人的古老,还不足以使我们清醒和震撼吗!这也是本书重要意义之一。
本书另一个不能不说的特色,是构思的精深和文字的优美。全书自远古到清末,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十五部分、中卷九部分、下卷八部分,把七千多年来中国音乐文明的历史面貌清晰地呈现给今天的读者,加上索引和附录,就更增加了学术意义。而许多章节的标题,又极富诗意和文采,如以“魔笛——骨笛”述上古中国音乐文明之源;以“狞厉可怖的美”述商和周边各方国的音乐;而以“旋律的胜利”描写周公制礼作乐时代的金石之声;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墓室的惊世文物,则以“一座神奇的地下音乐厅”来标题;对于汉代歌舞的现世性质和祭祀宗教的双重特点,又冠以“虚幻神奇与现实人生的交织”这样的提示;对于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三国魏晋六朝隋唐的音乐文化,则以“艺术的觉醒”提纲挈领;更不要说极富文学色彩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曲有误,周郎顾”“丝绸之路与佛陀妙音”等等,这不仅增加了阅读美感,也是为读者作学术提示。
总之,本次出版的图书,可谓“精、博、慎”。所谓“精”,不唯是说图像选择精、印刷精、文字精,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精致的学术构思。书中收入了大量考古报告、测音数据、传世文献,凡采入本书的考古文物图像,必有出处和数据,同时作者对这些图像的观察十分细致,小到头发、手指、乐器细节,大到图像中的环境、服饰、建筑,都有精到的描写,反映了作者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所谓“博”,是说时空跨度巨大。时间上从上古原始时期到清末,竟逾七千年之久,中国音乐文明的悠久历史清晰可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空间上从中国境内多民族地区到环太平洋地区、欧亚腹地、丝绸之路等,反映出宏阔的文化地理学风貌。本书搜集的图像内容十分丰富,读者可以从这些音乐图像中学习和体会到中国音乐史的许多知识;本书纳入的大量文字资料,也可以成为中国音乐学术史的学习内容和研究对象;著者的思考和观点,又可以让读者在乐器史、乐律史、乐舞史、礼乐制度史、琴学美学等方面得到学术的惠泽;而大量录音材料则可以使读者沉浸在中国的声音文化中,得到音乐美的感悟愉悦。所谓“慎”,是说著者的学术表述的谨慎。在材料还不具备唯一性,考据也还有空间,或者图像不甚清晰时,往往选择“可能” “或许”“大约”“似”等不确定性用语。在初版到再版的近二十年间,其学术认识仍然在发展和深化,本次出版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我以为,吴钊先生这种态度,恰恰是作者科学态度的反映,值得我们学习,相信读者能够在本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营养和学术启迪。正是:
望九之年,学术尤新。
读书可寿,琴能养心。
乐史莹远,后学再续。
期颐不远,文运昌明。
是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