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HK$
111.9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編輯推薦: |
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部门行政法”的基础教材。收入作者潜心研习警察法学近三十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
內容簡介: |
本讲义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部门行政法”的基础教材。收入的专题都是作者潜心研习警察法学近三十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具有很浓烈的警察法个性,在行政法上基本不涉猎、不讲述,但对公安法治建设、警察法学理论构建极具意义。
全书共收入十一个专题,包括部门行政法的发展与建构、警察权的变迁、警察权的央地划分、道交法上的地方事权、警械与枪支的使用、警察盘查、交警非现场执法的规范构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无人驾驶的道交法规范构建、公安行政裁量基准、数字公安的法治化建构。
|
關於作者: |
余凌云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警察法学、数字法治政府。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个人著有《行政法讲义》《行政法案例分析和研究方法》《警察法讲义》《行政契约论》《行政自由裁量论》《行政法上合法预期之保护》《行政法入门》等13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五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青年法律学术奖(法鼎奖)”银鼎奖等奖项。
|
目錄:
|
第一讲部门行政法的发展与建构1
一、 引言2
二、 普通行政法与部门行政法的分野6
三、 普通行政法与部门行政法的关系12
四、 当前部门行政法研究中容易出现的两个偏向23
五、 部门行政法缘何难以研究24
六、 努力体现特性的研究进路26
七、 结论28
第二讲警察权的变迁29
一、 引言30
二、 警察权的正当性来源33
三、 西方警察权的变迁40
四、 清末以来形成的认识48
五、 两个维度的阐释54
六、 进一步变革之建议62
七、 结论73
第三讲警察权的央地划分75
一、 引言76
二、 对法规范的梳理79
三、 对条块体制的影响83
四、 事权的划分95
五、 行政事权与领导关系105
六、 行政与立法上事权之对应106
七、 地方立法能力的适度释放109
八、 结论128
目录警察法讲义(第三版)第四讲道交法上的地方事权131
一、 引言132
二、 文本的分梳133
三、 地方治理引发的争议135
四、 基本判断与立法策略143
五、 立法上的处理技术145
六、 结论153
第五讲警械与枪支的使用155
一、 引言156
二、 概念、性质及其阻却违法的事由162
三、 比例原则172
四、 配备与管理184
五、 枪支使用的条件与程序213
六、 警械使用的条件与程序241
七、 事后报告与调查程序246
八、 法律救济254
九、 结论: 若干改进的建议260
第六讲警察盘查265
一、 引言: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266
二、 规范的梳理与评价271
三、 相对可容忍性284
四、 盘查的理由292
五、 盘查的程序、监督与救济309
六、 相对人的协助义务323
七、 结束语327
第七讲交警非现场执法的规范构建331
一、 引言332
二、 有关法规范的梳理335
三、 学术上的批判342
四、 行政审判的因应345
五、 法规范和原理的调适361
六、 结论379
第八讲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381
一、 引言382
二、 从法规范梳理看制度沿革382
三、 “证据说”与“行为说”之争386
四、 从案例看法院处理偏好389
五、 对上述实践争议的几点思考392
六、 结束语400
第九讲无人驾驶的道交法规范构建401
一、 引言402
二、 走出实践的合法性困境405
三、 市场准入与道路准入409
四、 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处理414
五、 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426
六、 结论430
第十讲公安行政裁量基准431
一、 引言: 实践的缘起432
二、 设定基准是一种义务吗437
三、 范围的拓展443
四、 控制技术446
五、 形成、公开与效力456
六、 规范与僵化之间的拿捏462
七、 结束语466
第十一讲数字公安的法治化建构469
一、 引言470
二、 既定的数字建设要求472
三、 技术运用何以先于规则477
四、 实践发展与既有规范的矛盾480
五、 法规范建构的基本路径486
六、 结论496
参考文献497
|
內容試閱:
|
三版序
之所以再版,我的考虑主要有三。
一是近期完成了三个专题,《交警非现场执法的规范构建》《数字公安的法治化建构》《无人驾驶的道交法规范构建》,都是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其中的主要内容分别发表在《法学研究》202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创刊号)、《荆楚法学》2023年第5期。
二是删除了二版收入的比较单薄的三个专题。本次再版都是发表过的长文,但不是发表版,而是原文。因为刊物版面有限,每次发表都得删减,读起来可能意犹未尽。原作品未经删节,不受字数限制,研究较为深入细腻,相对厚重,更能体现作者的写作风格。
三是研究警察法已有年头,希望能够有一本能够真正反映自己研究水准的代表作。可以说,再版选入的这些专题都是我比较满意的作品。
我原先总想追求一部体系化的警察法著作,但近来总觉得,作为部门行政法,警察行政法,或者更宽泛地说,警察法,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侧重研究特定行政领域的个性问题,或许,就不应该,也不必追求成体系、成建制,而应该是以点及面,突出重点,勾勒出基本轮廓。一味强求体系化,不免貌似行政法总论,重复行政法总论内容。
郑晓军帮助整理主要参考文献、注释,在此致谢。
余凌云2023年夏于禧园二版序
当初,法学院为庆祝建院二十周年出版了一个专著系列,每位老师都可以申报一本,我出版了本书的第一版。因为成书仓促,只收入了五个自己比较满意,也已经发表的专题,略显单薄。
后来,因主持重大课题,对警察权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成果,又在今年同时修订出版《行政法讲义》(第三版)、《行政法案例分析和研究方法》(第二版),于是,便想增加一些专题,顺手也刊印本书的二版,形成我自己的教科书系列。
新收入的五个专题,有三个是上述重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都已分别发表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和《法学评论》。另外两个专题是以前完成的,也发表过,觉得不错,也一并收进来。我也对过去写就的几个专题做了比较大的修改,尤其是增补了有关法规范的分梳,以及有关案例的研判,也参阅了一些近期的文献。
可以说,这十个专题都是警察法上特有的,具有很浓烈的个性,也极重要。有浓郁的警察法特色的讲义轮廓也越来越清晰了。当然,我还会不懈努力,去追逐我心目中理想的警察法理论体系。
余凌云2019年“五一节”于凯原法律图书馆研究室一版序
每次到台湾,见到李震山教授,他都送我警察法的书,也会向别人介绍,我们俩的背景极像,都是警察出身,他在台湾警官大学念过书,我在公安大学教过书,都穿过警服,都痴迷警察法。我相信他的警衔,如果有的话,一定没我高,我是升到三级警监,穿上白衬衫,才来到清华园。
警察法学是我的最爱,就像烟斗和紫砂壶,把玩之中,我的研究接了地气,我的讲座也易与实践对话,我对行政法的一些成规通说也挑剔起来。掐指一算,我沉醉其间,不知不觉已有十七个年头了。
2010年,我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要招警察法学方向的博士生。这个提议在院学位委员会上也过得十分顺畅。只是因为我自己的缘故,一直拖到今年才算在门下正式招入了一名弟子。
但是,开设部门行政法(警察法学)课程却已许久,想来是到清华的第二年就提议开设了。之后,每年必和思源博士一道讲授,面向行政法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每次总是我先登场,漫谈部门行政法原理,并有选择地介绍几个警察法学专题。没有固定的教材,只是指定学生参阅一些文献,多半是我的作品。
编辑本书,也是思虑再三,其实,最主要的动机还是充当教材。翻捡出一些旧作,润色删改,着实花了一番功夫。所以,本书只是一本略带新意的旧作。我打算以此为脚本,陆续添补进来一些新作,使之成为一本完整的、专题性质的教材。
日内瓦的清凉让我染上了风寒,咳嗽喷嚏袭扰着我,但我还是乐意涂抹上几笔,留下一丝回忆。半百之人,愈发恋旧了。
余凌云2014年初秋于日内瓦湖畔酒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