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HK$
87.4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HK$
65.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HK$
76.2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HK$
144.5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HK$
178.1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HK$
177.0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HK$
143.4
《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售價:HK$
110.9
|
編輯推薦: |
1.知名茶人杨多杰最新力作,精选历代茶诗四十首,注音茶诗 茶诗解析 抄诗字帖,跟着古人一起读诗、抄诗,在一首首动人的诗篇里品味茶香。
古代的茶集是什么样的?一碗好茶对色香味有什么讲究?煎茶点茶,何者更受欢迎?浅浅一碗茶汤,盛着多少学问。从茶诗出发,再现中国文人的风流雅趣,重探中国茶学深远渊源。
3.大开本设计,双色精美印制,裸脊装帧,沉浸式感受茶诗之美。
4.诗是最美的语言,茶是最美的生活。中国历代茶诗,是一组不得了的茶事经验汇总。
在茶诗中,我们得以真实还原古人的品茶风雅,在茶诗中,我们得以感受千年前的情谊和温度。
伴着美妙的诗篇走进茶的国度,让我们一起,跟着古人学品茶。
|
內容簡介: |
我国既是“茶的国度”,又是“诗的国家”。文人,爱作诗,也爱喝茶,于是诞生了大量茶诗。在茶诗中,我们得以还原古代文人的真实品茶场景,再现他们的风流雅趣;在茶诗中,我们得以通过文人间品茗赠茶的佳话感受千年前的情谊与温度。书中选取了40首茶诗,涉及历代茶诗中的经典篇目,内容上涉及产茶、采茶、品茶等关于茶的方方面面。书中通过诗作赏析、茶诗誊抄,让读者由茶诗出发深入了解茶知识、茶文化,通过抄写茶诗在静心养性的同时更细致感受中国茶诗之美。
|
關於作者: |
茶文化学者,新媒体“多聊茶”创始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代茶学文献及中国名茶文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味道》栏目文化顾问、《幸福习茶课》常驻嘉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月吃越美》茶文化栏目常驻嘉宾。
出版作品:《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吃茶趣:中国名茶录》《茶的味道:唐代茶诗新解》《茶的精神:宋代茶诗新解》《唐茶诗钞》《茶经新解》《茶经新读》《中国名茶谱》《凤凰单丛》(合著)。
|
目錄:
|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 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唐·王昌龄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唐·刘长卿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唐·皇甫曾
茶偈 唐·释无住
过山农家 唐·顾况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唐·孟郊
凉风亭睡觉 唐·裴度
东亭茶宴 唐·鲍君徽
萧员外寄新蜀茶 唐·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唐·白居易
西山兰若试茶歌 唐·刘禹锡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柳宗元
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 唐·武元衡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故人寄茶 唐·李德裕
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 唐·杜牧
贡余秘色茶盏 唐·徐夤
咏茶十二韵 唐·齐己
汤戏 唐·释福全
题茶诗与东坡 北宋·释了元
记梦回文二首(并叙) 北宋·苏轼
种茶 北宋·苏轼
和子瞻煎茶 北宋·苏辙
双井茶送子瞻 北宋·黄庭坚
临安春雨初霁 南宋·陆游
啜茶示儿辈 南宋·陆游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选其一) 南宋·范成大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南宋·杨万里
过扬子江(二首选其一) 南宋·杨万里
谢薛总干惠茶盏 南宋·徐照
寒夜 南宋·杜耒
陆羽烹茶图 元·赵原
采茶词 明·高启
煮茶 明·文徵明
李氏小园(节选) 清·郑燮
紫砂壶 清·郑燮
|
內容試閱:
|
2023年9月,“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在中国最权威文博机构——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午门正楼及东西燕翅楼展厅展出。此次茶文化特展,汇集了海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展品总数达555件(组)。笔者撰写的《茶的味道 :唐代茶诗新解》一书,竟也有幸陪衬其中,作为现当代茶学出版物板块中的一件展品而展出。拙作不过是一本研究唐代茶诗的冷门小册子,能够参与到这样高规格的茶文化专展中,高兴之余更觉惶恐。
但不得不说,茶诗在中国茶文化之中的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总说,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千年的历史。这“千年的历史”到底是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承载的呢?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依托于文人书写的茶书。故宫这一次特展中,展出的明万历十六年素竹园刻本《茶经》、清顺治四年《说郛》本《大观茶论》、明万历刻本《茶集》、清抄本《茶苑》等书,皆为中国历代茶书中的代表作品。
唐宋元明清,留存至今的茶书到底有多少部呢?学界现在大致认为有110部左右。这个数字,其实并不算多,而且如果细究起来,这里绝大部分所谓“茶书”,都很难称之为“书”。因为很多“茶书”的体例过于短小,有的甚至不足千字。即使是影响力最大的《茶经》,也不过7 000余字而已。唐代随便一本笔记小说,文字量都比《茶经》大得多。何况留下来的大部分“茶书”都还不及这个篇幅呢。例如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其实不过是一篇短文而已,我们今天也把他认定为茶书了。
幸好,还有茶诗,茶诗的数量,比茶书多许多。例如唐代有茶书9种,却有茶诗500余首。在唐代文人之中,写作茶诗最多的要数白居易。他一生竟写作涉茶之诗64首,内容涵盖了唐代茶文化的方方面面。宋代情况更甚,茶诗有数千首之多。北宋文学家苏轼,一生写作涉茶之诗78首,已超过白居易创作的茶诗数量。但南宋大诗人陆游,写作的茶诗却又比苏轼还多得多。陆游本是高产的诗人,有“六十年间万首诗”的成就。据原浙江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戴盟统计,在《剑南诗稿》中涉及茶的作品竟然达到了200多首。如果把陆游的茶诗集结在一起,那简直就是一部宋代《茶经》了。至于明清茶诗,就更不胜枚举了。可以说,茶诗是一座巨大的中国茶文化知识宝库。茶诗数量之庞大、内容之丰富无出其右。我们把历代茶诗比喻为中国茶文化的“敦煌藏经洞”也绝不过分。
还有一点,茶诗的作者人数更多,成分也更为多元。您想想看,能写茶学专著的人,毕竟少之又少,这需要一定的门槛,也需要相当的精力和动力。但是中国的知识阶层又都爱茶。每个人都会有饮茶的经历和感悟,只是或多或少而已。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茶诗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因为相比于写书,写诗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情。据笔者统计,唐代写过涉茶之诗的文人,足足有145位之多。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刘禹锡、柳宗元、杜牧……这些耳熟能详的大诗人都没写过茶学专著,但都有精彩的茶诗流传于世。中国历代茶诗,是一组不得了的茶事经验汇总。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在组织参与茶事活动的同时,也用诗歌书写着饮茶生活的感受与见闻。也正是由于知识阶层的深度参与,中华茶文化核心审美中才一直萦绕着一份诗意的情愫。
研究中国茶文化,如果有茶诗作为辅助材料,那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更为关键的是,茶诗不仅有资料性,更有艺术性。我在教学中经常说这样一句话 :茶是最美的生活,诗是最美的语言。只有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掘出中国茶文化的美学体系和美学基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陆续有一些专题研究茶诗的著作问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李传轼编选《中国茶诗》,钱时霖选注《中国古代茶诗选》,朱世英选注《茶诗源流》,钱时霖、姚国坤、高菊儿编《历代茶诗集成》等。海外学界的研究成果中,以日本竹内实著《中国喫茶诗话》以及韩国郑相九著《名茶诗鉴评》最有代表性。但总体而言,学界对于中国历代茶诗的研究,成果相对偏少,多有需要补白之处。
自2019年起,笔者先后出版了《茶的品格 :中国茶诗新解》《茶的味道 :唐代茶诗新解》《唐茶诗钞》《茶的精神 :宋代茶诗新解》等多部茶诗文化研究著作。在写作茶诗研究著作的同时,笔者也试图通过互联网形式传播茶诗文化。2017年,笔者在喜马拉雅App上线《跟着古诗学品茶》(共40讲),开创在互联网上讲解传播中国历代茶诗之风气。2018年至2023年,笔者在人人讲App先后开设了《历代茶诗详解》课程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与第四季。截至2023年8月,茶诗课程播放量,已经突破百万。
您手上这本《跟着古人学品茶 :中国最美茶诗》,与我之前陆续出版的几本解读茶诗的小册子,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点在于,写法思路都是从茶诗的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入手,再细读文献原文,最后着重探讨诗人对一杯茶汤“味外之味”的感悟。不同点在于,这次为了方便大家诵读,我还对茶诗原文中的生僻字全都做了现代汉语的注音。我们知道,古人写诗时极其讲究平仄与辙韵。我在日常教学中一直建议同学们,阅览完茶诗原文后,不妨再放声朗读几遍。这样既可以体会诗人在辙韵平仄上的巧思,又可以享受茶诗的韵律之美。希望这些小小的设计,既利于您阅读茶诗,也便于您朗读茶诗。希望每一位爱茶人,都能够做中国历代茶诗的全方位“读者”。另外,两位编辑还在每篇正文之后细心地设置了字帖部分。这样一来,大家听我聊完茶诗之后,还可以再动笔抄上一遍,那种感觉又会完全不同了。
这一次拙作《跟着古人学品茶 :中国最美茶诗》能够顺利出版,多亏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赵斌玮先生与樊诗颖女史的策划与编辑,又蒙姚国坤、穆祥桐两位茶界前辈的厚爱,为拙作撰写序言。再次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愿拙作的出版,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历代茶诗背后的故事,并因此更加喜爱中国茶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