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纳特·特纳的自白
》
售價:HK$
84.0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HK$
88.5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HK$
89.6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HK$
89.4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HK$
65.0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
周秦之变的社会政治起源:从天子诸侯制国家到君主官僚制国家(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編輯推薦: |
用影像探索自然,发现蔚蓝星球的纯粹自由与野性
《中国国家地理》根植中国,立足世界,成功建立了口碑和质量俱佳的国际化影像IP: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吸引全世界数千位摄影师创作,跨越七大洲,深入秘境,捕捉到足以冲破当下认知的画面:鬼斧神工的地貌奇观,神秘动人的野性家园,难得一见的行为瞬间,充满哲思的视线交错,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
耗时4年,全球精选,透过镜头触摸真实的野性自然
从110 000余件全球投稿中,精选出219幅国际级佳作,用精彩的影像和凝练的文字,讲述“为野而生”的自然摄影师与“生而为野”的野生生物邂逅共鸣的故事,让真实的自然走入人心。
国内外大咖联袂推荐,共同推举自然的绝美瞬间!
联合国和平使者、高级英帝国女勋爵士珍·古道尔和新华社领衔编辑、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兼摄影学院院长陈小波,饱含深情撰写推荐序!国内外自然保护先行者和自然摄影师撰写各章引言,分享各自的自然理念与创作经验。
独具一格的编排方式,多层次领略地球的本色之美
打破传统编排逻辑,以宏观至微观的视觉叙事,从高空俯瞰的地貌奇观,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呈现自然影像的饕餮盛宴,以新颖的视角、科学的态度凝视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视觉叙事的角度切入,由远及近的尺度递进,以旁观者的视角凝视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丰富的肌理遍布,个体的抗争上演,万象交叠,悲喜无常。全书分为地球(EARTH)、栖息(HABITAT)、行为( BEHAVIOR)、凝视( GAZE)、聚焦( FOCUS)五个章节,共收录 219 幅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前四届精选之作,以震撼人心的自然影像,展现地球多元的山川风貌以及瑰丽的万物生灵,也重新发现和认知那些不可思议的生命的力量。
本书邀请到众多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创作。联合国和平使者、高级英帝国女勋爵士珍·古道尔和新华社领衔编辑、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兼摄影学院院长陈小波为本书撰写推荐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生态研究中心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国际著名野生生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国际著名自然摄影师、中国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首席生态摄影师鲍永清,国际著名自然摄影师袁明辉,为本书的五个章节分别撰写引言。
|
關於作者: |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组委会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是由中国人主办的同类型国际大赛,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与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承办。赛事以“生命的力量”为主题,面向全球征集摄影、视频和自然绘画作品,希望借此增进公众对自然生态和野生生物的了解和热爱,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自2020年创办以来,年赛已经成为国际的自然影像赛事,是全球自然影像创作、交流与传播的平台。迄今已积累超过40 000分钟的珍贵自然影像、119 506件投稿作品,相关内容全网曝光量超过4亿人次。2022年,年赛受邀亮相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代表中国民间力量,向世界讲述了“影像保护自然”的中国故事。2023年,年赛发起首届中国自然影像创作者大会,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国团队发起的国际自然影像节庆。
|
目錄:
|
推荐序Ⅰ — vi
推荐序Ⅱ — viii
前言 — ix
地球 — 001
生命星球 —李栓科 002
栖息 — 047
家园 —吕植 048
行为 — 111
动静之间 —鲍永清 112
凝视 — 183
野生之眼:动物世界中的凝视 —奚志农 184
聚焦 — 245
方寸之地见乾坤 —袁明辉 246
生命的力量——与中国野生生物影像行业共同成长 — 306
图片索引 — 310
|
內容試閱:
|
亲爱的自然爱好者:
翻开本书,准备好踏上一段迷人的自然之旅吧。亿万年的自然力量塑造出千奇百态的崎岖地形,而影像作品则将这些令人惊叹的美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那些尚未被人类活动破坏的原生态地区,摄影师享有绝佳的机会捕捉荒野之美,拍摄荒野之中性情羞怯、避居山林的野生动物。在这些地方,只要富有耐心,再加上运气的眷顾,摄影师就能拍摄到展示野生生物隐秘生活的影像—难得一见的鸟类求偶仪式、母鹿哺育幼崽、鲣鸟潜入水下捕鱼、真菌在暗夜中喷射孢子。对于每一位着迷于摄影和荒野的自然爱好者来说,有太多精彩的画面值得记录。每一张照片都讲述着一个故事,而这本精美的自然摄影画册中收录了其中最精彩的那些。当我翻动书页,感受到自己仿佛身临其境般置身于遥远的风景之中,同摄影师一起,为捕捉到一个个精彩瞬间而兴奋不已。
自创办以来的四年间,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共计收到 114 795 份摄影参赛作品,本书收录的 219张照片均精选自其中。每一张照片,都凝结了摄影师的高超技法及其对自然的深厚情感。正是这些直击心灵的影像,让许多人真正意识到,若我们不行动起来为这颗星球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我们将会失去什么。
可悲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大城市,人们与自然的联系日益疏远。然而,我们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依赖于它给予我们的食物、水和空气而生存。我们需要健康的生态系统,可世界各地的人类活动却导致许多地方的生态系统逐渐崩溃,风暴、洪水、干旱和火灾无处不在。假如亚马孙的森林遭到破坏,会给欧洲和亚洲带来灾难,反之亦然。万物息息相关。
人们学会理解自然并与之和谐共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是由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中国顶级野生生物影像比赛,创办四年以来鼓舞了数以万计才华横溢的人投身于自然影像的拍摄与创作。这些影像来源于怀着不同兴趣的人,有些人对哺乳动物或鸟类兴趣浓厚,有些人对昆虫颇为入迷,还有一些人被植物或风景深深吸引。这些多样化的影像令数以亿计的人对自然的奇妙心驰神往,我确信这将促使人们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栖身的环境。让我倍受鼓舞的是,我发现有那么多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开始意识到,那些投身于荒野保护的人们亟需大家的帮助。尤为重要的是,有这么多年轻人也参与进来。同时,我非常高兴有这么多年轻女性加入到拯救环境的行列中来。事实上,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诸如书中的影像已经帮助了数百万人更好地理解自然之美,并意识到,趁一切还为时未晚,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是对政府、企业、社区和个人发出的行动呼吁,呼吁全世界采取联合行动。只有当我们团结起来,才能足够强大,才能开始治愈我们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保护尚存的一切,恢复我们所破坏的一切。
我希望大家能深入思考本书中的照片。无论你是狂热的摄影师、风景爱好者还是野生生物爱好者,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唤起你对自然世界及其所有奇观更深的敬畏之心。请好好欣赏每一幅影像,想想拍摄它们需要花费多少心力吧。如果有特别吸引你的影像,不妨反复翻看,并希望你也能作出承诺,尽你所能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这些美好。
珍·古道尔
Jane Goodall
联合国和平使者
高级英帝国女勋爵士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荣誉科学顾问
请驻足在这 219 幅作品前吧,静静地看,慢慢地想。你会听到草木开始发声,动物开始与你交谈,万物开始把它们一切的苦乐倾诉与你。
人与万物平等。万物都有灵魂,都有命运,它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有智慧。只有对万物怀有敬畏之心,万物才会向你敞开它的内在精神;只有从万物的生命本身去探讨问题,艺术创作才值得称许。
大自然喜欢沉静的对话者。万物—山峦、河流、植物、动物,哪怕是一棵草、一缕光,都反感对其不敬重的行为。上苍一直眷顾那些在万物面前怀有悲悯之心的人。傲慢招致惩罚,谦卑带来恩典。在万物面前,谁也不得造次。
向贡献这些影像的摄影者致敬吧。他们贡献的是在孤独、寒冷、炎热、无人问津之地跋山涉水带来的心血之作。是他们用摄影彰显上天的荣耀,用谦恭的姿态仰视大自然,并在野境中找到远离人类活动的平安静思之地。正是这些摄影者,让我们能踏过千山万水,与那些或深藏于荒野秘境、或大隐于城市角落的万物生灵,隔着时空相逢。
《生而为野》集结了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的经典作品。那些对大自然有炽热情感的照片得以入选,那些真诚的照片得以入选,画册编著者怀抱着对自然万物的敬意,尽力描摹人类与万物间发自心灵的娓娓言谈。
我们完全可以把《生而为野》当成一部规劝之书、觉醒之书,一本有着自己呼吸的书。
这是一本返璞归真却也野心勃勃的书。
美国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曾表达过一个观点:讨论摄影不啻是讨论世界,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而这本书的目的并非单纯的收集,而是希望书中这些照片能够成为帮助人们观察并理解这个世界的切片。一直以来,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都坚定地在自然摄影领域探索,希望借助影像的力量多维度展现生物多样性之美,在公众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使更多人看见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从 2014 年出版的《极致之美》开始,我们推出了一系列自然摄影题材的书籍。2020 年,我们在疫情的笼罩中克服万难创办了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以下简称“年赛”)。而在年赛步入第五年的今天,我们为大家奉上这项赛事结出的第一颗果实。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些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我们化繁为简,打破传统的编排逻辑,不再以物种或地理单元为基准,而是选择更为直观的视觉叙事。全书分为“地球”“栖息”“行为”“凝视”“聚焦”五个章节,由宏观至微观层层递进,景别的变化引导观众视角的转换,大自然的浓重、鲜明、残酷、浪漫、隐秘,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显现—丰富的肌理遍布,个体的抗争上演,万象交叠,悲喜无常。为了强调大自然的这种原始美和生命的流动,我们为这本书起名《生而为野》,因为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都是“生而为野”的,它们诞生于荒野,也理应在野性家园中成长、繁衍、衰老和死去,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同时, “生而为野”也代表了一代代自然摄影师的冒险精神与独到眼光,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感受到如此丰富的 “生命的力量”,都是因为他们不断探索、创新,或是深入荒野撷取那些珍贵的瞬间,或是别出心裁重新发现我们身边的自然。
尽管强调视觉叙事,本书也并未忽略科学性的信息。从最初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到如今艺术化的转变,自然摄影早已不再停留在单纯记录的阶段。本书收录的作品将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相结合,不仅记录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野生生物的精彩瞬间,还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生物分布、地形特征和文化特色,兼具文化和艺术价值。作品描述、物种信息、地貌类型、拍摄地、拍摄故事等信息,以精炼简洁的形式在书中呈现,引导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书中的 219 幅作品均选自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的参赛作品。年赛创办四年以来,共计收到来自全球 81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12 万幅参赛作品,其中大多是由专业摄影师创作,但也不乏自然摄影爱好者的作品。他们的拍摄设备多种多样,如数码相机、胶片相机、无人机(航拍)和手机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生物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创作的多样性。我们有幸能将这些作品汇集出版,希望通过展现“多样性”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自然摄影,投身自然保护。
陈小波
新华社领衔编辑
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兼摄影学院院长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单元特邀评委
生命星球
作为一家科学传媒平台,《中国国家地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让自然走进大众,将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呈现给读者。因此,我常年要奔走在自然之中,穿梭于四季之间。只要走进自然,美就无处不在。无论是哺乳动物在漫长生存竞赛中演化出的体态之美,还是鸟类历经亿万年演绎出的灵动之美,还是植物极尽绚丽的色彩之美,抑或是动物捕食竞速时刻充满野性的力量之美,还有生命逝去后残留的形态之美……不一而足。
但近些年来,我每每会被另一种更别致、更独特的美所打动,那就是时光之美。必须感谢当下的科技进步,尤其是卫星、宇宙飞船、飞机、小型无人机的出现,让我们人类能够如同飞鸟一样,以全新的视角来俯瞰我们的星球,重新认识地球这颗行星。如今,我们可以在墨脱发现的中国境内现存最高的不丹松最高处,探索附生其上的“空中花园”;可以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上方上千米的高度,欣赏这条青藏高原南侧的水汽通道流淌的云雾奇观—一条远比在峡谷底部流淌的汹涌江水更壮观且罕见的“云游之龙”。
空中视角,给我们带来的远不止是几百米甚至上万米的垂直距离提升,而是一个观察世界的全新维度,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如此。渺小的我们行走在大地之上时,目光所及之处虽然都是三维立体的事物,但是很难触发我们对于另一个维度的敏感和好奇—那就是时间。从老人脸上深深的皱纹、参天古树庞大的身躯、古建筑斑驳的外表,我们能够看到时间的存在,但这远不能与我们从俯瞰地球所见的那些壮阔景象中感受到的时光伟力相比。
从高空俯瞰地表,更像是步入时光的河流,没有人会不被时间的洪荒之力所震撼。我们曾经熟悉的大江大河和湖泊,褪去了水浪波涛的声音和带着温度的湿润触感,有的在大地上冲刷出属于江河的独特血脉,彰显着它们盛衰之间的辐射范围和游走探索的孔道;有的挟裹沿途的泥沙和各种微量元素,如同充满灵性的画师,在大地上涂抹出色彩斑斓的抽象画;有的则把蕴含的矿物作染料,用一圈圈不同颜色的笔画留下遗书,记录着自己由盛转衰直至消亡的故事……
时间还是伟大的雕刻师,水、风、火、生命和阳光都是它的工具,万物都任它随意雕琢。它用绵绵不绝的雨水、河水,在大地之上冲刷,留下鬼斧神工一般的峡谷和洞窟,忠实地记录了土和水相遇角力的历程。它鼓动着浩荡不息的风和黄沙搏斗,用海浪般的纹理把风和沙的磨炼定格成浪漫的艺术之作。它还会用海水裹挟着夜光藻冲刷海岸,用藻类和礁石碰撞出的生命之光映照出荧光海的奇观,为风、水和石头玩了亿万年的古老游戏增添新意。
当然,通过俯瞰星球,我们所能感受的时间伟力不止于此。覆海移山的它更在亘古不息的运动中演绎出沧海桑田的巨变。它运载着海洋板块撞击大陆板块,把原本规整的、堆叠了几十亿年的地层翻起,让坚硬的岩石接受风、水、阳光的打磨,在地层之中记录下这个星球环境和生命演化的秘密。
所以高空视角所提供的时空维度,在让我们感受到时间伟力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以人类为代表的所有碳基生物所立足的硅基之地,其实也是一种“生命”,只是以另一种面貌呈现,以另一种速率和模式运转。而无论是人类这样的碳基生命,还是作为地球基底的硅基生命,这个星球上的万物,都是时光之河流淌的痕迹。在时光的冲刷下,万物既无永生,也无永寂,只有生生不息的流转。
高空俯瞰,我们人类的所作所为对这颗星球的影响和改变也一览无余。不仅滚滚车轮在大地上留下的印迹处处可见,采矿、耕种、养殖、建筑、烟气排放……那些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线条、物体、颜色,绝不应该只是人类在地球上生活过的证据,更应该成为我们反思如何真正和谐地融入自然、保护好人类族群世代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的警示。
在地球这个生命星球,不同生命体和谐而生的美景随处可见,只是受限于人类的认知水平,其中很多都没能被发现、被命名,或者被赋予符号。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世间美丽早已写就,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和敏感,领略之,翻阅之,解读之,传播之。
李栓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单元特邀评委
家园
每当提起“家园”,人们会想到什么?出生、长大的土地与环境,挚爱的父母亲朋,童年的美味,祖先的血脉……家园,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与生俱来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神圣的空间,既是生存的基本资料,关乎生死,也是留给后人的遗产,代代相传。然而,很多人可能不会意识到,视地球为家园的,除了我们智人(Homo sapiens)这个物种,还有上千万种其他生命。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当时,我在秦岭南坡研究野生大熊猫,记录它们每天的活动、取食、社交、繁殖。久而久之,研究团队和其中一些大熊猫—比如带崽的母熊猫娇娇和她的孩子虎子、希望、小三,老熊猫阳核,公熊猫大雄、华阳—成了朋友,我可以整天跟在它们后面观察,不被回避,它们的一举一动也成为我每天的牵挂。
研究地点是一个林业局,主要业务是森林采伐。我们刚到那里的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年代,木材由国家统购统销,采伐也是严格按可持续经营的方式运作。中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建立可持续森林经营的概念,原则上木材的砍伐量不应超过森林的生长量,这一点通过指标来控制,采取择伐的方式,采伐大树,留下幼树和母树,哪棵树要被伐事先由森林调查队一一标出。这种精细规范的森林采伐制度保证了采伐后的森林依然保留 40% 左右的郁闭度,恰好使林下喜阳的竹子更多地生发,喜食嫩竹的大熊猫于是纷纷到采伐迹地上取食。这个景象让我们感到欣喜,看来采伐如果有度,是可以和熊猫共存的。
然而,很快情况发生了变化。市场的开放活跃了地方的经济,让人们迸发出更大的生产积极性,获得了更多的收入,生活不断改善。与此同时,由于生产越多则收益越多,林业局原有的采伐秩序被打破,择伐变成了皆伐,指标也形同虚设,娇娇产崽的森林即将被伐光。对朝夕相处的朋友们面临的困境,我们无法视而不见。经过一番努力,这里成了自然保护区。是熊猫的生存危机让我看到了人类发展背后的代价。
然而,几十年过去,娇娇的困境仍然每天都在这个地球上发生和持续。
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越来越便捷的现代化生活,但经济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自然中获取的资源,人们的吃、穿、住、行、玩,无一不与自然相关。然而,没有节制的资源获取让地球—这个目前仍是人类唯一可以居住的星球—正在日益退化。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气候变暖、污染加剧……这一系列变化,有的永远无法逆转。
人类的长久生存,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选择如何与自然相处。地球—这个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园,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答案在我们自己手中。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 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出台的《昆明 –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在 2050 年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以及 2030年前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的行动目标,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近200个公约缔约国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个框架目标的实现,不仅仅依靠保护地和保护工作者的有效努力,更有赖于政府的规划和投资、企业的生产和个人的消费中考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这要求全社会价值观的转型和共同的行动。
珍·古道尔曾经说过,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有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让自然与生命的壮美与柔情通过摄影师的镜头呈现在人们面前,增进广大公众对自然的了解与关心。保护自然,考验的是人性—关怀整个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公心”是否能够最终胜出。归根结底,我们需要战胜的是自己。让所有生命的家园永续,人类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取舍。尊重和共享,应该是人类下一个文明—生态文明的关键词。
同样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化历程,生命之间不仅平等,而且息息相关,共同支撑、养育着人与生物圈。本章呈现给大家的,是地球各个角落生命的家园,从热带到极地,从高山到海洋,在人类足迹罕至的空间,呈现出地球原本的美好样貌。这样的美好,值得永驻于世。
吕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生态研究中心教授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单元特邀评委
动静之间
动物是远比人类古老的生物,受自身能力限制,千百年来,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行为观察难以做到细致入微,但古人以己度物,将人类的七情六欲投射在动物身上,创作出许多拟人化描绘动物行为的文化艺术作品,如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有时,人们通过远观加白描的手法描绘动物的“行为”,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时,人们更进一步将人类的情感代入动物的感受,无论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还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都把动物的感觉“提升”到人类的高度。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寥寥数语,似有一段完美的短视频浮现在读者眼前。当然,还有朴素的自然观下孕育出的保护理念——“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期待与大自然中的这些伙伴和谐相处,并试图走进它们的内心世界,观察并理解它们的“行为”。
100 多年前,摄影走进了人类的生活,我们终于可以定格一个个精彩瞬间慢慢欣赏。这绝对是一个见证奇迹的发明,因为相机证明了古人对动物的想象并非穿凿附会,它们的一举一动、它们的悲欢离合、它们的生活点滴,与我们人类相比,其动人之处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它们的表现完全出自本能,因此更加淳朴自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然生态摄影师不断地将高清影像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们对动物行为的认识也逐渐从想象走向直观,从文字走向图片,从遥不可及走向触手可及。
这是一场古人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奇妙之旅,所有的观众都会惊讶地发现,古人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可以在现代摄影师的镜头前被完美呈现。画面中的主角、背景、行为、意境,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请仔细品味本章精选的图片:掠食者需要拓展领地、驱逐竞争者,还需要伏击、追踪、捕杀猎物,与之相对的则是猎物为了生存尽可能地隐蔽行踪、互相依靠,必要时也会孤注一掷、放手一搏。“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大逃杀”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这一个个珍贵的瞬间,有智计百出、生死相搏,也有牺牲奉献与生死离别。为了繁衍生息,动物们用尽浑身解数去赢得异性的芳心,为了在求偶竞争中占得先机,它们无所不用其极,丝毫不逊于人类对爱情的执着。为了给后代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又有多少母亲不辞辛劳,在筑巢与搬家中反复切换。许多哺乳动物都有对幼崽哺育、教导、传授生存技能的行为,而人类的这些行为又何尝不是习自动物呢?
请仔细品味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因为不管我们拍摄到多少精彩瞬间,那都不是万物生灵的全貌。在我们的镜头里,野生动物为了延续生命而捕食、育幼,甚至牺牲自己,大自然亘古的原真之美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悲壮之美交织融合,呈现出令人震撼的野性之美—然而值得记录的内容太多太多,我们能捕捉到的永远太少。图片背后未尽的故事,还包括自然生态摄影师为记录这一个个珍贵瞬间而付出的辛劳努力与良苦用心。在这定格的瞬间里,摄影师展示了“生命的力量”,更想要唤起“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心和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灵。
请用平等的视角去欣赏野生动物的行为,本章图片将带您走近它们的生活,在最合适的距离,用最佳的视角解答您心中的疑问。野生动物不是这个星球的匆匆过客,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这里的主人。身处金字塔尖的人类,需要做的不是独占而是共享,我们必须学会与自然界中的亿万同伴共享这美丽的蓝色星球。镜头背后,是一个“丛林法则”与“脉脉温情”并存的矛盾世界,但更是一个倡导人类与野生动物平等共存的和谐世界。
20 世纪著名的美国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曾说过:“摄影师表达的不只是一种镜像,而是他对自然灌注的人文情怀……摄影不仅是一种载体,用来传达人们的思想,它还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所以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创新才是摄影的立足之本。让我们继续用影像表达对生命的理解,用影像呼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用镜头去唤醒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爱。
鲍永清
国际著名自然摄影师
中国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首席生态摄影师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单元特邀评委
野生之眼:动物世界中的凝视
凝视的词意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凝”字看似静态,却可能夹杂着好奇、关爱、憎恨、恐惧、惊讶等各种各样的情绪。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中,“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就用凝视二字再现了一幅精彩绝伦的表演画面。
摄影技术是一种能够凝聚动人瞬间并将其永久记录下来的媒介。关于“凝视”,最著名的画面莫过于1985 年 3 月登上《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阿富汗少女》。它很好地诠释了一张伟大照片的本质:这些对过去的重要记录往往充满了未来的气息。
在野生动物摄影领域,摄影师们常常用镜头捕捉到令人难忘的一刻:动物的凝视。摄影师巧妙地使用光线、构图和透视来捕捉动物“眼神”中的独特魅力。这些令人着迷的画面不仅展示了动物界的多样性,更深入触动着我们内心最原始的感知。其实很多动物的眼睛并不存在所谓的眼神,它们的凝视或许透露出 “好奇”或“恐惧”,但本质上与人类的凝视还是有区别的。
当野生动物摄影师举起相机,目不转睛凝视着拍摄对象,按下快门记录下一幅凝视的瞬间,便有了我们接下来看到的一幅幅精彩的摄影作品。在这些摄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大自然不同角落的各种野生动物,无论是来自辽阔的冰原、茂密的丛林、广袤的海洋还是炙热的沙漠,它们的眼睛都传递着同一种深层次的信息——生命的律动。
白头叶猴生活在中国广西靠近越南边界处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区,它们来自灵长目类人猿亚目,可以算是人类的表亲了。成年的白头叶猴体毛以黑色为主,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仿佛戴着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它朴实的双眼凝视前方,带着些许淡定和好奇。摄影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表亲的眼神,展现了野性与优雅的完美结合。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高山兀鹫,经常翱翔于 6000 米的高空,长时间在空中搜寻地面的动物尸体或残骸,一旦发现便蜂拥而上,落地争食。它们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最高飞行高度可达 9000 米以上,能飞越珠穆朗玛峰。它们本该居于高原食物链的顶层,却甘做生态系统的“清道夫”。由于长期食腐,高山兀鹫的爪子已经退化,基本上只能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完全无法像金雕等其他猛禽那样用利爪击杀猎物。但在摄影师的镜头中,这只高山兀鹫的锐利眼神依旧展露无遗,没有柔和,只有霸气。
在这个章节,我们将欣赏到更多关于“凝视”的摄影作品。这不仅是对动物眼睛的凝视,更呈现出对自然界的惊叹和敬畏。每一个凝视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是了解一种动物及其生存状态的窗口。通过了解这些“凝视”背后的故事,我们感受到摄影师的勇敢、智慧、柔情和细腻。凝视这些动物们的眼睛,不仅仅是挑战我们的观察力,更是挑战我们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和思考。摄影师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唤起人们给予所有生命应有的尊重,并呼吁大家一同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奚志农
国际著名野生生物摄影师
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单元特邀评委
方寸之地见乾坤
二十多年前,我拿着单反相机独自在小公园里开始摸索自然微距摄影。终于等来一只蝴蝶飞到花上采蜜,蹲下—跪下—趴下—聚焦—按快门……我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寻找着决定性瞬间。回家后,看到冲洗出来的胶片,有惊喜,但更多的是遗憾——在我看来是错失了更精彩的时刻。失败后从头再来,我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摸索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找……奇妙、惊叹、绝美……微距世界为我们呈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差异。从事自然微距摄影让我有机会探寻小生物行为背后的动机。当我用照相机聚焦到我的拍摄主题时,细节、光影、空间经常会激发我的想象力。
自诞生以来,摄影术总被人们拿来与绘画做比较。如今,任何人都可以拿起相机和手机进行拍摄,工具的普及通常让人以为摄影是一门简单易学的技术,但我仍然认为摄影是一门艺术。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寻找主体并聚焦的工具,但更重要的“镜头”却是照相机背后的人的大脑。我们凭直觉和感觉在取景框里调整构图,聚焦时的关注度会让思维变得敏捷。我们期待更完美的画面,情感和思想在不停按动的快门声中一次次定格。照相机就像自然摄影师的画笔,把超写实的自然意境快速呈现。微距摄影则更像我们和自然亲密连结的导体,无论我们经历过什么,在与自然亲密接触中都会得到治愈。
自然微距摄影的艺术之路通常是孤独和清贫的。多数时候,你得在高山和雪原、荒野和雨林中忍受日晒雨淋,忍受蚊虫的袭击,在毒蛇猛兽来临时保持镇定自若。吃别人没吃过的苦,为的当然是拍别人拍不出的影像。历经苦难之后,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瞬间,在不可预知的环境中收获到独一无二的画面就是对摄影师最好的回报。对自然微距摄影师而言,一次次聚焦不仅仅是一次次发现,更是在寻找美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在点亮爱自然、爱生活、爱世界的希望。
自然微距摄影师通常会聚焦他所关注的小生命,在微观世界中寻找宏观世界难以解答的命题的答案。每年春季的武汉郊外,我经常会看到野草上的弓背蚁用触角拍打蚜虫的背部,促使蚜虫分泌蜜露的情景。蚜虫为蚂蚁提供蜜露,蚂蚁则驱赶瓢虫、食蚜蝇等蚜虫的天敌,给蚜虫创造良好的取食环境。蚂蚁和蚜虫都体型微小,毫不起眼,但是它们这种互利共生关系与人类圈养奶牛多少有些相似。后来,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我又看到黄猄蚁和叶蝉、灰蝶幼虫的共生关系,多刺蚁和蜡蝉的共生关系。在地球这个命运共同体上,蚂蚁的社会和人类的社会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正如蚂蚁需要与其他生物共存,人类也只有与众多野生生命和谐共处,未来才有希望。此刻,微距世界艺术性地启示出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与命运。
微距摄影也是摄影师表达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和世界观的方式。当他们带着关爱去聚焦将要曝光的主体时,会将人性最细腻的情感灌注于画面中,由此创造出属于个人的情感世界,实现了完全的自由,恢复了生命的完整。单纯运用自然博物常识、摄影技巧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是不够的,每一幅杰作背后都是一颗热爱自然的心,正是那些在自然中度过的时光让他们与自然万物建立起情感联系,从而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拍摄机会。微距摄影作品并不因聚焦于小处而失其大义,大自然的每个方寸之地都隐藏着星辰大海般的秘密,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片落叶可以述说一棵树的过去,一颗种子可以展示这片土地的未来……自然微距本章汇集了过去几年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的微距摄影佳作。
本章汇集了过去几年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的微距摄影佳作。作为终审评委,我在评审这些作品时,总是试图在脑海中还原摄影师当时拍摄的场景,期待看到一些展现自然之美的独特角度,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获奖当然关乎个人荣誉,但无论是否获奖,这些经典作品都是摄影师艺术生命中的印记和自然世界的瑰宝。本书收录的某些作品就没有最终获奖,但它们理应得到赞赏。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拍摄自然,开始聚焦野生生命,我知道自然微距摄影的焦点不仅在拍摄主体的眼睛上,更在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理念中。
袁明辉
国际著名自然摄影师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单元特邀评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