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售價:HK$
74.8
《
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
售價:HK$
129.8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HK$
54.8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HK$
76.8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HK$
74.8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HK$
64.9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HK$
151.8
|
編輯推薦: |
-图文并茂的四合院往事,一段温暖而明亮的生命旅程
何大齐先生用文字、用画笔重建了一座记忆中的四合院,重现了他少年时期所亲历的四合院生活。草长莺飞,枝叶关情,父辈亲朋,旧雨新知,许多被我们已然遗忘,但曾经确实真实存在的动人时刻被召唤回来,“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大时代下的微观史 ,喧嚣与动荡之外,重写个人弥足珍贵的这一切
书里所记录的生活,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40—50年代。这是中国人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时代的列车轰鸣,岁月的扬尘纷纷落下之后,才发现庭院里开满藤萝花、春天撸下一把榆钱儿、除夕全家人一块包饺子、平日里跟着父亲听京戏、逛庙会的时候画速写……这一切仿佛才是真正属于个人的“气象”,组合成生命中永葆纯真那个部分。
-北岛、陈平原、阎崇年、肖复兴推荐阅读
这是给孩子的阅读推荐,也是对古都北京另一种书写的确证。回溯消逝的时空,把真实、美好、温厚、纯真带到当下。如果说阅读能为读者打开一个个全新的时空,那《四合院的孩子》所打开必是其中非常美好的一个。
-整体设计,四色印刷,精装护封,经久耐看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回忆录。时间跨度为上世纪40—50年代,记录了一个小男孩看到和感受到的北京四合院生活情景——从院子的格局到屋内的家具陈设,从屋外院中的花草树木、猫狗鸟虫到衣食住行、年节礼仪,从孩子们的学书习字、娱乐游戏到父辈往来的旧雨新知等。凡此大事小情,都真实地再现了那一时期生活的样貌。如今这个小男孩已是耄耋老人,他用入情的文字,用富有意趣的图画,重建了一座记忆中的四合院,带读者返回已然消逝但永远纯真的生命时光之中。书中的点滴记述,既是对七十多年前一户平凡北京人家的个体微观,更有对一个时代、一座城市的共情。
|
關於作者: |
何大齐 1940 年生于北京,1964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北京市特级教师,在绘画、书法、民俗学、文字学等领域各有建树。近年出版的书籍包括 《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燕京往事》《〈骆驼祥子〉何大齐插图. 注释本》
《〈茶馆〉何大齐插图本》《〈民国北京城〉. 烟袋斜街旧影图卷》《万有汉字》《北京的春节》《我们的日子:老北京的四季风情》等。曾获第四届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五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卓越贡献人物奖。在《北京晚报》所设专栏“老北京风情”获 2020 年度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
|
目錄:
|
四合院 1
北京的四合院 5
院里的花草 14
自种食材 19
草间活物(一) 28
草间活物(二) 35
与鸟共生 43
我家的宠物 50
四合院里的游戏 59
四合院里的冰雪游戏 72
春夏的特色饮食 80
贴秋膘 89
冬天里的吃食 99
四合院里过春节 108
旧时光 135
四合院里的情和事 140
一架老式留声机 151
父辈的梨园朋友 160
父亲的车 167
在我家借住的亲戚 178
元宝胡同里的屠户邻居 191
童年魅影 195
童年夏天 199
祖母的生日 208
童年杂忆 217
自学绘画的漫漫长路 230
与书法结缘 242
终章:笑声 252
附录
我画京剧 255
|
內容試閱:
|
自序:四合院里的童年
我生在北京,长在四合院。我曾经创作过许多关于自己少时北京
的画作,并写下了与之相关的逸闻掌故。但这些描绘多为市井百业、
民风民俗,虽为亲历,却是旁观者的角度,对于发生在四合院里最为
真切的自身生活反倒是鲜有涉及。
二〇二一年秋,在筹备《北京的春节(增订版)》一书时,根据
编辑构想,我详绘了一帧过年时我家院落的俯瞰图作为全书的开篇,
由此为契机,不经意间勾起了我对儿时四合院内生活的回忆,一幅
幅、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勾连,呼之欲出,于是有了这本书的写作。
从元朝到明清,北京城逐渐形成了胡同与四合院共生的民居生态
环境。这样的居住格局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行为和道德观念。
广大老百姓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有了许多的共识,并习以为常地一代
一代沿袭着,形成了所谓的京味文化。
我出生在故宫东北方向不远的一个叫孟家大院的胡同里。五岁时父
亲购置了新居,遂搬到西安门北黄城根二十三号。这是一座三进的大四
合院,在这里,全家居住生活了二十多年,直至一九六六年迁出。
这本书中所写、所画的内容,大多发生在二十三号院内一九四五
年至一九五五年这一时间段,是一个成长中的小男孩眼中的生活天
地—从院落的格局到屋内的陈设,从花草树木、猫狗鸟虫到衣食住
行、年节礼仪,从孩子们学书习字、娱乐游戏到父辈往来的旧雨新
知、借住在家里的长辈亲朋等,凡此大事小情,都真实呈现了那一时
期生活的样貌。这些点滴记述,既是对七十多年前一户平凡北京人家
的个体微观,更有对一个时代、一座城市的共情。虽为过眼云烟,却
又如此地真切、清晰,历历在目。
转眼间,我已从一个小男孩变成了耄耋老人。过去的大半个世纪
不过历史一瞬,但在剧变的时代中,回首往事,又怎能不生出“古今
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之感怀?
北京的四合院
我从童年到青年二十多年间,是在北京的四合院里度过的。这
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陪伴了我的成长,牢牢地刻在自己的心
中,永远挥之不去。
四合院的格局
一九四五年初春,我四岁多的时候,全家搬到了一座大四合院里
居住,这是一座有三进院子,将近三十间房的大宅院。
这座住宅位于西黄城根大街,因为西黄城根大街是南北向的,所
以我家大门是坐西朝东。走进大门,先是一个四方形的小院子,这是
为进第一个院子准备的。迎门是一座砖影壁,正中间挂着一块木质的
竖匾额,用颜体楷书写着“迎祥”二字,黑字红底黑木框,十分庄重。
影壁前放一座鱼缸,两旁有木质的大花盆,种着结满果实的石榴树。
靠北侧,有一棵十几米高的大绒花树,枝叶覆盖了半个院子。绕过影
壁,又是一面墙,墙头装饰有用砖瓦砌成的小花栏,中间有四扇绿色
屏门,上面用红油漆涂出了四块菱形,写着“吉祥长久”四个大字。
进门后迎面是一个木质的影壁,靠北侧是一片竹林,绕过木影壁,就
是东西向的长条形的第一个院子,在传统四合院中这叫一进院,我们
管它叫前院。院子里五间南房一溜排开,西侧是两间房,北面是进入
第二个院子的通道,也叫垂花门。因为这个门的檐柱不落地,垂吊在
屋檐下,称为垂柱,它下面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所以
称为垂花门,是外院和内宅(正院)的分界线。进门两侧是游廊,东
西各三间,每间游廊的墙上都开凿出一个什锦漏窗,每个窗子的外形
不同,有五边形、六边形、扇面形、桃形、圆形和十字形。两面镶有
玻璃,里面装上电灯,粉红色的灯罩,每到除夕夜都会灯光大亮,光
彩鲜艳,增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进垂花门就进入了正院,三间高大的北房,也叫正屋,是我祖
母的居所,她在家里辈分最高。正房东西两侧,各有一间略小些的耳
房,东西厢房各三间,这是第二个院子。从东耳房的夹道,可绕行到
第三个院子,我们称为后院。后院正北有三间后罩房,东北角有一间
祭祖的祠堂,院子东西各有厢房两间,西边是我父母的卧室,东边改
作厨房用了。
后院的西北角还有一个跨院,两院中间隔着一道墙,这里装有
四扇屏门,也是绿色的,上有红色菱形,书写着黑字“德、义、渊、
闳”,左右各开一个花格镂窗,前后镶着玻璃,里面装有电灯。这个
西跨院里有四间北房,最西边的一间是通往后门的过道。因为我们的
宅院在大街上是坐西朝东,所以比传统的坐北朝南的三进式四合院就
多出了两个小跨院,一为进门折向,一为西北角后门。
四合院里的花草、树木
这座四合院总面积有一千四百多平方米,树木多、种类多,有绒
花树、槐树、臭椿树、香椿树、花椒树、苹果树、海棠树、丁香树、
桃树、枣树、杏树、石榴树,还有葡萄、藤萝和一小片竹林。
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绒花树,学名叫合欢树,它的树形优美,
叶形雅致,盛夏时粉红色的绒花开满枝头,有色、有香、轻柔、舒畅。
种在庭院入门处,扑面而来的就是喜庆欢乐。从屏门转入前院,右侧有
一个九平方米大小的花池子,里面种有三四十棵翠竹,微风吹拂,竹叶
和竹竿,就摇头晃脑,发出哗哗的互相碰撞的声音。到了春天,竹笋从
地下拱出来,一派生机。这时要给竹子浇水就是我的活儿了,我用水桶
打水,隔几天浇五六桶,竹子眼看着往上拔节。前院五间南房的后面,
是一棵上百年的老槐树,我们三个孩子拉起手来才勉强合抱住它。它的
枝干粗壮,树冠高达二十多米,相当于五六层楼房那么高,把五间南房
全都罩在它的伞盖下。树高鸟自来,每天无数的麻雀、喜鹊等在上面跳
跃、觅食、鸣叫,在树的枝杈上有好几个鸟窝。
垂花门外的西侧有一棵花椒树,每到夏天,结出深红色的花椒,
一嘟噜一嘟噜地垂下来。花椒特有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可能花椒
的味道能驱虫,所以这棵树干干净净的,从来不长虫子。把花椒摘下
来,晾干就可以当做饭的调料了。
正院东西两边各有一个花池子,西边是棵苹果树。每到秋天,枝
头挂满了大红苹果,摘一个咬一口,有一股香蕉味,奶奶告诉我这
个品种好,叫香蕉苹果。东边种着一棵海棠树,和苹果树的大小相
当,有一房那么高。春天海棠花开了,满树粉红色的小花,散发着
阵阵清香味。待花落后,就结出绿色的小果子。到了秋天海棠渐渐
变红,随着风在树上摇曳。摘一个吃到嘴里,有些酸涩,我们这些
孩子都不喜欢吃,所以大部分就让麻雀之类的小鸟给啄食了。在东
厢房的前面有一棵桃树,不知为什么,它长了很多害虫,也从没想
过要给它打药,所以树叶和果实,每年都被虫子蚕食得千疮百孔。
正院的西北角,有一个小跨院,里面长了一棵十米高的香椿树,每
到春季长出嫩芽时,我就在竹竿头上绑上刀片,把香椿芽割下来,
收集到笸箩里,交给母亲做菜,炸香椿鱼、香椿拌豆腐,大家都爱
吃。后来小跨院的地下,也滋出了很多香椿的小枝条,随手就可以
摘下许多香椿嫩芽了。
后院的东北角,有一棵巨大的臭椿树,树干粗大,直径可达六十
厘米,树冠也有二十多米高,从树叶上看和香椿十分相像,但它的叶
子和花都散发一点微臭味,所以叫“臭椿”。听说这种木材特别适合
做鼓用,而且它的纤维是造纸的上好材料。后来因为树长得太大了,
都影响到邻居家的房子安全了,有一天父亲就找了很多伐木工人来锯
树。先把枝杈都锯下来,后锯主干,因为太高太大,不能从根上锯,
否则倒下会砸到房子。只见他们把树从上往下,分成四段,要不然也
运不走啊!我在旁边守着看,心里有淡淡的惆怅,想着这么大的一棵
树,得做多少个鼓和多少张纸啊,只是往后见不到它了。
后院三间后罩房前面,有一棵粗大的老藤萝,枝干屈曲盘旋,有
如巨蠎攀附在白色的藤萝架上。每当四、五月份的时候,紫色的藤花
盛开,像葡萄似的一串一串的紫藤花散发出香味,引来了蜜蜂上下飞
舞。把紫藤花摘下来,用水清洗干净,拌上白面上锅蒸熟,再蘸点儿
白糖吃,那可真是香甜啊。所以我给它起名叫“三好”—好看、好
闻、好吃。
在后院的西侧,有一棵白丁香,这是一种灌木,从地面长出许多
枝条,四下散开。四、五月份时,丁香开满白色小花,花色洁白淡雅
芬芳,满院生香。家里人每天都在树下,摆上桌椅,喝茶、吃饭、休
息、看报,闻着花香,那真是沁人心脾。
进入西跨院有一棵大枣树,秋天大红枣挂满枝头,我就用竹竿
往下打,打下来弟弟妹妹们就都蹲在地上捡,这枣又甜又酥又脆,树
梢上的枣,竹竿够不着啊,就让它一直挂在树上吧!到深秋树叶落光
了,只见深红色的枣挂在枝头摇晃,引得小鸟飞来站在高高的枝上饱
餐。起风了,那些早已熟透的枣被吹下来,着地就烂成一摊枣泥了,
不留神踩在脚下就一滑,母亲总喊我们别踩,弄脏鞋是麻烦事儿。但
也挡不住我们偷偷去踩的行为,这也是初冬院中的一景了。
院子里高的是树,低的就是花草了。有玉簪花,俗称玉春棒,
喜阴湿,所以种在前院南屋前的花池里,这儿太阳晒不着。绿色的大
叶子,托起一簇一簇白色的花朵,花片肥大,可以摘下来放在浅瓷盘
中,用水浸泡养着,放在书桌前闻香观赏。
在正院的西厢房前种着一排马莲草,它的叶子细长,青绿色有韧
性。端午节到了,我就把马莲剪下来,给忙着包粽子的妈妈做捆绑的
绳子用。每年夏天,马莲草会开出紫色的小花,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
物,所以年年自动长出叶子,经久不衰。
正院的花池子里还种有黄花,每到夏天都盛开大朵的花,摘下来
晾干,就是食用的黄花菜。把黄花、木耳、鸡蛋、猪肉片一起炒,就
是著名的木樨肉,也是我的最爱。
|
|